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如春·夏·秋·冬
4898200000047

第47章 人际是金色田海中忙碌的编织(2)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拥有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士兵能不竭尽全力、效命疆场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不胜枚举,他们会记得仅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上楼梯或点头微笑之余,不经意地喊出下属的名字,便会使下属感到受宠若惊。因此,富有人情味的领导必定能够赢得下属的衷心拥戴。

对于领导而言,只有与下属搞好关系,赢得下属的拥戴,才能调动起下属的积极性,进而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对待工作。曾有这样一句俗语:“将心比心”,对于每个人来说,若要使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要首先那样对待别人,只有先付出爱与真情,才能获得一呼百应的效果。

找秋,找收获

日本着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这样说道:“最挫败的领导,是那种访问演出时员工一看见你,就像鱼一样没命地逃开的领导。”若要成就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在看似平凡的时刻关怀下属,在细小的事情上爱护部下,譬如,在员工生病的时候,为其嘘寒问暖;在情人节来临之时,为下属发放“恋爱津贴”,这些均能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心甘情愿地为之效力。

当然,感情效应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作方面,还可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不断交际的过程中,只要愿意对他人进行一些感情投资,对他人投之以桃,别人也定能报之以李,毕竟感情投资既是一本万利,也是智者的正确选择。

4.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确如此,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人情就是财富。人际关系的主要目的就是广结人缘。只有像爱好金钱那般喜欢情意,才能做到左右逢源。在不断的生活中,求人办事往往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但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人办事就会变得容易起来,甚至不用亲自开口,别人便会主动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绝大部分人们之所以能够把人做得风光,就是由于其善交人情、乐善好施。从某种程度来说,施恩术既是人情关系学中的一项基本策略,又是开发人际关系资源的灵丹妙药。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地生活着,没有时间去进行过多的应酬,长期如此,许多原本牢固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也会逐渐淡漠,这是异常可惜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不能忘记沟通感情。

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赵阳在公司担任总经理的时候,逢年过节,贺卡、礼物犹如雪片一般飞奔而至。但是,近些年来,他退休了,所收到的礼物仅有一两件,贺卡一张也没有收到。曾在昔日,访客络绎不绝,而如今却变得寥寥无几,他的心里不免有些落寞。正在这时,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望他,在其任职期间,他对这位职员并不是非常看重,可是此刻前来拜访的人竟然是他,赵阳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两年之后,赵阳被原来的那家公司聘为顾问,自然会重用并提拔这位职员。毕竟在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驱动下,他能够登门拜访,为赵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也使赵阳产生“在未来的日子里,一旦拥有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回报他”的心理。

“有事有人,无事无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均是讽刺临事用人的话语,平时不懂得多与人沟通联系,则是十足的目光短浅。

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真正善于求人者均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他们总是早做准备、未雨绸缪,也只有如此,才能在遇到急事之时得到别人的帮助。

款待或送礼给那些对你有直接利益的人,如何款待,如何送礼,何时款待,或何时送礼,均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潜藏着较深的学问。比如,当别人帮助你后,你立刻前去送礼,别人定会认为它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倘若从未摆脱他人帮忙,并将礼物适时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有所不同。送礼于刚上任的总经理和送礼于即将调任的总经理,所取得的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异。送礼于原来的上司,或即将调任至其他部门的人,对方定会充满无限感激。

在不断的生活中,绝大部分人们总是不冷不热地对待他人,有事的时候,想起去求别人,不但送礼,而且送钱,显得格外热情,到头来,别人还是没有答应为其办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事实上,在平常的日子里,你的心中原本就没有佛祖,当你有事进行恳求的时候,佛祖又怎会帮助你呢?况且,佛祖又不是你“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因此,若要在关键时刻得到他人的帮助,就应在平日里多烧些香,而这种“烧香”,完全是出于一番敬意,而非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某种交易。

帮人于危难中,别人将会知恩图报

一位赫赫有名的领导由于犯了一些错误而失去权势,昔日的一些朋友与下属纷纷离他而去。他的心情也尤为苦闷,感到世态炎凉,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正在他悲观绝望的时候,他昔日的一位部下,不怕遭受牵连,主动前来见他,为其带来礼物,并与他一起分析局势,劝导他说轻生的思想要不得。下属的鼓励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并非暗淡无比,且坚持了下来。

