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疯话五书
4820000000010

第10章 品《水浒》(1)

1, “明星从政”

活在今天,高俅就是个明星,大牌足球球星。球王高俅,传媒炒得他如日中天。他精彩的踢球动作会在电视台广告节目中反复播放。“穿高俅牌球鞋,又准又狠。”至于球王的某些瑕疵,如酒后驾车,嫖娼,打架斗殴,这些会得到广大粉丝原谅,而且益发显出球王的个性。多情少女为争睹球王风采,彻夜守候在他的驴车前,或者蹲在驴圈里。富婆们为能得到他一夜情,一掷千金。

可是,北宋年间,球王就惨了。踢球被视着不务正业,视着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我们的球王让人呼着高二,只能在京城“帮闲”。“帮闲”就是替人做杂活,跑腿买包烟。更可气的,开生药铺王员外的儿子嫖娼,衙门不惩治王员外儿子,却把高二弄去打20大板,说他是教唆犯,逐出京城。按理说,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一个踢球艺人,下九流,很难发迹。但是,球王高俅充分利用人才流动机制,终于步入政府机关,从一个破落户,成为吃皇粮的公务员,官至太尉。他验证了常言:“树挪死,人挪活”。

《水浒》头一回就说,高二让开封府府尹赶出京城,只好投奔淮西临淮州开赌场的柳大郎,估计是在赌场里看场子。后来哲宗皇帝大赦天下。他才回到京城,投在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发现他是个人才,就说:“小的家是萤火之光,恐误足下的前程”。就将高俅推荐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的想法和董将士相同,就又推荐他到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亲随”。高二若是没有马屁功,或者说才学,谁敢推荐给至交呢?这不是捡朋友坑吗?

“亲随”不同于“帮闲”,身份和地位有很大提高。“亲随”就像领导的驾驶员,秘书,办公室主任,或者说主任助理之类。王驸马对高二很信任,派他送玉龙笔架去端王府。在这儿,高二碰上知音瑞王,从此人生改变。他成了瑞王心腹,形影不离。瑞王后来当上徽宗皇帝。高俅也就明星从政,当太尉。从此,高二不叫高二,叫着高俅,或者高太尉。

高俅一无边塞之功,二无科举之名,走了条捷径。难怪官场上有很多人不服气,患红眼病,这也在情理之中。高俅也晓得自己的提拔和任用,违反组织原则,所以心理脆弱,就怕别人瞧不起。禁军教头王进明明在家养病,而且有病假条。高俅认为是藐视本官,要给人家颜色看。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是一位拿国家津贴的国家级教练员,让高俅逼得离家出逃,调换单位去了延安老经略府。王进在史家庄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县级武打运动员九纹龙史进训练成国家级武林高手。

从足球明星高俅从政,到优秀武术教练王进跳槽,使我们想到一句西方名言:“上帝的事归上帝,凯撒的事归凯撒。”

2, “败家子”九纹龙史进

史家庄庄主独生子史进,乃纨绔子弟、不肖少年。史大公子不务正业,学得花拳秀腿三脚猫功夫。他在身上刺着九条龙,弄得良家妇女不敢上门提亲。凭他家经济条件,史大公子到十八、九岁竟没娶上媳妇。这足以说明他在乡邻们眼里的不良形象。他整天只晓得在打麦场舞枪弄棒,在村头寻衅闹事,他只是偶然碰见禁军教头王进,才学得点儿真功夫。

史家家业本来有史太公撑着。史太公病亡后,便无人管理了。史进只要寻人较量枪棒,对农活和经营之道一窍不通。

少华山有一伙土匪。刚开始,史进爱憎分明,维护史家庄利益,跟土匪打了一架。他捉了匪首跳涧虎陈达,要解官请赏。后来匪首神机军师朱武玩了个苦肉计,史进毕竟是个小楞头青,社会经验欠缺,着了拐子。他不仅不送匪首解官,还跟他们称兄道弟,打得火热。有一天,他跟匪首朱武通信落到猎户李吉手中。李吉就向华阴县政府报了案。

