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内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蛮有想法。我本来想当天晚上写一篇文章,但我要一写,很多人又停下来不写了,干脆让大家多发表一些观点。我看到一些同事的观点了,就是关于阿里出现一些腐败现象,说明我们是人治的失败,价值观的失败,还是应该回到法治上面来。
我觉得他们有观点,但未必认同。
假设我们就想做一家公司,很简单,把规章制度定好,把业绩做好,那就行了,这是一个普通优秀公司应该有的。但是你想做一家非常杰出的,能够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公司,你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使命感和价值观。
正因为阿里想做一家不同的公司,我们才去这样做。而今天出现所谓腐败的现象,我个人觉得不是因为我们讲了价值观不讲法治,而是我们这两年放弃了价值观的考核,放弃了对价值观的严防死守。假设我们以前没有打下价值观的基础,没有这些东西,今天的问题更严重,你信不信?
谈到法治和人治,我并不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人治的公司。有一个同学,我觉得讲得挺有意思,他说全世界最优秀的公司,都不知道CEO是谁,你看阿里巴巴,马上跟马云联系起来了,马云肯定是一个人治。他讲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但是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也没道理。
我们只有13年,我们是阿里第一代的人,假如别人不知道你的领导者是谁,这个公司是很难的,因为你在开天辟地的时候。我相信几十年以前,无论是IBM也好,惠普也好,每个人都知道创始人是谁,但是经过二十年、三十年,第二代、第三代,机制建好以后,相对来讲人们确实不记得了。
以为制度建好,什么都好办了,不是那么回事情,人和法还是要合在一起的。我在这方面做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也许比在座很多人考虑的东西多一点。没有一个法治是为法而法,法是为了强化价值观。今天我们只要有法就行?不是,我们缺乏的是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核心,假如没有这些东西,所谓的法一点用都没有。
倒下去那么多企业,哪个企业没有这么厚一本法?规章制度都有。假设到了公司做任何事情需要翻一下规章制度的时候,我们公司完了。
我们今天是13年的公司,在30年以内,我们必须确立自己这家公司的性格,也就是它的理想是什么,做事的原则是什么。为了强化这些东西,我们需要建立更强的法制,来锁定和强化我们的价值体系。
我个人觉得这两年来,我们对价值观的考核,对价值观的坚守弱化了。
我们弱是从上面开始都弱了,在座新来的组织部同事,你们有多少人被一对一地review过,每年每个季度的考核? 我相信你们很多人没有。
我讲一个案例。B2B上市前梳理过一次,发现公司很多财务制度搞得都不完善,但从没出过任何问题。有些公司规章制度都有,但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不该有的事情。原因是什么?当时大家分析,我们公司是在价值观坚守上做得最好的一家公司。人的完善、价值观的完善,补充了很多里面的漏洞,因为天下没有一个制度可以覆盖所有的事情。
前几天我跟三丰交流。我对三丰说,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制度可以穷尽一切,不可能不犯错,制度不完善,那就靠人来补;没有一个人perfect到没有错误,人的不完善,需要制度来保障;只有这两个合在一起,这个公司才走得久。
我记得十年以前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价值观就像手上的一把沙,你手松一点,流掉一点,最后你打开,什么都没有了。我们今天正在走向这个。但我想,任何公司最终都会倒下,这个公司如果有一天倒下的话,我希望倒下以后,我们的墓碑上说,这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绝大部分的公司,最后一定会被业绩推着走,被KPI推着走,被社会竞争推着走,如果我们真正坚信自己想干什么,我觉得这家公司就会不一样。
我觉得帝国的思想是“You join me,or I kill you”,要么你加入我,要么我废了你。这是帝国思想,在上个世纪特别流行。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谁都没办法做这个事。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明白,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强你强、你强我强,只有这样才是未来。
今天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公司的伟大之处。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在这儿,因为这个机会,在座所有的人不要小看自己。我们每个人手上拥有的资源、机会可以影响上亿人的生活。几千万、数百万家企业的命运,就在我们手上,在你的一个程序、一个产品里。
我们该坚持的东西,该拍桌子就拍桌子。假设我和在座的人,我们没有了,后面几代职业经理人进来,那很悲惨的,股东一说,全乱了。这样的公司很多的,不是CEO在决定,是律师们在决定,律师们听谁决定?法律上这么说了……没有人承担责任,你就没法将公司往前推进。
阿里巴巴一定也有这一天,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每个人都说按规章制度办。我最讨厌这句话,按规章制度办,那要你干什么呢?这句话会越来越泛滥,大家都按制度办,这个公司越来越死气沉沉,这一天一定会来。
我的职责,在座每个人的职责,希望把这一天往后推一点,推五年是五年,推十年是十年,怎么推?就是不断强化。
我们正在影响,也会继续影响更多人。可是如果我们做得不好,我们害了很多人。假设我们下一代领导者是彻底KPI导向,甚至是业绩导向,甚至是自己欲望导向的话,这个公司会害很多人,把社会的生态系统走向逆转。
这个公司我最担心的,不是它的时机不好,这个公司最让我担心的,是在危难之中,利益面前,诱惑面前,没有一帮人站出来说,这是我们坚定的信念。什么是领导者?我前段时间跟基辛格交流,领导者就是愿意牺牲今天,换回明天。
最优秀的领导者是什么?我们那天谈到二次大战的时候,罗斯福总统为了美国战略利益,不惜把国家带入一场不是非得进入的战争。这场战争既有可能拖垮美国,也有可能称雄天下。
领导者,今天我担心的是这个,至于这个业务会怎么发展,聚划算往哪儿走,一淘会怎么样,我们有年轻人扛着。我觉得阿里巴巴最荣幸之事是六十年代的人今天说我们可以退休了,我们可以退居二线,七十年代的人来做领导者,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做一线。中国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到这点。
业务怎么发展,我一点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这家公司,这种理想主义的色彩能走多久,能走多远。所以,这个公司不是说讲人治或者法治,而是讲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要真正跟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一个纯理想主义者必死,一个纯现实主义者也活不久,只有两者合在一起,才能走得久。
少做,做好,做通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这三年“修生养性”的战略?
