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4823500000090

第90章 血书

倪启芬中坤农场(六师四团)

1968年末初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青春躁动之后,我们杭州女中一大批同学又同时报名“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准备去黑龙江省一个最边远的仅和苏联一江之隔的边陲小县去插队,我的名字也在其中。

这时,我在海南的表姐来信说:她们那里已经改建成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了。这个消息一经传播,顿时吸引了许多同学。曾几何时,一部记录片《军垦战歌》里身着军装的兵团战士和新疆奇异风光令我们多么陶醉、向往,而广州军区兵团和宝岛的热带奇特风情更令我们神往!许多同学都来找我,最执著的当属黄雍雍了。于是我和黄雍雍最先作为杭州知青来到海南中坤,接着陈金校也来了,同时来的还有张定仪和吕小妹;钟国男和盛兆焘是最后到的,还有黄雍雍的弟弟黄钢,当时还有其他学校的男生也加入到去海南的行列,黄海龙就是其中之一。而在我们之前,我弟弟倪启庆早已在他刚满18岁时就迫不及待、独自一人奔着“建设兵团”投亲靠友来了。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当初我们到海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农场在交接期来函明确表示只接受广东省的知青,这时我们当中不知是谁提出写份“血书”以示决心,大家当即割破手指找来一块布写上决心(具体写的什么已记不清了),这份血书很快就得到了回应,中坤农场来函同意接收我们,开头,我们全当是“血书”感动了诸位领导。不料到了海南,听倪启庆说,于团长把他叫去询问有没有爬窗户取场部大印私自盖章,问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听说当初的复函并不是领导们所为,而是一位掌管大印的“军工”的杰作,原来“血书”感动的是这位胆大妄为的军工,只可惜已记不清他的大名了。

命运就是这样跟我们开了个玩笑,本来想到中国的最北部去“扎根”,结果却来到中国最南边的海南岛,与广州、海口、汕头、北京等地的知青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历程,这也许就是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