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善伟芙蓉田农场(四师十一团)
记得我第一次被批准回穗探家,是到芙蓉田农场两年零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71年国庆节。连队领导通知我那天是星期六,当天我还要开工。第二天团部机关放假休息,为了早一天踏上探家归途,我只好晚上到团部办通行证、领粮票。那个时候团部的机关干部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办公。
虽然说我们知青同样享受国家规定一年探亲一次的待遇,但是,1968、1969年大批知青到农场,到了时间也不可能安排这么多人准时探亲。由于受名额限制,只能排队安排。好不容易轮到我探亲,心里当然非常高兴,整天人在工地,心早就飞回家了。
好不容易捱到收工,回到宿舍刚放下工具,来不及喝口水,讨厌的钟声又敲响。连长大声高喊着:“全队集中义务劳动,带砍刀到后山开自留地。”那时候挖穴、打环山行的工作都是消耗体力很大的活儿,为了鼓足大家的干劲,有时下午搞点加餐,让大家填饱肚子,好有力干活。要解决加餐用粮,只能靠自力更生,工余时间开荒种玉米、种木薯,义务劳动成了家常便饭,连党团员过组织生活有时候也用这种方式过。
夜幕开始降临。带着疲倦不堪的躯体和一身臭汗,我走到连队旁边那条水沟冲凉,然后胡乱把那五两米饭塞进肚子里,拿起手电匆匆庄团部赶去。
从连队到团部,抄小路去很近,最多二十分钟路程,不过要翻过一道山坡,山路崎岖不好走,小路上面的坡地已经开荒定植,小路下面却非常陡峭,十多米高的壁坡上长着茂密的灌木。下面是珠碧江一段支流,由于落差大,水流很急,哗哗的河水过了坡底又流回珠碧江去。山坡背后是六队的橡胶林,穿过两座胶林,不远就是团部。如果走大路就要从连队下面绕过所在的山坡,路还被一条水沟截成三段,每逢暴雨水涨,连车都过不了(后来为了避开这条水沟,从连队后山坡推出一条路来),这样要多走一半路程。
为了赶时间,我决定走小路。平时团部放电影,大家都是结队一起走小路。人多势众走夜路就不觉得怎样,现在孤零零一个人走实在有点害怕。走出连队,天已经全黑了,晚上荒野山路常有蜈蚣毒蛇出没,我顺手折了条树枝,故意放重脚步,边走边用树技挥打路边的草丛,来个打草惊蛇。
夜风习习,吹散了白天的暑热,浑身感到阵阵爽快。不多久前面传来哗啦啦的流水声,快要上坡了,我亮开手电,“哎呀,”电光昏暗。回去借太费时间,估计勉强可以支持到回来,只好硬着头皮赶路。
借着柔柔的光线,照着前面崎岖的小路,我小心翼翼地走,生怕不小心扭着脚。黑暗中,鬼火似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在树林草丛里时隐时现,头顶被风吹得摇来摆去的树枝,脚下喧哗的河水声,对赶夜路的孤独人来说显得那么狰狞可怖。在这个黑乎乎的山野里,我不由得把心提到了喉咙上。
此时此刻,真是越怕越见鬼,一条黑影突然出现在眼前,顿时我感到后背脊梁骨里直冒寒气。我急忙用手电往前照,定睛一看,认出眼前的黑影原来是我们连队卫生员兰姐的爱人老李。我一边用手按着猛烈跳动的胸脯,一边同他打招呼:“老李,这么晚才回家,没带手电?”
“没有带,今晚没有月亮,天黑路不好走。这么晚一个人出去干啥?”他有点不解地反问我。我告诉他出去办通行证明天探家。
老李是哈尔滨人,南下干部,说一口非常好听卷舌音很重的东北普通话。“文革”前他是芙蓉田农场的副场长,后来靠边站,下放到农村工作组,爱人兰姐也从场部医院调来我们这个新建的连队当卫生员,到了休息日他才回家休息。后来老李官复原职,兰姐调回医院,1980年老李当场长,一直到离休。
看着老李摸黑赶路,我说用手电照他下山坡,他没有推辞。下了山坡他忙说:“谢谢你啦,快忙你的去,路上小心。”我转身往回赶,翻过山坡,小心地下了坡底那几级陡得像梯子样的山路,穿过一段洼地,走进橡胶林。
进了胶林,胶林里黑黝黝的,越往深处走,越黑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分不出东西南北。借着微弱的电筒光亮,仔细辨认着那条布满许多落叶,被人们走得光滑的林间小路,生怕不小心走错就会迷失方向。林子里静得可怕,只听到夜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和脚踏落叶的“嚓嚓”声,偶然头顶传来一声“噼啪”的响声,那是熟透的橡胶果爆开,橡胶籽掉下来的声音。
穿过一道防风林又进入另一片胶林,林间小路比较平坦,顺着光滑又很少野草的小路往前走不多久,前面渐露微弱的光亮。终于走出胶林,看到了团部的灯光,我连忙关闭手电,因为手电光越来越暗,要节省用电啊!
到了团部,我很快就办好通行证,领了粮票,看看墙上的挂钟,还不到八点半。走出办公室,抬头看看天空,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我急急忙忙往回赶路。
沿着原路往回走,进了胶林不多久,手电光越发暗淡,我不由加快脚步,想赶在电筒没电前翻过山坡。走出胶林,过了洼地,由于心急,上最难走那几级坡路时跌了一跤,手电也摔到路下面的草丛里。我顾不上摔痛的膝盖,下去拣回手电,抓住露出路边的树根上去。上到坡顶,想起刚才在这里遇到老李时还心有余悸。看到坡下面不远处连队茅房里透出昏暗的灯光,心里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还没下到坡底,手电终于耗尽电源,发出萤火虫儿似的微光,我摸索着一步一步地走下了山坡,心里默记着走夜路的要领“黑泥、白石、光水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