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是忙碌的秋——用积极去收获
美国着名的人际关系学鼻祖戴尔.卡耐基曾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与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就得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
只要方法得当,你就可以成为人际高手。
1.广得人脉好办事
中国,是一个尤为重视人情关系的国度,各种关系纵横交织,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亲戚关系、老乡关系等,这些关系犹如所蕴藏的一座座金矿,倘若能够善于挖掘、巧妙利用,就能创造出价值不菲的收益。
富兰克林曾经说道:“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有人也曾这样说道:“30岁以前靠专业赚钱,30岁以后靠人脉赚钱。”
由此可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一个人生活在广阔的社会海洋中,若要达到左右逢源、无往不胜的高超境界,就要广结人脉,让人脉成为你的一笔无形资产。
人脉是一种秘密武器
曾有一位美国留学的计算机博士,经过自己的一番拼搏与努力,终于毕业了。然而,当他得到响当当的博士文凭后,却发现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接二连三地被各个大公司拒绝,最终搞得生计也没有任何着落,他的心中由此倍感失落。在不经意间的一个夜晚,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禁想到多年前的一个朋友,眼前猛然一亮,便打电话把这位好友约了出来。
经过一番友情重温,他向朋友诉说了自己一个留学博士居然找不到工作的苦恼,听到他的话语,朋友哈哈大笑地说道:“你为什么不早说呢?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还发愁找不到工作吗?只是暂时没有找对地方而已。我的弟弟在省税务厅工作,我给他打个电话,确保你明天就能到那里工作。这事儿呀,我包了,你就放心回家等好消息吧……”
就这样,在短短的两天内,这位博士生便被省税务厅录用了。
人脉资源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又是一种潜在的财富。相关专家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显示,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这三种生产力要素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出来。对于每个人来说,若要聚财,就先要聚人;只有拥有人气,才能拥有才气。
专业是锋利的刃剑,人脉则是秘密的武器,如何以自然的、互利的、有创意的方式去经营人脉,却是胜负的关键所在。由此可知,人脉对于成功而言是何等重要。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境遇下,一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办起事来就较容易;如果不知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实现成功便颇为困难。
活用人脉巧办事
小江与小冯同在一家大型公司做销售工作,一天,公司下达任务,让他们二人在一个月内把某种新产品推销出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合在一起,需要推销出百分之四十的产品。尽管小江是一个娴熟的推销员,但对他来说,在一个月内推销出如此之多的产品,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眼看半个月已经悄然而逝,而这些产品依然像小山那般堆积在自己的小屋里,他左思右想,也寻找不到好的办法,便急得吃不香睡不着。
小冯虽说刚进公司不久,但进展得尤为顺利,下达任务不到一个星期,便完成了自己任务的百分之三十。毕竟小冯喜欢结交各种阶层的朋友,还有一些老同学、老朋友,他利用平日的闲暇时间与这些朋友沟通交流,与他们的关系相处得较为融洽,因此,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也会对其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朋友帮他联系一些小的批发商,有的朋友索性自己帮他推销产品,因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小冯的任务便完成了。
而小江,到月底的时候,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产品没办法处理,结果可想而知,只有接受领导的批评了。
小冯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人脉。善于活用人脉,不仅能够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还能从中得到许多实惠。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极其有限的,工作与生活中的人脉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在某些境遇下,巧妙地利用一下自己的人脉,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对于个人的发展也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找秋,找收获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在《柳絮词》里这样说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除了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还要借助与别人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平步青云,较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若办事,就要求人,而若要求人,就必须拥有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你在各个方面一帆风顺,关键取决于你如何运用了。
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精髓,在为人办事的过程中巧用人脉,便能助你高人一筹。当你身处困境之时,不妨借用一下亲戚、同学、上司、老乡与其他一些可利用的关系,使他们助你一臂之力,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2.说话要看对象
说话总是双向的,不论是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还是与别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者以外,还有听话者,说话之难,就难在听话者犹如变色龙一般,不断揣摩说话者的心思。倘若一言面对所有的人,那么,你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真正“会说话”的人必须依据不同的听话对象而说不同的话。
若要做到说话看对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在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仔细咀嚼他人说话的艺术;在饱览群书的时候,学习一下社交高手的说话技巧……只有做到说话看准对象,才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世事之中。
看清对方身份,审时度势开金口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幼年的时候,他曾当过放牛郎,并结交了一些朋友。当他称帝以后,两个昔日的穷朋友前来拜见他,由于两个人所说的话不同,他们的命运也不尽相同。
第一个穷朋友被引进宫后,他一坐下便指手画脚地嚷道:“我主万岁!皇上,你是否还记得,从前,我们一起为财主放牛。一天下午,我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中蒸煮,尚未煮熟的时候,大家便一窝蜂地抢着吃。曾在那时,你把瓦罐打碎了,刹那间,豆子被散落一地,汤也被溅在地上。你只顾着从地上抓豆子吃,却不小心把草叶送到嘴里,卡住了自己的喉咙。幸亏我比较机灵,急忙拿来青菜叶,并让你吞下,才使其把卡在喉头的草叶咽了下去……”听到他的诉说,朱元璋在文武百官面前哭笑不得。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他把脸一沉,愤怒地喝道:“哪儿来的疯子,替我乱棍打出去!”
