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内工厂一直致力于生产半导体封装,大量销往美国。1971年,川内工厂每月能达到100万个的产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陶瓷封装工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川内工厂一直生产半导体,也就诞生不出硅谷的繁荣,这是一场戏剧性的开端。由于在这一领域京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京瓷公司在1972年获得了“大河内纪念生产特别奖”的殊荣。
京瓷公司在鹿儿岛建设了新的工厂,对外出口的贸易额持续增长,而且出口部门发展也相当迅速,于是总部设在滋贺工厂就显得非常不方便。因此稻盛和夫开始考虑在京都建造一幢总部大楼,最终他选定了在东海道新干线沿线的京都山科的一块土地。1972年,总部大楼顺利竣工,总部机构、关西营业、贸易和商品开发等部门都集中到了新大楼内。
京瓷取得了日益辉煌的成就,公司内部就有人提出了上市的主张,1971年10月,公司决定在大阪证券交易所第二部和当地的京都证券交易所上市。
稻盛先生经常将企业经营比作是马拉松长跑,京瓷公司于1959年成立,很多领先军团早已跑出去很远了,而那时京瓷才刚刚站在起跑线上。而且对于长距离赛跑,京瓷还是外行,甚至贫困得连跑鞋都买不起,只穿着一双袜子和一条短裤。
稻盛和夫本人也不知道京瓷能跑多远,但是他有超乎常人的好胜心。在决定出场参赛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心理准备。在一没资金,二没人才,可以说是一贫如洗的情况下,这场竞赛一旦开始,就只能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刺。
上市的当晚,京瓷员工在滋贺工厂的操场上举办了一场庆功会。稻盛和夫在庆功会上致辞:“京瓷公司的上市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盛事,我们都应该为此欢呼雀跃,然而,我们就能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吗?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但要对员工及其家人们负责,还要对我们的投资方和股东负责,他们购买了我们的股票,正是表明他们对京都陶瓷的信任,期待京瓷能够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我们不能辜负了他们的重托。如今我们被赋予了一种使命感,那就是必须不断取得胜利。”
跟员工一起分享成果
1972年,京瓷打出一个宣传口号:“月销量达到10亿日元就去夏威夷!”就在去年,月销量只有五六亿日元,今年的目标却整整翻了一倍。
当时,能够境外旅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消费。很多人就问有没有二等奖,于是稻盛和夫就向员工许诺,如果达到9亿日元,京瓷全体员工就到香港去旅游。
结果,当年的销售量达到了9.7亿日元,稻盛和夫信守承诺,带领着1300名员工一起去香港旅游。
很多员工都是首次海外旅行,所以场面非常的热闹。京瓷有一个非常平等的信条,从打扫卫生的大婶,到稻盛和夫本人,在旅游当中都一视同仁,没有上下级之分,这样大家可以尽情地享受这次海外之旅。
当时恰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计划”,使日本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对京瓷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1974年年初,全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机,导致京瓷订单急剧减少,对公司的经营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日本产业界出现了裁员和待岗风潮,京都陶瓷虽然不会裁员,但也不得不做出减薪的举措。
京瓷公司一直以“追求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作为其经营理念,自从京瓷创办以来,公司就形成了上下团结一心、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京瓷公司一直与员工存在休戚与共、祸福相依的依赖关系,确保就业是京瓷的宣言。
由于工作量减少了,稻盛和夫就带领大家对工作进行一些改进,他还经常举办一些技术研讨会,为将来工作恢复正常以后做准备。遇到雨雪天气,不能进行露天作业时,他就号召大家到会议室中学习京瓷哲学。
尽管公司的营销人员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世界经济萧条的原因,造成了市场低迷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迟迟都不见有好转的迹象。1974年年底,稻盛和夫遭遇到了创业以来最严峻的时期,因此不得不向工会提出冻结一年的加薪要求。工会讨论之后,全场一致同意接受稻盛和夫的提议。
