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均应向这位年轻人学习,做到以宽容之心待人,得理也要让三分。
每个人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亲兄姐妹之间,也难以时刻达成共识。当出现意见或分歧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要出言不逊,把事情做得太绝,而应为对方留一些面子,使其容易下台。
找秋,找收获
一位老者曾这样说道:“待人处世是情理法,然而社会法则是法理情。”的确如此,对于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来说,这三个字的排序是没有任何差异的。正是因为人是一种充满感情的动物,才会由于人情而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进行变通。纵然是法律,也会因为不同的动机而做出不同的判决。理既是一个标准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心性的具体指标,但是如何用理来对人、对事,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度量。能饶人者,必定不会咄咄逼人;不会逼人者,便不会与人结怨,在与人不断交往的时候,也定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对于一个成功者而言,他懂得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毕竟他深知人际关系对其事业的重要性。他之所以能够赢得好人缘,就是由于其在发现别人错误的时候,能够让人三分,不仅为别人留足了面子,还使对方对其充满无限的感激之情。只有避免过于计较别人的错误,做到有理也要让一步,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7.吃点小亏赢得“大利”
被世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留下这样两句四字名言,一句是“难得糊涂”,另一句是“吃亏是福”。然而,在日常交际中,有多少人甘愿吃亏,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吃亏是福”呢?
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吃亏与赢利是一种互为存在、互为结果的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既不可能时时受益,也不可能处处吃亏。有些事情即使暂时受益了,最终也有可能吃大亏;有些事情或许当时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酿成受益的结果。所谓吃小亏占大便宜,就是指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牺牲小的利益而换取更大的利益。
吃得小亏,占大便宜
甄宇是东汉时期的一名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不但为人忠厚,而且遇事谦让。
有一年,临近除夕之时,皇上赐予群臣每人一只外藩进贡的活羊。
在分配这些活羊的时候,负责分配的官吏不禁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如何分配才能使各位大臣都没有意见呢?
于是,大臣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人说:“把这些羊统统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每人分得一份。”有的是说:“干脆抓阄分羊,是否能够分得好羊,则要全凭运气了。”
正在大家为了分羊的事情而七嘴八舌地争执不休时,甄宇站出来,说道:“分只羊有这么困难吗?依我看,大家随意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说完,他就牵着一只最小最瘦的羊离开了。
众臣见到甄宇如此,也停止了争论,纷纷进行效仿,就这样,羊在短时间内便被牵光了,没有一个人由于分羊的事情而产生怨言。
后来,光武帝得知这件事情,授予甄宇“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又过了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至太学博士院的院长。
甄宇牵走小羊看似吃亏,但却由此得到皇上的器重、群臣的拥戴,实则却是占了大便宜。有些时候,吃亏并不是亏,而是有着深谋远虑的明智之举。吃小亏占大便宜,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吃亏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在关键时刻吃些亏,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得“福”。
如果在交往中总是害怕吃亏,处处想占便宜,最终吃亏的必定是你自己,因为你丢弃了别人对你的尊重与信赖,这是一个比天还大的“亏”。反之,倘若你主动吃亏,或许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却能由此得到亲朋好友的亲近与赞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你渡过难关,也就是所谓的“吃小亏占大便宜”。
主动吃亏是风度
大学毕业以后,吴静进入一家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她不但机灵活泼,而且为人热情。在同事们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找吴静,绝对没二话。”而吴静的口头禅则是“主动吃亏是风度。”
出版社的工作尤为繁忙,而老板又不愿增加人手。因此,有时,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还要兼顾发行部、业务部的一些任务。一旦多干丁点的活,别的同事就会纷纷提出抗议,怨声载道,而吴静却像旋转不停的陀螺,总是欣然接受着所分配的各项工作。不论领导指挥她完成何项任务,她都毫不推卸。即使是那些搬书、订书的杂活儿,她也一丝不苟地尽力完成。
一天中午下班后,同事袁航悄悄地对吴静说道:“你整日如此卖命地工作,又没有人给你加半毛钱的工作,何必呢?再说,你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编辑,整日被他们差遣着做苦力,你甘心吗?”吴静淡然一笑,心平气和地说道:“主动吃亏是风度!”听到她的话语,袁航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渐渐地,吴静成为领导使唤次数最多的人,就像每个部门的临时助手那样,一旦人手不够,连普通员工都随意呼唤着她做着做那。就这样,不论是邮寄还是营销,不论是取稿还是跑印刷厂,所有的业务流程,吴静均参与过,并慢慢对之了如指掌。
当吴静熟悉出版社的整个运作状况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她独自成立了一家自己的文化公司。
