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疯话五书
4820000000006

第6章 漫话《聊斋》(5)

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见到笑。笑是很平常的。一个人只要乐意,一天可以笑N次。但是,“婴宁的笑”超凡脱俗。她的笑是一种纯粹的生理反射。由于她的笑所承载的社会内含太少了,少得接近于笑的生理本质。因此这种笑就显示出特殊性。比如,“蒙娜丽莉的笑”就与“婴宁的笑”完全相反。有人写诗说:“没人能说的清,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的笑,是怪异的流露;蒙娜丽莎的笑,是幸福的满足;蒙娜丽莎的笑,是欲望的化身;蒙娜丽莎的笑,是诡秘的嘲弄……”在我们乡下人看来,“蒙娜丽莎的笑”如同装满稻草的牛车;而“婴宁的笑”像田垦上奔跑的草狗。

蒲松龄笔下,以一种赞叹和惊异的笔调写“婴宁的笑”,这种笑至始至终都那么无知无识,都那么离经叛道,都那么纯生理化。老媪招呼婴宁来见表哥王子服。一般女子都明白,见陌生男子要端庄,笑不露齿,而婴宁则是笑得“不可仰视”。老媪只好向客人歉疚地说:“我言少教诲,年已十六七,呆痴若婴儿。”十六七岁的女孩,当懂得些男女之事。在后花园,婴宁像猴子似的爬在树上。她看见王子服笑得从树上笑掉下来。王子服吃她豆腐,暗中捏她的手。她没感觉,只是哧哧地笑。王子服从怀里拿出梅花。婴宁说:“枯萎了,怎么还留着?”王子服说:“是妹妹留下的,所以一直保留着。”婴宁问:“保留着有什么意思?”王子服说:“表示喜爱。”婴宁说:“这好办,你走时,我折上一捆花给你。”王子服又说:“我不是爱花,是爱花的主人。”婴宁说:“我们是亲戚,说什么爱?”王子服说:“我说的是夫妻之爱。”婴宁问:“有什么不同?”王子服想天底下哪有这么傻的丫头?干脆跟她挑明吧,就说:“我们的爱是晚上可以睡在一起。”婴宁低头想了想说:“我不习惯和陌生人一起睡。”这种对话是小学文化的女孩都讲不出来。格外荒唐的是,他们回到房里,老太太问:“你们去哪了?”婴宁说:“在后花园,表哥说想和我一起睡……”王子服大窘,悄声说:“这话不能与人说。”婴宁说:“背着别人,岂能背着母亲?况且一道睡觉是常事,有什么可瞒。”……

由此可见,婴宁是凭着无知无识征服满腹文章的王秀才。有人对高学历、高智商女性在男性心中地位展开讨论,编出顺口溜:“大专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更可怕——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现在要加上“小学生是婴宁”了。

关于高智商男子偏爱低智商女性现象很复杂。有人试图破译这种“择偶密码”。心理学家瓦西列夫在著名的《情爱论》中提出“性格互补说“,认为最有利的婚姻组合是不同气质或对立气质人之间的结合,如果双方性格完全一样,就失去神密感,失去相互吸引力。性格和社会差异越大,相互的吸引力也越大。这就有点儿像物理学上的阴阳两极。王子服生于小康之家,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娇惯他,关他在屋里读书,忙于各类考试。母亲甚至不让他交朋友,社交圈也都是像吴秀才这般研究生。王子服的生活是沉重、忧郁和多思的;而婴宁是无拘无束的乡村女狐。她的生活是轻松、欢乐和单纯的。这恰好构成两人性格和社会地位的两极,就如同阴阳两极。王子服害相思病期间,母亲替他介绍那些小康之家的女子,他皆不感兴趣,独钟情于路野相遇,有些疯疯颠颠的婴宁,就不足为怪了。

“婴宁的笑”最终还是失去了。狐女婴宁一当进入世俗社会,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就不可能不受到世俗约束。她的魂魄也不可能再那么自由自在地在乡村田野里游荡。她得走进沉重的、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世俗的大房子。在这间大房子里,容不得那种纯生理的笑。每个人的笑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婴宁的无邪的笑,引得邻居家淫浪少年丧命。她也险些进大牢。在婆婆的教育下,婴宁逐步融入人的社会,但是同时也失去了笑。或者,她永远学不会人的那种太多内容的笑,学不会“卖笑”,而最终选择放弃笑。

