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蒙牛管理模式(全集)
4632900000031

第31章 品牌管理模式(3)

第一,新闻具有及时传播特性。一个企业发生了具有对外宣传价值的重大事件,就必须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出去,否则就失去了新闻价值。此时,只有启动新闻传播才能实现这个目的。事实也是这样,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这些重大企业事件都是通过新闻抢先发布出去的。

第二,新闻具有完整阐释功能。广告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以采取说理或陈述的方式来表现;但是,新闻就不一样了,它可以用文字把一件事说得明明白白,因此,新闻报道可以把企业要传达的目标信息传播得更准确、详尽。

第三,新闻传播具备危机公关职能。为什么许多企业发生危机事件后,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启动新闻传播。因为新闻传播具有危机公关的职能而广告不具备。2004年11月底,创维发生“黄宏生危机”事件,第二天即召集媒体实施危机公关。我们很难想像如果当初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媒体公关,现在的创维会是什么样子。

第四,新闻传播具有高性价比优势。为什么格兰仕很少投放广告而喜欢炒作新闻?因为和广告相比,新闻传播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一般来说,同样版面的企业新闻传播,成本只有广告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对于那些广告预算紧张的企业,当然是非常划算的。

第五,好新闻具有二次传播特性。所谓“二次传播”,就是一个媒体首先发布出来之后,别的媒体纷纷转载。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以说,新闻传播的这五大优势,决定了它在市场推广中不可替代的位置。蒙牛也正是看清了这五大优势,才不遗余力地在新闻营销上做文章。

65送出品牌,赢得信赖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顾客很难区分出产品的差别,因此,企业就要在其他方面做文章,让顾客感受到你的存在,不仅如此,最好还要把“顾客就是上帝”这种意识,切切实实地让顾客感受到。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送去主义”。企业实行“送去主义”,客户、顾客反过来也会对企业实行“送去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就是等价交换,交易双方通过交换各自获得价值的满足,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品牌有“三境”:第一境,牌在眼中;第二境,牌在手中;第三境,牌在心中。“牌在眼中”解决的是“知”的问题,广告也好,陈列也好,游说也好,进入消费者的视线是品牌的第一步功夫。“牌在手中”解决的是“行”的问题,卖也好,赠也好,尝也好,进入消费者的生活是品牌的第二步功夫。“牌在心中”解决的是“信”的问题,履诺也好,认证也好,公益也好,进入消费者的信念是品牌的第三步功夫。

企业必须“为顾客创造价值”,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为顾客创造价值就是运用新的工具、新的系统、新的技术以及新的观点,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在买到商品或享受服务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顾客感觉到更方便、更满意。蒙牛的“送去主义”正是切实贯彻了“顾客至上”的原则,真正地把顾客放在了“上帝”的位置。而这种思想,在顾客至上的今天,在商品极大丰富的今天,是非常符合时代要求的。

“送去主义”还体现了企业注重长期利益的企业战略。虽然这种方式从短期来看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甚至有一定的损失。但是,从长期来看,“送去主义”会赢得客户、顾客的忠诚,赢得他们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信赖。

蒙牛以“放长线钓大鱼”来比喻“送去主义”。蒙牛的“送去主义”含有报恩、感谢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蒙牛正是舍弃了短期利益而强调长期利益,放弃短期利益而把线拉长去“钓”长期利益这条“大鱼”。

2002年的年末,蒙牛迎来了三件喜事:“全球样板工厂”落成投产;摩根、鼎晖、英联加盟蒙牛;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

高兴之余的蒙牛并没有忘记消费者,他们想到了这些正是消费者“货币支持”的结果。因此,他们要真诚地感谢那些始终支持自己的消费者们。

当然,蒙牛也把这种感谢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在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际,蒙牛做出“一厘钱精神,千万元奉献”的承诺,蒙牛从每根雪糕、每袋牛奶的销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钱,累计1000万元,分期分批捐给奥组委;非典疫情袭来,蒙牛率先向国家卫生部捐款100万元,之后陆续向全国30多座城市捐款、捐奶达1200万元。

中国乳业市场,最常用的策略就是“买赠”。不管是“买六赠一”,还是“买三赠一”,着眼点都是“买”在先,“赠”在后——先买后赠。

而蒙牛创造性地改变了这一顺序:让“赠”与“买”脱钩,今天赠不求你今天买,但求你明天买、下月买、改年买——先赠后买。在蒙牛看来,“送去主义”是今天送去,明天、将来拿回,而且是数倍地拿回。

