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型老板
3396600000007

第7章 经商先做人(2)

“傍大款”等名词的出现和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的逐渐认可与接受。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人的传统婚恋家庭观念提出了挑战,也对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

有人曾经说过,一些民营企业家在暴发之后通常会做三件事:一是在香港的银行开户头,二是为老婆孩子办美国护照,三是回乡修祖坟。

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或文化现象,使民营企业的老板大多有信仰宗教和从事宗教迷信活动的经历。许多地方的民营企业的老板大修寺庙,大建活人坟墓,一时成为风气。

民营企业的老板一方面喜欢出没于灯红酒绿的世界,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封建迷信,这究竟是一种文化的进步还是文化的倒退?当外国的企业家们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地创造高科技,利用高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领略现代科技带来的时代魅力时,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家们在成功之后为什么就丧失了当初的创新进取精神了呢?

我们呼唤民营企业家的开拓创新精神永不泯灭,那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企业才能长久生存!

驾驭金钱

我们是为钱而工作,还是让钱为我们工作?如果不想为钱工作,如何让钱为你工作?对财富、对改变自己的平凡人生的热切盼望,使人们在心动之余,开始积极地寻求各种接受财商教育的机会。因为,“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其实并不难。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时,你可能会摔跤,但是后来,你不再摔跤。骑车是一种后天的本能,投资也是如此。”

2002年6月2日,罗伯特·清崎在他五大的北京之行中,特意抽出了一天为他发明的那套名叫“现金流”的财富玩具进行了首发。这套玩具分成人版(298元一套)和儿童版(268元一套),都不便宜。出人意料的是,现场带去的200套玩具不到半小时便被一抢而光。同“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销量几十万的战绩一样,罗伯特·清崎感受到了中国市场带给他的惊喜。

当天,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等候买玩具的人排起了长队,这个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罗伯特·清崎在国际会议中心进行的那场演讲。当时会场上,到处可见到中年女听众,她们席地而坐,频频点头并虔诚地记着笔记,尽管那场演讲让人听来其实鼓动的意义大于现实的指导意义。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罗伯特·清崎以及他的财富玩具,而是由他们折射出来的,那种普通中国人想改变自己不太如意的现状的强烈欲望。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人们的理财天赋正在等待被唤醒——直面金钱,进而直面人生。

罗伯特·清崎提供的不是赚钱的工具和技术,而是一种金钱观念上的启蒙,它让人们不再讳言金钱,并且引发了人们思考金钱和教育的关系。这表明,人们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把金钱纳入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的时候了。

如果你不教你的孩子有关金钱的知识,还会有谁来教他们呢?眼下,教给孩子们有关金钱的知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片空白。

在外企工作的刘女士为自己10岁的儿子买了儿童版的“现金流”。她认为这款玩具带来的最大启示是:理财并不是很深奥的事,即使是小孩子也可以在轻松的娱乐中学习到最基本的财务知识。现在的中国,明白钱来之不易的孩子不多,掌握赚钱技能的成人也不多。如今,人们对财商的关注并不是说想钱想疯了,而是因为在现代生活中,理财知识其实是生存必备的一个工具。财富玩具仅仅是财商教育的快乐版本。

北京某财商教育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汤先生(他是把“富爸爸”丛书引进中国的其中一位)说,当初他根本没想到这套书竟成了一开启中国人财商智能的宝典并会直接刺激着一批拥有一定私人财富的中国老百姓的神经。的确,看到这套书的人们不但认真填写书后附上的问卷调查表,而且给出版公司写来了激动人心的信,表达了渴望了解更多理财知识的迫切心情。正是这些读者的反馈,让他有了把“财商”当成个项目去经营的念头。

通过对数千份调查问卷和读者的反馈信息的分析,理财培训的主要潜在对象初步界定为20岁到40岁的工薪阶层。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私人财产又不太多,大项目投不起,小打小闹也经不起折腾。他们的理财观念亟待更新,理财方式也亟待调整。为他们举办培训,正是投其所好。

