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7678100000012

第12章 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5)

在手机上购物,将是人类生活习惯的最大的改变。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金额为70亿美元,其中银行占65亿美元;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额预计将达到170亿美元,其中银行将占153亿美元。[50]

手机淘宝的发展[51]

2013年3月,手机淘宝公布了《无线淘宝2012年度电子商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无线淘宝的累计访问用户已经突破3亿,也就是说我国已经有22%的人口顺利移民到了移动互联网,而这个数量已经相当于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的总人口数(3.15亿)。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登录过手机淘宝的用户仅有1000万,到2012年年底无线淘宝的累计访问用户突破3亿,也就是说在短短2年里,手机淘宝用户量增长了整整30倍。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增长到了7.5亿,手机淘宝累计用户量已经占据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40%。

在访问手机淘宝的用户中,产生过购物行为的用户有5700万,占总用户量的19%,每小时通过手机淘宝卖出的商品超过22万件;平均每天有928万人在手机淘宝搜索商品,人均搜索次数达到13.6次。2012年,手机淘宝的支付宝成交金额月日均同比增长率均值超过600%。

2012年11月11日,手机淘宝创造了日支付宝交易金额的年度峰值:9.4亿元。同时,当日的独立访问用户量达到6485万,每3个淘宝会员在访问PC淘宝的同时,就有一个会员在使用手机淘宝。

2013年11月11日,手机淘宝整体支付宝成交额达53.5亿,是2012年的5.6倍,单日活跃用户达1.27亿,单日成交笔数达3590万笔,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

案例

正在到来的未来设备

1.三星Galaxy Gear

功能介绍:三星Galaxy Gear于2013年9月上市,发售价格299美元,折合人民币1830元,Galaxy Gear采用1.63英寸Super AMOLED屏幕,分辨率为320×320,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入,发送或接收电话、电子邮件和消息,存储和传输数据信息,以及跟踪或管理个人信息,同时还具备通话、游戏等功能。

2.索尼SmartWatch 2

功能介绍:索尼SmartWatch 2于2013年10月在美国发售,售价为199.95美元,折合人民币1220元。SmartWatch 2是1.6寸220×176屏幕,采用了可拆式表带设计(官方提供彩色表带),支持蓝牙3.0和NFC功能,具备防水功能(等级为IP57)。SmartWatch 2不支持通话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查看与之连接手机中的短信、日程安排、Gmail等。

3.苹果的iWatch

功能介绍:苹果iWatch预计于2014年发布,将采用柔性OLED屏幕。预测iWatch提供通话功能,内置有地图、步程计和健康指标传感器等,同时它还能通过连接智能手机来显示电子邮件、IM和其他数据,而该终端可能搭载的是iOS系统,续航时间为4-5天。

4.Misfit Shine纽扣运动跟踪器

功能介绍:Misfit Shine是一个只有硬币大小的运动跟踪器,可以帮你跟踪跑步、游泳、骑车等运动,随时随地了解每天的运动量。只需将其放在智能手机(支持iOS5和Android 4.0)上,即可完成数据同步。

5.视觉语音聋人概念手机

功能介绍:视觉语音聋人概念手机是将手机作为一个语音文本转换器,每当聋人接到一个电话,会话将被转化为文本,并在透明屏幕上显示出来。[52]

怎样在“手机”里永生?

手机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工具,而我们会在“手机”里永生,这种永生有两种形式:

一是手机进入人体,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部移动的、和自己大脑思维互联互通的活手机。

二是把人的思维软件化复制,并从肉身剥离装进一个机器中成为永生的手机人:时间是2045年。

21世纪初,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伯非常乐观地认为,在2020年之前,手机会成为一个皮下的设备。

其实在21世纪之初,来自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王中林教授已经提出了纳米发电机的可能,在2050年前后,利用人体发电将会成为现实,手机就有了植入人体的契机。手机最终会成为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人类一个最重要的感官,和人体合二为一。

案例

大脑的解放

美国科技网站LiveScience撰文指出,在不久的将来,用户只要通过意念,就可以命令智能手机发布应用,发送电子邮件或调节音量大小。三星目前正利用头戴式EEG感应器,试验大脑与平板电脑的互动方式。[53]

