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败在不会用人上
4935800000014

第14章 识人靠眼光,管人看威信——管人用人必备的立威技巧(1)

如果说服人技巧是管理者用人的“软手段”,那么立威技巧就是管理者用人的“硬功夫”。的确,管理者就要有个管理者的样子,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领导范”,没有强大到足以震慑下属的气场,又怎么能够带领你的团队创造辉煌的业绩呢?

招式30看重承诺,说出的话绝不食言

战国时期的秦国,为了改变落后局面,秦孝公任命商鞅实行新政。为了让全国的子民信任他,商鞅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南门外,竖了一根碗口大的木头,对围观的人们说:“谁要是能够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赏赐白银五十两。”

当时的五十两白银,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些人一年的收入都没有这么多。这根木头稍微有点力气的人都能搬得动,但是没有人上前,百姓们对官府并不信任,都觉得这是官府戏弄百姓的把戏。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围观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大汉,他将木头按照商鞅的命令,搬到了北门。而商鞅也依照诺言,给了那个大汉五十两白银的赏赐。这件事情,让商鞅在百姓中当中树立起了威信,对他颁布的法令,大家也都愿意遵守,新法很快执行起来了。

商鞅的做法就是建立一种“承诺”机制,这种机制建立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影响力。看重承诺,以诚信对待员工,是企业用人的第一大法宝。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用诚信待人,就会使得员工心灰意冷,进而对企业失望。

身为管理者,就要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魄力,如果说的出,就要能够兑现,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实现,就不要随便许诺。因为一时的承诺,换来的只是员工的片刻欢喜,但时间久了,就会让员工失望。诚信待人,是在告诫企业的管理者,说出来的话就要落实,决不能反悔,也就是言出必行。这不光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作为管理者应该有的品行。

很多的企业管理者为了笼络人才和鼓励员工,会不假思索地对员工许下承诺,比如:“今天要是能够超额完成任务,大家到月底就可以拿到多少多少的分成”、“只要你们努力工作,我们公司只要一上市,大家到时候人人都是公司的股东……”可是当公司逐渐的步入正轨后,员工是得到的不是承诺,而是看了一场镜中看花的戏,做了一个水中捞月的梦。公司管理者的作为很容易在员工心中留下“不守信用”的印象。时间久了,员工就对这样的企业失去信心,不愿再在这样的企业中为这样不守信用的领导效力。

一个财主,在自己家中养了一些门客。有一年,年景不好,财主家里收入低,财主感到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的供养这么多门客就有些困难了,财主只好跟门客们将实情说出,说明在未来的一年内,每位门客的供奉将会减少很多。不过承诺,如果来年收成好了,一定会将欠下大家的供奉双倍补偿。

门客们听到这些话,有些人很不满意。没办法,财主为了留住每一个门客,只好准备实行第二套方案,到亲朋家中借点钱过来填补,以保证每个门客的供奉不变。但是却要求这些钱的利息由门客们分担。这个消息传开后,门客当中依然有人不满。这下老财主就为难了,只好去请教一位老学者。

老学者听完财主的话后,微笑道:“你可曾注意到面对你第一套方案不满的,都是些年纪较大的门客。对第二套方案不满的,多是些年轻门客?”财主摇摇头。老学者笑着说:“上了年纪的人,基本上都没什么雄心大志了,都是些过了今天还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人。他们很在乎眼下所得。而对那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刚刚来到你这里,正是他们踌躇满志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在你手底下大有作为。眼下的困难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他们不愿意给自己加上一个负担。所以他们会反对第二个方案。所以,你给他们的待遇,不能采取一个相同的模式,对那些年岁大的人,应该保障他们眼前的既得利益,对那些年轻的人,应该看重他们未来的发展。”

财主按照老学究所说的,回到家里,重新调整了一下对门客们的待遇,果然令大家十分满意。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老财主度过了这一个难关。

有很多领导常常感到困惑。他们经常通过各种手段来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工作目标真的实现的时候,他们的承诺也会兑现,可为什么目标还是常常达不到呢?

这里就要告诫企业的领导者们,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同时,这个目标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不切实际的目标就好比井中月、水中花。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做到言出必行呢,从而赢得员工们的信任呢?

