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如空气
7579500000033

第33章 谒毛主席纪念堂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凛冽的寒风裹着雪花在京城上空狂飞乱舞。一大早起床后,我和儿子胡乱吃了些东西后,匆匆打的赶往天安门广场,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情前往毛主席纪念堂拜谒毛主席。

二十八年前的九月九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怀着对他开创伟业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他所热爱的人民,静静地躺在这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继续关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关注着正在奔向小康生活的人民。

我对毛主席的感情是真挚的,也是深厚的。这种感情来自于对他雄才大略、宽广胸怀和伟大人格的逐步认识,来自于对他深邃睿智思想和超人智慧的逐步认识,来自于对他反叛、孤傲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逐步认识。这种认识对我来说是自觉、深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人生阅历和目光所及的范围内,他是最让我痴迷、最让我崇拜的一位政治家。作为从韶山冲里走出来的、从小就与众不同、具有反叛精神和爱憎分明的伟人,他志存高远、性格刚毅、博学多闻,从来不迷信任何人,不迷信任何权威。他没有进过军事学堂,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却是一个天才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如椽巨笔和思想,打败、征服了所有的敌人,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人生。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他深入虎穴同蒋介石谈判,表现出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先后有六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政治家能够与之相比。他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也是永恒的!

老人家您好,我和儿子是从遥远的大西北赶来看您的。二十八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漫长是因为热爱您的人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间断或减少对您的思念。多少个漫漫长夜,当我手捧您的诗词、巨著的时候,思念便会长时间萦绕心头,直至曙色黎明。短暂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二十八年稍纵即逝,弹指一挥。二十八年来,尽管风物轮回、世事巨变,但您的神采依然为人们所敬仰,您的精神一如車园窑洞的灯光继续照耀在人们的心头。

随着长长的人流,我和儿子缓缓地向前行走。风还在吹,雪还在下。在纪念堂大厅您的汉白玉雕像前,我默默地向您问好,深情地向您行注目礼。二十八年了,您休息得还好吗?您还是那样孤独吗?您是否听到了您的人民对您的深情呼唤?是的,您是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在您从韶山走出去的哪一刻,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您从来就没有打算为自己、为子女留点什么,有的只是鸿篇巨制,有的只是令人高山抑止的伟大人格和宽如海洋、天空的胸怀,有的只是深邃的思想和无限的精神。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您还在关注着国家大事,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批阅文件,您把一切都献给了您所爱的祖国和人民。至今,山川、原野、河流、农家小院、工矿企业、军营还回荡着您爽朗的笑声和亲切的话语,还辉映着您在井冈山、在长征途中、在转战陕北、在东渡黄河、在天安门城楼、在十三陵水库劳动时的身影。风雨来了,去安源的山路非常泥泞,出门时请您一定要带上那把遮风挡雨的油纸伞,因为那里的工人同志们还在等着聆听您的报告。

人流在缓缓地前行。在您的遗体前,人们神情肃穆、屏声静气、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安卧在水晶棺中的您,轻轻地擦拭着挂在眼角的泪水,生怕打扰了您的睡梦。此时,涌在我心头的是贺敬之那句“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泪珠(灰尘)呀莫要把我的眼睛挡住了”的诗句。在缓缓前行的人流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位“独坐池塘如虎踞,杨柳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狂妄少年,仿佛看到了那位吟诵“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的奇伟男子,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转战陕北的马背上、在指挥三大战役、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伟岸身躯。时间可以流逝,但历史不会埋没。人的肉体可以消失,但精神必将永存。您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与日月同辉。

“大鹏展翅恨天低,直上云霄志不移”。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您所盼望的那种“春风杨柳万千条”“喜看稻淑千重浪”“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对此,想必您一定会含笑九泉,欣喜不已。

寒风里,人流还在缓缓前行,瞻仰的队伍还在不断延伸。我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再次向您行注目礼,再次向您深情地告别:愿您的精神永存,愿您的人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