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透视股市投机
4361000000012

第12章 股票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变动(4)(2)

市场心理的同向差异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分析可采取如下思路来进行:将市场中不同个体心理的对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同方向(以下假定为乐观程度上升)但不同程度的变化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据市场中不同个体不同的心理变化程度分布情况确定其平均值,将平均值的变化作为公众心理的变化,另一部分则以平均值为界,变化程度高于平均值的为多方,低于平均值的为空方。这样,市场心理的同向变化的差异对市场的影响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市场公众心理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价格上升但是无成交。二是多空对抗对市场的影响:由于平均值以上的多方与平均值以下的空方势均力敌(为了简化问题,假设市场心理的同向变化的差异是均匀分布的),因此多空对抗的结果是有成交但是价格稳定。同向差异越大,成交量越大。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结论是:市场心理的同向平均变化会导致股价同向的变化,市场心理变化程度差异则会导致市场交易的发生。

三、股价变动与成交量的关系

如上所述,股价变动与成交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股价变动是市场心理(包括公众心理和个别心理)变动所导致的市场需求曲线变动(包括的市场需求曲线的上下移动和形状的变化)所引起的,而市场中的交易则是由于不同市场参与者之间心理的差异所导致的对股票需求不同的变动(包括不同方向的变动以及相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成交量反映的是市场心理差异和分歧的程度。在这方面很多人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比如,很多人认为股价上升是大量买盘向上拉动的结果,股价下跌则是大量卖盘向下打压的结果。这种认识只是看到了表明的现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在任何时候,股票的买和卖一定是同时同量发生的,有买盘必然有相应的卖盘,有卖盘也必然有相应的买盘,我们在看到大量买盘的时候应该知道同时也有同量的卖盘,反之也是。某段时间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并不存在必然和直接的联系:股价可以在巨大成交量中保持横盘,也可以上涨或者下跌。在没有成交量或者几乎没有成交量的情况下,股价仍然可以上升和下跌,如图3-11所示。

而另一方面,股价变动与成交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间接联系。比如:量在价先,即成交量领先于价格运动,或者说“成交量是价格的先行指标”。底部放量上升,则上升趋势可期;顶部放量下行,则是主力出货的信号。价升量增,则涨势可以持续;价跌量增,则跌势可以确认;价升量减,则涨势难以持久;价跌量减,则跌势接近尾声。对此现象和规律部分可以通过某种心理在市场中逐步扩散对市场的影响机制加以解释:某种理念、理论和方法、预期和判断、小道消息、情绪等在市场中由点到线到面的传播和扩散过程,是市场参与者之间产生心理差异然后又弥合该差异的过程。在该过程的初期阶段,心理差异的产生和扩大导致交易发生,成交放大,上升(下行)趋势产生。但这个阶段上升(下行)趋势一般不会终结,因为在该心理扩散的初期阶段,还有大量的市场参与者没有接受该心理,或者说该心理还有较为广阔的扩展空间,而该心理的不断扩散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需求曲线不断上移(下移)的过程,股价上升(下降)的过程。随着该心理的进一步扩散,市场心理差异达到最大化以后开始进入市场心理差异逐步缩小的阶段。在该阶段随着市场心理差异的逐步缩小,成交量开始萎缩,但是由于后期接受该心理的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曲线的上移还会带动市场需求曲线的整体上移,所以上升(下降)趋势尚可延续。到该心理完全扩散或者接近完全扩散时,市场心理差异基本消失,成交缩量,由心理扩散带来的上升(下降)动力也基本枯竭,此时趋势随时可能发生逆转。

四、市场人气与成交量

市场人气指的是某个市场的人气,这个市场可以是整个股票市场,也可以是某个板块的市场,也可以是某只股票的市场。也就是说,整个股市、某个板块或者某只股票都对应着相应的人气。那么,人气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首先,人气跟人们愿不愿意持有股票以及持有股票的意愿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时点,市场中的所有股票都有人持有,没有股票会被暂时扔进垃圾桶里。公众对股票的持有意愿会反映在股价上,而某只股票的股价与该股票的人气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很多股票由于公司基本面不断实质性地改善而走出一波大牛行情,但是其人气未必很高。2009年的股市大盘点位相比于前两年是处于低位,但是人气却很高。人气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市场哪方面的特征呢?

人气实质上反映的是某一市场的投机氛围,它反映的是人们关注某个市场并且愿意参与该市场的中短期投机活动的程度。关注并且参与市场投机活动的人越多,人们关注的程度以及参与投机的意愿越强,市场中的投机活动就越盛行,该市场的人气就越高。市场中人们的投机热情或者说投机活动的盛行程度一般会表现在成交量上,二者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因此,成交量是反映市场人气的重要指标。需要指出的是,成交量在任何时候都是反映市场个别心理差异的指标,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而投机作为一种心理博弈游戏本身就是建立在个别心理差异基础之上的,所以用成交量作为反映市场投机氛围或者说市场人气的指标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另一方面,市场人气或者说投机氛围是相对稳定的,而市场个别心理差异或者说成交量则是变化易动的。综合这两方面,我们可以认为,市场人气相比于成交量是相对稳定、变化缓慢的,市场人气通过某段时间市场成交量的总体状况得以反映,而某一天的成交量不足以反映市场人气的变化,这就好比某一天天气的变化并不足以反映季节的变化一样。

一个市场的市场人气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公众的投资和投机理念。一般说来,越是不成熟的市场,投机越盛行,市场人气越高。2.某个板块或者某只股票的基本面特征。基本面上越具有不确定性和想象空间的板块和股票,越容易积聚人气,因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投机活动滋生的土壤,“水至清则无鱼”,人们愿意赌明天的天气如何,没人会去赌明天太阳是否会从东方升起。3.约定俗成的习惯。某些股票曾经是投机者的乐园,那么这种人气很可能会保持下去,在今后很长时间它都会吸引投机者的眼球,股性保持活跃。这就好比集市一样,一旦约定俗成,买家卖家就会不断地不约而至。4.赚钱效应和赔钱效应。牛市行情导致大多数投机者赚钱,这会强化其投机意愿和行为,熊市行情则相反。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牛市中随着行情向上成交量一般是趋于上升的,熊市中随着行情向下成交量一般是趋于萎缩的。

行情向好可以提升市场人气,同时,人气提升又会对行情产生向上推力。人气提升意味着市场中的投机机会增加,流动性增强,这会吸引更多的投机者加入,也会提高投机者的持股意愿,而这些都会推动需求曲线的上移,从而推动行情向上。因此,行情与人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正反馈关系。这意味着,相对来说,人气高的股票其实是更适合于投机而不是投资的,因为人气高的股票支撑其价格的除投资价值因素外,还有投机价值因素和资金面因素,因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的泡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