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长沙
3655600000006

第6章 惊而不险(1)

程潜在毛泽东关于国内和平谈判八条意见发表的第二天,接见记者时说:“如果人民不惜以毁灭历史的重大代价换取和平,亦为民众之公意决之,个人则认为历史上、文化上好的传统应予以保留。至于共产党所提条件中,关于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实即吾人一贯理想与主张,吾人自甚赞同。”

1948年的最后一天,程潜迈出了人生中起着决定意义的最新的一步。就在这个深夜,他几分激动又几分兴奋地对程星龄说:“我的决心定了,你全权代表我和中共地下党进行联系吧。”

伴着新年的钟声,颂公的这一步显得很从容也很有力。也正是这从容而又有力的一步,使颂公在瞬间跨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高度。同时,由于战场上的带有毁灭性的失利,国民党又施放起和谈的烟幕。1949年1月21日,蒋公发表引退声明。1月24日,德公宗仁宣誓就任代总统。1月27日李代总统致电毛泽东,声称“贵方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方面承认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和谈,各项问题均可在谈判中解决”。于是国共双方即为和谈忙活起来。在这一新的政治背景下,中共湖南省工委,决定把争取程潜的工作,推向使他响应毛泽东在1月14日声明中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促成局部和平的阶段。为此,省工委把刚从广州中山大学回湖南的党员涂西畴,充实到军事策反小组中来,主要抓下层的策反工作,周里指示大家,要大胆地和国民党政府中爱国军政人员接触,根据党的统战政策,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弃暗投明。

程潜在毛泽东关于国内和平谈判八条意见发表的第二天,接见记者时说:“如果人民不惜以毁灭历史的重大代价换取和平,亦为民众之公意决之,个人则认为历史上、文化上好的传统应予以保留。至于共产党所提条件中,关于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实即吾人一贯理想与主张,吾人自甚赞同。”1月17日,南京行政院长孙科致电程潜,征询对和谈条件的意见。18日,程潜召集军政两方面负责人在省政府大楼他的卧室内密商,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争论非常激烈。仇鳌、唐伯球、肖作霖、邓介松、邓飞黄、李维城、程星龄、刘岳厚等都认为大势已非常明显,只有和中共和谈才是解决时局的唯一办法,主张全部接受中共的八项条件。黄杰、刘嘉树、杨继荣、王劲修、王风喈等认为,共党之八条要价太高,坚决主张打到底。大腹便便的刘嘉树在争论中大叫起来:“顶不住了,我们就上山打游击!”程潜一听禁不住笑起来,说:“打什么游击?你这么大的尸坯子,四个人抬都抬不起,吸烟要吸‘三五’牌,还讲打游击,真是寻死。”由于意见没法达成一致,一连会商几次,延至22日,才下最大的决心采纳反战主和的意见,电复孙科。电文是邓介松起草的,程对惩办战犯这一条还有些抵触,所以加上了“中共所提条件其所谓战犯,如系指和谈对象而言,则和谈将从何谈起”等语,其他则只有小修改。电文曾在长沙和上海的报上公开发表,这是程潜第一次公开表示不再反共了。当然,蒋介石对此是非常恼火的。

过后,程星龄把颂公关于惩办战犯一条的顾虑,向地下党作了汇报,余志宏让程星龄给程潜表态,要程潜相信,只要真正站到人民一边,不仅不会算旧账,而且会受到应有的礼遇,为了进一步打消颂公的疑虑,方叔章提议把颂公的长子程博洪从上海请了回来。博洪思想一贯倾向中共,由他去做父亲的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程潜内心深处还有一点顾虑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他不是担心共产党会对他怎么样了,而是担心一旦走上湖南局部和平的道路,他手下那群掌握兵权的“天子门生”会不会跟他捣蛋。在商讨给孙科回电时,他已经看到他们几个人对和谈极其仇恨的态度。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他们就如此气势汹汹,真到了要跟着共产党走了,那些人会干吗?他们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信,说翻脸随时都有可能,军队又主要是在那。几个人手里,他们要说不于,你就很难干成,甚至还可能造成更危险的局面。真出现这种情况,可就难以收拾了。

旧历年的除夕,颂公把程星龄又单独召到自己的卧室,并忧心忡忡地把心病抖落了出来。程星龄当即表示,这是个决不能忽视的问题,而且地下党也已有所考虑。接着,两人苦思冥想,反复权衡蹉商,可以说是绞尽子脑汁,以寻求其良策。后来,他们同时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既掌握有部队又非常敬重颂公的人。如果能得到这个人,湖南和平之大业就有了把握,而且就可以不用再担心那些“天子门生”了。大树一棵能遮住小草一片。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明仁。

一、壮志难酬

如果真有命运的话,谁能说得清这命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这是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农历新年。过年如过关,从来都是穷人们的感觉和体会。可是,在1949年的春节,国军的多少将士,党国的多少新贵,从横行一世的蒋大总裁,到霸道一方的官僚军阀,都不是在过年,而地地道道的是在过关,在过一道鬼门关,一道生死关,一道存亡关。

在这生死存亡已迫在眉睫的关头,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在想些什么?

