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的雨水特别足。夏雨未来前已是狂风大作,昏天暗地,令人惶惶然。乱风吹过檐下风铃,急促无序,远处隐着滚滚的雷声,风雨欲来的先兆已很明显,但骤雨依然长久未曾落下,只有灰暗的天空依旧,风声依旧,等待的心慢慢疲惫下来。突然之间,猛烈的大雨倾盆而至,终于到了,反让人暗暗舒了一口气。
开始时雨点急促击打在玻璃顶棚上,批批啪啪溅起大大的水泡,雨柱如碎瀑飞泄而下。尔后雨势开始舒缓下来,天空也渐渐明亮,雨丝斜飘窗棂是点滴如歌的慢板,柔曼轻灵、绿色的风淡淡拂过,空气中漾起一份隐隐清凉。
雨终于停止,小鸟们纷纷跳上枝条仰首歌唱欢鸣,青草的香氛氤氲环绕,澄彻的空气爽心透肺。站在房前院中,望着水洗过的天空,高且远,远景中浮现着一脉而去的西山,牵着人心,向它飞去。
多年前第一次去夏威夷大学,也是平生头一次出国。一直欣欣然的心情在飞机启动的一刹那突然改变,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来,不禁悲从中来,不能抑制。邻座那位中年日本男子递过一张纸巾轻轻地说:“一切都会好的,不要担心。”他温和的声音至今仿佛依然殷殷在耳,是一份不去的慰藉。
到达夏威夷时是圣诞节的前一天,节日的气氛亦已浓郁。出了大门便见到朋友那张欢笑的脸,他给我戴上一串夏威夷花环,笑着说:“Aloha”。“什么意思啊?”笑着追问。“这是当地土语,是欢迎的意思。”
夏威夷是一个多元文化混合的区域,无论是夏威夷土人、白人、或众多亚裔人士都平和地生活在各个岛屿上。夏威夷大学MNNOA校区位于夏威夷第二大岛火奴鲁鲁岛,此乃州府所在地。
大学背依青山,山势高巍和缓,其色青郁。学校建筑风格疏朗宽阔,园林布局则赋东方色彩,有极深的日本园林痕迹,尤其注重禅意的表现。校园中的一座“日式花园”建成于1963年,完全得日本人捐赠营造,由着名园林设计师KenzoOgata主持设计。园中树木幽深扶疏,小径高低曲折,一条直接从近旁河流援引而来的小溪清澈婉转,活泼生动。溪边筑有高台,站在台上观水中游鱼,其色斑斓多样,成日结队漫游,来来去去,颇有意趣。花园深处建有一日式茶苑,清幽冷寂,应该是演示茶道的所在。此处院门总是重重深锁,在大学盘桓一年半有余,从未曾见其开过一次门。倒是在溪流边的高台上举行过一次日式击鼓表演。一位身着黑色日本和服的表演者头缠白条,正对大鼓,时疏时疾,击鼓声声,声声直捣心肺。表演大约持续了半小时左右,吸引了众多学生老师前来观赏。
一日下午,知道校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将举办一场小型日本古筝演奏会,特地早早前往。几张日本十三弦古筝皆安置于地,类似韩国伽倻琴的演奏方式,与中国古筝表演形式不同。据朝鲜古籍《新罗古记》言及,伽倻琴乃古朝鲜新罗国南方的“迦倻国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十二世纪朝鲜文籍《三国史记》也曾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倻琴与筝制度小异,大概似之。”新罗朝时期,即公元七世纪~十世纪之间,伽倻琴东传至日本,日本人名此乐器为新罗琴。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内,至今仍保存着一张当时制作的伽倻琴。自中国一脉传承改良后的日本十三弦古筝后被称为Koto。
身着日本传统和服的古筝老师美丽端雅,凝然跪坐于筝前,双手平放于膝上,敛容低首行礼。尔后,无他言,直以音乐述心声。乐音并非迅即强烈,却铮铮然依有大和民族坚忍顽强之风,方寸间的清泠琴韵,完全控制的心音表达。
此时窗外骤雨突至,阳光却依然时隐时现。雨点匆匆下落滑行,更显绿树之青碧苍然。清新的空气从窗外迎面扑来,好不爽快。小鸟急急地从这根树枝飞到另外一根,仿佛想找个隐秘的地方避雨,又仿佛在为难得的雨之洗礼而快乐无比,喈喈鸣唱。忽而之间,雨又变得柔细若飘丝,恍若无法感知的存在;喔不,雨又急急斜打过来,但不能听到雨敲窗棂,此地遮雨的屏障实在太好,反而是一种遗憾。
草地上落花纷纷,淡淡的馨香随风飘入室内。湿润的草丛中有水珠点点,在雨后重现的阳光下朵朵闪烁。阵雨洗涤后的青山此时愈发郁然凝翠。几近黄昏,红透天边的晚霞动人心魄。
想起陈眉公《小窗幽记》中的“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逐听之,声声入肺肠”句,年光虽异,但情思原也相似呵。
(原刊于三联书店《竞争力》杂志2009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