李吉何许人?大大的良民。他本是少华山猎户。因为朱武一伙占山为王。他就不能上山打猎,失去生计。所以李吉是恨这群土匪的。他现在发现匪情报官,在情理之中。要知道,政府对破案有功人员是要给予嘉奖,对隐瞒不报者要“连坐”。“连坐”就是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华阴县公安局得到匪情,连夜包围了史家庄,想把匪首们一网打尽。可是,此时史进已经丧失理智。他置乡规国法而不顾,竟然武装抗法。

史大公子一把火烧了史太公多年省吃俭用积下来庄园,冲杀出来。警察局正、副局长让朱武和白花蛇杨春杀了。史进一刀把良民李吉斩着两段。史进到了少华山。冷静地一想,觉得做过了。所以,开始他并没有在少华山入伙,而是离去投奔师傅王进。他想改邪归正,日后求个功名。他去延安府,并没有寻着师傅,又花光腰里盘缠,走投无路,当了土匪。

史大公子干起拦路抢劫的勾当。可笑的是,他竟然抢劫到自家哥们鲁智深头上。《水浒》第三回:鲁智深在瓦罐寺打了败仗,逃到树林里。有一人从林中探头探脑出来,见他是和尚,吐了一口唾沫,又闪入林中。这人就是史进。他成了剪径强人。鲁智深疾恶如仇,自然与他打起架来,打了半天,竟然发现是自家兄弟。

史进从地主阔少,不肖少年,到组织乡党抵抗土匪,再到最后拦路抢劫,当上小毛贼。史太公在天有灵,一定会大骂:“败家子”。用现在的话说,史太公对不肖子教育不严,最终让他走上犯罪道路。

3, “以暴易暴”的鲁提辖

《水浒》中花和尚鲁智深法制观念淡泊,为人暴躁,动辄伸手打人一巴掌。挨他打的店小二、小和尚不计其数。周朝时,笔者先人伯夷、叔齐就说过:“以暴易暴,不知其可?”《水浒》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入中学课本。这一段写得很精彩,让人看了舒畅。然而,鲁提辖却为后世青年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鲁提辖和史进、李忠在潘家楼酒店喝酒。因为金老儿父女在隔壁啼哭,坏了他们的酒兴。鲁提辖就把碗杯摔在地上。店小二把金老儿叫来。金老儿说,女儿翠莲长相漂亮,让杀猪的郑屠夫强媒硬保,当了小妾。郑屠夫大老婆吃醋,又把翠莲赶出家门。现在郑屠夫占了他女儿的便宜,竟然还索要典身钱。当初,强媒硬保时,并没有收到一文典身钱。鲁提辖拍案而起,大骂:“杀猪的也配叫镇关西。”

镇关西是郑屠夫,郑屠夫是状元桥杀猪的。鲁提辖是何等人?国家公务人员,现役军人,而且是个军官。他杀了镇关西后,府尹都不敢擅自捕捉,而直奔经略府来。由此证明,鲁达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现在叫有头有脸的人。试问,以他提辖身份,如果替金老儿出头打这个官司,这官司想必不会输。一个杀猪的有何能耐?鲁达压根儿没往法制上想,在酒楼上就嚷着要去打、去杀。史进和李忠紧紧抱住。

社会上有许多不平之事,如果动辄打杀,只会让社会更无法度。鲁提辖堂堂一个军官,没有丝毫组织纪律性。他的行为显然“知法犯法”。我劝告我们中学生,在读这篇文章时想一想:鲁提辖如果以法律手段,是否也能处理好此事?郑屠夫之罪是否当死?

4, 体制内的悲哀!