现在财商教育只是针对成年人,但未来,将吸引各个年龄段愿意接受教育的人加入。理财培训通过大型“财商”卡通片、“财商”木偶剧等多种方式向国人灌输新的理财观念,为的是要打一场荡涤中国人陈旧金钱观的持久战。

据悉,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相当发达的美国,学校里也仍没有真正开设有关“金钱”的基础课程。学校教育只专注于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理财技能的培训。罗伯特·清崎认为,这恰巧解释了为何众多精明的银行家、医生和会计师们在学校时成绩优异,可一辈子还是要为财务问题伤神;国家岌岌可危的债务问题在很大科度上也与那些做出财务决策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们(他们中有些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接受过财务方面的必要培训)有关。

罗伯特·清崎认为:钱往往是来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你就有了驾驭它的力量,井开始积累财富;光想不干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人接受学校教育后却没有掌握钱真正的运转规律,所以他们终生都在为钱而工作。在清崎眼中,观念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的穷爸爸爱说“我可付不起”这样的话,而清崎则禁止用这一类话,他会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另一个是疑问句,一个是放弃,而另一个则促使你去想办法。这里强调的是要不停地锻炼你的思维——实际上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计算机”。清崎说:“脑袋越用越活,脑袋越活,挣钱就越多。”在他看来,轻易就说“我负担不起”这类活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

为你的财务负起责任或一生只听从别人的命令——你要么是金钱的主人,要么是金钱的奴隶。

经商先移性

经商应该加强修养,不可过于性急。猴子急躁,寿算四十不足;乌龟沉稳,享龄千载有余,此一说虽有些滑稽,但也未尝不是这个道理。做人不可失去了平常心,得意时目空一切,失意时将自暴自弃。此外,任何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取得成功,那些老板在工作中时刻保持一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是完全必要的。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发达国家流行的一句格言。现代社会生活的安排极其复杂,一个老板能在特定的商务时间里处理好大量各种商务,这在上个世纪需要花费多得多的时间,而现在人们更加讲究工作效率。有些建筑工人在上班时间里来得迟,走得早,老是停下来喝茶。他们用布袋从很远的石灰坑里一袋一袋地运灰浆,若是用独轮车,一个创业者可抵得上三个;但是谁也不这样干。如果遇到一点小雨,所有的工作还要停下来。这样,花费的时间不少,进度却很慢,往往很难看出这帮人每天到底干了多少活。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外国人对他的木匠钉板条的缓慢进度很不满意,于是趁他们吃饭时自己动手干,结果完成了4个木匠半天的活。上面两件事很明显地看出,人们对时间的利用率真的是天壤之别。时间既可以如同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也同沙漏中的沙子一样,悄无吉自地被浪费掉。

我们说两地间的距离,是根据两地一来一往的人们所估算的而定;这样,各人给出的数字当然不会相同,从A到B的人都说是1里,而从B到A的人却都说是3里。当地一位有知识的人解释说:运费是按里计算的;显然,上山时,苦力应得到更高的报酬;若是按照路的坡度来计付报酬那是很麻烦的,为了方便起见,就把难走或陡峭的路说得更长一些。原来如此。眼下,这些约定俗成的里程数就是旅行者一直想弄明白的。这种做法对当地人来说可能是方便的,但旅行者却会不断遇到麻烦。像这样估算路程的事还有:平地上,1里被说成2里;不是很陡峭的一般山路,1里说成5里;很陡峭的山路,1里说成15里。

一位绅士及其夫人在中国生活了好几年后要回国时,他们的中国朋友送来两幅卷轴,是要分别转赠给他们夫妇俩各自的老母亲——父亲都已去世,他们夫妇俩各自的老母亲恰好同岁。两个条幅上的题字分别是“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而且每个条幅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其中一个条幅一上的小字恭贺受赠者享受了“七十年的富贵”,另一个条幅则赞美贵夫人享有“六十年的荣华”。夫妇俩在对这两幅卷轴大加赞赏之余,其中一位战战兢兢地问道,为什么明明知道两位母亲是同岁,却还要说一个是七十,另一个只有六十呢?得到的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回答:如果每幅卷轴上都是写“七十年”,那会显得作者太缺乏想像力了!