往往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所能想得到的人,才是你真的朋友和最值得信赖的人。颂公在1948年的农历除夕想到了陈明仁,无疑这是陈明仁的荣幸。也就是这么一荣幸,从此改变了他整个人生的价值和走向。或许这就叫命运。

子良其人

陈明仁,字子良,1903年4月7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洪源乡一个农民家庭。1910年入当地私塾读书,1913年进新式学堂。1915年,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1916年,其母去世,年仅13岁的陈明仁和本地一位农家女子谢芳如结了婚。1920年他来到长沙,考上了颇有名气的兑泽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小学教员。1924年春,陈明仁餐风饮露,辛苦辗转,只身到了广州,要报考国民革命军军政部长程潜办的“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但事不凑巧,讲武学校已停止招生。后经人介绍,找到了同是醴陵老乡的学校教育长李明灏。或许因为都是同乡,或许是陈明仁那一身的灵气和不凡的相貌,使李明灏报请程潜同意后,破例收下了这个迟到的学员。到了这年9月,讲武学校合并于黄埔军校,陈明仁正式编入第一期第6队,年终时毕业。

陈明仁在黄埔,潜心攻读,立志做一名军人,特别用心钻研,上战术课时常和教员刘尧宸探讨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深得刘的赞赏。毕业后刘任教导2团2营营长,陈在5连任少尉排长。1925年7月,刘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师4团团长,他将陈调到该团3连任中尉排长。9月,3连由虎门开赴东莞前线,陈明仁带病出征。在进攻东莞的战斗中,他带领一个排缴了敌人一个营的枪,功居全团之冠,随即升任3连连长。10月中旬,4团主攻惠州城,蒋介石亲临前沿观战。上午,2营、3营从北门攻城失利,部队伤亡很大。下午,陈明仁奉刘团长之命,率3连增援,冒着密集的炮火,冲到了城下。团长也随后赶来,命令陈立即组织爬城。就在此刻,一颗流弹将团长击中。陈明仁见团长牺牲,悲愤交加,于是果敢地率部冲锋前进,但是最终还是没有爬上城墙。这时天色已晚,副团长传达了何应钦的命令:限当晚攻下惠州,否则军法从事。陈明仁认为部队伤亡过大,立即攻城难以奏效。副团长觉得有道理,但不敢复命,便要陈自己去向何应钦报告理由。何随即改令陈明仁第二天拂晓率第1、2营攻城。但经过通宵准备,只集中了两个营的150余人。何应钦得知情况以后,令该团重新调整部署。下午1时,攻城开始。陈明仁看到前面的士兵纷纷倒下,心急如焚,就带着一名号兵,拿着一面旗帜,向前猛冲。跃进到城墙下一个死角,但部队没有跟上来。他观察了周围的地形以后,便带上1支驳壳枪,腰里别4枚手榴弹,仍擎着一面旗帜,带头登梯而上,到了城墙顶上,连投手榴弹,歼灭了守敌,将旗帜插上了城头,随即部队浩浩荡荡杀进了惠州城。15日,蒋介石在庆功会上,亲发口令,吹军号三遍,向陈明仁敬礼,并当场任命他为第3营营长。惠州之役以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渐次提升为黄埔军校上校大队长、第12师28旅56团上校团长,第28旅少将旅长,当时陈尚27岁。1931年,陈明仁率一个旅在河北巨鹿与石友三部主力激战,击溃敌方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又被蒋提为第80师副师长兼238旅旅长。1933年9月,陈明仁升为第80师中将师长,隶属东路“剿总”司令蒋鼎文指挥。率部进攻陈铭枢、李济深创立的福建人民政府。随后移驻延平,“围剿”闽赣边区的红军。不久又参加对鄂豫皖苏区的进攻。嗣后率部进驻龙岩,并一度兼任蒲城警备司令。1934年夏,所部238旅在福建沙县被红军击垮,旅长陈干裘落荒而逃。为此和蒋鼎文不和,被免去师长职务,编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任第1大队副大队长。几个月后,调任陆军第2师参谋长(师长是黄杰),第二年夏又被免职,到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深造”。

