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性化管人 制度化管事
4899300000002

第2章 人性化管理是“流”——如何有效实现人性化管人(1)

人性化管理是“流”

人性化管理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管理中要关注人的要素,懂得人性的特点,尽最大可能的挖掘员工的潜能。

人性化管理发以人为本,通过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

人性化管理具有相应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譬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的提供,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发展,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在这方面的典范非常的多,“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就常常百忙之中给取得突出贡献或改正错误有重大进步的员工亲自打电话,向他们表示感激之情。

丰田汽车则是将“心存感激、为了报恩、感谢生活”写进社训。

美国汽车管理奇才艾柯卡说:“我平生最高兴的事是看到中等才能的员工因为受到赏识而发挥了最大作用。”

现代化的社会,不仅仅需要管理的一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将人性化的理论运用的恰如其分。

不懂什么是人性化管理,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管理者。

人性化目的:实现人性化管理带来的良好效应

人性化管理的特征是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人性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荣誉感和创新力。

一、培养归属感

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使得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内涵

员工归属感是指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共同作用,使某一个体对某一整体产生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使个体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去,将该整体利益作为自己行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1.生存和安全的满意度

归属感从表层而言归属感体现为一种满意度,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态度。

人通过加入到某一个集体中,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被这个集体的其他成员所认同,实现了社会认同。

人也只有通过加入一个集体并获得认可才可以消除无助感和孤独感,减少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更有力量,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安全的、有依托的、被他人信任的。

也只有具备了安全感,才能够满足地位感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对该群体的归属感。

2.人际交往和价值认同

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如果能够在某种程度实现统一,那么,员工就更容易将自己的理想和企业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也才会有事业成就感、有与企业一起发展的渴望。

员工的价值在企业的运营中得到实现,就能使员工决心将自己融入到企业中去,以企业的利益为自己行为的导向,归属感才会随之产生。

工作的挑战、报酬的公平、工作环境的良莠、同事关系的状况都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正因为如此,在现代企业中,营造一个融洽、稳固的合作关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3.感受需要和尊重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如果员工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也就不可能以工作为傲,不能完全激发出自己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被动的工作只能让员工陷入工作的泥沼,不是选择逃离,就是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

归属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丧失了归属感的个人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状况,不能完全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在企业的这段经历,不仅仅能成为员工持续发展的基石,往往成为员工不忍回首的噩梦。

具备了归属感的员工,懂得企业的艰难,也更愿意与企业建立那种不离不弃、共渡难关的关系。员工把企业视作自己事业的平台,把企业的荣辱时刻放在心中,从而,在企业的发展中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是每一个员工的愿望,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管理者需要提供许多沟通渠道让员工得到资讯,并鼓励员工提问及分享资讯。

企业对员工的尊重,还体现在尽可能地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

帮助员工认识到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成功,就更容易使员工感觉受到尊重和信任,增强归属意识。

4.实现个体价值和企业价值

归属感的实现,需要不断帮助员工实现其价值,不仅仅是工作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满足员工成长的需要,提升企业价值。

个体不仅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具有相当的独立人格。

只有当个体能够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能力时,个体才能感受到相应的快乐。员工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自我实现的动力能够帮助员工不断的塑造自己的形象,推动员工成为自己心目中期望的角色。

(二)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培养过程

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初步了解

员工对企业的了解从第一次接触企业开始,员工在应聘过程中感受到的环境、氛围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态度等,会长远地影响员工的第一印象。

人力资源部门的情况介绍,更是员工对企业的基本判断依据,更培养了员工在归属感上的基本认识。

2.个体强化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的过程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熏陶,使得员工能够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企业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认同。

企业要对员工的开诚布公,尽量有意识的让员工了解自己,当然除了商业机密和不适于公开的信息,这些都有利于员工产生认同感,培养归属感。

3.个体在物质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产生深层次的认同

归属感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能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三)培养员工归属感的措施

员工有了归属感,就会产生高度的信任,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表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这种信任和奉献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更会让所有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黯然失色。

归属感的培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让企业时刻存在于员工心中

只有让企业在员工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员工才会理性地思考怎么来热爱服务的企业。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向员工输送一种崇高的情感意识,让员工懂得热爱企业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热爱企业就是热爱自己。企业是员工成长与体现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是获得社会认可的最直接空间。

2.让员工广泛参与企业的管理

首先是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劳动竞赛,可以评先评优,倡导分工与协作,弘扬责任意识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是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参与企业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和销售任务等,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协商来予以确定,不仅有利于目标和人物的实现,又培养了员工的归属感。

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鼓励员进行创新、奖励员工的贡献,对优秀员工及时给予肯定、表彰和奖励,使之在企业中获得更多人的尊重,有利于最终培养员工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3.让员工共享企业的成果