后来,领导终于东山再起,尤为感激在自己危难时刻,前来安慰自己的这位下属,他把自己手中最重要的部门交于这位下属,并在退休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这位下属坐到了自己当初的位置上。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人而言,一碗热面、一杯暖茶,均能使他度过生命里最艰难的时刻,重心燃起进取的信心与希望,成就一番伟业;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来说,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关怀的话语,均能使他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在旅途,情义无价,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帮助。你对他人举手之劳的一次帮助,比如,对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语,对即将跌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无望的人赋予真诚的信任,或许就会使其领悟到善良的难得与真情的可贵。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是有情的灵物,都难以挣脱一个“情”字。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人们多进行一些感情投资是值得的,换而言之,倘若你现在钓不到大鱼,就应对周围的小鱼“全面撒网,重点培养”,为自己日后发展创造坚实的人缘基础。

找秋,找收获

对于每个人而言,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帮助别人就是为自己积善积德,或许没有比帮助他人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与慷慨的气度了。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许你自己什么都没有失去,但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宽慰,一种支持,一种醒悟。

雪中送炭、口渴喂水是施恩的一大特征,当别人有难时,对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当别人急需帮助的时候,你帮助了他,他就会对你感激不尽,甚至终生难忘,而当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正所谓:“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5.说话办事察言观色

在当今社会中,若要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就要做到察言观色,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细心地观察别人,从观察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中国有句俗语:“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也就是说,在出门的时候应考虑一下今日的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与人交往的时候应看别人的脸色,然后再决定说话与办事的方式。

若要做到察言观色,就要留意对方的表情。当别人心情较好时,要懂得改进就进,这样才能与之和睦相处,有利于你的行动和发展;当别人心情烦躁时,应懂得该退则退,这样才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葛。

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

宋朝时期,有一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才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官位。当他首次拜见知府的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沉默了许久,忽然问道:“大人尊姓?”听到他的话语,知府感到颇为吃惊,勉强说出了自己的姓氏。县令低下头来,独自想了很久,又说道:“大人的姓,为何百家姓里没有呢?”知府更加诧异地说道:“难道你不知道我是旗人吗?”县令又站了起来,并问道:“大人在哪一旗呢?”知府回答道:“正红旗。”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新县令又说道:“正黄旗最好,您怎么不在正黄旗呢?”

此时,知府已经勃然大怒,便向他问道:“贵县令是哪省的人?”

县令回答道“广东。”知府却说道:“广西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西呢?”

刹那间,县令为此一怔,这才发现知府已满脸怒气,急忙走了出来。

第二天,他的县令职位也被撤消了。

这位新县令就是由于不懂得察言观色,才使得知府勃然大怒,进而失去了他的县令之职。试想一下,你已经得罪了人家,人家又怎能反过来帮助你呢?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脸色,从而决定自己该说的话语。

倘若在说话的时候不懂得观察别人的脸色,当别人横眉竖目、满脸灰土时,你却满不在乎、我行我素,如此一来,势必会遭到他人的厌恶。在不断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与亲朋好友交谈,这时,不仅要留意听取对方的谈话,还要注意对方的情绪与环境的变化。如果对方有急事要办,就应适时告辞;如果对方另有朋友来访,而自己又与新来的客人无话可谈,即使对方的谈性正浓,也要与新来者稍打招呼后,尽快告辞,以免妨碍别人。换而言之,不论处在何种境遇下,都要学会察言观色,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好人缘,才有利于其走向成功。

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穷人患得重病,病情日益严重,医生说他余下的日子十分有限。病人便向众神祈祷,声称如果他的病能够被治好的话,一定摆设百牛祭,前来送礼还愿。当时,他的妻子正站在身旁,听到他的话语,便不由地问道:“你从哪里弄这一大笔钱来还愿呀?”

他回答道:“你以为神让我的病被治好,就是为了向我索要这些东西吗?”

