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远的情怀:粤海知青散文集
4823500000081

第81章 你太像知青了

宋晓琪兵团宣传队

很年轻的时候在海南岛当过九年知青;年轻的时候回城进了企业;抓住青春尾巴的时候成了记者、作家;不再年轻、但还不肯认老的时候,也就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又是知青了。不单因为叫知青多少和年轻沾点边,不那么容易老,而且还因为我渐渐悟出:如今若要说赞扬知青的话,最受用的一句就是:你太像知青了!

先说说我们兵团宣传队的老队员杨苗青,他是我们兵宣官做得最大的,担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多年,事业上很有成就,知青活动也总是不拉下。但我很想和他说“你太像知青了”这句话,却是在他2006年病重之后。在这之前他已经成功地和癌魔抗争了十几年,我们几乎忘了他是个病人。住进医院后他先是不能进食,后又无法说话,近来更是在重症病房一呆三个多月,痛苦万分却又坚强无比,好几次他发了自己写的诗给我,诗中没有悲伤和绝望,流露出的竟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春节前我和吴捷玲去看他,他坚持用笔和我们交谈,问及知青有什么活动,他专注地听我们说着,脸上因为疾病而无法有任何表情,笔下却依旧流淌着对那段岁月的向往,对知青战友的眷恋……感佩他的乐观,当着他的面我们一直笑着,我在心里说了很多遍:“杨苗(我们都这么叫他),你太像知青了!”

还有霍东龄,认识他多年,仅仅因为他是我们兵宣队员陈静娜的“家属”,而且只知道他的小名叫那个什么(还是不说了)。客客气气见过几回,看来看去总觉得他不像商人,却听说他早早下海搏风击浪收获颇丰。真正有些了解他是2006年5月之后,他和几个老知青商量要办个知青网站,我去开会才知道那儿是霍东龄公司的办公室,规模不小,而且还要搬新址(现在已经乔迁新址了)。以前有句话,叫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霍东龄却“通杀”,知青的活动,他出钱出力外带出人——2007年3月18日知青的植树活动,他们公司出动了几十人帮忙,其中有一位小马现在都快成“知青通”了。

接触多了,更发现霍东龄的知青情结很深。他多次回农场“探亲”,还捐资助学,对当年经常关照他的老班长,更是感激于心,视同亲人。得知老班长身患绝症后,他承担了所有的医疗赞,还在老班长弥留之际赶到病床前,含泪为亲人送行……如此有情有义,真想对他说一句:“你太像知青了!”

前些天和几位知青去过一次西培农场,其中有当年下乡到那里的广州知青苏炜。如今年过半百、已经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回忆煤油灯下的苦读书,寻找小河边的初恋足迹,拉着老工人的手问: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苏炜……真诚和热情,不正是我们知青的本色吗?苏炜呀,你太像知青了!

像知青的人还有很多,常常让我感动不已。比如方坚,自己办个企业,整天操心得很,却老是抽空回海南农场,还在那里招收老工人的子弟去他的企业工作,不为别的,就是想为老工人做点实事;比如蓝蓝,放着退休在家的福不享,为网站的事任劳任怨;比如庞建青,单位有一大摊事,又兼管着网站的财务,精打细算那些来之不易的钱,却没有一分钱是属于她的……还有更多的叫不出名字的知青,或去慰问牺牲在海南的战友的亲属,或为一名参加电视台大赛的知青子女鼓劲撑腰,或共同去找寻一位失去联系的兵团战友,或以花甲之躯报名回农垦支教,再为那片热土尽绵薄之力……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偶尔打开电视机,江苏卫视的访谈节目《人间》正在播出,就那么一眼,我知道了是一个关于知青的故事,连忙往下看。原来是一位当年下乡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上海知青,30多年前与另一位上海知青同时爱上了一个云南姑娘,后来姑娘嫁了,新郎不是他。姑娘幸福地生活了几年,她的丈夫、另一个上海知青便按政策先回了上海,约定站稳脚跟就接她和儿子团聚。偏偏那位丈夫没站稳脚跟就出了车祸,丢下孤儿寡母以泪洗脸。

这时,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位退出恋爱竞争的知青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这个破碎家庭的经济责任。上海,云南,两地相隔千里,他自觉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每月寄15元,逐渐增加到每月寄几百元,甚至更多。因为已经成家,主人公担心妻子不理解,一直善意地瞒着妻子。直到最近,那位云南姑娘(现在已是大妈)病重,想和几十年未曾见面的战友、也是恩人诀别,主人公于是悄悄地踏上了云南之旅,结果被妻子发现疑点,这才暴露了保持30多年的秘密。

不是三天,不是三年,甚至不是十三年,而是三十多年!这是怎样的道德坚守,又是怎样的知青情怀啊!

故事的结尾是云南大妈病情好转,伤心加气愤的妻子,也理解和谅解了知青丈夫。而泪水盈眶的我对着荧屏上那位素不相识的知青,涌出一句真诚的赞叹:善良、执著、坚定,战友,你实在太像知青了!

相比之下,真不敢说自己太像知青,但说句不大谦虚的话,有一颗感动之心,也是咱知青的特征啊。

不是闲着也是闲着、自讨没趣就喜欢当知青,要知道那是一个我们别无选择的年代;也不是故作天真赞美知青岁月,而是当那些青春年华沉淀成人生财富时,我们已经成熟透了,并且懂得了珍惜。

所以,我期待我的知青朋友们也对我说:你像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