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4125200000025

第25章 借力使力,让企业达到最大效益(1)

领导者并不是十八般武艺于一身的大才大德的人,最终能成为领导者关键在于他能借力使力。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作为一名领导者,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权力,但事实上,这并不足以独立完成所有任务。领导者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无不需要借助和依靠别人才能完成,而这就需要领导者灵活运用领导手腕,借力使力。唯有如此,才能让企业达到最大效益。

明确目标,为借力做准备有目标才有动力,企业只有拥有了明确的目标,领导者才具备借力的能力。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目标明确时,我们知道怎么安排轻重缓急,不会走到另一条路上去绕弯子,而是坚定不移地朝着已经定好的目标前进。没有明确目标的人,虽然有能力,却往往把精力放在一些小事上,忘记了自己应该要做的事,日子过得庸庸碌碌。

目标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一个有着明确目标的员工就不同了,他们的热情及潜能都被激发出来了,做起工作来干劲十足。

成功的企业领导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价值,当人们觉得目标并不重要时,他们就不会付出相应的努力去达成目标。

从前,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有五位探险家在探险。队长名叫马克格夫,四名队员分别是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在进入丛林之前,马克格夫曾答应过探险成功后会给他们优厚的酬劳。在即将结束探险的时候,马克格夫不幸得了重病而长眠在丛林中。马克格夫临死前交给四名队员一个沉甸甸的箱子,并十分诚恳地对他们说:"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也不离开这个箱子。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麦克唐纳教授的手里,你们将获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会送到的,我向你们保证,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你们一定会得到的。"埋葬了马克格夫后,四个人继续上路了。经过多日的跋涉,这四个人已经瘦骨嶙峋、疲惫不堪了。他们扛着这只沉重的箱子,在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但密林的路越来越难走,箱子也越来越沉重,而他们的力气却越来越小了。他们奋力地挣扎着。这只箱子一直在支撑着他们。他们相互监视着,不准任何人乱动这只箱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想着未来会得到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终于有一天,眼前出现了宽敞的道路,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丛林。四个人马不停蹄地找到了麦克唐纳教授,迫不及待地问起应得的报酬。

教授似乎没有听懂,无奈地说:"我是一无所有的啊,或许,箱子里有什么吧。"于是,教授当着四个人的面,把箱子打开了。大家一看,发现只有满满一箱没有用的木头。

"这是在开什么玩笑?!"约翰斯不客气地说。

"我早就看出那家伙是个神经病了!"吉姆吼道。

"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在哪里?我们上当了!"麦克里斯也怒吼道。

此刻,只有巴里一个人一声不吭,他想起了他们刚走出的密林里,到处是一堆又一堆探险者的白骨,他想到如果没有这只箱子,他们四个人早就已经倒下了。

想到这里,巴里站起来,对伙伴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得到的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马克格夫是个智者,而且他还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虽然看上去他留给四个人的是一堆谎言和一箱烂木头,但事实上,他给他们留下的是目标和希望。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之处就在于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因此人无法像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人的行动都需要有目的。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在哪里,那它就永远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它就永远不能强大。

目标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两度摘冠,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议论、猜测,山田本一听之任之,不做任何解释。直到10年后,他才在自传中揭开谜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先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行动的动机就会持续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张总和李主管都是 《西游记》迷,一天闲来无事,讨论起《西游记》里的人物来。

张总问李主管:"你认为师徒四人中,谁最没有本事、谁最不重要呢?"

