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7678100000045

第45章 打进天堂还是地狱?(5)

韩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KT公司承认,企业870万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遭电脑“黑客”窃取,警方当天逮捕两名嫌疑人。事实上,手机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屡发生,一旦泄露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垃圾短信骚扰、私密照片视频外泄,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等。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

爆料“棱镜门”的斯诺登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的英雄,还是一个出卖自己工作职责的、不合格的叛徒特工呢?他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和政府利益,背叛了他作为一个CIA中情局职员的义务,违反了他的保密协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也不一定是一个值得仿效的榜样,如果每一个国家的情报人员、信息安全人员,都像斯诺登这样,出卖自己的情报,那这个世界也很混乱。但是反过来一想,斯诺登为什么出卖情报呢?他不是为了金钱,他是为了站在民众的角度,他要保护人权,他认为美国政府去监控美国人民、去监控清华大学、去监控欧洲的那些使馆、领事馆,是不道德、不尊重人权的,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代表人类的尊严来揭露美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又是一个英雄。但是我看到一个数据,美国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支持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尤其是对美国老百姓的通信监控。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美国人民免受第二次“9·11”那样的恐怖袭击,以至于付出一定的隐私和个人的安全,他们认为也是值得的,更何况棱镜计划是得到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

政府固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监控,但无处不在的全民爆料和观点多元化传播正在彻底摧毁传统执政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洗脑获得的支配权力,维基解密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昭示:一个人以信息对称为武器就可以瓦解全世界最强大的政权的公信力,人心的信念才是一切管理的基石,阿桑奇才是信息时代最草根化的英雄,他比原子弹和航母更具威摄力,尤其对黑色的权力而言!

那么,个人隐私保护的限度,和美国国家民众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信息不对称的平衡点在哪里?寻找这个平衡点,才是我们重点应该考虑的。如果纯粹从保护隐私的角度,任何个人的隐私都不能被利用、不能够被监控的话,电子商务还能做吗?信息化还有什么办法搞下去?是不是这样造成的伤害,比创造的价值更大?度在哪儿,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你泄露了我的隐私,得到我同意了吗?即使你得到了我的同意,给我好处了吗?让我参加利益分成了吗?这就是传统的手机广告死掉的原因,每一个手机用户,除了收到一堆垃圾广告,除了被骚扰以外,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运营商收入了短信流量费,广告主传递了自己的广告信息,广告公司收到了广告费,但手机用户什么都没有得到,所以这种模式一定是玩不下去的。新的广告模式是什么?要让手机用户自动接受广告,因为他能够得到好处:免费得到商品的使用或者免去相应的通信费。

在隐私信息化服务这块,有几句话很重要:

第一,我想知道的信息,你如何及时准确地告诉我。

第二,我不想知道的信息,千万不要未经同意来打搅我。

第三,我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信息,你如何来保护我,以使我不被泄露信息。

第四,如果我有限度地、自愿拿出某一部分隐私的信息,交给你去经营,你赚到钱了,得到好处了,分多少给我?

让用户主动自我选择、分享利益,才是移动信息化时代商业安全模式创新的根本。

◎推荐阅读

大数据时代下看Amazon是如何处理隐私问题的[31]

手机时代:思想与人性的终极解放

科技以人为本。人性化,是人类对待科学技术的根本态度。科学技术永远是为人类的美好幸福服务的。背离了这个,任何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具,只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和伤害。审视一项科学技术的最高法则就是是否人性化。不能够满足人性的需求,它就是邪恶的。

手机是人性善与恶同时自由解放的按钮。日本韩国最先火爆的3G应用是:AV情色、游戏、博彩!约占刚上市业务收入近70%。

农业文明时代如果有一个土匪用刀抢劫,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他用手枪还是抢劫。那在手机时代,他用手机会干什么?当然还是抢劫!

因为有了汽车,每年死掉几十万人,但从来没有人呼吁废掉汽车,回归骑自行车和坐马车。归根结底,手机信息化,一定是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未来的方向,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相应的危害。不过这种危害只是前进发展中必然会带来的问题,我们只能采取各种手段来配套、升级、协同,趋利避害。人类最终的命运不取决于技术的力量,虽然受到技术的影响,但心灵的力量才是幸福之本。

手机在希望在,手机就是天堂!手机让你绝望,手机就是地狱!

