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性化管人 制度化管事
4899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精神关怀,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等等。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

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企业管理不应忽视人的存在价值,而管理的人性化不仅凸现了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更主要的是,这样的管理符合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需求,也符合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期望。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要努力的就是为员工提供或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使员工满怀信心与希望,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企业与自己息息相关。人性化管理让员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为企业的振兴、发展、从优秀到卓越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

另一方面,只强调人性化显然是不够的,企业管理要靠制度来延续,建设合理的制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在实践中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企业的制度建设又是一个动态过程,好的制度可以将人性化的、随机的管理理念沉淀下来,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失去了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就是领导天马行空式的随意决断。

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等管理理念在我国盛行已有一段时间,但真正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的企业还不多,大多流于形式,变成口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我国传统的等级体制对企业影响很深,“官本位”现象在企业中很是严重;二是很多企业与市场接触的深度不够,“政治企业”、“政绩企业”在我国十分盛行,企业领导者追求短期政绩,以求个人的升迁发展,因此就很少考虑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问题。

也就是说,我国还有很多企业漠视员工的存在,漠视企业的价值源泉,近年来一些企业爆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员工暴力反抗事件就是这样的证明,比如“通钢事件”、“刘汉黄刺杀台商案”等。这些沉痛的教训告诫我们,我们的人性化管理仍然任重道远。

人性化管理的理论内容并不深奥,就是要求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中心,把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人所从事的,企业的兴旺发达,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员工的努力。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理解、信任等才能充分挖掘员工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实施起来却多么的艰难,一些企业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

必须加强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传播,加强企业家以人为本精神的教育,加强企业“人性化管人”思想的贯彻实施。国外许多成功的企业早已广泛实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摸式,他们不仅仅给予员工优厚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业、创新的环境。中国企业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什么呢?人性化管理理念必不可少。

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制度化管理就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不需要学习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企业的制度化管理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的历程,但是要说到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过于粗泛、流于形式、执行不力以及缺乏建设制度、遵守制度、弘扬制度文化的精神土壤,成为我国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流弊,由来已久,害人不浅。看来,中国企业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化管理思想也同样必不可少。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就像一对孪生姐妹,缺了谁都将显得单调、乏力和残缺。人性化管理弱化了制度的刚性,这种刚性有时候非常不近情理,极具破坏性,对人的感情、心理造成伤害;制度化管理淡化了人性的随意和惰性,有时候这种随意和惰性非常有害,像瘟疫一样传染给每一个人,使企业的使命、愿景化为泡影。那就让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吧,给她们进行必要的分工,这对孪生姐妹会更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企业的竞争压力骤增,我们的企业家们只有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提高经营管理的制度和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制度规范,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书充分阐述了以人为本和制度规范的辩证关系,紧扣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的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人性化管人与制度化管事的操作方法,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完美地展现给读者朋友们。

在本书中,我们着力强调人性化管理,但企业制度规范同样十分重要。鉴于此,我们促成本书,书名叫《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

也许,世界从来没有生而完美的东西,企业管理就是在人性化管人、制度化管事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并推动企业臻于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