2013年6月下旬的一天,来自哈佛和麻省理工的科学家、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工程师、顶尖的技术专家和未来学家,还有一些机器人齐聚纽约林肯中心。他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把人类从身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首先,确定如何把大脑和意识从身体中移植出来,让其在机器替身中存活下来,最后确定如何向电脑上传思维、意识等。

不仅是这群科学狂人,各国政府也开始将“手”伸进人类的大脑。2013年年初,欧盟批准了一项10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为期10年的人脑项目,目的就是要在超级电脑上模拟人脑。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样宣布了一项一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为人脑活动图谱项目提供资金,以绘制人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群的复杂网络。[54]

大脑在云端:亿万富豪的永生梦[55]

32岁的德米特里·伊茨科夫是“2045未来世界大会”的发起人之一,为了实现大脑“永生”的梦想,这位俄罗斯富豪启动了“2045”计划。这个计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远程控制一个人的机器人复制体;第二阶段,实现在某个人生命终止后将其大脑进行移植;接着,研发出“人造大脑”,它可以储存人的所有性格、记忆和经历,一个人去世后,拥有“人造大脑”的机器人化身将延续个体的生命。最后,创造一个虚拟人,它具有人类的思维、意识和感情,但没有肉体的全息影像,理论上将成为一个“永生人”。

巧的是,伊茨科夫计划的永生之年,恰好也是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预测的“奇点”年。“到2045年,人类会达到技术奇点并将获得永生。”这位谷歌首席工程师解释说,所谓“奇点”就是人类智能与电脑智能相互融合的时刻。库兹韦尔表示,与我们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屏幕查询信息一样,未来大脑将能获取云端收集的信息。比如像《黑客帝国》里那样把直升机驾驶手册“下载”到大脑中,“科技将从本质上无限延伸大脑新的皮层”。

更重要的是,这将不仅是富人的特权。手机的发展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手机的价格在10年内便宜了一大半,而最早时只有富人拥有手机,当时手机的功能却极为有限。库兹韦尔略带讥讽地说道:“只有富人才有钱使用不成熟的技术。”

在伊茨科夫讨论的永生中——他讨论的是数字化永生,即大脑要么存活在机器替身里,要么上传到电脑芯片中。

一个移动的人,就是一部手机:将来人一出生,脑子里面就会放一个“手机”进去。思想、想法控制世界,一闪念花就开了,一闪念世界就毁灭了。未来的最高境界——想到即做到。因为思想流就通过手机直接指挥,不动声色。一个移动的人有可能具有手机的功能,这种人机合一的观点还可以接受和理解,但你能想象未来:一个移动的“手机”就是一个人吗?

案例

正在实施的实验

南加州大学的生物工程及神经学家西奥多·柏杰和他的团队成功地用芯片代替了小白鼠脑内的海马区——这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形成的神经结构。实践证明,接受移植手术的老鼠可以在没有原生生物组件的基础上拥有记忆。

2012年,以色列学生蒂罗什·沙皮拉则通过一台位于以色列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FMRI),使用大脑意识顺利遥控了一个在法国贝济耶技术研究所的机器人。机器人不仅可以向前或向后转身,还将一个茶壶放到了房间中的特定位置。

当我把这些正在实施的实验告诉音乐人小柯时,他的评论是:“科学家原来比艺术家更疯狂!”无论如何,这个时代里,手机都将是我们审视自己未来的一个最新的角度,你准备好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13年第一季度三大运营商财报数据。

[2] 黄龙中:《微信用户达到2.7亿,预计明年1月初突破3亿》,爱范儿网,2012年12月7日。

[3] 游五洋:《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固定电话原因分析》,《人民邮电报》,2003年11月25日。

[4] 游五洋:《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固定电话原因分析》,《人民邮电报》,2003年11月25日。

[5] 《2013年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3月21日。

[6] 《“网络”来了,“书信”远去,书信会离我们而去吗?》,广西新闻网,2004年11月。

[7] 《印度发“最后一封电报”》,《北京晚报》,2013年7月16日。

[8] 刘奇:《三星首推光学变焦拍照手机 扬言取代数码相机》,人民网,2004年7月21日。

[9] 《1600万像素 三星Galaxy S4 Zoom手机曝光》,凤凰科技,2013年5月9日。

[10] 2012年3月日本相机影像产品协会(CIPA)公布的相机销售数据。

[11] 《美宝塔唱片公司破产》,《经济日报》,2004年2月11日。

[12] 《HMV破产看唱片危机 告别旧时代适者方生存》,《京华时报》,2013年1月21日。

[13] 王俊:《彩铃流行音乐的“救命稻草”?》,《四川日报》,2006年3月3日。

[14] 晓柯:《加拿大政府出版物将全部转变为数字版本》,《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5月24日。

