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36计用人
6909800000020

第20章 制造竞争(1)

自信的威力

自信常常同自卑和自负放在一起比较,自卑通常表现是低估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有劣等感;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而时时处处都有种优越感;自信与这两者都不同,它是对自身实力的冷静评估。领导培养员工自信的性格,可以帮助员工时刻保持轻松的心情,敢于面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约有40名运动员选贝比?鲁斯为美国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他们认为他善用他的天分,他给予运动界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至于他为何会这么伟大,大家一致认为那是因为他信心十足。

有一次,在世界冠军赛的争夺战中,大家就等着他击出一支全垒打而获得冠军。后来,他在对方投出两分球而未挥棒后,第三球终于击出了一支全垒打,全场观众为之疯狂。

事后,在休息室中,有位队友问这位全垒打王说,万一他的第三球失误的话怎么办?“哦……我从未想到过这点。”他回答道。

这就是自信——永远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向任何艰苦的条件挑战,并且认为自己一定获胜,这正应了诗人李白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老天是公正的,他赋于每个人不同的特长,而只有少部分人在使用这种天赋,绝大部分人的潜质都不为人甚至包括他自己所知,所以发现它、开发它、使用它、发展它,就是领导要为员工们所做的,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员工的自信心,首先要摸清对方的特点。就个人来讲,自卑往往是自信最大的敌人。同一群人在回答“你是否胜任你的工作”这个问题的时候,答“还可以”、“一般”、“不能完全胜任”的比例占很大多数,这就表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感——包括你的员工们,所以帮助员工们克服自卑心理,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关键:

(1)对于新员工来说,引导他们早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竞争压力,是提前防止自卑心理产生的好方法,这一点在如何帮助新员工度过磨合期一节中已经详细地谈过了。

(2)训练他们从事较高水准的工作。鼓励他们努力完成,即使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办不到,只要你认为你们可以做到就一直坚持不把工作另交他人。一旦他完成了这份很难完成的工作,自信心必然会大大增强。

(3)训练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如果领导变成了员工们一遇到问题就去查阅说明书,那么,增加的是领导者的能力与疲劳,而不是员工们的信心和手腕。所以凡事要尽量让员工们独立做出决定。必要的时候你可以从旁引导,平常的时候你只要在暗处静静地观察员工工作的进展情况就可以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现身”。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完全撒手不管了,你必须保证员工一切所做所为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并且你十分清楚地将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既有效的完成工作又增强了员工的自信心。

(4)发掘他的潜质。前面讲过,每个人都有不为人所知的天分。领导者如果能够帮助下属发现自己的天分,就会很容易地帮助他消除“低人一头”的自卑心理。关键是一个“找”,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于每日忙碌过分对下属爱理不理的管理者们来说。应该说,既然你是员工的领导,你就要信任他,即使他都不对自己抱什么希望的时候,你也要抱着信任的态度,努力去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一般来说,更多的接触、更多的关心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办法。你用你的“心”去帮助员工,必然会增强他们的“心”。

(5)交谈。这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肯定和称赞,另一方面应该说是鼓励。不妨举些有趣的反面例子讲给员工听,排解他心中自卑的情绪:

(1)佛雷?亚当斯于1933年第一次去试镜时,米高梅公司的试镜导演在备忘录上写着:“不会表演,有点秃头,只会跳一点舞。”亚当斯一直把这段评语放在家中的壁炉上。

(2)一位专家提到文斯?尤巴第时说:“他只有一点足球常识,缺乏推动力。”

(3)有人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不穿袜子,忘了理头发,很可能是白痴。”

(4)苏格拉底被视为“不讲道德专事败坏年轻人心智的人”。

怎么样,听起来有没有点阿Q的感觉?所以奉劝一句,这些故事最好只讲给那些有自卑感的人听,如果换成了一个很自信或自负的人,听多了这种故事保证会出乱子。如果这样还不足以慰藉他的自卑,那么讲一些你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让他感觉更亲切,更具有说服力。

竞争亦有道

每个主管都要明了:

