热读与时评目录
目录(共77章)
↓↓
第1章 一切尚在过渡中--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一
第2章 观感与期望--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二
第3章 雅俗鼎立文野并存--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三
第4章 对长篇小说创作要说两个“不”--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四
第5章 新旧交替喜忧并存--与友人给“长篇小说热”把脉
第6章 个人化的眼光与个性化的表现--2003年长篇小说一瞥
第7章 关于评选与评奖
第8章 超越审美愉悦的现实主义--评《都市风流》
第9章 真爱成梦幻的自白、自谴与自省--《英儿》随感录
第10章 “太阳精神”的礼赞--读《我是太阳》
第11章 以小见大的长篇巨制--读《第二十幕》
第12章 蒋子龙的新变--读《人气》
第13章 在似与不似中演进--读《看上去很美》
第14章 世纪忧患--读《21大厦》
第15章 玩笑的背后--读《苦笑记》
第16章 新的现实新的人物--评《痛失》
第17章 改革文学的新收获--读《大风起兮》
第18章 理想主义的挽歌--读《能不忆蜀葵》
第19章 面对人生难题的不同抉择一一读《财富与人性》
第20章 现实性与文学性的融合--读《虹霓》
第21章 演练人生--读《桃李》
第22章 新时势与新英雄--读《大江沉重》
第23章 小作家的大作品--读《黄土青天》
第24章 沉重而厚重--读《天高地厚》
第25章 情感迷惘的反光镜--读《爱无藏身之地》
第26章 儿女情英雄气--读《百草山》
第27章 平朴的魅力--读《粉尘》
第28章 解除“武装”的背后--读《放下武器》
第29章 手机的玄机--读《手机》
第30章 精神的伟力与魅力--读《水乳大地》
第31章 令人警省的力作--读《国家干部》
第32章 撩开城市生活的帷幔--读《无雨之城》
第33章 独特而大气的力作--读“茶人曲”
第34章 爱梦难圆--读《敦煌遗梦》
第35章 大写无字--读《无字》曲
第36章 有益的人生借镜--读《粉身碎骨》
第37章 爱之于人--读《情爱画廊》(1)
第38章 爱之于人--读《情爱画廊》(2)
第39章 “拯救”的不止是“乳房”--读《拯救乳房》
第40章 引人而启人--读《楚河汉界》
第41章 婚变的悬疑--读《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第42章 失态的生活被定格之后--读《爱你两周半》
第43章 日常中的异常--读《练习生活练习爱》
第44章 谜底背后的谜团--读《甲乙丙丁》
第45章 熠熠生辉的好男人形象--读《圣爱》
第46章 都市“新生代”的视镜--读《北京的独身男人》
第47章 有质量的爱情有价值的写作--读《活着的理由》致格格
第48章 如歌的成长--读《高一岁月》
第49章 写情的高手--读《9·11生死婚礼》、《贝拉的神秘花园》
第50章 历史小说的新收获--与蔡葵等谈《雍正皇帝》
第51章 史笔与史识--读“长城万里图”长篇系列
第52章 从壮剧到悲剧--读《太平天国》
第53章 晦暗的历史与闪光的人性--读《流浪家族》
第54章 风情中的历史--读《古柳泽》
第55章 反思历史的文学力作--读《银城故事》
第56章 历史题材写作的大手笔--评《张居正》
第57章 立体性的历史画卷--读《漕运码头》
第58章 大有光彩小有遗憾--读《东方大帝》
第59章 青春的悲苦向谁说?--读《苍凉青春》
第60章 力度与深度--读《平凡的世界》
第61章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白鹿原》(1)
第62章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白鹿原》(2)
第63章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白鹿原》(3)
第64章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白鹿原》(4)
第65章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白鹿原》(5)
第66章 有意味的“怀念--读《怀念狼》(1)
第67章 有意味的“怀念--读《怀念狼》(2)
第68章 阿盛:一个独特的形象--读《人外人》
第69章 荒原悲歌--读《喧嚣荒原》
第70章 不露声色的悲剧--读《猎原》
第71章 一个成熟的新人--读《虎兄豹弟》
第72章 不止“撩人--《目色撩人》序
第73章 药性中的人性--《淡缘浮世》序
第74章 引人入胜的情爱故事--《最爱》序
第75章 意味特别的爱情书写--《爱情快车》序
第76章 旷世悲情的艺术演绎--《椅人》序
第77章 时代的脉动--《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贾平凹卷》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