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忙”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忙”也成为大家争相抱怨的主题。
“每天我都努力地工作着,早出晚归,常常加班加点,但还是有许多工作来不及做完。”
“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往往是这件工作还没有做完,另一件工作就又来了。”
“每天都计划着要做完哪些工作,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一边工作一边调整,原本的工作计划就全被打乱了。”
“太多的邮件、电话、文件让我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这些小事浪费了我很多时间。”
常听职场人士抱怨工作太忙。你随便问一个职场人士:“工作忙吗?”回答十有八九是“忙”。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越忙的员工表明越能干,越受上司的赏识。我们有很多人在“忙”着,也是在“盲”着,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什么?为什么忙?盲目地忙碌着,最终总是难见成效。其实,忙忙碌碌之中,包含着太多的重复劳动、无效劳动,这样的“忙”,就是“瞎忙”。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忙碌已成为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很多“忙”,并不是那种“忙得对”“忙得值”的那种“忙”。忙碌很容易,但忙得有业绩、有效率、有成效却很难。忙,是好事,并没有错,但如果没忙到点儿上,再忙也只能是“瞎忙”、碌碌无为地“白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个急性子,不管你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是一副忙碌不堪的样子。他在与别人交往谈话的时候,会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看时间,让别人感觉他的时间很宝贵,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开拓了很多业务,但是业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这种人忙得很被动,忙得没有效率,总是被各种事务追着、赶着,几乎成了工作的奴隶。
另一种人恰恰相反。这种人做事情很有条理,给人的感觉是工作很轻松,不是整天忙忙碌碌的那种人。他与别人交流沟通时总是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让人觉得他彬彬有礼。尽管他的业绩很突出,客户多,业务量也做得很大,但别人从表面上从来看不出他有多忙。这种人忙得很主动,忙得有条不紊,忙得有效率,这种人是工作的主人。
小张和小李同在一家公司的技术部门工作,两人的学历和技术水平都差不多。有一次,老板分别给了他们难度相当的两个项目,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拿出方案来。
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方案来,小李铆足了劲,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公司,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小张跟往常一样,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没有一点忙碌的迹象。还不到一个月,小张的方案就拿出来了,而且顺利通过。可小李呢,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他的方案还没有出来。
对此小李很郁闷,为何自己跟小张之间存在这样的差距,因为自己的技术并不比小张差。在跟同事闲聊这事时,同事实话实说地指出了他跟小张两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小张做事时,有条不紊。首先,他把整个工作分成几块,每天要完成多少,都是有计划的,然后每天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计划,在这个计划没完成之前,绝不分散精力考虑其他的事情,有这种高度集中的专注工作状态,自然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而小李呢,看上去每天都在忙个不停,但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比如,他正在做着设计方案,做着,做着,突然想起另一事情,便放下手中的活,忙活另外的事情去了,等到忙完了,再来着手原来的工作时,思路也打乱了,精神也分散了,本来做项目,需要一心一意,等你重新找到感觉,不知又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在一些无谓的工作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即便你加班加点,对于完成任务也没有益处。
正因为小张注重效率,保证自己的每一步工作都不是穷忙、瞎忙,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小李由于没有计划,没有规划,没有条理,看起来,他比谁都忙,而事实上,他的业绩却未尽人意。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些光知道穷忙、瞎忙的人,越来越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现在社会正越来越认可一个全新的理念: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
有些人认为,工作时间越长,越能显示自己的勤奋。其实,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最重要的,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工作者。
两个年龄和学历相同的女子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可是小陈加薪升职、一路青云直上,而小黄无论是职务还是薪水总是低小陈一级。小黄总认为老板这样做很不公平。
终于有一天,小黄找到老板发起牢骚来:“老板,你每次交代我做的工作,我都努力去完成。几乎每天,我都把做不完的工作带回家去做,即使牺牲休息时间,我也在所不惜。我如此为公司卖力,为什么你总是给小陈加薪升职?为什么加薪升职总没我的份?”
“小黄,既然你提出了这个事,那我就给你一个说法。”老板开口说话了,“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性质的工作,同样的工作量,但是小陈每次在下班以前就把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她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而你却只能做到‘今日事,今夜毕’,有时还把一些重要的工作给耽误了。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给小陈加薪升职而不给你加薪升职了吧?”
小黄听了老板一番话,哑口无言。她终于明白自己是输在速度和效率上了。
小陈为什么总比小黄早一些完成,而且做得更好。其关键的差别就是她工作效率比小黄高。
在讲究效率和效果的现代社会中,苦劳是不等于功劳的,认真工作不等于业绩,效率才是第一位的。
商业时代以效率为先,凭业绩说话;企业中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没有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拿业绩来说话”不仅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更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市场不关心你是否忙碌。如果员工取得的业绩微乎其微,给企业创造的利润少之又少,或者再不时地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么即使整天在公司里忙得团团转,又有何实在意义?
在我们这个时代,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效益。
忙,就忙到点儿上,这样才会有价值。不管我们有多忙,都要避免“只见忙碌,不见效果”的现象,要学会忙,善于忙,力戒盲目地忙。
老板发了火,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忙碌已成为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很多“忙”,并不是那种“忙得对”“忙得值”的那种“忙”。忙碌很容易,但忙得有业绩、有效率、有成效却很难。忙,是好事,并没有错,但如果没有忙到点儿上,再忙也只能是“瞎忙”,碌碌无为地“白忙”。
实践证明,工作的成效并非取决于我们忙碌的程度,而在于忙碌的成效。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正确的方法去忙该忙的事。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