于是,这位抱头而窜的“倒霉蛋”便为朱元璋的另一旧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讲述了此件事情。令他想象不到的是,那个放牛娃不但没有为之感到恐惧,反而撇嘴一笑,并若无其事地说道:“你看我的,定能大富大贵。”说完,他便大摇大摆地走到宫中,见到朱元璋后,立即纳头拜访,然后便叙起旧来:“皇上,你可曾记得,当年,微臣随你大驾,骑着青牛前去扫荡庐州府,攻打罐州城,尽管汤元帅在逃,但你却捉住了豆将军;尽管红孩儿挡在咽喉之地,但菜将军却击退了他。在那次战斗中,我们大获全胜。”虽然朱元璋对旧友所吹嘘的那场战争心知肚明,但他却能把丑事说得如此动听,使自己面上有光。
与此同时,他又忆起当年大家“有苦同吃,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格外激动,立刻封这位旧友为御林军总管。
对于“会说话”的人来说,他们都深深的懂得,利用口才让别人帮助自己完成某件事情,使其走向成功的捷径。在这个故事中,对于同一件事情,一个人直截了当地道出,却被乱棍轰出;一个人委婉曲折的阐述,最终做了大官。由于所说的话不同,论辩效果也大相径庭。
毕竟朱元璋的身份已不再是昔日那个毫不起眼的放牛娃,若不审时度势,不但求官不成,反而会招致是非。
俄罗斯曾有这样一则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
也就是说,说话应依据交际的不同而做到有的放矢。它就要求我们在说话时,能够注意听话者的性格、文化程度、身份地位、心理状态等因素,倘若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酿成“无的放矢”,甚至还会给自己当头一棒。
看清对方素质,有的放矢功自成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外出游览,他们一边参观沿途的风景,一边进行授课讲学,一路上尤为辛苦。在一个不经意间的下午,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他们坐在一片树阴下乘凉,正准备吃一些干粮,不料,孔子的马挣脱缰绳,径自跑到庄稼地里去啃别人的麦苗,一位素不相识的农夫走向前去,抓住马嚼子,便把马扣了下来。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向能言善辩。他凭借自己不凡的口才主动上前,试图说服那位农夫,以得到和解。然而,由于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尽管他费尽口舌,讲了一串又一串的大道理,但农夫却听不进半句话。
望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一位跟随孔子不久的学生便对孔子说道:“老师,让我试试看吧?”孔子默许地点了点头。
于是,他走到农夫的面前,笑着对农夫说道:“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靠的很近,相隔不远,我们的马又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况且,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跑到我的庄稼地,吃掉我的庄稼,你说是不是?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彼此谅解才是。”
听到他的话语,农夫觉得颇为在理,责怪之意也全然消释,于是把马归还于孔子。周围的几个农夫也连声附和道:“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儿像刚才那个人,说话根本听不懂……”
由此可知,说话必须看清对方的素质,否则,即使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与一个哲学家交流,就不能谈论各个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与产品的具体构造;与一个工人沟通,就不能研讨哲学的特点、功能与不同流派,也就是所谓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弹琴要看听众,说话要看对象。在不断的社交过程中,应该依据不同的对象而道出不同的话语,对师长说话,措辞应该礼貌一些;与朋友说话,则应亲切一点;而对于晚辈,应以爱抚、关怀的口吻说话为宜……总而言之,话应因人而异。
找秋,找收获
进庙烧香应看神,办事说话应看人。做人应该进退有如,说话也需八面玲珑。毕竟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在表达言语之前,一定要看清所应对的对象,譬如,他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修养等。倘若弹琴不看听众,说话无的放矢,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与不同的人说话,也应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同样一句话,你对张三说,张三愿意全神贯注地听;而你对李四说,李四却全然不顾。
这个时候你对张三说,张三乐于接受;那个时候对张三说,他又会觉得不厌其烦。它在无形中暗示我们:只有洞察人心、依据对象说话,说起的话才能使别人欣然接受。
3.感情也是一种投资