正是由于吴静在“主动吃亏”时积累了诸多经验,才“帮”了她的大忙,进而成就了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事业。在年轻的时候,由于阅历浅、经验少,一切均是雏形,因此,此时的我们不能一味地计较自己的得与失,而应吃点小亏,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一位智者曾这样说道:“在不断交际的同时,应该多经历一些磨难,毕竟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凡事多干一些,毕竟你还可在另一个舞台表现自己,使之认识到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只有从中发掘更多的机会,人生的道路才能多一次选择。”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熟与成长起来的,并由此变得更加聪慧与睿智。如果一旦吃些小亏,就愁肠百结、捶胸顿足,受伤者只能是自己,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多吃亏、吃大亏。唯有敢于吃亏的人,才能赢得“大利”
找秋,找收获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假如别人的境遇比你要好,无论如何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避免一味儿地与他人比较,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他能做,我也一样能做。”倘若我们都能以这种姿态去看待所谓的“吃小亏”,就能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利益之争。
在人际交往中,总有一些聪明的人,能够从吃亏中学到智慧。“吃亏是福”有两个前提,一个是“知足”,另外一个是“安分”。“知足”会使你对一切均感到满意,对所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你从不奢求那些不属于自己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既没有妄想,也没有邪念。因此,从表面看来,“吃亏是福”与“知足”、“安分”会给人以不思进取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吃点小亏并不会阻碍一个人赢得“大利”。
8.有人脉,才有机遇
对于每个人来说,机遇都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机遇,既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又能使一个人在一夜之间发生彻底改变,还可使一个上一顿依靠馒头生活的人,下一顿就能吃得上山珍海味。
曾经有人这样说道:“一个人70%的机遇来自人脉。”它暗示我们:
良好的机遇能够为人们创造机遇,而不善于经营人脉的人不仅无法有效地把握迎面驶来的机遇,还时常与机遇失之交臂。
广结人缘,获得机遇
北京“火花”首富吕春穆原本是北京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一个不经意间的下午,他在杂志上看到有人利用收集而来的火柴商标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与创作灵感的报道,便决心收集火花。于是,他首先展开广泛的交际活动,油印了300多封情真意切、言辞中肯的短信,并发至各地的火柴厂家,不久后,便收到一百多个火柴厂的回信,且有了几百枚各种各样的精美火花。
然后,他亲自走出去,不但以“花”为媒,而且以“花”会友。1980年,他结识了一位在新华社工作的“花友”,这位热心的花友一次性地赠予他30多套火花,还为他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建议他向江苏省的某一花友所购由众多花友们自编的《火花爱好者通讯录》。就这样,他结识了国内200多位未曾露面的花友,并与不同地区的花友交换藏品,互通有无。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寒假和暑假,遍访各地藏花已久的花友,且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与海外的集花爱好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如此一来,他不仅在广泛的交往中获得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还为其成名创造了机会。
除此之外,他还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有关火花知识的文章,并成为北京晚报“谐趣园”的撰稿者。他的火花藏晶也随之得到国际火花收藏界的认可,且跻身于国际性火花收藏组织的前列。
1991年,他珍藏的几百枚火花参加了广州所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同时,他以15年的收藏历史与21万枚的火花藏品,被誉为火花大王而独领风骚。
显而易见,吕春穆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得益于其广泛的交际。他以“花”为媒,结交朋友,通过朋友再结识朋友的朋友,一直把他的人脉网联络至全球,进而获得了一次次的机遇,并逐步走向成功。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机遇的获得与其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人脉“资源”将会转化为无形资产,对你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把开展交际和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挖掘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扩大交际范围,毕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你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而迈向成功。
结识贵人,赢得好运
在一次出差的时候,张凡坐在车上,与邻座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聊了起来。那个人曾经是律师,后来由于逐渐厌倦这一行,便辞职自己开办了一家商贸公司,公司发展得异常红火,他们聊得也很投机。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匆匆交换了名片。几个月后,张凡所在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他也随之失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连找了几个月的工作,都毫无着落。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猛然间想起那位在火车上遇到的人,便鼓足勇气给他打了电话,并说明自己的具体情况,询问那里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尽管那个人的公司并不缺人手,但他还是邀请张凡前来做经理助理,就这样,张凡找到了新的工作。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得知,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帮上你的大忙。因此,我们应该多结识一些人,努力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或许这些人就是你的“贵人”,将会为你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