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热读与时评
3399300000077

第77章 时代的脉动--《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贾平凹卷》序

在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当中,《浮躁》(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是较为重要又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浮躁》是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是第一次获国际文学奖的长篇小说(1988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还因为《浮躁》是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的集大成之作,而且经由这部充分传达时代脉动的力作,表现出他立足乡土又超越乡土的诸多追求。可以说,在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历程中,《浮躁》的继往开来性质与标志性的意义,都相当明显。

《浮躁》所描写的仙游川、白石寨乃至州河地区,有两个东西远近闻名,一是因常闹天旱而造成普遍的穷困,二是因田、巩两户大姓出了不少干部而被认为“风水好”。这一“穷”一“好”,就这样矛盾地并存着、扭结着。作品里有一句本地人对仙游川的穷因的说法:“全由于这些大门大户的昭着人物吸收了精光元气所致”,话里话外隐隐约约地道出了二者之间的某些勾连。

随着金狗、大宝他们的遭际的一步步展开,人们逐渐探知了其中的奥秘,那就是权在乡、县的田家,利用职权,掌握河运队,招工讲关系,甚至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强占民女。而势在州城的巩家,则以办经贸和开公司的掩护,干着走私、敛财等谋求家族私利的勾当。他们身为贫苦乡民的父母官,压根儿不为他们着想,只求自己富贵,他们吸取的何止是商州地面的“精光元气”?

作者在作品的开头部分,用了不少的笔墨,写田、巩两家在解放前如何闹革命,打恶霸。这种英勇无畏的行为当然值得敬重,但在解放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两家都以此为本钱,既捞政治资本,又捞经济资本,这就不免使先前的“革命”有了某种交换的意味。作品里有一句描写当时人们闹革命时的顺口溜说,“杀进商州城,一人领一个女学生”。而田家、巩家虎踞龙盘几十年,领获的何止“一个女学生”?作者在这里,由田、巩两家的为己不为民,渐渐揭示出了在某些地方尚存在的地县官员地方化、地方官员家族化、家族势力封建化的严重现实,而且对这种现象的合法化提出了严正的质疑。

事实上,仙游川的人们也在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奋斗着,而改革开放又切实提供了这样的契机,但无论是他们组织河运队,还是开办公司,每办一件事都异常艰难,问题就在于,他们不仅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而那些坐镇乡、县、州的各级官员,本该做为民造福的促进派,反而去苛待乡民成了他们的对立面。如此尖锐的矛盾,如此严重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蒈觉、反省和深思么?什么叫腐败,贪财敛钱是腐败,仗势欺人是腐败,脑子里只有“交换”意识而不顾百姓死活,也是腐败。贾平凹在这里,几乎是义愤填膺地为我们较早发出了如今已广受注目的要惩治官场腐败的呼喊,而《浮躁》仅因这样有胆有识的内涵,就使它饱有了自己的价值。

在深刻揭示某些地方政要的封建性与腐败性的同时,《浮躁》还以金狗、小水、大宝、福运等年轻农人的自醒、自立与坚决斗争,写出在苦焦的州河土地上滋生成长的新生力量,使人们在失望中又看到新的希望。

金狗无疑是这一新生力量的杰出代表。他有过参军人伍的经历,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关心国家的时政发展,更系念乡里的生存境况,加之善于动脑和敢于出头,使他成为仙游川进步和新生力量的领头羊。尤其是他借用媒体的力量和田、巩两家的矛盾,使乡委书记田中正被降职、县委书记田有善被免职、地区专员巩宝山被撤职,可以说大智大勇,石破天惊,硬把一般人都难以想象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两败俱伤的田家、巩家,骂金狗“是一个乱世奸雄”,而州河的人们却把金狗誉为“官僚主义的克星”。两种说法憎爱分明,截然不同,但都从各自的角度对金狗做出了最衷心的评价。

