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超越竞争:狼烟背后的广阔天地
4149400000037

第37章 外部公关:超越竞争的技巧(2)

3.企业文化的影响。CIS在刚开始时仅用于规划和视觉设计,很难对企业产品、商标、企业形象的内在逻辑做出更为深入的探讨。然而随着CIS的发展,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时,必然要触及企业的管理、行销、宣传以致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等深层次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兴起和深入研究,从一个方面为CIS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CIS向企业管理的更广、更深的方面发展。

(第二节)CIS与企业文化

一、CIS的因素构成

在90年代,消费行为更趋向于感觉和时尚,而不是传统的价格,质地等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吃麦当劳、肯德鸡与美国人吃全不一样,别人是吃快捷、方便、卫生,而中国人吃时髦、气派,不论其味道本身怎样,吃不吃得惯,反正它们代表另一种生活方式,是相对富有的标志。因为,美国快餐到中国成了“慢餐”,立等可取的汉堡代替了工艺复杂的四大名菜。这就是现代人的消费特性——产品本身被放在了次要地位,本该是附加的价值——形象,反而成了消费者购买的对象。

美国耐克(NIKE)正是看中了人们心中这种消费倾象,创造了“酷”的耐克鞋,而大获成功。可是前不久,报纸也刊登文章说耐克公司也遇到了麻烦,即耐克“酷”的形象由于消费者日众而遭到怀疑,对耐克公司来说,耐克鞋的质量不是问题,成败关键在于怎样稳住“酷”的这个形象。

因而,对今天的CIS来说,核心不再是早期的统一的标识——尽管它们仍然重要——而转变为公司刻意要向消费者灌输的理念,这种理念来自于公司的文化,付诸于企业的行动,从广告到公关,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都刻守这一理念,将公司的名字变为这一理念的代名词,使顾客在追求这种感受时,不再想到别家。CIS的目标就是如同“复印”——这一英文单词即来源于“施乐”这一名称,“施乐即是复印,复印即是施乐。”

具体地说,CIS又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CIS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部分组成。

1.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简称VI)是静态的识别符。它是CIS最早,最原始的内容,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有组织地系统地传播企业经营讯息。

视觉识别内容相当广泛,效果也最直接,基本要素包括:企业名称、媒体、名牌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图案、企业造形、宣传标语及口号等,并适用于产品、包装、日常用品、办公用具、招牌、广告及陈列展示等方面。

视觉识别的传播与感染力量最为具体。透过视觉识别,能够充分地表现企业的基本精神和特有的个性,使社会大众一目了然地掌握所传达的讯息,达到识别目的。

但是,必须注意,脱离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视觉识别是没有太大商业用途的,那不过是一些艺术技巧而已,与我们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目前,市场上许多关于CIS的书籍大讲美学设计知识,我们认为对企业家来说是价值不大的。这些都是专业人员的研究范围,企业家要知道的是“CIS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这样的答案,以及对CIS与企业战略的吻合度的指导与掌控。

2.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又称活动识别,是企业动态的识别形式。它以理念识别为动力源。行为识别规划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教育及对社会的一切活动。

对内的活动包括:干部和职工教育,创建工作环境,职工福利及研究发展项目等。

对外的活动包括:市场调查,产品推销,公关活动,沟通联络、企业宣传等。各企业积极开展各项对外活动特别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赢得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同。

CIS的基本精神在于理念识别,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理念识别是CIS运作的原动力和实施的基石。完整的企业识别系统的建立,首先取决于企业经营理念的确立。

3.理念识别包括企业经营信条、精神标语、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企业风格与方针策略等内容。企业精神标语集中体现了企业理念。如台湾统一企业的“开创健康快乐的明天”,美国麦当劳公司的“品质、服务、清洁、价值”。

CIS怎样运用于具体的企业(导入),已有很多书籍论述到,也有不少专家从事于此项工作。鉴于本书的主题,我们不过多描述CIS的具体操作。但是,我们认为,必须为CIS作出一些说明,澄清一些误解。超越战略的企业应当利用CIS这把利剑,但也必须注意CIS只能运用于正确的基础之上。CIS是战略的一部分,它只有在企业已确定自己的方向,并已在逐步积累实践能力的时候加以运用,如果没有战略指导思想,CIS只是一个空架子,中看不中用,如果没有行动能力,CIS就近乎于江湖郎中,只会吹牛,最后只能招致消费者反感。

二 CIS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可以称得上是企业识别系统基本精神之所在,也是整个企业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CIS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塑造企业的“心”——理念识别系统,并使之统帅企业的“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和企业的“脸”——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以从整体上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理论为CIS设计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源泉,这表现在:

1.企业文化决定着CIS设计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中有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准则,企业形象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许多内容。CIS设计必须全面、准确、鲜明地表现出企业文化,塑造出企业的一颗跳动的“心”。

2.企业文化是CIS发挥作用的源动力。企业文化的作用,对企业内部而言,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它以企业精神为核心,把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上来,又通过企业所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以见于文字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形式,对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和控制。企业文化对企业外界环境的作用,则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通过其各种渠道输出产品、服务、公关、广告等时,也在传播着企业文化。离开企业文化,CIS设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企业文化理论为CIS设计提供了利器。企业文化学中的企业文化要素、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文化分类、企业文化功能、企业文化建设等,对CIS设计都有着具体的指导作用,为CIS理论所吸收,并具体地表现出来。

