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执行力的20堂课
7359700000041

第41章 不服输使执行更出色(1)

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在职场道路上,每一次的执行,都请拿出不服输的姿态去挑战,相信你就是最后的赢家。

不服输,执行并不难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老的谚语告诉我们,吃得了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

职场路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回避,只要解决了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需要保持永不服输的精神。

1942年3月,麦克阿瑟从丹巴岛回美国担任盟军总司令一职。棉兰老空军司令夏普将军迎接了麦克阿瑟一行,并为他们准备了一顿自撤离马尼拉之后从未奢望过的丰盛饭菜。当时,棉兰老北部仍在荚菲军队控制之下,德尔蒙特机场仍可使用。但由于事先安排好的飞机未能按时到达,致使麦克阿瑟一行等到17日凌晨才从德尔蒙特乘两架B-17轰炸机飞往澳大利亚。这两架飞机原计划飞往达尔文机场,但因遇日军空袭达尔文而改飞巴切勒机场。随后,他们改乘一架C-47飞机前往中部的阿利斯斯普林斯,从那里再乘火车前往最终目的地墨尔本。途经阿德莱德车站时,闻讯赶来的记者们要求麦克阿瑟发表讲话,他向他们作了恺撒式的声明:就我所知,美国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科雷希多岛来到澳大利亚,目的是组织对日本的进攻,其中主要目标之一是援救菲律宾。我出来了,但我还要回去!

“我还要回去”成了麦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句名言和鼓舞士气的战斗口号。它被写在海滩上,涂在墙壁上,打在邮件上,填进祷词中。

就拿西点的橄榄球队来说。西点的橄榄球队一度战绩不佳,屡战屡败,但从校长、教练到球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们通过不断接纳新队员,撤换教练,加大训练难度,立誓夺回冠军。其他同学也积极支持球队,主动承担球员的补课工作,为他们夺回荣誉创造条件。所有的队员在屡战屡败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过胜利的梦想。

毫无疑问,一个想要拥有成功的人,倘若没有这股不服输、永不放弃的执著精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犹豫不决,不能使困难臣服于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不能冲破一切阻挠,那么,他只能获得部分的成功,并从此停滞不前或者什么成就都没有。或许这个人很有天赋,或许他也很刻苦,但是如果没有那种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只是任由自己的目标或是理想自生自灭,不断重复开始却永远没有尾声,那他终究只能是个失败者。

在我们人生漫长的旅途上沼泽遍布,陷阱重重,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或是昙花一现;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所羁绊,而不能向着理想一路前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是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员,他们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地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地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永不放弃。

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心存永不服输的精神,有利于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念。“夫志,气质帅也。”永不服输的信念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工作发展的根本所在。

大鹏因为家境贫困,高中没毕业就到北京打工,在饭店端盘子,这样的职业大概是很多年轻人都瞧不起,但是大鹏却干得有声有色。刚开始大鹏也有些不情愿,但是为了糊口,大鹏也只好勉强干下去,可是逐渐大鹏觉得很不高兴,他受不了客人们颐指气使的态度和嘲讽的语气。大鹏决定要走。得知他要走,厨师长劈头骂道:“你连端盘子这么个小事都做不了,还能干什么?”

厨师长的话激怒了血气方刚的大鹏,一向不服输的他暗自发誓:“好,我非干出点成绩来给你们瞧瞧!”从此,大鹏就踏踏实实地端起了盘子。渐渐地,他发现,其实端盘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报菜名、与顾客交流、向客人推荐新菜式等都非常讲究方法和技巧。

