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内部讲话Ⅱ
5245400000023

第23章 修养(3)

HR有的时候可以非常坚持原则,因为打仗的时候血肉相连。我是团长,下面有两个营长我确实喜欢,但是这两个营长真的不靠谱。HR要给团长明确的建议,让他改变,移开一个,动掉一个。

HR是整个组织的情商。情商绝不是搞关系,情商是理解别人、倾听别人,去沟通,关键的时候坚持原则。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东阳木雕大师的作品,漂亮。我说你花了多少时间雕出来的,他说是“两万工”(每人每天的工作量算“一工”)。我以前看到艺术家,感觉自己矮了一截,商人低了一档,艺术家是很高的。后来我突然醒悟过来,说有些搞艺术的才是商人,我们才是艺术家。

画一笔值25块、30块……原先大师是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影响人的思想,现在有的艺术家在想,这幅画大概能拍卖出去25万,边上再加一个人,就要多赚不少钱。国画更搞笑了,按尺寸来的,写四个字多少钱,这张纸写得大一点多少钱。人家买了一幅艺术品回去以后,觉得这个玩意儿值钱了,为什么?是某某写的,其实他根本也看不懂这个字。

阿里巴巴是一个艺术品,我们是艺术家。

我们每天用两三万的工,在做一件巨大无比的艺术品。这是一个行为艺术品,影响时代和社会,帮助我们自己成长。如果昨天也是这样的工,今天也是这样的工,那是木匠。不思考不能成长,一定会被别人取代。

以前的作品出来没人可以复制,那是艺术品,后来发现可以流水作业,那就是制造品,最后一定被取代。

我有一次跟王中军聊天悟出一个道理。我们坐在家里想哪个地方不行,推翻,再建一个。中国人的想法都是这样的,房子拆了,重建。他说你品位差,房子一定要连起来,然后再建一个,再建一个,这叫历史的痕迹,叫艺术品。你到巴黎看看,这是一六几几年,这是一七几几年,每一个砖都不舍得拆的。

建要认真建,拆的时候是不舍得拆,到边上再补一块,体现出文化历史的连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成长,体现出艺术家的成长。这个我觉得太有道理了。我们一上手拆了,重新再来,永远不知道祖宗给我们留了什么。

今天犯的任何错误都是历史的痕迹,2011年一定会载入阿里巴巴发展历史。2011年是很不容易的。最重要的不是马云反思,而是在座每个人反思以后采取行动,修生养性。

我是六零后,六十年代那帮人。人要知天命,我知天命了。我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这个公司服务。接下来轮到七十年代的人。

退路是自己找的,找到自己舒适的位置,别人找的一定不是退路。

你们想想,别人安排的哪可能是退路。可能说兄弟,你跑到那里去,又拥抱变化去了。六十年代的人为这个公司做出了贡献,已经可以找到最舒服的自己。七十年代的人要承担起来。

记住,字画中最漂亮的一笔,一定不是最后点下去的那笔,而是中间转弯的那一笔。这是人生中最有意思的。很多人爬山,爬到山顶上,滑下来那一刻是最美的,但是很多人死活不肯下来,结果摔下来。

七零后,八零后成为主力军,那是趋势,没办法的。我们提前十年做好这个Team,才能迎接未来。

六十年代的人要体会后面的那个韵味。我就在找自己的位置,在外面,希望通过我自己的方式,能够让公司的功力增长。如果我自己发了疯地来抓,一定会抓坏,因为我抓的是六十年代的事情。

老邓问后路,后路一定是自己留的,别人留的一定是陷井,自己说我喜欢到那儿,那就对了。

我想告诉每个在这里面的人,阿里巴巴在做一个旷世杰作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就像我们的人生,就像今天的巴黎一样,是一个不断的积淀。阿里巴巴整个发展的历史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阿里巴巴画好以后的东西。

它是一个行为艺术,对这个社会有冲击,对社会有影响。这件东西要有点艺术气质。我觉得我前几年还算有点艺术气质,你们称之为古怪也好,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我是吻合这个时代的艺术气质的。

你不能拿画画的标准来衡量,只会画画不是艺术,画乃技也,唱歌,技也,歌技、舞技,这是技术。要成为艺术,要对人心灵、行为有很大改变的。阿里这个作品正在让很多人的心灵和行为发生改变,这叫艺术。

如果阿里是一幅画的话,HR就是调色板。我感谢所有HR在2011年做出的努力,在这么大的压力下面,淘宝的分拆,HR做了很大的贡献,内网也有很大亮点,B2B的稳定,等等。我想2012年挑战会更大,更需要把自己磨掉,插到那个洞里去。木匠造房子,都是要一个个磨木头的,绝大部分都是要磨掉自己,去适应别人。

B2B、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在装起来之前,我们一定要磨掉很多东西,这磨的痛苦,被敲打的痛苦,是很难的。拆的时候是拉拉开,只是伤痛,琢磨敲打更痛。

