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7359700000042

第42章 不服输使执行更出色(2)

好一个菲尔德,这一切困难都没有吓倒他。他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1866年7月13日,新一次试验开始了,并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9点到达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托斯·菲尔德。”不久以后,原先那条落入海底的电缆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

像菲尔德一样,众人都绝望的时候,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定能成为赢家。

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比如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容易颓废,觉得任务太难了完不成,如果遇到困难就认输了,撤退了,那么哪里才有成功的希望呢?本田创业的过程,可说尝够了失败的滋味,一次次打击接踵而来,换了别人,可能早被击垮了,但本田却从来没有灰心丧气过。

人生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绝境,不服输的人才有希望。如果你始终在绝望的边缘徘徊,请别放弃,再为自己加一加油,也许就是这最后的临门一脚为你创造了奇迹。

笑到最后的人

在执行的过程中,你很纳闷为什么自己全身心投入了,并且坚持了许久,为什么还是看不到希望,可是别人却能干得顺风顺水,顺理成章。难道是命运故意与我们作对吗?错!那是因为你害怕了,你没有坚持到最后。

某一件事,你做三五天那是因为你有兴趣,你做三五个月是因为你暂时的激情,做三五年可以说你有毅力,你如果做三十年五十年,那你一定会成功。不信请看看那些超级成功人士,绝大部分一辈子只朝一个方向前进,只做一件事。比尔盖茨只做软件,巴菲特炒股,福特做汽车,王石做地产,刘氏兄弟做饲料。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不但是因为坚持,而且坚持了一辈子。一件事,你坚持了十年不成功,也许十一年你可以成功,可惜你在第十一年的时候刚好放弃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没有耐心等待成功,那么就耐心等待失败。命运不会让一个人的汗水白流,它仅仅是把你的辛劳积累起来,等到某一天一起还给你,可惜这世上绝大部分人都坚持不到那一天!不要怕过程的艰辛,要有不怕输的精神,这样你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日本大阪市有一家触煤化学公司,现在已经是日本的一流大型企业,但是在30年前它还只是一家仅有5个员工制造卫生球的小作坊,经营十分困难。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卫生球的需求量颇大且有利可图,但这种产品原料却很难买到。这种原料是制造铁材所产生的副产品,当时那里只有富士、八幡、日本钢管三家公司才有,中小企业要从它们那里得到这些副产品,确实难似上天。

触煤化学工业公司常从二手、三手那里买到一点这种原料进行着断断续续的经营,时常因缺原料而关门停产。老板八谷泰造深思熟虑以后,决定要冲破原料这一关,运用好的办法和勇气去达到目的。他决定以富士制铁公司作为进攻目标。

八谷想:最好的办法还是见董事长,直接与他交谈。

数月后的一天,八谷从报纸上看到富士制铁公司永野董事长将来大阪的消息。八谷想:他来大阪之后,我去旅馆见他。由于名人是很忙碌的,他能不能抽出时间见我还不知道,即使能见一面,或许也没有时间细听我的申述。反复思量后,八谷决定到火车上去见永野,这段时间永野有空闲,应该不会把自己拒于千里之外。

八谷想定了最好的办法后,马上赶到名古屋,在那里等候永野从东京来的那班火车。从名古屋到大阪有一段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如果在车厢里见到永野,就会有足够的时间细谈自己的想法。八谷果真等到永野所搭的那班火车,他勇敢地到一等车厢去找这位大名鼎鼎的董事长。他虽然从未和永野见过面,可是他在报纸、杂志上常看到永野的大幅照片,因此很容易找到。

“您是富士制铁公司永野董事长吧?我是经营大阪触煤化学工业公司的八谷泰造,我想跟您谈谈,所以特从大阪赶来。以前也曾寄给您几封信……”

有的人一碰上大人物便自己先矮了半截,不然也会讲话有几分紧张,但八谷却显得悠然平静并有亲切态度。起初永野对这位陌生的小商人感到惊异,但觉得此人豁达而有雅量,并体谅到他既然已经来到面前,就没有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请他坐下来。永野的随从人员见董事长这样的态度,也不阻拦八谷了。

刚谈几句话,永野就觉得八谷是有勇气和毅力的人,觉得他诚实风趣,所以就细心地去听他的述说。随后,他们相互间就滔滔不绝地谈起生意经来。双方谈兴正浓时,火车到了大阪,永野说:“很抱歉,我没有时间到你的家里,当你到东京时,欢迎到我的办公室来,我随时都恭候。”

八谷如获至宝,几天后果真到东京去找永野董事长,正式提出定制铁副产物原料这个要求。由于永野对八谷已有了一定的好印象,因此就满口答应了。

过去认为无法办到的事办成了,八谷为此乐得嘴也合不拢了。触煤化学工业公司从此打开了经营发展的大门,不久又向进出口石油、化学药品、合成树脂、有机酸的领域迈进。经过20多年的经营,5人组成的小作坊跻身进了日本大企业的行列。