当人类只有一个上帝的时候,我们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

当尼采说上帝死了,我们迎来了思想与人性的解放。

当手机说,每一个个体都是上帝的时候,世界将会怎样?

手机是先机,也是杀机!

皇帝欲杀大臣,抓鸟在手问:你说它会活着飞走,还是被寡人捏死?答对赏,答错死!大臣急中升智:“一切命运生死都在您掌握中!”

印度人捕猴,在笼中摆上水果,留一小孔仅容手入。猴贪伸手穿孔抓果,猎人至,猴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果子,手无法挣脱,于是被捕!

如何掌握?能否放手?手机是先机,也是杀机!

2011年7月2日11点30分我用手机写了一首关于手机的诗:

手机

一手遮天杀机四伏

人机合一打通精神

一丝不挂还想掌控

机智不舍视为权杖

天罗地网全被定位

窃取追踪心机无线

你的宿命你的爱

我的生机掌中彩

以心传心天外天

心机用尽枉送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斯里兰卡手机定位救出71游客 35人来自中国香港》,新华网,2004年12月29日。

[2] 《iPhone急救帮大忙 海底地震65小时后获救》,中关村在线,2010年1月22日。

[3] 《中国移动贯通“最后一站”村通工程100%覆盖》,搜狐IT,2011年3月11日。

[4] 《背景:副省长买凶杀妻》,《财经》,2005年第21期。

[5] 杨方、李青:《“军情告密者”:手机定位》,《解放军报》,2013年5月9日。

[6] 《美公布“9·11”袭击当天50多万条当事人手机短信》,《环球时报》,2009年11月26日。

[7] 《女子吞下手机》,《楚天都市报》,2013年9月2日。

[8] 《婚姻杀手Facebook:美五分之一离婚案与其有关》,国际在线,2010年12月1日。

[9] 刘文韬:《妻子网上交友出轨欲离婚 丈夫为保全家庭刺死情敌》,四川新闻网,2013年8月8日。

[10] 《痴迷微信摇一摇 80后男子一手葬送美满家庭》,大江网,2013年7月18日。

[11] 谢尔·以色列:《微博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 《温州动车事故中的微博力量》,《齐鲁晚报》,2011年7月26日。

[13] 《微博成网络谣言主要首曝媒体》,《长江日报》,2013年5月30日。

[14] 《手机短信散播谣言 香港东亚银行被挤提》,凤凰网,2008年9月30日。

[15] 刘涛:《四川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广元柑橘谣言》,中国广播网,2008年10月21日。

[16] 《秦火火等网络推手被捕 多次在网络发布不实消息》,《京华日报》,2013年8月21日。

[17] 《北京网络辟谣平台每日清理万条谣言》,《人民日报》,2013年8月5日。

[18] 《家庭聚餐儿孙全在玩手机 老人一怒摔盘子离席》,《西安晚报》,2012年10月16日。

[19] 作者佚名:《手机罪》,转自微博段子。

[20] 《调查称许多中国人开始和结束一天时都由手机相伴》,中国新闻网,2013年7月11日。

[21] 张意轩、岳雅风:《网络搜索改变草根精英差距 人人可全知全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7月19日。

[22] 《左右为难 九成以上家长反映孩子迷恋Pad》,搜狐IT,2013年2月25日。

[23] 陈赛:《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9月14日。

[24] 胡彦珣:《微信打飞机制造商机淘宝1元可帮刷分》,新民网,2013年8月7日。

[25] 《民企呼吁保护虚拟财富 专家称立法条件成熟》,《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3月8日。

[26] 伞兵游泳:《网络虚拟财富保护:社会认可与法律支持》,比特网,2004年2月19日。

[27] 《巴西一名工人接听手机引发加油站爆炸》,《北京晚报》,2007年11月21日。

[28] 《为什么在飞机上必须关掉手机?》,搜狐IT,2013年6月17日。

[29] 《各国立法保护网络隐私:美国法律与自律并行》,《中国科学报》,2012年12月13日。

[30] 张传智:《盘点十大手机隐私泄露事件》,泡泡网,2012年12月24日。

[31] 城田真琴:《大数据的冲击》,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