第一,利益的分配,要因人而异

从正常的角度来看,管理者实现了对员工的承诺,就可以换取员工们对自己的信任,继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和融洽的气氛。但是,这里还有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分配下属们的利益,如何分配才能让大家都感觉满意?

在这里,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掌握一个小窍门,就要“因人而异”。这里的因人而异,就不是要领导者偏袒某些人,而是要根据功劳和付出的大小,对利益进行分配。如果把握不好这一点的话,就会让员工觉得自己的领导做事不能够“一视同仁”,同样会让员工对领导失望。

第二,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

当团队取得了成绩之后,就要让自己的员工能够得到实际的利益,要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会得到等价的回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是总有些企业领导者想着一步登天,想要一口吃个大胖子,让自己的企业迅速的获得发展。于是,这个月签下一大笔订单,就希望月月都能够这样,订单源源不断。同时要求员工们如何去做,并许下年终奖会有多少多少。总之,企业不能扎扎实实的一步步迈进,到头来,目标实现不了,给员工的承诺也实现不了,甚至让大家有种被忽悠的感觉,觉得领导说的话很不靠谱。正确的做法是,扎扎实实,不浮夸求进,任何目标都要依照现实去定。

第三,许下的承诺需要多番思考再向

都说“三思而后行”,领导者在给企业员工许下承诺的时候,必须要用心思考。有些领导做事情比较冲动,常常脑门一热,就给员工许下“空头支票”。这些未经过深思熟虑,就随便“蹦”出口的承诺,可以兑现的可能性很小。一旦不能够真正的兑现,就会让下属觉得自己的领导说话很不靠谱。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进步。

所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不能够实现的承诺,就不能轻易地去承诺。如果承诺真的许下,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完成。如果真的发生了很多棘手的问题,而造成承诺要打折扣,就需要和下属及时地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这一次没能实现诺言,实在是情非得已。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没能实现承诺及时的沟通,还会让员工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领导。

总之,对员工最好的承诺,就是让他们能够看到切实的利益。这是对企业领导人的最大考验。那些将口号喊得震天响的领导者,拿不出像样的成绩出来,只会让员工很大的不满,只有一个能让员工觉得自己利益得到了保障的员工,他们才会勤勤恳恳的帮助领导完成企业的生产、发展任务。

招式31没有人永远是对的,但有了错就一定要改

小彭是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在生活节奏迅速的大北京工作。小彭的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有一个不好习惯,就是老迟到。第一次迟到的时候,底下的员工没有放在心上,第二次迟到的时候,员工们只是皱了下眉头,但是第三次迟到的时候,员工们就不满了。公司职员在执行小彭命令的时候,也实行了“拖延”战略,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这让小彭很疑惑。

于是小彭将自己的秘书叫来办公室,分析员工办事效率低下的原因,秘书毫不留情地说道:“你要求别人不准迟到,可是自己总是迟到,没有给大家一个积极的榜样,反而给大家带了一个偷懒的头。”

小彭说道:“我迟到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没有住在公司宿舍,离着公司远,每天都堵车。”

秘书却说道:“在北京堵车不是什么秘密了,有些住在老远地方的员工,也都准时到公司了。别人为什么不知道?原因就是他们早早就出发了。”

小彭觉得秘书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每天早早起床,一个月下来,发现员工们的办事效率提升了。

自然界中有一种草叫做“害羞草”。这种草只要收到外界一点点的碰触,就会将自己包裹起来,在职场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也有着“含羞草”的特性,面对错误的时候,总是抱有不理不睬的态度,这种不愿意承担和改错的态度让其失去了很多晋升的诋毁,也会被下属们疏远。

其实,作为企业管理者,有错误就该悔改,不要总想着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找借口。虚心学习,虚心改之,是对自己行为的鞭策,有利于成长。

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曾经说过:“有一次,我将我手下的一个员工骂得很了一点,伤害了他的自尊。第二天,我认识到这个问题,知道是我做得不对,第二天我就送给他一个邮件,向他真诚的道歉。我的那个员工为此感动得不得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做事情十分你的认真,帮我处理了很多公司中的难题。现在,我觉得有了错误能跟大家主动的检讨,不会丢面子,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职业责任感,更是一种宽广的胸襟。”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犯错误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有了错误不敢承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永远的记住,犯了错误就一定要改正。同时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一些中层领导在犯错的时候,常常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担心承认错误,会让自己在下属面前失去威信。殊不知,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过错,只会让下属更加的看不起。这样的领导,在下属面前又有几分影响力可言呢?