"当然是唐僧了",李主管毫不犹豫地说,"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一路上降妖除魔、冲锋陷阵;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是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助猴哥一臂之力;沙僧憨厚老实、任劳任怨,把大家的行李一路挑到西天;唐僧最舒服,不仅一路上有马骑、有饭吃,而且降妖除魔都不用他动一根手指头,一群徒弟自会帮他冲锋陷阵。他做事不辨真伪,总是慈悲为怀,动不动还要给孙悟空念上几句紧箍咒。"

张总笑着摇摇头:"此言差矣。"看到李主管一头雾水,张总解释道:"师徒四人中,最重要的就是唐僧。只有他明白去西天的目的是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只有他,在孙悟空赌气回了花果山、猪八戒开小差跑到高老庄、沙僧也犹豫的情况下,他一个人依然不改初衷,奋勇向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为他知道为什么要去西天,他知道他要做什么;而他的三个徒弟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保护师父,至于为什么要保护就不作考虑。所以,无论路途多艰难,无论一路上有多少妖魔鬼怪,唐僧也毫不惧怕,奋勇向前。最后,唐僧不仅取回了真经,还使自己的三个被人称为妖精的徒弟得道成佛了。"

领导者是组织的"头儿",他的职责是统一全体成员的意见和行动,领导者的义务之一就是要让员工知道企业的目标,使企业灵魂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只有这样做,方可称得上 "领导"。

没有一个领导者能够独自承担起为企业实现目标的任务,这需要群策群力。卡耐基认为领导者们应当为下属们确定目标,并把自己的意图明明白白地传达给他们,这是一种令人鼓舞的方式,是协调工作的基础。

有目标才有动力,企业要先有目标才能带动员工针对这个目标,有知识的人贡献知识,有技能的人贡献技能,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企业达到最大效益。

领导者设定组织目标时需要对目标有详尽的认识,既要明确目标是什么,又要明确为什么要设定这个目标。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设定,所以,领导者在设立目标时,要注意几个标准。

首先,设定的目标要明确而灵活。领导者在设定目标时必须经历一个由上到下,由下到上,反复商定的过程,以保证目标具有科学性,易于被员工接受。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一个适度的原则,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在通过努力可达到的范围。

领导者一旦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计划设定目标之后,就不能轻易改变。因为如果目标是可以轻易改变的,那就失去了目标的作用。当然,目标也并非是永远不变的。如果组织的目标已经修改,计划工作的前提、政策已经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那么目标就会过于陈旧,也就不能不变了。

其次,目标要长短相结合。在一个企业,目标应该是按其实现期限划分的,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二者要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大效用。事实上,在几乎所有采取目标管理的经营系统中,所要确定的目标大都是短期目标。虽然这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过分强调短期目标,就可能损害长远的利益。因此,领导者必须要确保现行的短期目标,以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

再次,领导者设定目标时,为了使目标适度,要从以往的经验中寻找。一方面可以参考本单位或近几年的增长率,一方面可以参考同行业的增长率。从这两个标准参考,再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考虑,要想制订适合的目标就不是难事。

最后,领导者在制订目标时要考虑到,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要怎样实施。许多领导者在制订目标的时候,只想着要怎么描绘美好的明天,却不考虑自己及员工的能力能不能达到。这就导致很多好高骛远的目标出现。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企业作为团队,由很多个体集合而成,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那就好比是一盘散沙,领导者就无法借助每个人的力,达成企业的最大效益了。

汇聚一切可以借助的力点滴之水

只有汇成江河才能展现水的巨大力量,企业只有汇聚一切可以借助的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封建社会,任何成大事者都代表着一定的社会阶级,为了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他必定要得到某些社会力量的支持。所以,成大事者的胜利有时不仅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一个社会阶级的胜利,是社会力量对比的结果。事实证明,那些被看做是特定阶级代表的人 益往往能得到这个阶级人们的支持,而相反,那些没有社会团体来支持,仅代表个人或少数人利益的人最终都会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而遭受失败。

《太宗本纪》上面记载着唐太宗评价隋文帝的一段经典言论:"此人秉性极为精细,可是头脑并不明智。头脑昏暗则思考问题就阴塞不通,过分的精细就对事情多有怀疑。所以他会以为天下人都不可信,凡事都亲自决断,既劳心费力,又没有把事情办得全都合理。大臣们既然知道了皇上的心意,也就不再敢直言不讳,天下这样广大,事务如此繁多,怎么能由一个人独自决断呢?"从这段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那时候唐太宗就已经深深体会到,要成就一番大业,不能光靠自己孤军奋战,更要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的道理。

