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生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最终结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获取利润的大小。一颗没有上紧的螺母、一个没来得及保养的轴承、一次没有到位的巡检、一次违章操作……都是企业的“利润杀手”。
往大的方面说,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往小的方面说,关系到生命的延续,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
安全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话题。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每一个员工都非常清楚,可又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了呢?
影响安全有物质的因素,有人的因素,而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许多安全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都不是员工故意作为,而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造成的。只有广大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提高,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美国有一家以极少辞退员工着称的公司,一天,资深的熟手车工杰瑞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2/3的零件生产,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之后,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了一旁,没有防护挡板的“妨碍”,取起加工零件来会更方便快捷一点。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例行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除了命令杰瑞立即将防护挡板装上之外,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整天的工作量。
被主管训斥一顿之后,杰瑞以为结束了,没有想到第二天一上班,有人通知杰瑞去见老板。在那间杰瑞接受过好多次鼓励与表彰的总裁室,杰瑞听到了要将他辞退的处罚通知。
总裁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的零件,少实现的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了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的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的几年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未有人对他说过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杰瑞知道,这次他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安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有95%以上都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2007年一季度,南宁市某建筑工程现场共发生4起重大安全事故,重伤2人,死亡2人。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建筑事故的主因,多数施工工人对没有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及没有签订用工合同不以为然;不少民工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下高空作业;还有一些收废旧品的人们无视工地外围的警示牌,径直走进施工区拣拾东西……这一幕幕令人心惊肉跳的场面,他们自己却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也许觉得,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这类小事没有必要,殊不知,正因为在这些细节上的“省事”,最终让他们终生后悔。
安全,我们重复了千百遍的字眼,难道真的是那么遥不可及吗?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大事故的起因其实非常简单,也许就是一次不经意的违章操作;也许就是多喝了一口酒;也许就是一个不起眼的继电保护器……正是由于安全意识的淡薄,侥幸心理的驱动,让“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这种妇幼皆知的幸福成了泡影。
安全生产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书本上的几大段话,而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是一种踏实地工作态度,是我们对企业、为自己负责的一种永久性地表现。
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依赖于每一名员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无论哪一个岗位、哪一个人不重视安全工作,因而造成设备或人身的伤害都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每位员工都应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只有企业效益好了,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福利。只要我们人人都树立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就是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为个人获得更好的待遇打下了基础。
安全意识关系到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安全第一”的方针不能动摇。我们要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心灵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落实安全责任制,打牢思想基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防微杜渐,努力做到:“工作到位、安全措施到位、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完成经营目标。”在每一天工作结束后我们都要反思一下,“今天我做到安全生产了吗?”
老板发了火,我们应该怎么做?
影响安全有物质的因素,有人的因素,并且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许多安全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都不是员工故意作为,而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造成的。只有广大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提高,才能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