请大家记住,2012年开始,整个集团要打造电子商务的三个系统,系统是连起来的,所以榔头要敲,钻头要钻,中间按上铁钉,这个日子不好过。

这个时候HR不是“拥抱变化”,而是帮助大家抚摸心灵,告诉大家This is what we need。

要想办法做到众乐乐

我很高兴看到集团开始执行人才的紧缩政策,人要一个一个地挑,然后大力倡导一家公司一个文化。

各公司可以从B2B请很多的人,今天已经不存在B2B和淘宝,今年下半年希望把它变成真正的一家公司。我这次去看天津、深圳那些Office的人,真的很感动。这些人一干五年,我们要给这些人机会成长、发展,他们需要的不是后路,他们需要的是出路。我们要给这些人安排一条他们自己能往前走的出路。

我建议其他公司的HR,需要人的时候,首先考虑到从B2B“轮岗”。组织部今年很多人是强行轮岗。尽管他爱那份工作,我们也少不了他,但越少不了他,越要开始考虑轮岗。你少不了他,不轮岗,那是自私。该轮的一定要轮,该动的一定要动,否则他就变成一个专家、像个螺丝钉在那个地方。

另外,希望大家多花一点时间,发现、重用那些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有时候我们对他有些挑剔,比方说他在组织意识上面,帮助别人上面缺乏一些,但是要重用他们,培养他们。人是很奇怪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当CEO,当了CEO以后,要干那么多事情,反而把自己给丰满起来了。专家系列方面,阿里巴巴以前是靠组织建立,现在还要靠专业技能跟组织共同完善来建立,不能因为他是专家我们不要求。这个体系,我们要像结网一样结起来。

关于打造最具幸福感公司,我们也要继续去实施。

幸福感,我认为首先是快乐,但有眼泪、汗水,光有快乐走不久,光有眼泪也走不久,没有汗水也不行。这三个因素一个不能少,汗水、眼泪、欢笑。眼泪绝不仅仅是他伤心,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在公司不断挺进的过程中,付出了眼泪,付出了汗水,我们得到的可能就是欢乐。

我们公司内部的调研、调查还得做,还得坚持做。明年冻结招聘新员工,但我们要增加对人的投入,投入不仅仅是培训。

另外我也提出一个问题跟大家探讨。以前全体员工每年一度“阿里盛典”,圣诞Party,我们当年把这种传统推到了高潮,问题是,我们越来越大搞不动了,怎么办?现在其他公司搞得有板有眼,我觉得我们的员工肯定也期待。

我的想法,阿里巴巴十五周年,那是肯定要整一整的,还有明年是淘宝十周年,后年是支付宝十周年。

我们也不能总熬到“十周年”才搞,就是一年一度的,有眼泪流出来,有欢笑笑出来。我们整个什么方法出来。我们以前是独乐乐,后来是群乐乐,今天要想办法能够做到众乐乐。

“双十一”给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3·15”是打假日,“双十一”很像是中国消费者自己的节日。我们阿里人要跟用户共同来打造什么样的东西?

很多人在七八年以前,内网很破的时候,他们也少年气盛,经常参与的;现在觉得我老了,后面有年轻人。唐村长,演了两部戏,成了名角之后牛大了,结果今天的演技肯定不如人家。唐村长有点像83年版金庸《射雕》,现在没法拿出来看的,但是他自己架在这个位置上面,不肯下来了。

其实老顽童是最高境界。

我现在在想,我们什么都不搞的话,那也不对,我们在加速老化。怎么搞,我现在不知道。两三万人聚起来就搞大了,但是不聚起来,又要能搞出来,这是个问题。你看看淘宝大学这次盛典,搞得比网商大会好。我们今天很多会议还是太像会议,要走出点味道来。

It’s not about money,而是年底到了,让我们的汗水,让我们的眼泪,让我们的欢笑,一笑泯恩仇,我们把这事给办了。

今年的奖励,其中有一笔钱在讨论,好像是给团队奖,团队拿了这个奖,必须去想办法怎么花。贵族与平民有很大的区别,贵族懂得花钱,平民懂得挣钱,这个距离是永远拉不拢的。贵族懂得花钱,懂得生活,他已经看透了,平民总是挣钱、挣钱。我们团队要学会懂得让人真正开心起来,钱是让人开心的一个因子而已。

不尊重是缺乏感恩和敬畏

我在阿里巴巴,特别是淘宝系列里面看到一个“不尊重”,这是现在挺严重的一个问题。我发现阿里、淘宝人对很多事不尊重,对同事不尊重,对客户不尊重,对上级不尊重,对下级不尊重,对其他公司不尊重。他们老是说,哼。我也不知道这“哼”的实力和能力从哪里来?某种程度上说,心里面缺乏真正的感恩和敬畏。