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兴衰,都是一样的道理。善于借助别人力量的领导,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体现旺盛的人气,事业也自然是水涨船高。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即使你是个天才,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但是如果你懂得集合他人的力量,借势而行,你一定能产生更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后,这个团队就具有了1+1>2的效果了。

然而,并不是把有能力的人组织起来,就能保证一定能获得创业的成功。一个良好的团队,需要包含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个人都需要提供其他成员所没有的才能。

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力量。作为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应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战国时代,齐国公子孟尝君可以说是最善于汲取众人长处、汇聚各种力量的人了。他养了三千名食客,各种各样的人才集聚一堂,甚至 "鸡鸣狗盗"之徒都成了他的门客。一有任务,他们就各显其能,有效合作,为孟尝君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

有一次,孟尝君正出使秦国,突然事情有变,秦国国君要加害于他,他的一位门客善偷,就盗来通行秦国的重要牌证,一行人趁着夜色出逃。当他们到达秦国边关时,天还没有亮,关门不开,眼看后面追兵越来越近了,形势十分危急。这时一个善口技的门客就学鸡鸣三声,守关士兵以为快要天亮了,就打开城门,孟尝君顺利出关,逃过一劫。

多亏了有众多各有其才的门客帮助,孟尝君才得以逃过那些危机。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明白怎样借力,借谁的力才有助于补己所短,长己所长,做出正确决策。领导者身上往往包含着几种身份:作为领导,他既是上司的下属,又是其他领导者的同级,还是员工的领导。在他的周围,围绕着上司、下属、同事、竞争对手,而这些人都应该成为领导者借力的对象。领导者要善于把他们汇聚起来,凝聚到自己周围,成为自己的储备资源。

领导者要会借上司的力。现实生活中,领导的荣誉很多都是来自于上司。往往上司的力量比我大很多,按比例来说,上司的力也是最好借的力。然而,我们都知道虎须不好摸的道理。要想顺利借到上司的力,必须掌握技巧。

首先,领导者要对上司非常了解和熟悉。对于领导者而言,了解上司的经历、喜恶及单位历史和奋斗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多数上司较为赏识那些熟悉自己并能预知自己心境和希望的下属。

一般而言,上司的指示大多比较笼统,而每个部门和团队的情况千差万别,执行起来不可能是一套模式,所以,领导者需要在充分了解上司指示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实施。

其次,要充分理解上司的意图。当你作为一个领导者时,上司让你好好做事,你可能回答得很肯定。可是事后却可能发现自己并不清楚,上司让你好好做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要做等。所以,领导者需要将上司的方针、想法和思考方法等做出归纳,然后再分析出上司的意图。要知道,上司也是人,是人就有做的不完善的地方。领导者要充分理解上司的意图,弄清楚上司没有说出口的话的意思。

最后,领导者要学会顾全大局,尽可能地和上司成为真正的朋友,尽量维护自己的上司。有的领导者,自以为大权在握,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一些自己的上司。如果你能在上司需要的时候真心地帮助他,他一定会从心里感谢你。上司也是人,也一定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很多时候他也需要下属的帮助,但可能为了面子不明说而已。此时如果你对上司有足够的了解,那么你一定会知道在什么时候伸出援手是好的。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往往在关键时刻,上司才能真切地认识与了解下属。也只有当上司对你赏识有加的时候,你才有机会借到他的力。人生难得机遇,不要错过汇聚可借助的力的大好机会。

领导者要学会借助同级的力。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应该谦虚、协作,能得到同级的支持。

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利益冲突,这时候领导者就要谦虚、礼让。虽然一个领导者只分管一部分工作,但是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还是会涉及到其他部门,这就需要与其他领导者相互配合与合作。这时候,如果领导者已经汇聚了这些力,那么做起工作来就顺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