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10405000000042

第42章 计划制定的程序

制定计划的程序,是指对所执行业务的思考、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与步骤。制定计划的考虑不外三项问题:政策,即决定做什么;程序,即决定如何做;组织,即决定何处做。

就整个设计制定的程序而言,应把握下列四个步骤:

(1)了解现况。组织目标确定后,应对现况及可预期的情形加以了解和分析。此项工作又包括:向有关人员的请教;有关资料的搜集;资料正确性的判断等。

(2)解释事实。对现况了解以后,应将各项事实加以解释。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所取得的资料一一列记,以研究其相互关系,这样便可发现因果、时间等问题。

(3)拟定草案。在分析现况过程中,随时可发现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应采取的要点,将这些要点记下,即可作为制定计划的参考。对现况了解越深,所拟定的要点也越可靠,最终必能获得很多的计划草案,这些都是制定最后计划的重要蓝图。

(4)决定计划。各项草案拟定后,下一步是如何在许多草案中选择一项最有效及最可行者,作为最后的计划,但此项决定并非易事。

罗森斯威克和卡斯特对企业组织设计的逻辑途径提出以下几个步骤:

评估未来政治、经济、竞争的环境或其他环境。

想像在这种环境中的期望的组织角色。

认清顾客的需要和要求。

决定其他利益团体如股东、员工、供应商和其他人员的需要和要求的变迁。

提供一个沟通和消息流向的系统,使组织成员能够参与决策过程。

发展广阔的目标和计划,以指导整个组织努力的方向。

提供一个情报交流及沟通的系统,使组织中多数成员能参与计划的过程。

设计一个情报反侦及控制系统,以确定在计划完成时的进展及问题。

孔茨等在《管理学通论》一书中提出有效的计划步骤有下列六项:

(1)目标的建立。计划的第一个步骤是为组织整体建立目标,依据整体目标,再为每一部门建立次级目标。

(2)考虑前提。前提是指计划工作的各项假定条件,包括对目前事实环境因素的考虑及对计划未来情况的预测。

(3)决定各种可行方案。依据目标与前提来设计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4)衡量各种方案。衡量各种方案中各项不同的因素,有些方案可能获利较大,但风险也较大;有些方案可能获利较小,但风险也较小,必须依照组织的目标而加以评估与衡量。

(5)决定方案。选定一个适当可行的方案作为行动的依据。

(6)拟定衍生计划。决策形成之后,计划的工作尚未完成,还必须依照基本计划设定各部门的分支计划,即衍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