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102

第102章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吉(1947-),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大师之一,学习型组织之父,他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思想被誉为“朝向21世纪的管理圣经”、“21世纪的金矿”。

圣吉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佛瑞思特教授,研究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管理观念。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圣吉继续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这部巨著,便是他研究成果的结晶。书中明确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学习型组织”,是指在这样的组织中,大家不断地共同学习,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第五项修炼》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步骤:

1.系统思考。

圣吉认为,因为事物之间是有内部联系的,所以系统思考才是最好的选择。他认为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要用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而忽视系统思考带来的不完整性,不仅可能导致我们决策时饮鸩止渴,漏洞百出,还可能导致企业根本无法找到动态的最佳方案,常常事与愿违。他的这个思想大大推动了管理理论在探索复杂性思考方向上的进展。

2.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指的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个人成长则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圣吉认为,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高度自我超越的人善于永不停止的学习,他们明白,自我超越不仅仅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某些能力,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种终身的修炼。圣吉还认为,自我超越就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

3.心智模式。

圣吉认为,不良心智往往会影响个人或组织的思维,使得许多美妙的计划在管理中无法实施,而许多非常成功的小规模实验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开展,而健全心的智模式能帮助学习。因此,企业的每个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找到与市场主流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心智模式的差异,并运用有效的修炼技巧,不断改善个人和组织的心智模式。

圣吉认为,未来的学习型组织必将以组织对于互动关系与变化形态的共同心智模式为基础,来做关键性的决策,正如今天片段式的思考方式是许多重要决策主要的心智模式一样。

4.共同愿景。

企业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共同的愿景。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一种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使组织成员产生一种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

5.团队学习。

在圣吉看来,团体是组织最关键的学习单位,学习是发挥团体智慧的最佳途径之一,团体在学习,便可以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进而推动整个组织的学习。

圣吉认为,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他预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的“学习型组织”。

就本质而言,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拓展创造力,而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它就像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能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学习机制,将成员与工作持续地结合起来,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这一良性循环。

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及其思想,为管理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学习一方面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组织具有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对其他组织的创新和发展也有启示。人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原理,去开发各自所置身的组织创造未来的潜能,反省当前存在于整个社会的种种学习障碍,思考如何使整个社会早日向学习型社会迈进,这才是学习型组织所产生的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