在逼上梁山、落草为寇之前,林冲算得上模范国家公务员。他是国家事业编制,高级军官,奉公守法,工作认真负责。用现在话说,他是体制内的精英。他对体制有着很强依赖性。从《水浒》第六回:“林冲误入白虎堂”,可以看出,这位体制内官员其实活得很窝囊。

林冲的娘子在岳王庙上香。高干子女高衙内拦着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揪住肩胛,正要举拳打时,认得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内,“先自软了手。”林冲的生存状态跟看菜园子个体户鲁智深形成鲜明对照。鲁智深自由自在,无法无天。鲁智深对大干部高俅的态度是:“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这就是体制外的一份洒脱。

公门深似海。林冲身在公门,朋友不多,知心的朋友就更少。小学同学虞候陆谦,与他一块长大,一同考入政府机关。可就是这么唯一的官场兄弟,为了自己政治前途,为了升迁,竟然也设计害他。官场是多么冷酷无情。林冲杀陆谦时说:“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他难以理解。相反,草民鲁智深倒与林冲真兄弟,一直护送他到沧州地界。后人常说,官场无兄弟,大概就是让陆谦寒了心。

体制内的人的奴隶性,在林冲充分体现。他花一千贯买一口宝刀。回家后就着灯光与妻子欣赏,说了句很幼稚的话。“真好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刀,几时与他比试比试。”妻子让高太尉儿子三番五次调戏,想到不是报仇,而是去波斯献宝,切磋藏宝水平。

林冲受陷害,发配沧州。临行前,岳父张教头来送他。他一定要休妻,而且还要立下休妻文书。他对妻子说:“娘子,我是好意,怕日后耽误你。”耽误什么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他是感到无力保护妻子。官场太黑。他想开脱干系,保自己一条小命罢了。

堂堂七尺男儿,八十万禁军教头,一当落入体制内,竟如虎落平原,全无了英雄豪气。他一路上受董超、薛霸之流的戏弄,忍气吞声,一一忍受。他们到了野猪林。董超、薛霸准备送他归天,要用绳子捆他。林冲说了一句很不觉悟的话:“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的。”林冲好汉标准就是苟且偷生。他的精神已经让官方意识形态彻底占据,对体制是盲目地服从和依赖。

林冲直到风雪山神庙后,一把火烧去从前的“我”,在绝望之中,彻底觉悟,方显出“豹子头”英雄本色。

5, 有钱能使鬼推磨

司法腐败由来以久,以《水浒》7、8回为例。林教头发配沧州牢城,捡得一条小命。负责押送的公差是老警察董超和薛霸。书中对他们收受的贿赂有明确的记录。1,林冲岳父张教头在州桥下酒店安排款待,给了些银两与公人,请他们路上照看林冲。银两数目不详。2,虞候陆谦在酒店给董、薛各5两金子,请他们路上寻僻静处把林冲结果了。事成后再给10两金子。3,鲁智深送他们到沧州不远处,又给了公差三二两银子。4,在小旋风柴进庄上,柴进也给他们各5两银子。

一趟公差,董超、薛霸拿政府工资和出差津贴之外,分别又收受原告和被告数十两银子“隐形收入”。“隐形收入”在当时公检法系统已成为惯例。董超和薛霸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数目。以林冲在沧州为例:林冲到了牢城营内,先遭到差拨一顿臭骂,给差拨5两银子,又送10两给管营。管营和差拨给林冲一份好差使,看守天王庙。林冲又取3两银子给差拨,开了项上木枷。陆谦赶到沧州,在小酒店内,递给管营、差拨一个布包。里面银两数额不详。但差拨随后就说道:“都包在我身上,好歹结果他的性命。”由此可见数额不小。

“刺配沧州道”和“风雪山神庙”,就是写不停地行贿和受贿的过程。谁使钱多,谁就占得优势。公差们吃了原告吃被告。林冲叹息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也。”

6,投名状

林冲上梁山泊,匪道白衣秀士王伦是不要他的。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都要,为何独不要林冲呢?更何况林冲持着柴大官人推荐信。柴大官人有恩于王伦。王伦会置柴大官人而不顾?

原因出在林冲身份证。古代也是讲出身的,讲一个人的出处。王伦出处是个不及第的秀才。他的假文凭足以威吓住杜迁,宋万,朱贵这些市井村夫。而林冲什么人?高学历,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中央集团军的干部。王伦顶多是个乡镇干部。所以,王伦怎么说都不要林冲,直截了当地赶人。王伦拿出50两白银,说:“小寨粮少力薄,恐日后误了足下。”林冲杀了人,犯了死罪,还有什么前途可耽误呢?