之后,公司运营逐步恢复正常,京瓷全体工作人员也都回到了生产线。第二年,稻盛和夫在冻结的那部分加薪的基础上,给员工提高了工资,而且发放了奖金,作为对大家当时理解并支持他的回报。
1973年,京瓷的两位大恩人在这一年相继辞世:当初在公司成立时,为了稻盛和夫而抵押自己的家宅,甚至不惜为他从银行贷款筹集运转资金的西枝一江先生;一听到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要创业就勃然大怒的交川有先生。当稻盛和夫接到西枝先生的讣闻之后不久,交川先生也驾鹤仙去,享年都是71岁。两人是稻盛先生一生无可替代的挚友。
1974年2月,京瓷的股票在东京、大阪两大证券交易所都从第2市场部跃升至第1市场部。1975年9月更是以2990日元成为日本股价最高的股票,而在这之前,一直都是由索尼盘踞首位。得悉这个消息,稻盛和夫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和兴奋,他只是喃喃自语道:“西枝先生,交川先生,当年那个毛头小子的公司走到了今天。”
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饱含艰辛
京瓷创办至今,就将精密陶瓷技术作为核心,生产出一项又一项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20世纪70年代,京瓷公司的电子工业用陶瓷部件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而且成为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但是稻盛和夫却有一丝不安,他认为如果事业仅凭借着某一项技术领域,那么企业的业绩肯定会因行业的景气与否而受到牵制和影响。
为了保证京瓷的发展和稳定,稻盛先生认为应该发展多元化经营,不仅要对多元化的产品大力开发,还要拓展原有的营销市场。为此稻盛和夫在公司内部指定了周密详尽的经营策略。
1970年,京瓷公司开始研发再结晶宝石。据稻盛先生说,他在一次海外旅行中看到一家珠宝店,就不由自主地推门而入,而且被绿宝石那深邃的墨绿所深深吸引。宝石和陶瓷属于同一矿物结晶,这正是他的专业领域。
绿宝石的上等原石日益减少,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劣质品,天然宝石价格非常昂贵。因此,稻盛和夫就决定运用他们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人工绿宝石。研发的方法其实很艰难,然而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更加异常艰辛了。
研发这项产品的团队只有寥寥数人,他们虽然没日没夜地专注于研究,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稻盛和夫经常出入研究室中,终于看到了一粒非常微小的结晶。
研发的过程中,研究小组遇到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稻盛和夫几度要放弃这个项目,都被团队中的几名年轻技术人员给说服了。通过研发团队毫不气馁的研发,兼之稻盛和夫给予他们一些可行性指导和建议,最终研制出了一颗直径1厘米、长度1.5厘米的绿色透明水晶,这颗宝石的化学成分,以及它的结晶构造跟天然宝石一模一样。
看到这颗宝石的诞生,稻盛和夫和研究员们都喜出望外。这种人工宝石跟天然宝石相比,其亮度和色泽都属于是最上乘的,1975年,这一消息还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将这项科研誉为“日本的首次壮举”。
于是稻盛和夫立即在东京的银座和京都的四条分别开了一家直销店,将这项产品命名为“CRESCENTVERT”,其含义为“绿色的月牙”。然而发起销售之后却出现了麻烦,人们认为CRESCENTVERT有造假嫌疑,不管如何向他们解释,大家对这种再结晶宝石都持有偏见。
当时人们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宝石就是财产,只有那种稀缺的天然宝石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宝石。甚至是珠宝行业,也对这种产品没有信心,没有一家珠宝店愿意经销他们这种产品。
虽然他们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但是稻盛和夫依然坚持“原理原则”。虽然暂时得不到大家的认同,他认为只要以合理的价格,给顾客提供出最高品质的宝石,总有一天会受到顾客的欢迎的。因此,他决定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开创再结晶宝石的市场。
1977年,CRESCENTVERT株式会社正式成立,稻盛和夫亲自担任社长职务,由冈川健一担任专务。冈川从来没有销售过宝石,对于应该怎样进行销售也是一窍不通。没想到他们的一系列举措却遭到了珠宝饰品行业的一致抵制,销售情况也非常不好。
冈川本人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销量越是不顺利,他对宝石的销售工作就更加专注。他经常举办一些有关再结晶宝石的讲座,每个周末都要到日本各地举办再结晶宝石的展销会。稻盛和夫也不断地鼓励营业部人员:“作为一名称职的销售工作人员,就应该努力将所有人都觉得没有销路的产品销售出去。”