下属之间肯定会存在竞争,竞争分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主管的职责就是要遏制部下之间的恶性竞争,积极引导部下的良性竞争。

人都是有对美好事物的羡慕之情的,这种羡慕之情源于对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的向往。

关系亲密的人之间,这种羡慕之情尤为显著;这种情感有时因为某种关系的确定而消失,比如说恋人之间一旦确定了婚姻关系,对方的长处就被另一方共同拥有,这种羡慕之情就会消失。

而有些关系亲密的人之间的角色却不能转换,比如说同事之间,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工作上又相互较劲,而别人的长处是不会和我分享的,这样羡慕之情会长久存在。

羡慕之情会随着心态的调整而随之变化。有的人羡慕别人的长处,就想着自己也刻苦努力,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大家在能力、技术上达到一致。

这种人会把羡慕渴求的心理转化学习、工作的动力,通过与同事的竞赛来消除能力的鸿沟,这种行为引发的竞争就是良性竞争。

良性竞争对于组织是有益处的,它能促进员工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工作气氛,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掌握新技能;如何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一来公司的工作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大家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好。

但也有些人却把羡慕别人的心情化成了阴暗的嫉妒心理,他们想着的是如何给别人脚下使绊,如何诬蔑能人,搞臭他们的名声,如何让同事完不成更多的任务……他们的办法,就是通过拖先进者的后腿,来让大家都扯平,以掩饰自己的无能。

这种行为会导致公司内部的恶性竞争。它会使公司内人心惶惶,员工相互之间戒心强烈,大家都提高警惕防止被别人算计。

这一来员工的大部分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去了,主管也会被如潮涌来的相互揭发、投诉和抱怨缠得喘不过气来。公司的业绩自然会下降。

在这样的公司里,大家相互拆台,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谁也不敢出头,因为出头的椽子会先烂。人人都活得很累,公司的业绩也平平。

主管一定要关心员工的心理变化,在公司内部采取措施防止恶性竞争,积极引导良性竞争。一般说来,以下几种技巧常被用来引导员工的良性竞争:

(1)主管要创造一套正确的业绩评估机制。要多从实际业绩着眼评价员工的能力,不能根据其他员工的意见或者是主管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员工的业绩。总之,评判的标准要尽量客观,少用主观标准。

(2)主管要在公司内部创造出一套公开的沟通体系。要让大家多接触,多交流,有话摆在明处讲,有意见当面提。

(3)主管不能鼓励员工搞告密、揭发等小动作。主管不能让员工相互之间进行监督,不能听信个别人的一面之词。

(4)主管要坚决惩罚那些为谋私利而不惜攻击同事,破坏公司正常工作的员工,要清除那些害群之马,整个公司才会安宁。

总之,主管是公司的核心和模范,他的所作所为对于公司的风气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管必须从制度上和实践上两方面入手,遏制员工的恶性竞争,积极引导员工进行良性竞争,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将公司的工作越做越好!

提倡反面意见

有些企业主管,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总特别强调“人和”,当下属间有争议时,他们通常不顾下属间为何发生争端,而是立即走上前说:“你们在一起工作,像这种小问题都无法获得一致见解,实在不好,你们应该团结,应该好好学习。”

同样,这样的主管很讨厌与他意见有分歧的下属,在会议上,谁若有四五个意见一股脑给他提出来,他会焦头烂额,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地对你说:“今天大家提的意见很好,会议就到此为止,对这个问题以后可以再找机会,大家好好讨论,不要急嘛。”

这样的主管,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一致的意见不见得就最好。特别有时候需要我们对某事举手表决,更是如此,大家都把手举起来,不一定通过的这个方案就好。试想在达尔文所处的时代,如果有哪位传教士对他的门徒说:“诸位,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请把手举起来”。你可以想像能有几个人不举手起来。

很多时候,下属对你的方案无异议时,并不能认为这项方案就是完美无缺的,也许是他们本不太懂,也许是他们不好意思当面批评。

在这个时候你切不可沾沾自喜,而应该鼓励下属,让他们敢于提些相反的意见。一个方案——即使是挺不错的——只有不断改进补充,才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