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庸管理的艺术
4832900000005

第5章 执其两端——决策艺术(5)

后来,他采用预售的方法,资金周转与积累都加快了,而且还大大推动了销售。因为房产价格非常昂贵,要想买一幢楼,就得准备好几十万元的现金,所以很多人没有购房能力。当时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房产,这使得房地产的经营难以火爆。霍英东采取房产预售的新办法,只要先交付10%的定金,以后分期付款,就可以买到即将破土动工兴建的新楼。这对于购买房产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付一小笔钱,就可以取得所有权,待到楼房建成时,很可能地价、房价都已上涨,而已付定金的买方只要把房产转手出售,就有可能大赚一笔。因此,很快就有一批人变成了专门买卖楼房所有权的商人,这就是后来香港盛行的“炒楼花”。人们购房的热情空前高涨。预售对于房地产商人来说,利用人家交付的现金,原来只能盖1幢楼的钱,现在就可以同时动工盖10幢楼,建房速度大大加快了,房地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的局面。

霍英东把预售比喻为“房地产业的工业化”。这一创造性的举措使霍英东的房地产生意顿时红火起来,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被人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为了真正实现“用盖1幢楼的钱盖10幢楼”的目标,预售是经营上的创新,但他又思考起如何在建筑材料上得到便宜。上个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涉足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少一些。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不少相关行业,建筑业的广阔前景,让霍英东预见淘沙业也可以赚到大钱,所以他大胆地干起了这一行。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淘沙船,当时亲朋好友都为他担忧,将如此巨额资金用于风险很大的淘沙业,弄不好就会打了水漂。

形势的发展不出霍英东所料,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赢得了利润,人们不得不佩服霍英东——“让淘沙船变成了淘金船”。霍英东没有满足,又从国外订购了一只只淘沙机械船。香港经济腾飞后,高楼大厦一幢幢拔地而起,作为建筑材料之一的黄沙需求量极大,霍英东的淘沙船成了他的又一只“聚宝盆”。

十三、兼听则明:决策前听取不同的意见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荀子》

决策者综合别人的意见后,做最后的拍板决断。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林肯在这里并不是独断专行,而是仔细地了解了其他六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六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决断,是不能由多数人来作出的。多数人的意见是要听的;但作出决断的,是一个人。

孔子为什么喜欢“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因为“无多言,多言多败”。唐太宗李世民曾感叹道:“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他注重听取臣僚们的言语,但他又意识到如果只听而不审察,就会傍人门户,就会偏听则暗,其坏处与堵塞群言一样大。

不少领导者都有一意孤行的癖好,除了自己的意见外,根本就听不进别人任何有益的进言。而当别人有意见的时候,他们也常常命令别人保持沉默。在组织的环境里发生质疑的时候,出面发出质疑的人就很有可能会被贴上“不忠”的标签,甚至被视为是制造麻烦的人。到底什么才是判断反对和不同意见的最佳方式?应当鼓励勇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人,并注意倾听。

战国时期,一位君王曾下过一道求谏旨令:“群臣和百姓能当面指责寡人之过的,受上赏;上书规劝寡人的,受中赏;能在公共场合议论寡人的过失而被我听到的,受下赏。”这道旨令一下,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一年之后,人们想再进直言,已无话可说了。而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泰民安,社会稳定。

自古以来,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领导人必定要垮台。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其实,关羽并不是疏忽大意丢了荆州,而是丢在他不能兼听不同意见的弱点上。关羽守卫荆州时,东吴吕蒙做了大都督,吕蒙早就有抢回被刘备骗去的荆州的打算,但他心知强攻硬取只会使自己吃亏,于是想办法从关羽的弱点上开刀。正巧,关羽没有亲自守荆州,正在外面带兵攻打樊城,吕蒙一见机会难得,便表面上主动与关羽搞好关系,暗中用计蒙蔽关羽。他诈称有病,让东吴书生陆逊代替自己都督的职位。陆逊刚上任,就以友好的言辞写了一封信,并备了厚礼,遣使拜见关羽,关羽听说后,警惕性一下子放松下来,他还嘲笑孙权说:“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他丝毫没把陆逊放在眼里,认为陆逊奈何荆州不得,反而把荆州守兵抽出攻打樊城。关羽的副将司马王甫、赵累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东吴必有阴谋,苦劝关羽不要轻易撤走荆州守兵。而关羽对东吴近日一系列的行动与迹象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狂妄地认为东吴胆怯,放心大胆地撤走了荆州守兵。但后来事实是,东吴军队渡江夺取了荆州城。

直到此时,关羽对荆州已失守的消息仍不相信,当军中有人私下传言荆州失守时,他听后愤怒地制止道:“此是敌方讹言,以乱我军心!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都督之职,不足为虑!”这是何等的目空一切。后来探马报知实情后,才相信荆州真的丢失了。关羽这才大惊失色,不得已投奔荆州属地公安,岂知公安也已被吕蒙夺取了。在这进退无路时,关羽似乎有一丝觉醒,他对身边的司马王甫深深叹道:“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

如果说,荆州是关羽大意才丢失的还说得过去,那么,关羽败走麦城则是不听建议所致。当困守麦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际,关羽决定抛弃麦城,突围去西川。可是去西川如何取道他又拒绝了王甫的正确建议。去西川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一条是偏僻小路,关羽打算从小路去西川,王甫听后惟恐吴魏在小路设下埋伏,连忙建议部队取道大路。这时,关羽又犯下了一意孤行的老毛病,他固执地不肯听王甫的话,还自信地扬言:“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坚定不移地要走小路。王甫料定关羽此去凶多吉少,纵百般劝阻仍无济于事,结果呢?父子双双遭擒身死。一代英雄豪杰因不能兼听不同的意见而酿成重大的历史悲剧。