对于拥有雄厚资金的企业与人们来说,投资是一种异常诱人的选择。项目判断的准确与投资的魄力,能够使投资方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并使其“资本”永久升值。
感情投资也是同样如此,当你对某件事情成败的关键人物进行投资时,就会由于投资而建立起某种感情,一旦拥有感情,别人就会寻找机会偿还你的情债,如此一来,当你的感情得到回报时,不但能够稳稳当当地收回先前的投资,而且还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效益与利润。
凡是从事“感情投资”行业的人,都会对其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拥有一个较为精确的估算,并不会白白投入他人以感情,在这种所谓“感情”的包裹里,囊括着一定的效益目标。也就是说,他们以投“情”
而得“利”,以种豆而得瓜,实乃一本万利的买卖。
感情投资,回报率高
藤田田是尤为喜欢进行感情投资的。他每年为医院支付巨资,作为其保留病床的资金。当职工或家属生病的时候,便可立即住院并接受治疗。即使有人在周末患得疾病,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至指定医院,避免在多次转院的途中由于来不及抢救而丧命。一位朋友曾向藤田田问道:“如果你的员工接连几年均不生病,那么,你的这笔钱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藤田田却心平气和地回答道:“只要他们能够在这里安心工作,对麦当劳来说,就不算吃亏。”
除此之外,藤田田还有一项创举,就是把公司内部所有人员的生日逐一备案,当每个员工的生日到来时,就把那天定为个人的公休日,让每位员工在自己生日当天能够与家人共同庆祝。对麦当劳的员工来说,生日既是自己的喜日,又是自己的休息日。在生日那天,每名员工都能与家人尽情地欢度这美好的日子,等养足精神后,第二天又会充满激情地对待工作。
藤田田所坚守的信条是:为员工多花一些钱进行感情投资,绝对值得。尽管用于感情投资的花费并不多,但它却能换来员工高度的工作积极性,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创造力,是任何一项别的投资均无法比拟的。
人们常说,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但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他们又不得不为感情而进行一番投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没有春风,又何从唤得秋雨?”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因此,攻心为上,情感投资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的主要攻略。
“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是人心,最易打动的也是人心。”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讲究情义,中国人对这一点更为重视。“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体现。领导大多深知其中的一些奥秘,不失时机地以一些廉价的感情进行投资,进而超乎寻常地拉拢与控制自己的属下。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着名军事家,在担任魏军统帅期间,他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底层士兵的拥戴。理所当然,吴起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士兵在战场上更加卖命,多打胜仗,一旦战功大了,他的俸禄也会随之提高,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一个偶然的下午,一位士兵的身上长了一颗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居然亲自俯下身来,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为之感动。当这位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得哭了起来。有人惊讶地向她问道:“你的儿子只不过是小小的兵卒而已,将军亲自为他吸吮脓血,你为什么却哭了呢?你的儿子能够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呀!”这位母亲哭着说道:“他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就是让我的儿子为他卖命的。想当初,吴将军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到打仗的时候,他的父亲十分卖力,冲锋在前,最终却死于战场。如今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想必他能够活得时间也不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