1938年春,陈明仁从陆军大学毕业,由于何应钦的关系,被分配到军政部任部附。期间,曾为中将点验主任,负责点验湘、赣、浙、川的部队,还被任命为第6补充兵训练处处长。6月,调任预备第2师师长,重新带兵。预2师系贵州部队,战斗素质差,陈上任后率其赴江西九江对日作战,归张发奎指挥,受李汉魂直接节制。但一到达战区,官兵纷纷逃跑,师部6个处的处长跑了5个。陈明仁为了提高部队的素质,不顾日机空袭,大抓军事训练。他晚上训练营以上的干部,天亮前训练连排干部,白天再由干部训练士兵。不久日军进犯九江地区。开始张发奎、李汉魂奉蒋介石令,不让预2师参加战斗,将其移驻瑞昌整训。后来战况严重,才令该师参加九江会战。结果参战的其他8个师均溃不成军,唯独预2师作战得力,完成了任务。1939年秋,陈明仁部调归第5战区李宗仁指挥,次年春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由徐庭瑶指挥。当时徐通知所部高级将领,如果会战失利,各部可自行撤退,留在广西境内打游击。陈明仁不同意这种做法,会战中尽管十分艰难,拒不执行徐的通知,在前线与日军奋战7天7夜,伤亡7000余人,直到接到正式撤退命令,才带部队离开火线。因而,蒋介石在柳州召开的军事检讨会议上,处分了所有参战部队的将领,唯独表扬了陈明仁,并宣布优先给预2师补充兵员,开往武鸣担任防守。1940年冬,陈明仁率部进驻黔西、川南一带整训,兼任川南清乡司令部司令官,曾干预地方事务,禁烟禁赌,清剿惯匪,严惩恶霸,安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次年冬天,奉命开往昆明,由于纪律严明,受到国民党中央参谋团和云南行营的嘉许。不久,陈明仁任71军副军长。1943年,他又兼任军干训团大队长、班主任、副教育长等职,曾率领军高级将领到印度加尔各答接受美械训练,回国后负责训练团、营、连干部,为该军接受美国武器装备,反攻滇西作好了准备。

1943年冬,日军渡过怒江进攻滇西。次年春,陈明仁奉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之命,以副军长名义指扦71军从惠通桥、攀枝花渡过怒江,主攻龙陵。经过大小几十次激烈战斗,在友军的配合下,终于将龙陵外围之敌大部歼灭,并击落敌机3架,日军松井旅团长剖腹自杀,敌主力退至龙陵城一隅,继续顽抗。这时,陈明仁调整部署,亲临一线督战,命令各师组成敢死队,昼夜轮番攻击,经过7天7夜的苦战,龙陵2000多守敌全部被歼。战后陈明仁升任71军军长。1945年1月,陈明仁被卫立煌电召到远征军长官司令部,接受主攻回龙山的任务。经过一天的战斗,71军歼敌800余,占领了回龙山主峰。一直在前沿观战的盟军将领交口称赞这一仗是“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陈明仁也被盟军视为“杰出的中国名将”。随后,陈明仁率71军空运到贵州都匀,配合友军反攻湘、桂,收复了柳州、桂林之后进入湖南。日军投降后的9月,陈部被调往无锡,担任南京、上海的卫戍任务。

1946年1月,71军开往东北。4月15日陈明仁率部从永吉开赴四平,途经金家屯以北,被解放军歼灭一个团,全师溃散,师长黄炎落荒而逃。5月,71军在怀德至公主岭之间,受解放军阻击,87师损失大半,师长韩增栋被击毙,91师也伤亡较大,随71军退守四平。陈明仁向杜聿明表示:“与四平共存亡。”6月13日,东北野战军围攻四平。黄昏,解放军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发动攻坚战,并集中炮兵火力轰击东南角。陈明仁在指挥所感叹:“炮火如此激烈,平生未见。”两天之后,铁西的城防工事被突破,以新兵为主的88师,一经接触即溃不成军。同时,军部的核心阵地亦被摧毁,陈明仁的胞弟、特务团团长陈明信被俘。陈明仁转到铁东继续指挥残部抵抗。第5天,在飞机的配合下,陈命令部队拼死阻击,双方相持不下。解放军曾一度占领四平地区的五分之三,但陈仍拼死抵抗,一直坚持到10万援军赶到,解放军主动撤出。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40多天,巷战19个日夜,一时博得蒋介石大喜和国军内部的刮目相看,被擢升为第7兵团司令,并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一枚。1948年10月,陈明仁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武汉警备司令,后又兼任29军军长。不久,蒋介石决定恢复71军建制,并与29军合编为第l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到这个时候,1948年也就没有剩多少天了。

从陈明仁的以上简历中不难看出,他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一名威震神州的高级将领,靠的不是运气,更不是吹牛拍马、投机取巧,而凭的是本身的素质,包括他的才华、智慧、勇敢以及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可以说他这大半辈子的军旅生涯,是从血与火中钻出来的,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不过,从陈明仁的简历中还可以看出一点,这一点不能不特别指出来的,那就是他和叛军陈炯明打,他赢了,他和北洋军阀打,他也赢了,他和日本人打,他还是赢了,唯独和共产党打时,他好像没怎么赢过。在福建围剿红军,他吃了亏,在鄂豫皖进攻苏区,他没有捞到便宜,后来在东北更是处处挨打,原来那种攻必克战必胜的威风荡然无存。即使是在四平坚守战中,战绩决不像国军的宣传机构所吹的那么辉煌,最多也只能说是和共军打了个平手。只不过在国军中自己人跟自己人比,能打成这个样子也就凤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