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蒙牛管理模式(全集)
4632900000032

第32章 品牌管理模式(4)

只有插位才有机会,才有机会一出道就名列前三甲,才有机会轻松发力就成为消费者的最爱,才有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超越第一成为霸主……竞争无法则,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谁懂得插位,谁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吃到最大的蛋糕,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博取消费者最大的欢心!在英国,一个18岁的青年已经接触过14万个电视广告;

在瑞典,消费者平均每天受到3000个广告的冲击;

美国家庭的电视遥控器,通常每5分钟就转台1次,高收入家庭每2分钟就转台1次;中国的电视频道多达2375个,电视广告收入高达268亿元……

所以,只有插位,才有机会!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品牌成功的脚步远赶不上品牌消亡的速度,如果说定位理论诞生在品牌快速成长的背景之下,那么今天我们提出的插位则是出生在“品牌超生”的时代。

品牌插位的战略,早在百年前就已有运用成功的经典案例,在百事可乐进入市场之初,可口可乐已经稳居行业榜首,并且深深地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百事可乐在最初仿效策略受挫之后,很快改变游戏手法,站到了可口可乐的对立面。

可口可乐是什么?正宗的可乐、真正的可乐、永远的可乐、美国精神的代表。百事可乐作为挑战者,并没有模仿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可口可乐宣扬自己正宗血统的时候,百事可乐掀起了“新一代”的旋风,通过广告创意树立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形象,把品牌蕴含的那种积极向上、时尚进取、机智幽默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发扬到百事可乐所在的每一个角落。百事可乐是什么?是“新一代的选择”。其矛头直捣可口可乐的死穴——可口可乐甚至被指为“你父亲喝的可乐”。

正是基于这样的插位后的品牌定位,1963年,百事和可口可乐广告大战拉开序幕:百事推出了印象深刻的新广告:“动起来!动起来!你是百事一代!”广告中百事可乐利用新科技,选用加利福尼亚的孩子做主角,把百事自动售货机放在直升飞机上飞来飞去——这些新颖的广告,把百事饮料和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新生代”联系在了一起。

百事可乐的另一则广告更是火药味十足:一个小男孩来到自动售货机前,先投下一枚硬币,一瓶可口可乐滚动出来;男孩于是又投下一枚硬币换取第二瓶可口可乐;男孩把两瓶可口可乐放在地上,双脚踩在上面,投下了第三枚硬币,当百事可乐从售货机滚出时,男孩笑了,他紧握手中的百事可乐满意地扬长而去……广告巧妙地利用男孩有限的身高和可口可乐在售货机上的按钮低于百事可乐这一细节,在广告中大肆鄙视可口可乐,暗示自己的新一代魅力。

众所周知,两乐的这场战火并不局限于美国,它逐渐蔓延,轰动了世界!1996年10月的《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可口可乐是如何踢百事可乐屁股的》,文中可口可乐时任董事长郭思达说:“百事可乐无足轻重,我已无需把他们放在心上。”

话音刚落,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就以561亿美元价值首次超过一直以品牌价值为傲的可口可乐……

回首百年,百事可乐成功的秘笈正是插位——斜行插位。人和企业产品其实都是一样的,运用插位战略将自己练成品牌明星,你的世界将会很大。亦步亦趋只有吃土,惟有插位才能不被淹没!可见,在信息爆炸互联网的时代,如果不懂插位战略,想获得超速发展或是异军突起是不可能的。

许多著名品牌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插位战略这双无形的手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异地插位告诉我们在美国“屈居人下”的肯德基如何在中国将老对手麦当劳远远“甩在后面”;斜行插位揭示了阿迪达斯如何在耐克的眼皮底下“步步为营,走遍全球”;联合插位透析了QQ如何在互联网低迷的市场背景下“秀”出一条“康庄大道”;插位助民生药业实现跳跃性增长,巩固21金维他“多维元素第一品牌”的强势地位……种种事实告诉世人:插位战略不是理论的“畸形儿”,插位战略早已得到实践的检验。

那么如何进行品牌插位呢?具体的步骤则是:1.找到一个市场缝隙;2.扩大这个市场缝隙;3.独占这个市场缝隙;4.寻找新的市场缝隙。中国市场正阔步进入品牌化生存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在梦想成为最强势的品牌,但如果营销不创新、品牌不加速,就意味着落后、倒退。品牌插位战略的问世给困惑中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思想与智慧启迪,为无数中国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品牌快速成长指引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哈佛观点:全方位打造知名品牌