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社会,经过了十几年经济的高速成长,它需要有一个回调。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它都有一个回调过程,而回调时期最好做的就是把文化体系建起来。未来这两三年以内,要利用好这个天时地利,要顺天而行,要顺势而为。冬天到了,你就该做冬天的事情,但是心里准备好春天和夏天,你别冬天到了光了一个膀子上街去。
未来两三年要办的事是什么?顺应天时,练好自己的内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什么叫修生养性,给大家总结六个字,第一少做,第二做好,第三做通。
少做就是多做,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太多,少做一点,别今天这个idea,明天那个想法,少做。
第二要做好,把手头该做的事情做好。
第三要做通。什么叫做通?公司各个业务要做通了,支付宝、淘宝、一淘、阿里,整个下面的数据要通,信息要通,资源要通,人要通。我们现在是一块一块孤岛,这是要出问题的。
我再把这六个字说得清楚一点,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就是把已经在做的事情做好了,别这儿还没做好,眼睛看那个。把想做的事情想清楚了,要不要做,谁来做;决定要做了以后,该用谁来做,什么东西要请别人做。
我现在最头痛的问题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一做就马上自己拉一支团队,什么东西都自己干,也不看集团内部谁在做。自己想做了,脑袋一拍就上了,反正有人,反正不行我们加预算,然后为了保持自己的团队独立,每个人建立一套编制。所以我问很多同学,你这个部门成立到今天为止,你利用了集团其他部门了没有,利用其他的资源、其他的人没有?你知道谁在干?所以要把想做的事情想清楚了。
接下来,把昨天没做好的那些事情,三条路,fix、close或者merge。我们现在有多少半拉子工程?
一些新idea,当年都exciting,干干觉得没意思了,好,搁在那儿,把人也搁在那个地方,资源也搁在那。你不管他,还有十几个客户,你管管,还要放在那里五六个人。这些问题,要么fix掉,要么close掉,要么说我这个东西卖给你要不要,或者送给你,或者你那个卖给我,送给我。如果你也不要,我也不要,Close Down。这些资源消耗了整个公司的大量体能。
修生养性三年,把这些事办了,这个公司的活力又起来了,其实蛮简单。
做2012年预算的时候,我初初一听差点昏倒,集团要加六千到七千人,我说不行的,只能增加两百个人。有没有道理?没道理的。但我说了一万遍以后,坚持下去,大家好像觉得两百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花,发现没有?
今年我告诉大家,我们净增两百个人,业绩照样翻一番,淘宝照样过一万亿,所有指标一个不会差。为什么?这些问题去思考一下,假设我们不去约束自己,decipline自己,效率会越来越差。
如果说用俗气一点的数字来讲,淘宝当年老陆在的时候,我提出一年一个亿,控制人头很简单,增加一个人,增加一亿GMV。这个游戏规则我们定下来,今年增加一个人头,增加一亿二。昨天的最好表现是今天的最低要求嘛,效率的问题就是这么起来的。
另外一个问题,他们说你要是不给我增加人,今年我任务就完不成,我完全不buy这个。招人,今年招人是为了解决明年的问题,去年招的人是解决今年的问题,你别告诉我今年招来的人是解决今年的问题,这一定是错的。今年招人是解决明年的问题,我告诉大家,明年阿里巴巴没问题,不需要你们招,对不对?
去年招了那么多人,2009年招了五千多人,这些人干什么去了?要与时俱进,所以要1.2亿。我的想法,庸俗一点的数字,阿里巴巴收入达到600亿的时候,我们的员工数不超过三万人,也就是说人均的营收要两百万,那还叫一个互联网公司。现在我们B2B人均五十万还不到,当然不能怪B2B。One company、one goal,以前你可以讲这个、讲那个理由,但没有B2B的坚守,没有B2B在B领域打下扎实的服务客户的基础,C的持久一定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可能用平台去服务C,我们必须服务好B去服务C,否则我们的C是有限的,这是不用证明的规律。
但是今天的问题是如何把我们的B有效转化过去?所以我们人均200万是一个must。 I am sorry,你们问我明年员工预算多少?四百个人。整个集团,我的脑袋拍拍四百人,一般也不会相差五十人,要有这种准备。
真正把每个招进来的年轻人效率提升了,把我们的技术做好了,把我们的流程效率提升了,把可以close、shut down、fix、merge的部门优化了。因为你少干了,你的生态链就多干了,你多干了,别人就少干了。爸爸妈妈管得多了,孩子就没创新了。
所以我们要管的是什么?我们做我们该做的。我们今年开始少做,少做不等于不做,要少做,要做好,要做通。
今年做通是多么重要,大家想想,我们公司到今天为止,这么大一个生态,One company,连member都还没有做通,数据没有做通,业务都没有通!所以今年我说做通是三个系统。以前我们叫生态环境,我们以前把环境提得太多,开放、协同、分享,但是我们首先要建系统,系统是连在一起的。
这个话说说容易,我告诉大家,如果一个口号提出,就以为任务解决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必须再干二十年,咬牙切齿干二十年才有戏。
我们今天这三大系统,不是今年的活,是今年开始干的活。干个三年五年,我们的味道就会出来了。三个系统要做好,光这些活,够大家干的了。
永远有做不完的活,那就是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