朱自清写过小说《笑的历史》,这是写给他第一位夫人的,几乎是《婴宁》的现代版。朱自清写他的第一位太太怎样从她娘家嫁来,嫁过来后受到严格的封建家庭约束。他太太本来是年纪很轻,喜欢笑,性格开朗,很活泼。而一种封建礼仪不容许她自由地来发展她的个性,不容许她随便地笑,这个家庭扭曲了他夫人的性格。这让我们看到朱自清仿佛就是那个王子服,而他的太太就是爱笑的婴宁。

蒲松龄写“婴宁的笑”是 “笑”的反抗。他一生便是失去“笑”的一生。他寄人篱下,贫困聊倒,怀才不遇。小说《婴宁》读后让人想哭。“婴宁的笑”是有着双重杀伤力的笑。

20,嫦娥找鸭

嫦娥是中国自产自销的神祗。中秋节吃月饼,就是纪念这个美人儿。女娲象征生育万物之神,众人之母;王母象征着女权主义,女企业家,女管家,女局长;观音象征人间正义与善,女记者,女律师等;那们嫦娥象征什么呢?从民间传说看,嫦娥美丽风骚,浪漫,富有激情,性开放,有人说她是玉帝的二奶,有人说她经常到人间偷情……如此看来,嫦娥当是东方的维纳斯。嫦娥独自偷食灵药升天的不仗义行为,后来有多种解说,但都是文人偏袒她的想象。

《聊斋》卷八《嫦娥》竟描写一个到人间找鸭子的嫦娥,找鸭子找出一场风波。嫦娥在上层白领圈寂寞了,要到底层灰领圈找鸭子。她巧妙地化妆成打工妹,投奔到扬州红桥林老太家,成了林老太的干女儿。天使在人间!有个叫宗子美的帅哥看中她,一心要娶她。林老太是个小市民,平日里得了嫦娥不少好处,又向宗子美开价,要五百银子手续费。宗子美一个打工仔,如何有这些钱?只好作罢。

嫦娥有个部下叫西山狐仙颠当。她们俩是同性恋。颠当见嫦娥去找鸭子,她不甘下风,也要找鸭子,要与嫦娥找同一个鸭子。颠当抢在嫦娥前头,与宗子美眉目传情,夜里翻墙向他借火,两人打得火热。那一边可急坏了嫦娥。嫦娥找到宗子美,给他一锭黄金,作为聘礼。宗子美哪见过如此出手大放的富婆,当晚就和颠当商量。颠当那会儿正得意于捷足先登,已经与嫦娥的梦中鸭子上过床。她心想,嫦娥过来,三人玩“双飞燕”,岂不更刺激?她当即同意,表示愿意当小老婆。

嫦娥到了宗子美家,心想一个才出校门的骚妮子,抢在老娘前头,得把她撵走。嫦娥就要宗子美偷颠当的紫荷包。紫荷包对颠当很重要。颠当是狐仙,有狐臭。她脱不了乡下的大葱味、汗味和山芋味。她靠紫荷包迷惑革命群众。荷包一偷走,那就是臭气熏天。所以,颠当体味不如人,恨恨地败下阵来,气走了。

宗子美一个扬州街头小混混,自从傍上富婆嫦娥,顿时暴富。有了轿车,别墅和名牌西服。他主要工作是关起门来与嫦娥做爱。为了壮阳,他从地摊上买回许多美人画卷和杨贵妃、赵飞燕的三级片。他们一边看黄片一边搞。宗子美得意地说:“我得一美人,而千古之美人,皆在床闼矣!”