在日本,CIS理论和企业文化几乎是同时期兴起和发展的,并都有着深刻的文化传统。无疑CIS在发展中吸取了文化的精髓,强调了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目标等,使企业理念识别更加丰富多采。同时,CIS又使企业文化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变得更加外向,与市场行为结合得更加紧密。因此,可以说CIS是在吸取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三、CIS与广告宣传的关系

我们认为,把CIS理解为广告技巧完全是种错误,而又是对CIS了解不多的人最常犯的错误。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其所带来的主要变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市场竞争和商品购销活动也因此掀起了高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广告宣传应运而生,成为企业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企业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宣传在企业中开始得到普遍运用并受到高度重视。

CIS与广告宣传有着天然的联系。CIS这个“巨人”最初是从广告宣传中走出的,广告宣传的不断繁荣、发展极大地丰富了CIS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而CIS的成熟也促进广告宣传进入更高级发展阶段。

广告宣传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其每一发展阶段都对CIS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商品时代与CIS设计。20世纪50年代,西方广告处于商品经济包围之中。只要商品好,并配合以一定的经营方法,就能有效地推销商品。这一时期,广告设计侧重于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利益上,这实际就是CIS设计的萌芽。

2.印象时代与CIS设计。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获得迅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同类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销售经理鲍奇曾评论道:“新产品的蜜月佳期越来越短,我们开发的新市场正受到新进入的公司的蚕食。”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广告宣传进入所谓的印象时代。企业通过各种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声誉,开创名牌产品,使消费者根据广告的“名声”和“印象”选购商品。CIS设计最初就是以标识设计为主,作为企业产品形象及自身形象包装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企业产品促销的一种策略手段。

3.位置时代与CIS设计。20世纪70年代后,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广告竞争也随之加剧。在此情况下,广告设计仅仅强调商品的性能特点,顾客的利益或企业的印象,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了。广告宣传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这一理论是市场营销中“产品定位”在广告中的应用。它认为,广告活动的效果,并不在于如何规划,而在于把广告的商品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在80年代,广告定位开始风行世界。广告最重要的便不再是创造性,而只“取决于人的心理能领会的所得到的众多信息中的一个能力”。

CIS理论便是建立在广告定位理论基础上的,广告定位理论促进了CIS设计的成熟。视觉识别(VI)统一以企业标志为核心,各种形象设计皆以此为中心,其目的正是要在信息大量涌流的环境中使消费者易于识别,易于找到“感觉”,产生“挡不住的诱惑”,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稳固位置。

4.系统形象时代与CIS设计。进入90年代,“系统形象广告”概念开始产生并日益深入人心。全球性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媒介的发达,使企业竞争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源竞争,资金竞争,人才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等,发展到了整体竞争——企业形象竞争。这种竞争有别于60年代的产品形象竞争。60年代的产品形象竞争更多地表现在局部,表层,虚象性的竞争,而且形象塑造的很不完整,很不统一。而90年代的企业形象竞争则是整体的,统一的,有序的,特异的和本质的竞争。这种竞争有着强大的力量。超越竞争的战略所需的外部形象也是一种“系统形象”,但又有其特殊性。因为这种形象并不只是力求与竞争者区别开,还在于让顾客知道只有本企业永远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并代表未来的趋势。

CIS是这种企业形象树立的基本方法,它为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找到了根本的系统的表现方法,使企业形象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广告与CIS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二者毕竟是两个有重大区别的系统。这表现在:!广告与cis策划的程序不同。虽然二者都必须面对市场,但CIS更多地是“从里向外”考虑问题,即从企业形象差异的角度,更多地检讨企业自身的问题,而现代广告强调“以外向里”考虑问题,即从消费者“心智,头脑或心理”出发来进行整体策划。(2)广告与CIS在内容上有差别。CIS包括了MI,BI和VI,是为企业战略直接服务的。是企业形象的整体系统,而广告是实现促销的一种手段,虽然广告在很多情况下也关系到企业的全局,如品牌定位问题,企业精神等。但它更着重于商品而非企业整体。

现代广告的两个主要内容是广告创意和主题策划。要取得广告宣传的成功,这两个方面都要与CIS紧密结合,具体地要做到:(1)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密不可分。(2)主题艺术化问题必须结合CIS手册。(3)广告视觉设计必须与CIS统一。(4)媒体策划必须有利于CIS的推广。

总之,广告宣传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精神理念、行为准则等内在形象特征,否则就只能浮在表面,形不成震憾人心的视觉冲击。而CIS,尤其是VI要取得成功,也必须依赖于广告宣传的特有功能和作用,去争取消费者,去击败竞争者。

到这里,我们想把对CIS的讨论告一段落。我们之所以讨论这一主题,是因为CIS是企业超越战略的外部努力,是企业将创新迅速变成经营成果的有力手段。对于超越战略来说,采用CIS是必然的要求,我们在本书中并不想过多地讲解怎样导入CIS——因为这样的著作已太多——我们关心的是CIS在超越战略中的正确运用。创新形象的标识,公关活动或企业口号可以各种各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是将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形象紧密结合。具备了能力要有效地向外宣传,具有了形象就要对其加以巩固,二者不可偏废一方,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浪费。CIS的价值,不在于一些技术上的花功,而在于为战略的一部分,成为战略实现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