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第二章所述,定势首先是人们进行宏观经济预测和判断这种思维活动的基本“零件”,没有反映经济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定势,也就没有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性预期和判断。另一方面,由于定势效应的存在,人们在基本面的预测和判断中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倾向:1.对宏观经济走势(如通货膨胀、持续快速的GDP增长、本币升值等)和企业基本面(如所处行业衰落、盈利增长、成长性等)的惯性预期定势的产生和强化会使得人们对基本面的惯性趋势产生过度的预期和判断,而对该基本面惯性趋势的改变则反映滞后和不足。某种基本面现象或者特征表现出来的趋势越强,趋势延续时间越长,则对应的惯性趋势定势越强,定势效应越明显。2.基本面某些现象中反复发生的偶然联系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有可能形成并强化为相应的定势。这种定势虽然错误地反映了基本面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但是仍然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影响的时间取决于该错误定势消退或者被证伪过程所持续的时间。
近因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一种相对初级的心理效应,会受到更高层的理性思维的抑制。更高层的理性思维路线和推导路线所包含的定势和思维定势的强度和成熟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一般说来,一个人经历并关注和研究过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现象越多,在该方面通过学习和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功底越扎实,其在该领域的思维的理性程度越高,受近因效应和定势效应的影响会越较小。同样,越是成熟和理性的市场,人们对经济大势和企业经营大势的预判越理性,受近因效应和定势效应的消极影响也相对较小,股票价格波动也会较小。另一方面,在人们普遍没有形成更高级的理性思维或者更高级的理性思维的强度和成熟度普遍较低的领域,由于缺乏理性有效的抑制,近因效应和定势效应则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强烈影响,该领域往往就是市场会犯大错误并产生大的市场波动的领域。而在人们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更高层次的理性思维(包括相应的定势和思维定势)就会逐渐产生并普及,近因效应和定势效应因而开始受到理性思维越来越强的抑制。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以及90年代末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乏高层次理性思维的抑制而导致市场犯下的巨大错误,同样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虽然类似的错误将来还会发生,但是同样的错误则很难想象会再次发生。
§§§第四节技术面对市场的影响
股市的技术面指的是现在已知的有关股市过去和现在的走势和交易状况。绝大多数的股市投机者都会关注股市技术面的信息,并根据这方面的信息进行判断、预测和决策。技术面的信息被人们所感知,然后影响其心理活动和交易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的运行,这是我们分析技术面对市场的影响的基本思路。
一、股价运动的趋势和惯性
(一)股价运动的趋势
股价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保持一定的总体运行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通常所说的趋势。股价趋势从运行的方向上来看,可分为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水平方向趋势三种。
上升趋势:股价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中,每一波的顶和底都在逐次增高,即为股价处于上升趋势的明显特征。
下降趋势:股价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中,每一波的顶和底都在逐次降低,则为下降趋势的明显特征。
水平趋势:股价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中,每一波的顶和底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几乎呈水平延伸,则表示股价运行的趋势为水平方向。
