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75

第75章 零和游戏原理:建立“双赢”或“多赢”的企业文化

零和游戏源于博弈理论。大意是:在任何一项游戏中,正方所得与负方所失相同,两者相加,正负相抵,和数比为零,即为“零和游戏”。如果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一下就能发现,无论在竞技游戏中,还是在生存竞争中,策略在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竞争双方的实力等各方面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策略就转化为可以左右竞争结果的重要因素。事实上,许多人类活动都具有类似的特点,如经济活动中的经营决策、市场竞争,政治以及军事活动中的谈判、竞选、战争等都与竞技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每一种较量都有输赢、高下之分。

零和游戏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现象。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但20世纪以来,“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非零和游戏”即“负和”或“正和”观念所取代。“负和游戏”是指一方虽然赢了,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可谓没有赢家。赢家所得比输家所失多,或者没有输家,结果为“双赢”或“多赢”,称为“正和”。人们逐渐认识到“利己”而不“损人”才是最美好的结局。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合作,实现这种正和的结局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或“多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双赢”的局面,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NBA就是一个充分认识到“零和游戏原理”的弊端,力争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的职业体育联盟。

NBA比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完备、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篮球联赛,公平、公正、公开是它一贯的原则,它的很多项规章制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打破了“零和游戏原理”。

比如NBA的选秀制度。为了使NBA各队的实力水平不至于太悬殊,从而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NBA都要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6月下旬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NCAA全美学生篮球联赛中的佼佼者。当然,最近几年里,高中生和国际球员有增多的趋势。NBA根据他们的综合实力给他们打分排名,然后,各球队依照该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为了公平起见,NBA后来采取在选秀前,先分发1000个乒乓球,上面注明挑选的顺序号,列常规赛成绩最差的球队可挑250个号,他们挑中首选权的几率是25%。以下以此类推。

NBA的选秀制度是制衡各队强弱的杠杆,弱队每年总能得到一些能量补充,而强队得到好球员的几率则相对较小,这样就使得NBA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不至于太悬殊,保证了比赛的水平和质量,进而也就保证了NBA的活力。这项制度实质上是NBA的经营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使联盟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它不仅仅要求联盟获利,而且力争使所有的球队(无论强弱)都获利,只是获利的多少有所区别而已。这是一种“多赢”的局面,而这种“多赢”正是“双赢”的延伸和发展,是“双赢”的最大化体现。不只球队如此,其实任何行业都应该避免零和游戏,尽可能地实现双赢或多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比如做生意,当别人的生意跌入低谷时,不要趁势“斩客”,把别人逼人死胡同,而要留有余地,为未来的双赢打下基础。1971年,世界航运业发生周期性不振,与包玉刚合作的日本造船厂开始饿肚子,但包玉刚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订购船只,他向老主顾订购了6艘船,总吨位达150万吨,令日商大为感激。不久,船运市场好转,船主们争先恐后地希望能在这家日本造船厂造船,船厂生意火暴,总会出现因忙不过来而无奈推单的现象。但只要是包玉刚订造,工厂绝无二话,立即动工。日本船商称包玉刚为“最宝贵的主顾”。试问:企业间有如此融洽的商业关系,如何还会有不富的道理?因此我们说,企业要想实现双赢或多赢,必须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长期积累。企业经营是一个永无终点的长期过程,巨额利润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就能获得的,而是持续不断地积累而成的。短期盈利,绝对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的盈利。对于经营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靠一笔两笔生意赚取巨额利润,而是要争取“笔笔都赚钱”。

2.胜不骄,败不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有输就有赢,既然投身到市场竞争中了,企业管理者就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和取得成功的雄心,有一点成就就洋洋自得,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是企业家的大忌。

更为重要的是,领导者要把双赢或多赢的理念持续地贯穿于企业的经营中,逐渐建立企业双赢或多赢的文化氛围,为企业的基业长青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而思之:

20世纪以来,“零和”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互利、互惠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