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10748800000068

第68章 酒桌上言行的奥妙

中国是个酒文化深厚的国家,很多事情在平时很难办成,但是如果放到酒桌上就轻而易举了。别看那些人似乎只喝酒不谈生意,其实,只要让对方喝好了,生意也就谈成了,事情也就顺利办好了。所谓“酒”到渠成,就是这么神奇的现象。酒作为一种交际应酬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因此,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应酬交际的成功。

“酒”到渠成最明显的例子是在东北。东北人讲义气,重交情,和东北人谈生意最好先联络感情,而联络感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喝酒。在东北人眼中,喝酒是感情深浅的衡量,酒量也是一个人豪爽程度的衡量。

在与东北人做生意的时候,如果你能喝酒,甚至你尽管不能喝酒,却敢于硬喝,一切都豁出去了,你会得到某种报偿的。这样你就会获得他们的信任,认为你是一个实在、可交的人,有了这样的印象,以后的合作就会一直开绿灯一切顺利。如果有些人在酒桌上表现得过于矜持、扭捏,不管是有酒量还是没酒量,都会遭致他人的反感,他们会认为你不真诚、虚伪、心眼太多,觉得这个人交不透,不值得做朋友、做哥们,生意自然也基本做不成了。

酒能成事,也能败事,如果在酒桌上不注意,忽视了小细节,细节就成了魔鬼,令你一事无成甚至一败涂地。一次来宾的接待,也许无关紧要,然而放在企业的环境中,可能就会决定企业的壮大与倒闭。你不信吗?一杯酒,就有这么大的威力!

一个国内酒厂跟外国公司谈判合作,经过公关部经理的苦苦争取,外国公司老总终于答应留下来签订合同。在最后的酒会上,酒厂厂长在酒桌上一转身随口吐了一口痰,正好被外国公司的老总看在眼里。最后,外国老总因为这个厂长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取消了即将签订的合同。

外国老总留下的一句话是:连酒桌上的个人形象都不加注意的人,我不相信他能把一个公司管理好。因为酒桌上小小的细节问题,使这个酒厂错过了外来资金注人,错失了一次发展壮大的良好时机,到最后导致倒闭。

酒桌上人多嘴杂,加上酒助人兴,很容易就喝高了导致失态的现象。为了避免发生尴尬,也避免不恰当的行为引起对方的反感,酒桌上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不要将酒桌变成个人的新闻发布会,应尽量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冷落了众人。也要避免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关键人物。

但切忌只与个别人说话,置大多数人于不理。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第二,敬酒有序,劝酒适度。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第三,不要单纯只喝酒,那就失去了以酒来应酬的目的。赴宴之前先了解宴请的主题和宴请对象的基本情况,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图。

第四,保持势力,隐藏锋芒。对自己的酒量心里有底,对别人的酒量作个估计。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酒喝微醉,大家都兴致勃勃,这样才能提高兴奋度,增进感情,也就达到了以酒增进交情的目的。不然都喝得酩酊大醉,那就不用谈生意了。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酒量和别人的酒量心中有数。

第五,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由于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如果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第六,即便喝酒是为了谈生意,也不要在席面上直接提出这么正式的话题。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中国是一个酒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古有诗人斗酒诗百篇的豪情,也有墨客酒后挥毫的潇洒;名人达士以酒会友,能喝得来便交得来。由此可见,现代人把酒文化与生意经扯在一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生意人早已习惯在推杯换盏中吃出氛围,喝出交情,谈成生意,扩展人脉。生意场上,很多酒桌上的酒、菜都只是附属品,商务宴请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变成了一种排场、一种面子、一种投资、一种手段。精于此道的人,不仅做成了生意,积累了财富,也搞好了关系,结识了朋友,一举两得,名利双收。生意场也是酒场、饭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酒”到渠成,注意酒桌文化,会喝酒才能喝}}{交情,会喝酒,才能喝成生意,喝成事业。否则,就跟酒囊饭袋、酒桶酒鬼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