执行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困难和各种制约成功的因素往往也是走向成功的突破口。这需要你有敢于向现实挑战的勇气,需要有求实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精神。各种制约成功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谁能最先清楚面临的障碍,谁就能率先走向成功。要达到克服困难,解决各种制约成功的因素,就必须对这些障碍有完整的认识和充分的理解,研究好怎样改变面临的条件或适应这些条件,切忌盲目主观。假如八谷不是选择在火车上会见永野,那显然是见不着这位董事长的,他的公司所面临的困难也无从解决。

每个人都想当第一。但是通常做最后一个却更好:最后一个放弃的人,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最后一个还在坚持努力的人,最后一个坚持原则和价值观的人。

大学毕业后,大家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很多人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都不是太满意,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是比较不错的事了。

小陈大学毕业三年已经跳了六次槽,在每家公司工作的平均时间不超过半年。她之所以那么频繁地跳槽,是因为她总是不安心。

一开始在一家中小企做会计的时候,她嫌做会计太枯燥,而且晋升的时间太长。于是跳槽到一个外资企业做市场推广,做了没几个月,就觉得收入太少,于是跳到一家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后来看到一些同学做公关多姿多采,感到自己的销售工作太辛苦,于是又去寻找公关工作。总之跳来跳去,跳到最后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而且这几次频繁的跳槽没有什么规划,消耗了时间又没积累什么经验,让她感到得不偿失。

而和她一起毕业的很多同学,虽然起初工作不如意,但是经过两年的坚持后,要么升为了主管,要么已经成为一个部门经理。

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更好,这种情况在职场中是很常见的。往往一份工作不能坚持下去,三心二意,摇摆不定,不管在多好的公司,都不可能会做的快乐。

要解决这类职场通病,首先要清醒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别人做得好的不一定适合你,而且别人总是把最光彩的一面呈现在众人面前,究竟好不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因此不用和别人做无谓的比较。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才是最务实的,做好定位、清楚方向之后要坚持,哪怕要忍耐一时的辛苦和刻板的工作。成大事者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因此不要奢望一开始就有很顺利的境况等。现在职场竞争如此激烈,有时候所挑战的是毅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可以有成就。

不服输也会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的意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会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第二次世界爆发后,战争造成谷物紧张,美国政府下了禁酒法令,哈默预测到随之而来的将是对威士忌酒桶空前高涨的需求。于是,哈默凭借他敏锐的嗅觉和睿智的判断力走进开始完全陌生的威士忌酒行业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哈默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会变通,哈默首先具有了超强的前瞻力,在当时的政治大环境下,买下美国酿酒厂的股票并开办酒桶厂,充分展现了哈默作为一位商业巨人对政治商机的灵敏嗅觉。其次,善于听取别人的有益意见有重要的一点,如果哈默把5500桶威士忌全部卖掉的话,他是不可能取得巨大利润,更不会有以后的土豆酒精厂来盈利。正是因为他听取了艾森伯格的建议,才有了“金币”酒的畅销以及土豆酒精厂的成立。最重要的一点是,哈默善于审时度势。面对“谷物开放”的困境,如果哈默不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那么他的利润势必减少。哈默的审时度势使得他胸有成竹,他认为谷物开放的时间不会太长,于是他下定决心廉价收购烂土豆继续抓紧时间用土豆提炼酒精,因为“酒精可以找到买主,烂土豆一文不值”,由此他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所以,企业的领导者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必须有准确无误的前瞻力。能正确地着眼未来、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不做的事情。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要具备很强的战略理念,要善于分析宏观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

2.要乐于接受他人有益的意见与建议。因为一个人的视野终究狭窄,一个人的认识终究有限,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利于调整或提高自我,可以让自己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听人劝吃饱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生活中凡不乐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会屡遭失败,而那些虚心的人、能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才会成为更为出色的人。这一点作为领导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除了统领、指挥和感召下属外,还要学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专横跋扈。

3.领导者要做到决策无误,必须对影响市场变化的种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善于捕捉各种及时的最新信息,善于审时度势,因时而变,相机而动。

而作为企业的员工,做事情更需要审时度势。想想你的老板为什么会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会审时度势,灵活变通思想。所以你在处理上司交代的任务时,必定要适应弹性处理法则,有不服输的干劲是很好,但是不会审时度势的人只会让老板感到你很固执。

审时度势,灵活多变的处理任务,跟滑头性格与做事没有原则是没有关系的。因时制宜,在某种特殊特定环境之内,配合需求,设计出最好的可行方案,这就是所谓的审时度势。

有的方案分明已经改了道,此路不通,却还坚持把车开过去,这不是坚持原则,而是固执。

能够给老板一个凡事肯变通、会适应的印象,老板是会格外喜欢的。因为他不但不用忧虑这个下属会受外在环境与人事影响而情绪有所变化,使工作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依赖他在非常时期应付一些艰险事件,建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