股价趋势从运动的时间和规模看,可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三种。其中,每个长期趋势包含着若干个中期趋势,每个中期趋势包含着若干个短期趋势。在长级别时间周期的趋势运动中,其次级乃至更次级趋势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该级别时间周期的趋势。不同趋势所对应的时间周期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趋势产生的动因加以具体分析。
(二)股价趋势运动的惯性
股价趋势一旦形成,即使股价的上升或者下降已经充分地反映了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但是股价趋势运动一般不会就此停止,而是会惯性上升或者下降。如果股价已经形成水平趋势,即使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水平趋势也不会轻易地被打破,或者说水平趋势会阻碍股价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这就是股价趋势运动的惯性。不同方向的股价趋势都对应着相应的趋势运动惯性:上升趋势惯性、下降趋势惯性、水平趋势惯性。
股价趋势惯性产生于市场参与者对股价趋势进行感知中的定势效应。在股价某种趋势运动中,这种趋势运动不断被市场参与者所感知的结果是价格趋势定势得以形成并被不断强化:
价格趋势定势:价格过去上升(下降,水平)→价格将来继续上升(下降,水平)
价格趋势定势产生以后,在该趋势定势消失之前,该定势总是会使得人们对未来价格的运动产生保持原有趋势的预期,而这种预期则会使得人们的持有意愿产生同方向的运动变化,从而对价格产生同方向的推力,表现为原来趋势的惯性运动,一直到不同方向的力量改变这种趋势为止。股价运动趋势维持的时间越长,股价趋势定势便会得到越多的强化,因而具有越高的强度,其产生的对股价趋势运动的推力或者说股价趋势的惯性就越强。
不同时间周期的趋势对应着相应时间周期的趋势惯性:长期价格趋势惯性、中期价格趋势惯性、短期价格趋势惯性。各级别时间周期的趋势是相对独立的,即某级别时间周期的趋势的惯性只取决于该级别趋势的运行状况,而与其更高级别或者更低级别时间周期趋势无关。
通过股价的启动产生的股价的趋势运动后,趋势定势得以产生并在趋势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定势强度不断提高。而趋势定势的形成意味着在股价以后的上升(下降,水平)运动中,由股价上升(下降,水平)作为条件模式会通过趋势定势激活结论模式:将来股价继续上升(下降,水平),从而形成对股价将来的预期并进而提高(降低,维持)人们对股票的持有意愿。因此,在股价产生趋势运动后,趋势定势得以形成并不断强化的结果是其本身又成为加强和维持股价趋势运动的动力。二、市场运行在技术面表现出来的规律性所导致的股价运动“惯性”或“提前性”市场运行中有时候会在技术面上表现出某种规律性,例如:
1.技术形态上表现出的规律性。比如:某点位的支撑(阻力)很强,股价一旦跌(涨)到该点位就会反弹(调整)。再比如有效突破后的股价走势特征。
2.均线的支撑(压制)。比如某段时间某时间参数的均线对股价的运行反复表现出很强的支撑(压制),股价一旦碰到这条线就会反弹(调整)。
3.成交量与反弹(调整)。比如大盘下跌过程中一旦成交量下降到某个水平则中短期见底反弹,大盘上升过程中一旦成交量上升到某个水平则中短期见顶调整,此种情况反复发生。
类似种种,不一而足。有些是出于阴差阳错的原因,只是在短时间内偶然表现出规律性且被人们所认知;有些则受某种中短期因素的影响,在中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内在必然性;还有一些在中长期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且为市场中多数技术派人士所信奉;有些比较直观,能够被多数人所感知和总结到。有些则比较隐晦,只被少数人所领悟。总之,某种规律性的现象反复发生且为人们所感知,就会在其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定势,进而对其后来的预期和操作产生影响。这类定势可概括地描述为:技术面的某种特征出现→股价后来的运动状况
该定势在投机者头脑中形成后,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应可分两种情况分别加以分析:
一种情况是条件模式中技术面的某种特征只会以很难加以事前预测的方式突然出现(如底部放量),或者即使能够提前预测其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很难利用这种预测进行提前操作(比如有效突破),那么这种特征出现后投机者对后市的判断和预测会受到该定势的影响,而其按照该定势进行预测和操作则客观上使得股价倾向于按照定势中结论模式的(也就是以往规律中的)方式进行运动,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惯性”(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此惯性非继续以前运动方式的惯性,而是重复规律中运动方向的惯性)。
另一种情况是条件模式中的某种特征会以某种趋势逐渐出现,可以加以事先预测和操作(比如股价接近阻力位或者均线),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会按照该定势对后市进行提前的预测和操作,而这会使得市场进行提前的反应,使得股价的某种运动趋势被提前透支。这也意味着,当市场技术面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规律已经被多数人所掌握,而且这种规律发生的条件能够被人们提前预测,那么这种规律便失效了。