这时,常委会另外几位常委发言,有的说林冲是柴大官人推荐来的,要注意搞好上层关系。有的说林冲的确是个人才。山寨要想发展壮大,就得网罗人才,搞人才发展战略。王伦也要考虑其它常委意见,不能搞一言堂,所以说:“你林冲若真心入伙,须纳投名状。”林冲不懂什么是“投名状”。朱贵向他解释说,“投名状”就是下山杀个人,将头献纳。杀什么人?没有说。只要是个人,而且到山下任意选一个人杀了。

什么叫“投名状”?说白了,就是要干一件腌杂事。这事不是背地里干,而且要人所共知,在你人生中留一块污点,这样,你就清高不起来了,也高大不起来。你的出身再好,从前档案清白,口碑不错,自从你干了腌杂事,这些都成往事。林冲杀一人,易如反掌。但是施耐安不能让他杀人。林冲是英雄。英雄是留着杀坏人,除暴安良,不能去滥杀无辜。所以,林冲天天到山下去剪径。他剪了三天,也没打劫成功。最后碰上青面兽杨志,抢了杨志行李,两个时蹇命乖的英雄,稀里糊涂打了一架。

“投名状”是什么?投名状就是小辫子。你要想入伙,就得留个小辫子在人家手中。

7,好男子,剁我一刀

青面兽杨志跑到京城,四处打点,想求个一官半职。官没当上,最后盘缠花光了,肚皮饿得直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杨志没法,只好卖祖传宝刀。也该他倒霉,碰上了懂法的公民——没毛大虫牛二。

话说杨志走到天汉州桥上,见两边的人都跑到河下巷内去躲,嚷着:“没毛大虫子牛二来了”。杨志暗想,“青天白日,京城里哪来的老虎?”这牛二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专在街上撒泼、行凶,连做几头官司,官府治他不得。为什么连做几头官司,官府治他不得呢?人家牛二懂法。人家是京城里人,见过事面。他会钻法律的空子。

牛二先是讨价还价要买杨志祖传宝刀。人家不是一上来就抢,是在做合法买卖。杨志告诉他,这是宝刀,有三个特点:一是砍铜削铁,刀口不卷;二是吹毛得过;三是杀人刀上没血。前两个特点都已经验证了,牛二要验证第三点:“杀人刀没有血”。

牛二说:“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

杨志说:“取一条狗杀与你看。”

牛二说:“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牛二点中要害,一点儿不理亏。)

牛二揪住杨志道:“你这人说话怎么不算数?你有胆量杀我吗?”

杨志道:“我与你无冤仇,杀你做甚?要买。拿钱来。”

牛二说:“我没钱。”

杨志说:“没钱揪住洒家怎地?”

牛二说:“我要你这口刀。”

杨志说:“我不与你。”

牛二道:“好男子,剁我一刀。”

牛二硬抢杨志的刀的依据是什么?就是“好男子,剁我一刀”这句。在交易中,杨志说“刀杀人没有血”,而现在却无从验证。无从验证产品质量,就有欺诈之嫌。杨志要想提供产品质量报告,就得杀一个人,杀牛二。牛二在京师长大,懂法。人命关天,杀人者偿命。这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法。

牛二深得此道,当然就不怕你。不要说是落魄的杨志,你就是执法人员,就是城管和公安,也奈何不得他。我揪你衣裳,抢你的刀,罪不当死。你不敢杀我,杀我就得吃官司,就得偿命。

扬州社会上有一种人,叫武打。武打比得是“量”。什么“量”?就是“好男子,剁我一刀。”

8,是良民,还是匪类?

黄泥岗,白日鼠白胜挑着酒,唱着脍炙人口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对社会不仁道、不公正的抗议,也是他们劫取“生辰纲”的理由。理由成立,劫取者还须是匪类,良民是承受不起如此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