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31

第31章 苛希纳定律:用人要精不要滥

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4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3倍,工作时间就要多3倍,工作成本就要多6倍。这条定律是西方著名管理学者苛希纳研究发现的,被称为“苛希纳定律”。

该定律告诉我们,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企业管理人员越多,工作效率未必就会越高。苛希纳定律要求我们,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

中国有句古话说:“龙多不治水,将多不打仗。”本来只需一个人干的活,领导却要安排两三个人,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一个人干,一个人看,还要一个人在捣乱,三个人倒不如一个人干得多、干得好。所以才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

古代,唐太宗李世民在用人方面,也披沙拣金,宁缺毋滥。在唐太宗统治的22年间,政府官员,数量不多,却非常精干,办事效率也极高。李世民的高效管理体制,是古代社会实行了大社会、小政府、低成本运行机制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成功范例。

隋文帝统治时期,“官多民少,十羊九牧”的故事同样说明了苛希纳定律,这个故事出自《隋书·杨尚希传》:“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精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一则统计资料说,一个官吏,汉代管理7945人,唐代管理3927人,元代管理2613人,清代管理911人。我们今天一个干部管理30人。这些统计数字的可靠性也许值得研究,但官冗之患确实日见其甚了。

如今,有许多企业也都存在类似现象。企业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给企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企业多设一个职位,也许就得多配备一个秘书、一个助理、一个业务员或一个打字员等。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不管是否真的有工作可做,如果员工为消磨时间而扩展工作,那么工作人员就会成倍增加。而增加的人员也不会闲着,他们会一个个地制造“工作”。以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则可能要经过五个人的手才能完成。人员不断增加,办公室面积也会随之扩大,即使企业有多余的办公室,也很快就会人满为患。

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管理人员越多,企业工作效率就越高。所谓人多必闲,闲必生事。企业领导必须精兵简政,尽快确定企业最佳人员规模与组织规模,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精干、成本合理的经营管理团队。在国外,德国著名的大众汽车公司,在几十年的经营活动中都较为顺利。但当世界出现石油危机时,这家大企业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1974年发生了高额亏损,1975年亏损的势头加剧,使这家名闻全球的大企业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在这关键时刻,斯米克尔应聘接管该公司总经理职位。他上任后对公司作了全面的了解,发现客观原因是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的一个方面,但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过多所造成的各种阻力,才是更为主要的一个方面。据此,他果断地采取了一项措施,就是精简公司的机构和各级领导班子人员,清除了那些不干实事,提不出建议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那些争权夺利,给企业生产造成内耗或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人员,均予解除。经过这么一改,大众公司的员工从11.2万人减少到9.3万人。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政令畅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公司的费用支出也大大减少了,到1976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亿马克。从此以后,大众公司恢复了元气,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斯米克尔从大众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陷入的高亏损中,总结出企业各级领导者如不称职,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会相随产生,整个企业的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的教训。如果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人员能够精干,不但可以节省各项费用,还可以提高效率。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在很多情况下电脑代替人脑,机械手取代人手,精干的人员已成为企业普遍追求的现实,亦成为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条件。

知而思之:

只有机构精简、人员精干,企业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只要管理幅度不超过企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所及,管理人数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