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设某种心理使人产生乐观预期和判断,从而使得对股票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均上升比例为n。该心理开始在个别市场参与者中产生,导致其个体需求曲线上升到原来1+n倍的位置。这样该个体的需求曲线中有更多股票的持有意愿高于市场价格,他开始买入股票,一直到其个体需求曲线上等于股价的那个点对应的持有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需求曲线也开始慢慢上移,股价开始上升,并且伴随着成交。随着心理的扩散,更多个体的需求曲线开始上移,并且开始买入,市场需求曲线和股价不断上升,并且伴随着市场交易发生。而此时随着股价的上升,对前期需求曲线早已上升并且买入股票的个体来说,其需求曲线中排序较靠后的股票的持有意愿开始低于股价,于是开始卖出。随着心理扩散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个体需求曲线发生上移,而这时市场需求曲线和股价的上升速度以及成交量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需求上移的个体数量在增加,这是使市场需求曲线和股价上升速度加快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曲线的上升和股价的上升,每个个体需求曲线的上移对市场需求曲线上移的贡献已经开始下降,而且每个个体发生的交易数量开始下降,这又是使股价上升速度减慢和成交量下降的因素。随着该心理扩散成为市场公众心理,市场达到最终状态:市场需求曲线上升了,股价上升了,而每个个体的持股数量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较早产生该心理的个体在个体需求曲线上升过程中买入的股票在市场需求曲线的上升过程中又卖出,从中有所盈利;产生该心理较晚的个体在开始阶段卖出股票,而在产生该心理后又在高位买了回来,如果不考虑未卖出的股票通过股价上升带来的盈利,实际上是亏损的。
同样的思路可以推导悲观的心理在市场中扩散的过程。最终结果是:股价下跌,个体持有股票数量不变。较早产生该心理的个体先是卖出部分股票,然后在低位买回股票。而较晚产生该心理的个体则是先是买入股票,然后在低位卖出。
(三)市场心理的对抗对市场的影响
前面所述的两种情况均为发生心理变动的个体与没有发生心理变动的个体之间产生个别心理差异从而发生市场交易,下面我们将要分析的市场心理对抗指的是市场中发生相反方向心理变动的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所引发的市场交易,一般表现为某些个体的股票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上升,有些个体的则下降,从而导致交易的发生以及股价的盘整或者波动。
市场心理的对抗多见于以下情况:1.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对同样的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的相反的解读,对后市相反的预期和判断。比如对基本面的变化从不同角度的解读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对技术面的变化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面对同样的市场心理面集体疯狂的特征,有些个体会随之疯狂,有些则会因之而谨慎。2.庄家与散户之间的博弈游戏。很多情况下,庄家会诱导散户的心理和操作,然后采取相反的方向进行操作:会在利用(甚至制造)企业基本面信息,“描画”技术面信息,散播虚假心理面的信息让散户们在恐慌和绝望中卖出手中筹码,然后采用同样的手段拉高股价,让散户们在乐观和疯狂中买入庄家抛出的筹码。
在发生市场心理对抗的情况下,对后市预期和判断的乐观程度上升(悲观程度下降)的那一方我们通常称为多方,而对后市预期和判断乐观程度下降(悲观程度上升)的那一方我们称之为空方。多方乐观程度上升导致持股意愿和需求曲线上升,空方乐观程度下降导致持股意愿和需求曲线下降,由此导致多空双方发生交易。市场心理对抗对股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取决于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多(空)方的力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多(空)方的规模,即持股意愿上升(下降)的需求的数量。二是多(空)方乐观程度的升(降)幅及其导致的个体需求曲线的升(降)幅度,幅度越大,意味着其增持或者减持的股票比例越大。多空方对抗开始后,多方由于持股意愿和需求曲线上升,以前低于股价的部分需求所对应的持股意愿开始高于股价,因此开始增持;空方由于持股意愿和需求曲线下降,以前高于股价的部分需求所对应的持股意愿开始低于股价,因此开始减持。如果多方力量等于空方力量,那么多方的增持和空方的减持正好相抵,市场交易发生,股价不变;如果多方力量大于空方力量,则对抗的结果是多方的增持除了抵消空方的减持之外还有剩余,这部分剩余大致上可以按照前面(一)中所述的个别需求曲线的陡然上升对市场的影响来加以分析。最终结论是:股价上升,成交量大致为多空对抗成交量与个别需求曲线的陡然上升所引致的成交量之和;如果空方力量大于多方,同样思路进行分析的最终结论是:股价下跌,成交量大致为多空对抗成交量与个别需求曲线的陡然下降所引致的成交量之和。
(四)市场心理同向差异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市场心理同向差异变化指的是市场个体心理对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进行了同方向的解读和乐观或悲观的心理变化,但是不同个体之间在心理变化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表现在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上则是不同个体的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发生了同方向的移动(上升或者下降),但是移动的幅度是不同的,由此会引发交易产生并且对价格产生影响。
市场心理同向差异变化多见于以下情况:1.由于思维路线和推导路线的差异,不同的个体对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或者虽然运用的思维路线和推导路线相同,但是相关定势的强度和成熟度存在差异,解读的结果也不相同。总之不同个体之间心理变化方向相同但是程度不同。2.处境不同。即使个体间对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进行了完全相同的思维和解读,由于所处的境况不同,其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的变化程度也会不同。比如已经盈利的投机者比尚未解套的投机者一般具有更强的落袋为安的欲望,其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的上升相对缓慢。3.投资(投机)理念和策略的差异。越是倾向于价值投资的个体,越是关注企业价值以及跟价值关系密切的基本面的变化,而不关注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越是倾向于投机的个体,越是更关注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因此,面对同样基本面、技术面和心理面的变化,投资者和投机者心理变化的方向也许相同但是程度会大不同。当市场逐渐走好,人气高涨,趋势明朗的时候,趋势投机者的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会显著提高,而倾向于价值投资的个体其持有意愿和需求曲线会上升幅度较小,对于绝对的价值投资者而言甚至不变。4.对信息的掌握和明确程度不同。面对同样的利好或者利空,对信息了解和确信程度不同的个体的持股意愿和需求曲线的反应程度也不相同。对信息缺乏了解和确信程度较低的个体往往会对信息反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