当人们传颂金狗的事迹,赞扬金狗的精神,并要推举金狗参选县长时,金狗却急流勇退,回到仙游川组织起自己的河运队,并与自己心爱的小水正式结为连理。他还要去买机动船以壮大自己的河运队,进而发挥自己在“智斗官僚”以外的才力。看到这里,人们既为金狗与小水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感到欣慰,又不免替金狗从州城的大舞台退居到州河的小世界而感到惋惜。但这急流勇退,既为情势所迫也属金狗所愿,正好使普通回归普通,平凡还其平凡。而从金狗全力置办机械船和小水望眼欲穿的企盼上,谁又能说这不是又一个辉煌的起始呢!这种进则大进,退则勇退,而且大开大阖、措置裕如的作为,正表现了金狗作为一代新人的自强、自立与自信。作为普通农人的一员,金狗是格外光彩照人的。

贾平凹在《浮躁》“序言之二”里说:“这一部作品是我三十四岁之前最大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作品了,我再也不可能还要以这种框架来构写我的作品了。”“这种框架”也即写实的框架。《浮躁》的确是比较写实的,故事朴实,人物平实,情节扎实,整部作品就像是从州河大地上切挖出来的沾尘带露的泥土,毛茸茸,又活鲜鲜,人物的-举一动、一笑一颦,故事的一曲一折、一波一澜,都如同发生在我们眼前的生活现实。应当说,像《浮躁》这样有着充分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品,在平.凹此后的长篇创作中委实不再多见。

《浮躁》之写实、奇特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故事主干以外的犄角旮旯的关照。比如金狗与小水有爱难婚反被英英纠缠又一度拜倒在石华的石榴裙之下,比如韩文举有船渡人无船聊天的各种闲话、怪话,比如时不时出现的不静寺和尚的参禅打卦、州河考察者的高谈阔论,等等。在作品的主干部分之外的细枝末节处,这样去下大气力、花细工夫的,在贾平凹之外并不多见。而正是这样认真对待闲情、闲趣,使得《浮躁》内蕴格外饱满而描写分外细切。

在语言文字上,《浮躁》使贾平凹的叙事风格得到进一步确立。那种文白杂糅的文笔,纤细清瘦的风度,多愁善感的意味,使得他那一枝笔更适于写家长里短,更宜于写儿女情长。因而,在“风云气”与“儿女情”两题旨并重的《浮躁》里,人们感受最深的,仍是那种娓娓道来的亲情与爱情,以及由此所托出来的有声有色的人情与友情。

这些年专事当代文学研究之后,读长篇小说作品,写长篇小说评论,渐渐成了工作中的主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家写长篇的多了,出版社出长篇的多了,遂使长篇小说成为了当代文坛持续不衰的一个热点。

―直有把与长篇小说有关的文字收集成书的想法,这次搜集散见于各处的文章时,发现自己不经意中竟然就长篇小说作了那么多文,说了那么多话。可以说,创作上的“长篇小说热”,呼应着阅读上的“长篇小说热”,也促动着评论上的“长篇小说热”。因为差不多都是书一出来就看,看了就写,我的这些文字既是名副其实的“热读”,也是不折不扣的“时评”。

书中共分六辑,“长篇现象观察”,主要是一些总体现象的宏观考察,欣忭也罢,忧思也罢,都是我对“长篇小说热”的真实看法;“长篇新作短评”、“女性写作点击”、“历史小说追踪”、“西部小说论评”,都是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作如许区分,一是看起来眉目更清晰一些,二是也想折射长篇小说创作的丰富性。“荐语、序跋与对话”,是我为一些作品在出版时所写的推荐语和所作的序,这些文字既可见出我和一些作家作品的内在关系,也可见出“评论”日益被纳入“媒体”的基本趋势。

对自己很看重的这本书由我曾供职近20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我有说不出的高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的第二个年头,我就有幸成为她的一员;在这家出版社,我度过了我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可以说我和她是互相看着一起成长起来的。在我离开出版社5年后,把这本不箅菲薄的着述交予她,既是对我青年时代的一个最好的纪念,也是以此向母社作学业上的一个汇报。

感谢曾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领导的张树相社长、李茂生总编辑的鼎力扶助,感谢曾是我的同事现在是我的责编的汪民安和曾是我的同事现是我的终审的马晓光,以及一切相关人士的辛苦劳作。当这部书稿经由许多人的关爱与心力变成一本新书时,我心里存蓄的不仅仅是感激,还有学业上加倍进取的动力。我知道,这正是我的同事和我的朋友所期望的,我不能负他们。

2004年9月25日于北京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