[15] 《美国费城报业公司提请破产保护》,新华网,2009年2月24日。

[16] 《德国三家有影响报纸连续宣告破产》,中国新闻网,2012年12月2日。

[17] 董文胜:《近五成实体书店关闭 业态创新势在必行》,《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9日。

[18] 《传统印刷业萎缩形势下数字印刷的发展点评》,中国行业研究网,2009年9月27日。

[19] 潘晓东:《曼罗兰申请破产保护告诉我们什么》,《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12月7日。

[20] 《2013年全球印刷业发展形势探讨分析》,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年4月24日。

[21] 周健工:《中国纸媒正迎来至少三年剧痛期》,福布斯中文网,2013年10月9日。

[22] 杨欣:《平板电脑会完全替代纸质教材吗?》,《人民邮电报》,2012年10月26日。

[23] 工信部发布的第一季度短信业务量。

[24] 2013年4月10日IDC公布的PC电脑销量数据。

[25] 吴军:《浪潮之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26] 联想2012/2013财报,以及《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5月14日的文章《运营商助力联想手机增长3.6倍》,作者赵楠。

[27]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8] 骆俊澎:《视频网站成电视台竞争对手 一网播收视率就低》,《东方早报》,2011年2月28日。

[29] 祖薇:《142国家4500万iPhone用户可用手机收看央视春晚》,《北京青年报》,2010年2月29日。

[30] 赵媛:《英国4G之战正式上演》,《人民邮电报》,2013年9月4日。

[31] 李小飞:《iPhone 5在韩销量不敌三星Galaxy Note 2》,环球网科技,2013年1月7日。

[32] 通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统计报告。

[33] 宋成锋:《三星Galaxy S4手机全球销量破千万》,新华网,2013年5月23日。

[34] 《2012年国家图书馆统计年鉴》。

[35] 《谷歌牵动“电子书大爆炸”》,《新京报》,2010年12月11日。

[36] 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发布的统计年鉴。

[37] 《百度每日搜索量达50亿次,已超越谷歌》,太平洋电脑网,2013年3月20日。

[38] 《百度移动搜索日活跃用户量超1亿》,搜狐IT,2013年4月26日。

[39] 《Internet 2012 in numbers》,Pingdom,2013年1月16日。

[40] 李雪:《iTunes年收入将超雅虎+Facebook+Netflix总和》,i美股,2013年5月14日。

[41] 李建彬:《唱吧:小应用也可以发展成为大产业》,《北京商报》,2013年1月11日。

[4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3] 周璞:《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1.9亿 手机QQ达5亿》,中关村在线,2013年5月7日。

[44] 王亚菲:《宝马1系可通过手机实现短距离遥控驾驶》,《新京报》,2011年1月10日。

[45] 《August智能门锁:通过手机应用打开房门》,新浪科技,2013年5月30日。

[46] 《手机也能进行虹膜身份认证》,《深圳商报》,2006年11月28日。

[47] 胡清华:《河北邯郸:首推二维码食品溯源系统受消费者青睐》,光明网,2012年12月。

[48] 《昆明一超市给蔬菜水果上溯源系统 扫二维码就知道打过几次农药》,《昆明日报》,2013年5月23日。

[49] 丁伟峰:《银联与中移动两巨头联手推动手机钱包大规模商用》,36氪,2013年6月13日。

[50] 凯捷(Capgemini)2013年发布的《世界支付报告》(World Payments Report)。

[51] 卢林嘉:《淘宝:2012年手机用户突破3亿 交易额年增长翻六倍》,DoNews,2013年3月12日。

[52] Ken Xu,《Visual Sound Mobile Phone Concept Design》,Hardware sphere.

[53] 《脑控技术迎来发展春天:“读心术”或成真》,新浪网科技频道,2013年5月8日。

[54] 《2045的世界什么样?》,虎嗅网,2013年6月26日。

[55] 《注意,美国政府在“搞”你的大脑!》,《Vista看天下》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