如何把感恩和敬畏落实到地,这是对我们的挑战。自负者必败。

我看到“不尊重”的东西已经比较明显。这个东西给集团的文化、组织带来很多的危害。我们的员工出去之牛,我这两天听见了很多。淘宝的人出去很牛,很多人过年过节都到公司里来,请小二、托关系。

我说第一,来是正常,见客户、请吃饭、喝茶是一定要去的,怎么能够不去呢?但是谁要是拿东西,那就请护法。第二个,吃是花不了多少钱的,我们是不是考虑这样的政策,经理或者哪一级可以批掉吃饭的钱,吃不了多少钱。

年终了,大客户来,我们请他吃顿饭,家常便饭,我们又不是去拼酒。人家是我们的客户,一定得我们付,这是纪律。慢慢在社会上形成这种氛围,大家说清楚。

当年阿里巴巴的AA制多好,我们懂得分享、共同承担。今天我们跟客户是同样的道理。我们AA制,钱打到支付宝账号,文化和价值要落实到点滴之间,而不是宏观大论。

所以淘宝的HR、阿里巴巴的HR,要把这个观点传递给大家。坦荡见客户,只要你跟进的,你怕什么,吃饭吃不了多少钱,该吃就吃,该请就请,该聊就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前两天听见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七托八托,托到我一个亲戚,跑到我这儿说的。有一个客户很努力,卖了不少货,然后一直在排队上聚划算,终于通知可以上了,她买了50万的货。买了以后聚划算说你还差什么数量指标没达到,达到你才可以上。这个人一着急,就给很多朋友打电话,赶紧来买指标,结果被系统查到做假,以后不许参加聚划算了。她就傻了,到处求,小二接到电话,跟她讲了这么一句话,“这个没办法,作假,你只有找我们老板去”。那个人就疯了,坐个火车跑到杭州,天天等在我们公司门口想见副总裁一级的,当然没人见他。

这是一个女的,差不多想自杀,五十万的货。我们可能几十亿听多了,一个女孩子创业,家里还带一个孩子,五十万基本上就是废了她。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找到我一个很远房的亲戚讲了这件事情。

我说第一,我表示遗憾。第二,你来,副总裁不一定会见你,假设见的话,我担心我们公司就变成接待办了,每天会来的很多,这是一个问题。第三,确实做假就是做假,这中间的话,原则太强,等于你只有一条死路。其实死路和活路之间有一个度的把握。我说我们同事也没说错。但是这个怎么办?

这是要训练的。假设我是员工,我说哎呀,这种错误你犯了,刚好碰上,这个是不能办的,但是我建议这样,你写一个道歉报告的东西,我替你交给我们领导,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沟通一下,但是估计处罚什么肯定要有的。

那这个女的从此以后打死也不敢做这件事情。你的目的是教育她,不是把她彻底废了。跟小孩讲话都要注意方法,怎么训练我们的客服体系,方法、沟通,都是要训练的。

小二说的那句话会导致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淘宝故意拿我,作假的人多了,就是我被拿了;最可怕的版本是说淘宝就是贪官污吏,要送东西给老板才能搞定。

由此想象,我们客户很委屈,我们也很委屈,但是谁让我们做这个买卖,只能点点滴滴地去完善。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用比较好的方法处理,这是我的Point。

2012年3月22日 组织部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为了让阿里巴巴的管理层更好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马云请了TNC(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张爽来讲课。张爽全篇都讲了如何保护生态,保护鸟类,建立保护区、生态平衡等。随后阿里巴巴组织部的成员们进行讨论,比如:阿里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如何修建生态系统,等等。

马云这篇讲话,给2012年1月份提出的庞大的“修生养性(修建生态系统,养成企业性格)”工程,指明了3个小抓手:少做,做好,做通。

早上张爽讲的生态系统,估计每个人听到后感触都不一样。阿里巴巴生态系统跟真的生态系统到底有什么关联,我们要做成什么样子?还有很多人在问“阿里是不是规则制定者”,就是说我们是不是想成为上帝一样,规则由我们来定?

我相信这些问题一定存在。你要问我的答案,我也没有答案。有一样东西大家得知道,像我们这样规模的集团公司,从一个观点的提出到正式落地,到后来变成现实,基本上得花三年到五年。所以生态系统是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可能不是我们马上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过度地去走火入魔一样思考,也许问题会很大。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一些事情的做法,坚持一些自己所决定的原则,走到最后,阿里巴巴一定是一个生态系统。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了很多年了,我们不想成为一个帝国,因为商业帝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么我们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形状?我觉得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不是我们制定的,我们是在整个社会的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维护者、建设者和发展者。具体会怎么样,不知道。我们都没干过,我们在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正因为没有人做过,有可能很成功,有可能很不成功。

但是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公司最重要的是理想主义。坚持自己的理想,从第一天起,阿里巴巴成立的时候,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到淘宝成立以后,我们希望建新的商业文明,这家公司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

执行制度容易,坚守信念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