这则故事暗示我们:其实,有些事情人们根本不想做,或根本做不到,但往往却很容易就会答应。在诸多情况下,人们总会心口不一。

察言观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人的思想经常会通过口头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因此,在与他人交谈的时候,只要处处留心,便能从其话语中洞察到他的内心世界,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就能识别人心。

56与此同时,说话办事应做到圆滑中有果断,果断中有圆滑,也就是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只有让你的话语合乎他人的心,才能使人听了你的话语后,拥有如沐春风之感,并愿意与你交谈、与你合作。在办事的时候,应善于洞察人心,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时,更要刚柔并济、见机行事,只有这样,才能逢凶化吉、转难为易,进而使你办起事来水到渠成。只有看脸色说话、看脸色行事,才会使别人对你产生好感。

找秋,找收获

大圣人孔子曾这样说道:“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也就是说,在说话的时候,不仅要拿捏好时机,还要学会察言观色。该说时,一定要说;不该说时,就要闭口不谈。

倘若把察言观色比作看天气的话,那么,观看一个人的脸色犹如“看云识天气”一般,有着极深的学问,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里都能把喜怒写在脸上,相反却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应该尝试着通过一个人的言谈觉察他的情绪,通过一个人的表情眼神窥测他的内心,只有较好地做到察言观色,才能以通晓人情的措辞把话说好,才能以以理服人的心态把事做好。

6.得理也要饶人

众所周知,理直气壮的意思是一旦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盛。从这个成语中所透视出的哲理,不知影响着多少代人。一直以来,不计其数的人们把“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视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他们觉得只要有充分的理由,做任何事情都无需害怕。然而,唯物主义观点却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倘若一味儿地、盲目地以“理直气壮”来待人处世,将会搞砸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平日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毕竟它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我们不仅要懂得“理直气壮”,还要懂得“有理也要让三分”。即使我们占了理,也不要不依不饶,而应懂得为别人保留一点面子。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别人乐意改正自己的错误,还会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得理也要让三分

一位女子在行路中吐了一口痰,由于风的作用,痰被刮至一个小伙子的裤子上。望到此种情景,该女子急忙道歉,并从包中掏出纸巾,准备去擦小伙子裤子上的痰。然而,令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小伙子执意不让她擦,并恼怒地喝道:“你必须把它舔干净!”女子再三赔礼道:“对不起,对不起,让我为你擦去,好吗?”小伙子依然不让她擦,坚持让她舔去。就这样,他们为此争执不休,街上围观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或是起哄,或是打闹,或是讥笑。

尽管女子一味地说着“对不起”,但小伙子依然不肯原谅她,执意让她舔去。最终,女子大怒起来,并从包中掏出一大沓钱,约有两三千元,当场叫道:“谁能把这个家伙摆平,这些钱就归谁所有。”她的话音刚落,人群中便闪出两个强健的男人,对着那不依不饶的小伙子一顿拳踢。当那位小伙子被踢翻在地、不知东南西北,再爬起来寻找那位女子时,女子与打他的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倘若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感觉自己心存愧疚,当向别人赔礼道歉的时候,人家忿忿地说你几句,也是人之常情;与之相反,当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时,人家一旦赔礼道歉,只要无妨大碍,就不要得理不饶人,甚至肆意报复。这样一来,你不但不占理,而且有些“防卫过当”,说不定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均启示我们,得饶人处且饶人,且是有理也要让三分。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一个善于理解、通情达理的人往往更具魅力,人们都喜欢与这类人打交道,而不愿与那种不可理喻、胡搅蛮缠的人来往。对于“得理不饶人”的人来说,即使一开始尤为“得理”,也会由于“不饶人”而变得无理,进而给人一种蛮不讲理的印象。

用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转弯的时候,车轮正好轧过一块石子,猛然间,车把一歪,前轮正好撞上了一位年轻的过路人。眼看老人就要倒下,这位年轻人不顾一切,抢先握住车把,老人才没有摔倒。

这时,老人急忙下了车,向年轻人道歉,且表示要赔偿他被弄脏的衣服。这位年轻人却若无其事地说道:“只要您和车子没有损伤就好,虽然我的衣服脏了,但可以自己回去洗的嘛……”说完,年轻人便径自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尽管这位年轻人的衣服被弄脏了,但他并没有责怪对方,而是有理也饶人。这种宽容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礼貌待人的言行是值得提倡的。在不断的生活中,诸多矛盾都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纠缠不清,才使矛盾越闹越大,事情越搞越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