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销商还能怎么管
4538400000019

第19章 创新的经销商管理战略(6)

在很多时候,生意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是来自对自身的提高或是市场需求的增加,而是来自于竞争对手退缩所留出的空间。也就是说,竞争对手退缩的时候,就是自己进攻的最好时机。生意好不好做,很大程度上与竞争对手的多少和动作有关,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做很能赚的生意,一旦竞争者数量多起来了,可能马上就没钱赚了。现在闹金融危机了,诸多同行(也就是竞争对手)都开始纷纷消极悲观,牢骚满天飞的时候,自然是进攻最好的时候。反过来说,什么时候是生意最难做的时候,就是诸多竞争对手都在积极努力想办法的时候。

表态也得有个形式,若是厂家的预算充足,完全可以做个关于金融危机的专场研讨会;费用少的话,则可考虑采取厂家高层进行全国经销商巡回拜访的方案;若是费用很少,还可以做个关于金融危机的专题刊物,寄送给全国经销商。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厂家高层的表态和其下属员工在经销商面前的态度得保持一致,千万别出现厂家老板语气坚定地说有能力有信心渡过难关,而厂家的业务人员却在经销商面前说这下麻烦大了,我们厂这次可危险了……。必要时,得要通过严格的纪律来确保业务人员在经销商面前的态度问题。第二,尽可能地赶在竞争对手前面,以此来对比其他厂家(竞争对手)在此方面的无动于衷,让经销商自己感受到其他厂家(竞争对手)的消极或是回避思想,坚定经销商加强与己方合作的信心。

2.引导经销商转移注意力

现在是大家都知道金融危机来了,经销商老板一提到这个就唉声叹气、忧心忡忡。作为厂家,在明确地表明态度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转移经销商的注意力,毕竟,如何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作为厂家也没有一个成型的方案,这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研究。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也不能让经销商闲着,或是干等着厂家给办法。所以得要迅速转移经销商的注意力,那么,具体向那里转移呢?就是引导经销商来面对比金融危机更现实的危机,例如税务危机,内部人事管理危机,成本控制问题,隐形亏损问题等等,这些危机或是问题,正是每个经销商老板每天都在面对的。其实,金融危机是在天上飞的,目前还没怎么完全落地,而前面所说的这些危机,却是非常现实地摆在老板面前的,也是让经销商老板们很是头疼的。毕竟,以广大私营经销商老板的自身能力水平而言,这些属于管理层面的问题恰恰是其短板所在,也是制约许多经销商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在以前,生意好做的时候,这类问题很容易被掩盖过去,作为经销商老板也不太关心这些,再则说了,即便想关心,也腾不更多的精力出来,现在闹金融危机,生意清淡了,空闲的时间和精力多了,可以腾出手来处理这些事情了。

经销商老板所头疼的这些现实的问题,在厂家这边,却不是个太难的事情,毕竟,经销商公司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厂家在若干年前就已经经历过了,在技术方面,完全具备对经销商的指导能力,可考虑成立一个专项工作小组,专门为经销商解决这类税务、人事、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以缓解经销商老板的燃眉之急,这也是为了有效地转移经销商老板的注意力。若是厂家自身的技术手段有限,还可以考虑从外部引进专业技术咨询公司为经销商群体服务,而费用成本均摊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3.借机建立新的厂商合作模式

危机也是转机,目前的金融危机也可以作为密切厂商关系契机。在传统的厂商关系中,厂商双方是以产品作为合作纽带,以经销产生的利润作为利益关联点,大体采用的经销商管理策略有,给产品、给政策、给费用、安排旅游、开会发奖之类,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作为厂家之间,为了争抢客户,在同质化的策略前提下,纷纷加大投入力度,结果是新产品越出越多,政策越来越优惠,市场投入越来越大,经销商的抱怨却有增无减。这种争取经销商的模式其实是条死路,因为无论怎么投入,客户永远不会在单一利益层面承认满足,必然是胃口越搞越大,甚至在众厂家之间互相调唆,引起大家鹬蚌相争。

现在闹金融危机了,厂商之间传统的利益分配结构被打破。若是厂家不管不问,必然失信于经销商,若是单方面增加投入,一来存在成本问题,二来也没法有效满足经销商的胃口。其实,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就是建立全新的厂商合作模式,这里所指的全新厂商合作模式,是指厂商双方在产品合作的基础上,增加厂家对经销商的技术支持服务,这里所说的技术不仅仅是产品销售或是运作技术,而是使经销商公司整体提升的成套技术。

在中国,绝大多数经销商都是从私营个体户的形态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粗放,经营手段简单守旧,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弊端。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只有适者生存,光发牢骚,抱怨生意不好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传统形态的经销商正在以每年1~2成的速度在减少,这就是传统经销商不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的结局。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形势,光靠所谓的实力强也撑不了多久,而需要公司的整体改革精进,个体户形态必须向公司化形态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必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力量来支撑。厂家完全可以来做这个技术供应商,协助经销商一起,从整体上重新建设经销商公司的前后台系统,实现整个公司的改造和提升,从根本上协助经销商站稳脚跟,促进其持续化发展。并且,从单纯的经营业绩出利润,转向经营利润和成本管控的双向利润稳定体系。总而言之,就是对经销商实施公司化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经销商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问题。在经销商看来,这是治本而非治标。相比之下,金融危机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再者,这样的厂家,患难见真情,才是值得长期合作下去的厂家。对于厂家来说,这种协助经销商整体成长的新型厂商合作模式,必将是未来厂商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4.样板的打造

任何厂家都没办法在短期内把所有经销商的改造工作都完成,但可以集中精力,先行打造几个样板出来,然后,再以样板的力量来影响更多的经销商,为后期的逐层实施打下基础。作为厂家,在明确相关的金融危机应对策略或是对经销商公司化思路之后,接下来就要选择样板,集中精力把这几家样板经销商的工作实施到位,然后以区域现场会,样板经销商全国巡讲的形式,在全体经销商群体中实施传播,扩大影响,以此来转移经销商对金融危机的注意力,以及推动更多的经销商加入到公司化改造的项目中来。

5.引导经销商在危机中谋发展

经销商在当地有竞争对手,厂家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不少竞争对手,什么时候是进攻的最好时机?就是在竞争对手消极,退缩的时候。现在金融危机使得很多厂家老板信心丧失,收缩战线,控制投入。无论是这些竞争对手的内部还是他们的厂商关系,正是最为糟糕的时候,也是获得突破发展的最佳时机。作为厂家,可选择部分把握性较大的市场,联合经销商一起发起主动进攻,利用对方的退缩,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并以此来鼓动全国经销商,厂商双方形成合力,利用大好时机赢得主动。

6.启动储备经销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