品牌定位是任何品牌创建计划的基础。无论是追求用替代方式来创建品牌,还是利用多种媒体,抑或是两者同时利用,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深入的、结构清晰的品牌定位,以使那些设计并执行宣传计划的人不会错误地向消费者传递自相矛盾的、令人迷惑的信息。不幸的是,许多企业对它们的品牌定位都没有一个单一的、共同的认知,相反,由于受到不同产品或不同管理人员经常变化的策略性宣传目标的影响,它们的品牌定位经常飘忽不定。

一个清晰、有效的品牌定位,必须是企业上下对这个品牌定位都有恰当的理解和认可,必须使其与企业的发展理念及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它应当能提供像这样的指示:哪些活动和宣传可以支持和强化这一品牌,哪些将削弱和混淆这一品牌。知道什么时候说“不”非常关键,因为,如果一个品牌定位模糊、毫无特点,以至于对消费者的任何宣传都会被认为可行的话,这对品牌的定位毫无益处。

在创建品牌资产的过程中,知名度的作用常被人们低估。仅仅是对品牌的认可,就可以影响人们的感觉:即使是从未使用过,人们也倾向于购买自己了解的品牌产品。品牌可以象征领导地位、成功、品质、实在,甚至象征兴奋和活力中的任何一方面,但品牌究竟以哪一方面让消费者认知则必须在产品上市之前完成。强大的品牌通过塑造和支持它的品牌定位,来提高其知名度。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精心策划一些赞助活动,以在潜在目标消费者集中的地方增强其品牌形象。例如,斯沃琪通过赞助自由式滑雪世界杯赛、斯沃琪霹雳舞冠军赛、巴黎街头绘画比赛等等一系列活动,迅速成为世界流行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把产品的发布与一些精心挑选的事件联系起来。例如,斯沃琪就将新产品的发布与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哈雷彗星的出现、东欧的解体等等。尽管有些系列的产品确实含有革新的成分,但大多数产品只是追赶时尚,以契合它们的品牌概念。

但是必须记住的是,知名度不应成为一系列品牌创建努力的最终目标,任何提高知名度的活动都必须以品牌的定位为航标。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地将它们提高知名度的努力与它们的品牌定位保持一致,并使其成为有力的支持。

品牌管理是对建立、维护、巩固品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控制并协调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全方位管理过程。只有通过品牌管理才能实现品牌远景,最终确立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管理应遵循一贯性、差别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通过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并获取利润。品牌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企业必须更新观念,避免只重媒体宣传、促销等短期行为,而要重视品牌的延伸性管理。

品牌形成容易但维持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没有很好的品牌关怀战略,品牌是无法成长的。很多品牌只靠花掉大量的资金做广告来增加客户资源,但由于不知道品牌管理的科学过程,在有了知名度后,不再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化,不能提供承诺的一流服务,失望的客户只有无奈地选择了新的品牌,致使花掉大把的钱得到的品牌效应昙花一现。所以,品牌管理的重点是品牌的维持。如何使品牌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呢?

首先,要建立卓越的信誉。信誉是品牌的基础,没有信誉的品牌几乎没有办法去竞争。信誉的树立是依靠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机制和提升团队的素质来建立。

其次,要争取广泛的支持。如果没有企业价值链上所有层面的全力支持,品牌是不容易维持的。除了客户的支持外,来自政府、媒体、专家、权威人士及经销商等的支持也是同样重要。有时候,企业还需要名人的支持并利用他们的效应增加品牌的信誉。

再次,与客户建立亲密的关系。由于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和取得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加,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已成为惟一的途径。只有那些同客户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关系的品牌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最后,要增加亲身体验的机会。客户购买的习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光靠广告上的信息就决定购买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消费者需要在购买前首先尝试或体验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购买。所以,品牌的维持和推广的挑战,就变成了如何让客户在最方便的环境下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就可以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功能。这种让客户满意的体验可以增加客户对品牌的信任并产生购买的欲望。

事实上,企业的品牌运营,是“一条龙”式的作业方式,从市场目标、品牌竞争策略、品牌延伸思路等诸方面的设定,到营销战略的制订、流通渠道的开拓、广告制作、媒体服务,乃至出现不利形势时的危机公关,都必须精心策划、细心思量。在“品牌消费”时代,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