这些规律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反映这种规律的定势在市场公众中的强度和广度。不管技术面的某种特征与其后股价的运行状况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实际强度如何,只要在近期(近期的时间跨度取决于该技术面特征的时间周期,二者是相互对应的)其发生的次数越多,二者联系越一致,那么相应的定势越是会被有效强化,其强度越高,对后市的影响越大。另一方面,该规律越直观,发生的次数越多,内在联系表现得越一致,则其对应的定势的广度越大,越适合运用公众心理进行分析,对市场运行的影响越大;相反则广度越小,则越适合运用个别心理进行分析,对市场运行的影响越小。
三、投机者止盈(损)策略与加(减)仓策略对市场的影响
有些投机者买入股票后,会选择止盈和止损的操作策略。止盈策略意味着当买入后股价上升到预先设定的止盈位(一般为高出买入价一定的百分比),则坚决卖出。止损策略意味着当买入后股价下跌到预先设定的止损位(一般为低于买入价一定的百分比),则坚决卖出。
也有些投机者初次买入股票一般会选择很低的仓位,然后根据后市的表现选择加仓或减仓。在这方面会有不同的策略:有些选择涨则加仓跌则减仓的策略,有些则选择涨则减仓跌则加仓的策略。
市场中的投机者在上述策略的选择上如果没有表现出一致性,而是分散的,比如我们设想不同的投机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即使选择了相同的策略,其买入点、止损和止盈比例不同、加仓和建仓比例不同,那么这些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对市场的影响就很有限。可问题是,投机者在策略的选择上会高度分散还是会受某种共同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致性呢?
其实这些交易策略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长期地提高收益期望值。一个投机者选择怎样的交易策略主要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当然,根据近因效应,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近期的经验。也就是说一种策略在以往(尤其是最近)给他带来成功(甜头)越多越大,他选择该策略的概率越大,相反一种策略在以往(尤其是最近)给他带来的失败(苦头)越多越大,则他放弃和回避该策略的概率越大。而一种策略在以往(尤其是最近)给投机者带来的更多的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则主要取决于其以往(尤其是最近)的走势特点。以往(尤其是最近)一波酣畅淋漓的大牛市(如05至07年的行情)会使得采取止盈策略的投机者扼腕叹息,使得那些采取不调整20%以上坚决不止损策略的投机者眉开眼笑;而一波灾难式的大熊市(如08年的行情)则会让不懂得止损的以及过早采取越跌越买加仓策略的投机者捶胸顿足,而让那些采取止损策略以及不上升20%以上坚决不加仓的投机者幸免于难;而09至11年的震荡行情则让很多采取止损策略的投机者苦不堪言,甚至让一些长期投资的信奉者饱受“坐电梯”之苦而开始考虑采取止盈策略。
总之,投机者的交易策略的选择是基于过去(尤其是最近)经验的总结,或者说是对过去市场技术走势通过定势效应的另一个层面的反映。一种策略在过去成功(失败)的经历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效果越显著,时间分布上越靠近现在,那么这种策略越是会被更多的投机者所信奉(质疑)和采纳(放弃)。
一旦一种策略被市场中很多参与者所信奉和采用,那么其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则会比较显著:如果市场中很多投机者采取止损策略,市场由于某种原因(技术调整或者基本面恶化)调整到一定幅度的时候,往往会引发连锁的止损抛盘,导致市场过度反应,如09年8月的下跌行情;如果市场中很多投机者采取止盈策略,那么当基本面发生重大改观开始上涨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连锁的止盈抛盘,导致市场反应不足,如05年下半年至06年初的行情;当市场中很多投机者采取越涨越买策略的时候,市场就会发生上涨过度,如09年6—7月行情;当市场中很多投机者采取越跌越买的策略的时候,就会发生对利空反应不足的情况,如08年年初行情。
四、敏感点位对股票价格的阻挡和支撑作用
(一)历史行情中形成的敏感点位
很多投机者会看盘观察实时行情,更多的投机者会经常回顾和总结历史走势。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过去的价格点位会与其情绪情感或者预期判断建立起联系,使得该投机者对该价位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以后一旦指数或者股价运行到这个点位,会使得他对股票的持有意愿发生陡升或者陡降,进而对市场运行产生影响。这些点位包括:
1.一波行情的顶部与底部,有两方面的原因强化这个点位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