不久,饭店新推出了一种特色菜。这种菜,光盛菜的铁板就有40多斤重,需要一名有力气、而且稳重的服务员来负责。因为大鹏平时的出色表现,经理就把这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交给了他。端铁板很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第一天,十几趟铁板端下来,大鹏累得腰酸背痛,两只手臂软得跟面条似的。晚上,躺在床上,大鹏在脑海里琢磨:平时端铁板都是用双手将铁板平放在胸口,不仅姿势不好看,人也容易累着,而且速度也不快,等端到客人面前时,早已没有了那种“噼里啪啦”、烟雾缭绕的效果,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一下呢?经过反复的观察和思考,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像溜冰运动员一样从餐厅光滑的地板上滑到顾客的餐桌前。这样,不仅上菜的速度快了,而且借助滑行时向前的惯性,也不用费太大的力,姿势也优雅多了。办法想到了,大鹏就开始在下班后端着空铁板偷偷地练习,效果还不错。可因为技术还不是很娴熟,实际操作中,他也闯出了不少祸。有一次,他滑行时不小心摔倒了,脸一下子碰到了滚烫的铁板,顿时起了好几个水泡;还有一次,因为重心不稳,铁板斜了,油水溅到了一位顾客的名贵外套上,他不得不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掏钱送到干洗店去洗。为此,经理没少批评他。有同事也好心地劝慰他:“好好工作,不要成天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难道端盘子还能端出什么花样来?”可大鹏不气馁,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终于有一天,当大鹏端着滚烫的铁板,以一个漂亮的滑行动作,一下子滑出了一丈多远,并帅气地在客人餐桌前定格时,全场的顾客都惊呆了,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后来,他又在滑行中增加了倒滑、旋转等花式动作,使整个滑行过程看起来更加完美和精彩。

渐渐地,大鹏的这一独特的“滑行上菜”方式成了餐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人慕名前来餐厅吃饭,就是为了能亲眼看一看他的“滑行”表演。许多顾客看完大鹏的表演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说就像享受了一道美妙的“精神大餐”。如今,大鹏已成为餐厅的“金字招牌”,他的工资也逐步上涨。在北京、甚至是全国的所有端盘子的服务员中,大鹏都堪称第一。

仅仅是餐厅的端盘子服务员,只要有不服输的精神,也能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

成功者与失败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失败者走了九十九步,而成功者走了一百步。失败者跌下去的次数比成功者多一次,成功者尝试的次数比失败者多一次而已。不管在什么职位,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记住,坚定不服输的精神。

赢的人都是不服输的人

“爱拼才会赢”故事的胜利者都是那个勇敢拼搏到最后的人。要想赢,就要不怕输,不服输。

拿破仑·希尔发现,他访问过的成功人士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即在他们成功之前都遭遇过非常大的险阻。表面上看来,事情是应该罢手了,放弃算了,殊不知此时仅仅差一步就能到达终点了。

老板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就是在考验我们的恒心、决心、责任心。如果在完成任务的途中,遇到困难就躲,遇到问题就推,遇到矛盾就让,那你永远都只会是一个混口饭吃的员工。有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再坚持一下,恒定不服输的信念,想方设法朝着目标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有执着进取的精神,不折不挠的意志,最终都能山重水复疑无路,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服输,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水烧到99度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开,这时候如果你绝望了,不愿意再等待了,那么就很容易在几秒钟的差距里与成功擦肩而过。在绝望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多点耐心,再等待一下,再努力一下。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随后,他就开始全身心地推动这项事业。

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000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总算让铺设工作开始了,但是却使尽了浑身解数。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的时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断了。菲尔德不甘心,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铺到200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好像死神就要降临一样。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相信事情一定会有转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的电缆,而且聘请了一位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发明天才联手才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头;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电线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3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伽门农”号20英尺处已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爱尔兰海岸。

很多人都对此事有些泄气,尤其是那些参与的人,公众舆论也对此提出了质疑,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坚持,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不甘心失败。

于是,又一次尝试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电流又突然中断了。

这时候,除了菲尔德和他的一两个朋友外,几乎每个人都感到了绝望。但菲尔德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他找到了投资人,开始了新的一次尝试。他们买来了质量更好的电缆,这次执行铺设任务的是“大东方”号,它缓缓驶向大洋,一路把电缆铺设下去。一切都很顺利,但最后在铺设横跨纽芬兰60英里电缆线路时,电缆突然又折断了,掉入了海底。他们打捞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于是,这项工作就耽搁了下来,而且一搁就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