为了使新的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的开拓,他们从石油、燃气销售公司等不同的行业招募代理店,并将这些代理店作为核心,举办一些促销会。除了绿宝石之外,技术人员还研发出了变色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等一批新产品,使产品种类变得丰富起来。不久,CRESCENTVERT受到了许多宝石爱好者的认可和推崇,客户量也在稳步增加,事业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
1978年,“稻盛珠宝”(InamoriJewelry)开始打进了美国市场,并在罗迪欧街开了一家专卖店。
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考验
1971年京瓷开始专注于陶瓷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他们首先开发的是一些金属加工机械刀片的切削工具。
京瓷和西德的菲尔德穆勒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家日德合资公司,这些产品从此进入了欧洲市场。
当时,菲尔德穆勒公司是陶瓷生产商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技术水平非常之高,有一些技术甚至连京瓷都尚未掌握。比如氧化铝超微粉成型技术,京瓷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才得以掌握。因此京瓷派出5名技术人员,向菲尔德穆勒公司引进他们的技术,1973年,京瓷终于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将品牌命名为“Cerachip”进行销售。
在此期间,稻盛和夫一次在赴国外出差的飞机上,意外地遇到了大隈铁工所的大隈武雄副社长。大隈铁工所负责销售车床的业务,稻盛和夫就向大隈副社长介绍了京瓷公司生产的切削工具。
正是这次机缘巧合的机会,1973年京瓷公司和大隈铁工所签订了总代理店的合约。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建立了销售网络,准备大批量生产的当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了,库存一下子堆积如山。最终导致跟大隈铁工所的销售合作破产,无奈之下,京瓷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建立独自的销售网络。
他们首先在全国办起了营业所,积极寻求和募集Cerachip的代理店和特约店。销售这种切削工具,就必须要开展促销活动,也就是需要销售人员去走访客户,对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实地演示并进行说明。早晨上班之前,京瓷公司的销售人员就在特约店门口等候,晚上还要去走访客户。正是凭借着他们这种永不懈怠的拼劲,Ceraehip因此被称为“又一家京瓷”。受到了人们高度的赞誉,Cerachip特约店的数量当然也就持续上增了,所以京瓷最终将这些特约店组织起来,成立了“Ceraehip会”,使销售活动共同发展起来。
另一方面,京瓷研发出了更加适合日本国内使用的车床工具,从而克服了陶瓷工具存在的缺陷。金属陶瓷工具被开发出来以后,Cerachip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知名度不断上升,而如今,它已经是高品质切削工具的代名词。
由于陶瓷的生物融合性和耐磨耗性都非常稳定,因此稻盛和夫认为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为那些失去骨头或关节的患者生产出陶瓷骨头和关节。于是京瓷在开发人工牙根的同时,稻盛和夫进一步指示科研人员开发陶瓷人工骨和人工关节。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以及通过实际患者的临床试验,这项研发成果终于也获得了厚生省的批准。
1985年,Biocelum业务逐渐走上正轨,但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外界认为人工骨和人工膝关节有违反药事法的嫌疑,而当时京瓷在取得厚生省的许可之前就已经进行了生产和销售工作。
因为有许多整形外科医生委托京瓷公司尽快生产人工骨头和人工关节,而且在临床试验阶段,有不少人都觉得效果非常好。整形外科医生认为,如果提前将人工骨头和人工关节生产出来并得以应用的话,患者就可以不必进行切除手术了,京瓷公司出于救人的目的,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于是这一事件在各大报纸和杂志传得沸沸扬扬。这是京瓷创办25年以来,首次遭到社会的谴责。虽然这是一次有益于患者的壮举,但对于京瓷而言,的确是违反了药事法的规定,京瓷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遵从规定停产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