然而,鸭子终究是鸭子。嫦娥只是用他来解一时性饥渴,哪能常厮守?嫦娥在京城居要职,在上流社会有头有脸,哪能久呆在扬州小巷子里。纪委查得紧,后羿、王母和玉帝也盯着。所以,嫦娥利用黑道上朋友,假演遭遇强盗打劫,由强盗虏去,从此一去不返。宗子美号淘大哭,到嘴的肥肉失去了。他报案,刊登寻人启示,皆无果。

一晃三、四年过去,有一次,宗子美去京城旅游,在姚巷偶遇颠当。颠当告密说嫦娥在西山古庙有慰问演出。宗子美看见嫦娥和众仙女从天而降,仙袂飘飘。他上前一把薅着嫦娥袖子,一抹鼻涕一抹眼泪地向嫦娥倾诉鸭情。自从离别后,妈的,碰上的全假货。有间小饭店,开辆二手车,就冒充富婆,也想找鸭子。嫦娥说,公众场合,薅住袖子影响不好。宗子美就闹着要上吊,以死相威胁。嫦娥想,事情闹大,媒体暴光,对自己公众形象有影响。她又想到部下颠当出卖她的行踪,就决定惩罚颠当。

回到公司,嫦娥把颠当找到办公室说:“推人火坑中,而想逍遥脱身事外吗?广寒宫十一姑要下嫁了,你去绣一百幅枕头,一百双绣花鞋。”如此繁重的工作颠当如何完成?颠当知道嫦娥假公济私,打击报复,只好认栽。从此,颠当天天代替嫦娥,穿着嫦娥牌三点式内衣,学着嫦娥式叫床,与宗子美做爱。纸总是包不住火。嫦娥养鸭子的事在广寒宫里传开,宫级领导能这样,下属还有什么忌讳?广寒宫里乱了套,以酒乱性,假戏真做,最后竟有丫头学杨贵妃,一头触死在台阶上……嫦娥粗心大意,使用街头性用品商店劣质避孕套,竟让鸭子宗子美搞怀孕了,后来剖腹产生下一男一女。

蒲松龄对嫦娥找鸭子引起的风波,没有一句谴责。他说什么阴极阳生之类的鬼话,说这些都是月亮惹的祸。这样起了不良的社会效果。那些富婆们、知识白领们找鸭子就有了理由:“嫦娥找得,我为何找不得?”最近有报道说,深圳鸭子盛行,有娱乐场所公开招聘鸭子;有大学生上网发贴子,说愿意在学习空闲做鸭子。有人写文章惊呼:“数年后,鸭子猛于鸡。”

21,行政和尚

《聊斋》卷一《僧孽》篇,讲有一姓张的忽然死了,让小鬼捉到阴间。阎王爷把点名薄翻出来一瞧,张冠李戴,捉错了人。人命关天,不能含糊。阎王爷有错必纠,责令小鬼把姓张的送回阳间。这姓张的脑筋急转弯,也不提出行政诉讼赔偿了,要小鬼趁机引导他游览九泉风光。他不想浪费这趟公费旅游。姓张的参观刀山剑树时,见一个僧人屁股上穿了绳子,倒挂着,正痛苦地哭天喊地。他再一细看,竟然是他哥哥张方丈。原来这个张方丈居住在兴福寺,广募钱财,大兴土木,把募捐来的钱用于吃喝玩乐等行政开支,所以,这会儿正在阴间受罚呢。

我想起一件往事。我的一个学生家在农村。他约我去乡间游玩。他家北边数里路处正修建一座寺庙。他要我陪他去捐款。那天我有幸见到寺院当家和尚,闲聊起来。一聊,我吃惊不小,大和尚竟对佛学一窍不通。原来他是村支书,村里换届落选,就下海办了个村办厂,结果厂子又亏了。听说这些年搞寺庙赚钱,就让宗教局和乡干部一起入股,搞了这个寺庙。寺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无烟工厂,是一个摇钱树,是一个聚宝盆。村支书头发一剃,成了当家和尚。我劝他说,你当和尚,怎么也得看点儿佛经吧?他诉苦道,早就让人买回几十本经书,全在香案上搁着,看不懂。经书是竖排古字,一排字有半排认不得。我说,那你就请一个懂行的来。他指着一个抽烟的和尚说,方丈在那儿呢,村会计,贪污让免了。他大舅子是镇长。他就来当方丈,管钱财。看来我学生捐钱算是喂了白眼狼。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民主人士会议。轮到某寺院大和尚发言。这和尚也是久经会议,说的头头是道,紧贴时政,真可以去党校当政治教员了。什么美国经融危机,什么唯物辩证法,什么民主与法制……他说的一时兴起,竟然引用了韩剧台词,又以一部港台三级片人物说事。他说了半天,没一句和尚该说的。我估计这种和尚功夫不是用在诵读经书上,用在看电视剧和毛片上了,弄得和尚不像和尚,官僚不像官僚了。