2003年教师节,蒙牛发起了“向人民教师送健康”活动,向120万名教师赠送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产品。2003年11月23日,蒙牛举办了主题为“给企业安装一颗感恩的心”的盛大的感恩节。公司邀请了奶农代表100人、员工亲属300人、消费者代表100人、各分公司优秀员工50人及其他各界朋友,分别代表了奶农、员工亲属、消费者、员工等,同时颁发了相应的奖项。蒙牛送去的是一袋奶、一箱奶,而赢得的可能是顾客一生的忠诚。

不仅仅是蒙牛,海尔也深知“送去主义”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塑造和销量的提升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在继“不用洗衣粉洗衣机免费理性体验30天活动”后,海尔洗衣机又通过“关爱敏感肌肤赢大奖活动”,免费为夏日敏感性皮肤的消费者送出50台海尔不用洗衣粉洗衣机。

由于夏季,人们洗衣服也越来越勤,衣服上的残留与人体的汗液混合后,容易使许多人产生不适感。为此,海尔切实贯彻了“顾客至上”的原则,充分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来考虑,推出了拥有32项技术专利的不用洗衣粉洗衣机,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可以轻松实现衣物洁净、呵护皮肤,而且电解出来的离子水,更可以杀菌消毒。

海尔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健康环保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年轻的女士和新婚夫妇更是将海尔不用洗衣粉洗衣机作为更新换代的首选,海尔也正是参透了“送去”的力量,才使得其月销量增幅达600%以上。

奥克斯锻造品牌的手法也是运用了送去的力量,非常注重对消费者的馈赠和优惠,早在2003年,奥克斯首家推出“免费年检”服务。由于空调是需要经常检测和维护的,但这一点目前消费者认识还不深,用户的服务需求还没有完全满足。所以奥克斯此次通过媒体提出了“空调年检,服务升级”的理念,同时推出“空调免费年检周”大行动。经过大力宣传,奥克斯的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奥克斯空调服务的满意度,而且也加深了对奥克斯品牌的认同感。

“先送,大量送,你最终会得到,成倍地得到”——这就是蒙牛的“送去主义”。这种做法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当消费者经过免费赠送,尝试了产品的独特感知利益以后,如果很满意的话,会再次重复购买,并形成对此产品品牌的认可。可以看出,“送去主义”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单纯地打动消费者,更不是简单地讨好媒体,获得良好的公众舆论支持,它真正的目的是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拉动,最终达到塑造品牌的目的。

66只有插位才有机会

插位是一种针对强势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旨在通过颠覆性的品牌营销,打破市场上

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营销困境,使后进品牌拓展大市场、快速超越竞争对手,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定位只能让消费者知道你的位置所在,而插位不仅要让消费者知道你的品牌位置,还要让你的品牌名列前茅。”原创本土财经《插位》一书作者李光斗这样说道。

插位让蒙牛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内成长为中国乳业的领跑品牌,蒙牛的牛根生是个传奇人物,但又是如此单纯,一生离不开牛,名字有牛,产品是牛奶,而牛的成长却跑出火箭的速度。蒙牛企业是插位用得最有特色的中国新企业。

在新经济领域的成长可以超常,但蒙牛五年就做到了国外家族企业需要几代才能做到的成长。蒙牛在出道伊始比附伊利,将内蒙古称作乳都——比附插位;选择牛奶品种时,选择了当时大家都不看好的利乐枕包——垂直插位;在大家都互相压价打折时,蒙牛又开始了组合插位,向市场投入高品质高价位的特仑苏牛奶;接着,蒙牛向市场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斜行插位,三分天下。李光斗说,经过几方的市场调查,蒙牛最终撕开了一道市场缝隙——中价位鲜奶。当时的市场由高价位鲜奶和低价位鲜奶所瓜分,高价位品质好,但价格较贵,低价位相对新鲜,但给人低档的感觉。蒙牛推出的中价位秉承了两种牛奶的长处,一举成为行业领先者。此后,蒙牛又与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接触,用捆绑插位策略,实现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目标。

2005年,蒙牛液态奶的市场份额升至25.4%,稳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