企业的成果要让每一位员工分享。

效益好,大家都要增加收入;福利待遇要恩惠于每一位员工;领奖就一定让大家去,而不是只领导去享受这份光荣。

归属感强大的企业,必定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归属感最终表现为感情的依恋和融入,但是,没有现实的、稳定的物质待遇,谈员工的归属感就显得十分苍白。

4.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

物质条件是最直接的现实回报,能够有效地满足员工的基本要求,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众多的离职原因中,位居前列的不是薪金待遇不满意,而是觉得没有发展前途和受到不公平待遇。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更能培养归属感。

要让员工有一个公平合理、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管理层与员工多交流、多沟通,使所有员工融合成一个共同追求、共同发展的团队。

(四)案例故事:思科的员工归属感

高薪只是保留因素

思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思科在设计薪酬时,通常会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在设定员工薪酬时,保证员工的底薪虽然不一定是业界最高,但要高于行业标准。保证了在不提高企业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低于行业标准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思科的基本思想是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并且带有很大激励性,不是单纯的用高薪或其他福利为主要手段来留住员工。

给你当经理的机会

思科从不吝啬提供给每位员工良好的业务培训。不管经济景气还是低迷,思科的每名员工平均每年参加6个培训班。

思科的员工调换岗位,需要自己物色或培训一个能够胜任自己目前职责的人选。员工可以在公司的部门之间频繁转换,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思科是属于精英型机构的典型例子,权力掌握在那些拥有最佳创意的人手中。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思科是一家纯粹的美国企业,但是对于全球的分公司来说,其员工却感受不到与美国总部员工的任何差别待遇。

思科对员工的信任与开放,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思科,平等的意识已深入人心。思科不设高级管理层专用车位,总裁钱伯斯也得自己到处找车位,他为了占车位,往往比其他员工更早来上班。所有人出差一律只坐公务舱,连总裁钱伯斯也不例外。

平等、信任和宽松,塑造了思科的温馨,员工将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一分子,推动企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培养凝聚力

凝聚力有利于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鼓舞员工的士气,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凝聚力的内涵

凝聚力将员工团结起来,互相信任,互相促进,努力工作。

凝聚力提高了员工的士气,振奋了员工的精神,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企业增强战斗力,提高竞争力。

1.凝聚力是企业的精神

凝聚力是顽强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

企业的凝聚力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凝聚力像一条纽带,将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个人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实现个体和企业的双重价值。

2.凝聚力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体现

凝聚力规范了员工的行为,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员工情绪得到高涨,工作效率提高。凝聚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形成良性的循环。

凝聚力缓解了员工的压力,让员工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新寻找思路。

充满凝聚力的企业使员工对企业充满信任,充满希望。在凝聚力的推动下,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途径

凝聚力增强需要利用精神和物质的手段:

1.增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能够增进员工互信。

企业文化积极将对企业产生促进作用。适合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长期存在于企业当中,是企业凝聚力的催化剂。

企业文化的推动员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

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让员工以企业为荣,帮助凝聚力提升。为了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体的局部利益,放弃与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从而形成企业的强大凝聚力。

2.塑造员工的责任

塑造员工的责任,就要使他们感受到主人翁地位。

只有具备自觉的责任意识,才能培养员工的凝聚力,才能产生积极圆满的工作效果。企业内部分许多小的团队,每个团队都有特定的性质、任务、职责范围和目标,团队中的每个人必须齐心合力实现团队的价值。

除了责任分明,还要做到团结协作、配合协调,使大家朝一个方向使力,这便是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3.薪酬福利的推动

尽管薪酬福利不是塑造凝聚力的唯一利器,但是缺乏薪酬福利的推动,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就会落空。

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就会造成员工懒惰,造成员工士气低落,使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员工产生不满,降低凝聚力。

在收入的分配上应充分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有合理的差距。当员工看到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时,员工会对企业产生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4、促进个人发展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段:

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工作的真正动力,如果能够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尽情发挥,他们对企业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产生极大的凝聚力。

企业应事无巨细地为员工的发展着想,譬如工作环境的简单变化就可引出生产效率的提高。

让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学习、出国培训等等都可以激励员工,促进员工发展,推动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

(三)培养企业凝聚力的机制

企业凝聚力是建立在一定的机制之上的,必须强化机制的建设,保障企业凝聚力的长效和稳定。

1.改善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稳定还是不稳定,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对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根本所在。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就是对分散在企业所有者、经理层、管理层、职工层的不同的力所作的吸收和归纳,使其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方向相同的力。

2.坚持管理创新

坚持管理创新,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催化剂。

管理创新发挥全体企业员工的潜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在充分信任、价值实现和相互欣赏的基础上形成企业凝聚力。

人本思想和管理创新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其内涵对管理界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意义。人本思想是管理的实际内容,而管理创新是这个内容的表现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所围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并将管理创新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精神代表着企业文化,是托起企业凝聚力的支柱。

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