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主动的认错,而且以低姿态认错,而不是去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人生座右铭就是“永不向人讲‘因为’”,伊藤博文看来,跟人说“因为”,就是在推脱自己的责任。

着名遗传学家弗朗西斯·柯林斯,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担任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可谓是事业有成,前途无量。他的实验室当中,有一个医学和哲学双科博士的学生,向他作了一篇学术论文,并投给了杂志社。可是杂志社却认为,他的文章盗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因此将他的稿件退了。本来这是他下属的个人责任,但是柯林斯立刻写信给了另外的几个杂志社,要求将这个双科博士生已经发表了的几篇论文全部撤回。然后,所长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将那个敢于造假的学生开除了。事情到此没完,他又写了两千多封信,给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将自己学生造假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就这件事给他们道歉。虽然所长的这一番作为,让他本人和实验室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他还是坚持这么做了。

果然,在短期内,弗朗西斯的声望受了损失,但是后来所有的人都这种勇于承担错误的精神更加的钦佩,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科学界领袖,做了一件对科学界十分有益的事情。

作为企业的中层领导者,如果能够主动的承认自身的错误,本身就体现了他的责任感。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能够坦然面对自己身上的弱点和错误,进而改正它,对今后的工作和进步,将会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对下属而言,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领导者,是一个有担当、坦荡、可信、值得尊重的领导者,他们就会更加的钦佩你,对你的印象只会更好。对于死不认错的领导,他们只会更加的反感。

丹诺先生是纽约《太阳时报》的主编,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审理稿子的时候,喜欢将重要的地方用红笔记录下来,以提醒排版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有一天,丹诺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文字,文字的意思是说:“本刊读者维恩先生,给大家送来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令人惊奇的是,在苹果上面有一排白字,是先生对我们主编的美好祝福。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们杂志所有员工惊喜之余,没忘了进行猜测这些字是怎么刻在苹果上面的呢?亲爱的读者,你们能明白吗?”

他觉得这段文字十分的精彩,特意用红笔的勾了出来。一位年轻的校对编辑看到领导的这篇稿子。他是一个做事情十分认真的人,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如果将这件事情当做“神奇”的事情来报道的话,一定会被读者嘲笑的,于是便将这段文字删除了。

第二天,丹诺先生看了报纸之后,发现他那篇《奇异苹果》的文章,自己选用的那一段很精彩的文字没了,就去质问校对员,问道:“昨天我用红笔选出来的那段十分精彩的文字哪里去了?”

那位校对员见到主编发了脾气,就胆战心惊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听完之后,丹诺先生立刻用很诚恳的语气向那位校对员道歉:“对不起,是我错了,我还以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呢?你做得很好,下次如果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权作出任何处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人不会做错事情,即使是企业的领导者也是这样。丹诺先生主动承认错误的事情,值得每一个企业领导借鉴。如果犯了错误,还拒绝承认,这样的领导才是最愚蠢的。

一个领导者,如果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会比一味的强辩有用得多。企业员工也会对领导产生一股敬畏。

招式32做事情拿主意要坚决果断

小张是一家企业的高层领导,但是小张有个毛病,就是决策起来优柔寡断,对方案很难抉择。有一次,小张吩咐下属小李、小王分别制作一个销售方案,小张看过小李的方案后感觉很好,但是又说不出哪里好。看过小王的方案后,也觉得不错,面对两人的方案,小张是左右为难,结果在讨回会上的时候,都没有选好,给员工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同时对小张的自身能力持有怀疑的态度。

身为企业的领导人,几乎每天都会下达指示、做出决定。这些指示,有些是日常性的,有些则要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企业的领导者进行全盘的考虑。有些领导者会像小张一样,表现的犹豫不决,或者拖拖拉拉、举棋不定,如此只会削弱领导者在下属员工心中的权威。

这样的领导者遇到什么事情,常常要召开一次大型会议,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商讨。又或者因为害怕遭受巨大的损失,而要进一步观察局势的发展。这类领导者都是些害怕承担责任的人,他们在一些事情上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这种左右为难的性格,常常会进行传染,甚至使整个组织都沾染上这种毛病,让人在处理问题时,常常犹豫不决,造成管理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