城里某有名的寺院,大和尚名气很大,头上有诸多官衔。大和尚有老婆有小孩,有别墅有轿车,经常参加政府会议,觥筹交错,俨然一个光头官员。那寺院恰好在名胜风景区,各地信男信女往功德箱里扔钱,这些钱最后都到了哪儿?没听说过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查庙里的账。如果派人去查账,会发现开销最少的当是如来佛和观音菩萨,而花费最大的就是这些花和尚。

某寺有一塔,修建了10年,永远的烂尾楼。原来塔是用来诓骗钱财的道具。和尚见到有钱的施主,说这个塔还差点儿款才能竣工。这是无量功德,名垂万世。施主一听,名字能刻于功德碑,就慷慨解囊。某寺院厕所造价竟高达三十余万,想当初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如厕之事当泄于野。佛祖苦修,而弟子贪图享受,如何求得正果?

《僧孽》是说僧人最大的孽障是不安于本位。僧人本当潜心修练,参禅悟道,以超脱人世间轮回之苦。有知情者说,这些和尚其实是行政和尚,也就是官员剃个光头。异史氏问:“可勿惧哉!”翻译成白话就是:“难道你们一点也不怕吗?”

22,觉悟者

曾文正公说:“世事都因忙中乱,好人半从苦中来。”也就是说,好人多数得经过一番人生磨难。《聊斋》卷一《三生》中讲述了一个觉悟者刘举人的人生磨难。刘举人怎么会成为觉悟者呢?标志是他不喝别人灌给他的迷魂汤。刘举人去世后到阎王爷跟前报到。他在地方上有些名望,阎王爷对他也客气,赐了座,让他坐着喝迷魂汤。他趁阎王爷接电话的功夫,悄悄把迷魂汤泼到桌肚底下。由于没喝上级的迷魂汤,他就成了一个先天的觉悟者。

觉悟者自然有着不觉悟者无法想像的痛苦。鲁迅在《呐喊·自序》写道:“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鲁迅的灵感很可能是受到刘举人遭遇的启发。

刘举人先是投胎做马。马的命运是受人差遣,从事低溅的职业,让人骑,遭人鞭挞。大众的马都安于马的命运,而觉悟马就无法接受这种屈辱。他渴望着平等和公正。“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觉悟马绝食死了。他是死于自杀。其实,所有的自杀都是他杀。他用自毁生命的方式来反抗命运的不公。

第二次刘举人投胎为犬。听说组织安排他做一条狗,他心恢意懒,坚决不服从,结果在群鬼鞭挞下当了犬。犬的特点是喜食粪便。臭哄哄的粪便在犬的鼻子里是香亨亨的美味佳肴。而觉悟犬竟然臭出粪便的污秽,宁可守于清贫和饥饿。犬的另一特点是绝对服从主人,受主人随意使唤,而觉悟犬竟然反抗命运,在大案要案中咬出了主人,结果遭主人杖杀灭口。

第三次,阎王爷竟然要他去做一条邪恶的蛇。蛇的本性是冷酷,残杀生灵。而觉悟蛇矢志不害生灵,坚持以草木为食,成为蛇中异类。蛇本该呆在阴冷的地下,而觉悟蛇竟然爬出蛇洞去追求光明。他在草丛中游走时无端地让车压成两段……

阎王爷翻看刘举人做蛇的记录,感慨万千。在罪恶同类和恶劣环境中,能保持独立的精神和完美的品德,真是难能可贵。阎王爷说他比当今读书人高尚,所以经冥王大会研究决定让他重新做人,来人世间当一个举人,关照他有空就写写评《聊斋》。

由此看来,觉悟者就是不喝迷魂汤。觉悟者就是忍受着痛苦做一个的好人。

23,装吧!

《聊斋》卷一中讲了一个叫金世成的人,说这人出家当了头陀,经常伏在大街上吃犬羊的粪便,并自称是佛。由于这种举动怪异,惊世骇俗,就赢得群众的敬仰。老百姓喊他“金世成佛”,拥戴者极多。金世成也因为吃屎,而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成为一个公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