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10748800000067

第67章 应酬中学会说和听场面话

会说场面话(客套话)并不是为人虚伪狡诈的表现,而是疏通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场面话说得到位不到位,会影响人脉网的广与狭。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来到朋友或同学的聚会上时,那里有你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他们看见你来了,立即起身相迎,对你表示欢迎,然后请你坐下,给你冲上一杯茶,再接下来,双方寒暄几句,客套一番。这样一来,对方的感觉就会很好,自己的感受也会很好,双方可以由此变得更加热隋友好,从而使你们的友谊进一步升温。

很多时候,客套还能表示尊重对方,表示礼节和谦虚,比如有人作报告或讲话,总要借助这样的客套话:“我水平不高,能力有限,恐怕讲不好,还望大家多多包涵。”或者是“我讲得不好,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诸如此类的客套话,表面上看是随口而出,是习惯用语,实际上却起着表明自己态度谦恭的作用。正如培根所说:得体的客套同美好的仪容一样,是永远的推荐书。

(1)学会说人际交往中,有两种说场面话的方法——“遇物加钱”与“逢人减岁”是言语交际中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两种投其所好、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

①加法——遇物加钱。

买东西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再平常不过的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在我们的心中,能用“廉价”购得“美物”,那是善于购物者所具有的素质,那是精明人的一种象征,虽然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都是善于购物者,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购物能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当我们买了一件物品之后,如果自己花了50元,别人认为只需30元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不会买东西。但当我们花了30元,别人认为需要50元时,我们则有一种兴奋感,很会买东西。由于这种购物心态的存在,“遇物加钱”这种说话技巧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遇物加钱是指在品评别人所购物品时,对其价格故意高估,从而使对方高兴,求得更好的心理相容。

比如,甲买了一套样式挺不错的西服,乙知道市场行情,这种衣服两三百元完全可以买下。于是乙在品评时说:“这套西服不错,恐怕得四五百元吧?”甲一听笑了,高兴地说:“老兄说错了,我220元就买下啦!”这里乙的说法就很有技巧性,在他不知道甲花了多少钱买下这套衣服的情况下故意说高衣服的价格,使对方产生成就感,当然也就使得对方高兴。

最近这些年,你上菜场买菜,到商店购物,特别到旅游点,想兜生意的人,都会称你“老板”。你是否真的是老板,全不重要;进机关办事,逢人就称处长、局长,不管他是真处长还是办事员。这些个“处长”、“老板”的称呼,就是“逢人减岁,见物加价”,给人戴高帽子的味道。人们之所以喜欢高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和肯定,而高帽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欲望。高帽运用得好,便能将别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意场上也是如此,通过赞美让顾客不得不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是大老板,平时一定很注重生活品质(如:仪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会舍不得买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遇物加钱法很能讨得对方欢心,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对其价格高估就行了。

当然“价格高估”也需注意,一要对物价心里有底,二不能过分高估,否则就收不到好的效果了。

②减法——逢人减岁。

芸芸众生,诸色人等,都不过是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然而谁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不愿过早老去。因此成年人对自己的年龄非常敏感。

如一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被看作中年人,他能自在吗?

由于成年人普遍存在这种怕老心理,所以“逢人减岁”就成了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了。这种技巧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比如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你说他看上去只有四五十岁,这种“美丽的错误”,对方是不会认为你缺乏眼力、对你反感的,相反,他会对你产生好感,形成心理相容。

“逢人减岁”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相反,对于幼儿、少年,用“逢人添岁”(年龄往大处说)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他们有一种渴望成年的心理。

上面我们所说的言语加减法——遇物加钱,逢人减岁,说穿了就是一种投其所好赞美法。但是只要我们的目的光明正大,这种投其所好,于自己、于对方、于社会都会无害,相反能给对方、给社会带来欢乐,至多只能说它们是“美丽的错误”“无害的阴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学会听场面话可以说,但对听者来讲,则不可真信其言,有时还必须要动动脑子,认真辨别真伪后再确定真假与是非,否则吃亏上当的还是自己。

李强在一个单位埋头苦干了很多年,一直都没有升迁,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李强的一个朋友告诉他,一个下属单位的营销部有一个经理职位空缺,李强便通过朋友牵线搭桥,拜访了那家单位人事部的一位主管,希望能走走他的后门,把自己调到那个单位去。

当时,那位主管热情地招待了李强和他的朋友,对李强的请求拍着胸脯说:“绝对没有问题,你就回去静待佳音吧!”李强得到了该主管的承诺后,兴高采烈地回家等消息。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办调动的事一点消息也没有,李强给朋友打电话,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情况,朋友却告诉他,那个经理位子已经被人抢先占了。

李强顿时火冒三丈,问:“既然答应我了,而且还拍胸脯说没有问题,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状况?”他的朋友对李强的质问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事实上,那位主管拍着胸脯承诺李强的话,不过只是碍于情面的场面话而已,可李强却信以为真了,所以才吃了个哑巴亏。

“说场面话”在人类社会交流中,被当作一个重要工具使用,每一字每一句,都可能影响到一个人办事的成功机率。

与人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场面话,例如:“你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我全力帮忙”、“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像这一类型的场面话,该说时,还要说。如果你当面回绝了对方,势必会将场面弄得很尴尬,难免会得罪人。

除此之外,如果你遇到的是那种难缠的人,为了让你帮忙,他死缠着你不肯离开,那将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此时,只能用场面话先将其打发掉,然而对于他所托你办的事情,能办到的尽力办,不能办到的日后再说。

总而言之,在社交应酬中,场面话该说还要说,有时候,不说场面话真的很难脱身,而且还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说场面话的重要作用。但场面话以不要太离谱或引起别人误解为好,否则就有麻烦了,起码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