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狸腋窝皮珍贵;千百人俯首顺从,不如一人诤言争辩对事有益。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具有从谏如流的雅量,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并鼓励下属敢于讲不同意见。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领导者能经常听到不同意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国君,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接着,他列举历史上的人与事说:“秦二世只听赵高的,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结果耳目闭塞,导致国家灭亡。国君如果能多听各方面的意见,采纳下面的正确主张,下情上达,就会明智;如果只听单方面的话,就会被蒙蔽,就昏庸。”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连连点头称好:“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十四、利而行之:决策方法上多些灵活性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

决策的方法可以不同,但目的要明确;做到不偏不倚,就多些灵活性。聪明的决策者,既不墨守成规,也不会贪图一时的便宜,而是因时变法,追求实效。真正思维敏捷的领导,不是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当作灵丹妙药,到处套用,他们不会忘记经验的参考价值,但绝不拘泥于它。他们知道,经验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受到个人智慧和实践活动的广度及深度的限制。而且,人们的行动总是面向未来,而经验却只属于过去。

秦孝公召集大臣商议变法的事。卫鞅第一个说:“疑惑不决的行为没有名声,疑惑不决的事情没有功绩。且有高于常人的行为,本容易为俗世所反对;有独特见识的计谋,必为人民所诋毁。愚笨的人,仍不明已完成的事情;聪明的人,却能预见未来的事情。行事的开始,不可与人民共谋,而只可与他们共享事业成功的快乐。能谈论至德要道的人,不与世俗合流;能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不与众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可以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制度;只要可以便利人民,就不必遵循古礼教。”

孝公说:“很好!”

甘龙说:“不对!圣人是不改变民俗来教化的,聪明的人是不改变旧法来治国的。能依照民众来教化的,不费力就能成功;能依照旧法来统治,官吏习惯而人民安适。”

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之言。常人苟安于旧世俗,学者拘泥于旧见闻。以这两种人来做官和守法都还可以,但却不可以用来议论旧法以外的新事物了。三代不同礼教,而各治天下;五霸不同法律,而各成霸业。聪明的人能制作新法,愚笨的人却受制于旧法;聪明的人能变更礼教,愚笨的人就要被礼教拘束。”

甘龙说:“新法利益不及旧法百倍就不变法,新器功用不及旧器十倍就不换器。”

卫鞅说:“治世不是只用一种方法,利国不必效法古制度,所以商汤、周武不遵循古制度而能统治天下,夏桀、商纣不革新礼教而亡国。反对古礼教不一定应该受非议,遵循古礼教也不值得多夸奖。”

孝公说:“鞅说得很好!”于是决定变法……

如果死抱住以往的经验和教条不放,这样领导者哪里还能顺应时代变化,追求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呢?

灵活的决策,可以生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对朋友和中立者,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其帮助自己;对敌人可产生巨大的威慑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高明的决策谋略,能取得别的领域斗争中所不能取得的胜利。

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波及美国,美国经济步入萧条,1980年跌落低谷。整个萧条期企业普遍不景气,尤其是石化行业停产,倒闭的化工厂比比皆是。

经济萧条期间,许多的企业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不敢贸然行动。人心惶惶之中,濒临倒闭的企业纷纷亏本出售,却无人敢于问津。可王永庆认为该是他发动攻势的时候了!从1978年到1982年,在整个美国经济萧条期,他以出人意料的低价买下了美国的12个化工企业,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不识时务。但王永庆回答: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能也是企业投资与展开扩建计划的适当时间。

王永庆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投资新的计划,至少建厂的成本比较低,可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而且,经济景气的好坏,大都遵循一定的周期规律。按兴建一座现代化工厂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来计算,在经济不景气时建厂,等到建厂完成时,市场又在复苏之中,正好赶上时机。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王永庆一直按兵不动。

王永庆所作所为使美国工商界大为震惊,许多报纸纷纷发表评论,其中有一家报纸称王永庆的行为是一种“狩猎式”的投资。但是,这种“狩猎式”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

王永庆是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展开收购行动的,虽然此举为王永庆省下一大笔钱,但是,直到这些厂的改造或重建工作完成并进入投产阶段后,美国的经济仍未复苏。另外,这些厂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王永庆在接管后没能迅速扭转局面,甚至出现亏损的现象。

面对在美企业的亏损状况,王永庆表现得十分坦然。王永庆认为,经营企业不能只看眼前,一开始就赚钱的企业反而是危险的,因为那样的话容易令人松懈。

对于亏损,王永庆是这样看的:“亏损,就是对经营者的惩罚,希望他赶快改善,否则就会被淘汰。当工商界有赚钱的自由时,当然也有接受亏本的权利。‘适者生存’就是一个最好的注释。”

王永庆有一句判断复杂局势的至理名言——“卖冰淇淋应该在冬天开业。”王永庆的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当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似乎在一夜之间,石化企业开始蓬勃发展。王永庆在美国的聚氯乙烯产量达到39万吨,加上台湾的每年的55万吨,合计年产量94万吨,为世界第一。

王永庆在美国购并与投资的成功,证明了他的“冬天开业”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