含蓄,既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这又无形中给国人的性格渗透了一种凡事宁可模棱两可的东西,这是绝对要不得的。这样可以避免沟通之中可能出现的误会,也有利于树立一种严谨认真的形象。

知本怎样创业

知本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青年创业者随时解决涉及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因此青年创业者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如下一些素质是知本成功青年创业者必须具备的:

知本创业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专业知识。

知识有两种。其一为一般性的知识,其二为专业知识。不论一般性的知识为数有多庞大,种类如何繁多,在累聚财富时,只有一点点用处。大学里的教授集各式的一般知识于一身,但大多数教授却没有太多钱,他们专精于传授知识,但是并不擅长使用知识,或者组织知识。

知识不会引来财富,除非加以组织,并以实际的行动计划精心引导,才能达成累聚财富的确切目标。很多的人不了解这个事实,所以误信了“知识就是力量”,他们的误解正是混淆的根源所在。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知识只不过是“潜在的”力量而已。只有在经过组织之后,变成了确切的行动计划,才能导向确切的目标。

中关村、硅谷、华尔街的成功者都是以专业知识作基础的。

创新是创业的手段。知本创业家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创业,才能够使所创立的企业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创新概念自提出以来,其内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

熊彼特最先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innovation)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组合包括五项内容:①引进新产品;②引进新工艺;③开辟新的市场;④掌握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⑤实现新的组织形式。其中,第一项内容为产品创新,第二项内容为工艺创新,第三项内容为市场创新,第四项内容为组织创新。在以上四种类型的创新中,对创业家最有实际意义的是前三种,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成功地创业:产品创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因而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在创业初期享有新产品市场上的垄断优势,只要把握时机,就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工艺创新可以使企业以比其他企业高的效率生产商品,因而企业具有成本优势,这样新创立的企业就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市场创新是指新企业发掘新市场或采用新的营销手段等,使企业产品比较容易获得市场的接受和认可。

可见,创新对于知识资本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既是创业的基础,又是创业的手段。

知本创业尤其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的有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新材料与新管理,企业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诺贝尔这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就是以创新为依托而创办实业成功的。中关村的王江民是依托“反毒软件”而迅速致富的等等。

创业的机会很多,但是奇迹往往隐没于平凡之中。判断一个创意的市场价值、一项发明的应用前景、一个市场的开发潜力无一不需要敏锐的眼光。机会稍纵即逝,可是你一旦抓住,它就有可能给你带来无尽的财富。

让我们来看一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例子。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首次发现了石油,此后,美国石油业蒸蒸日上,市场上的石油供应量大量增加,石油的市场价格不断下降。1861年,原油的价格为每桶20美元,1869年降为每桶7美元,1870年又降到3美元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洛克菲勒感到钻探石油没有前途。他认为,原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把它提炼成煤油,它才真正具有价值:可以作为光源材料。

洛克菲勒经过调查发现,炼一桶原油(合42加仑)的费用为30美分,而1870年每加仑煤油能卖一美元。洛克菲勒由此得出结论,石抽业韵关键在于炼油,只要把炼油环节控制住,就既可以决定付给原油供应者的价格,又可以决定市场上煤油的售价。

于是在1863年,洛克菲勒和他的两个兄弟联合克拉克以及化学家塞缪尔·安德鲁斯组建了“求精石油厂”。后经洛克菲勒的大力经营和扩张,企业逐步取得了美国炼油业的龙头地位。1867年,洛克菲勒将改组后的公司正式更名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可以说,正是当初的英明决断使洛克菲勒变成了富甲天下的石油大王。

在洛克菲勒的创业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也很值得深思。美国石油业的迅速发展使洛克菲勒意识到市场上的油桶需求量必然大增,于是他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制桶厂,后来又通过兼并其他制桶厂几乎垄断了宾州的油桶市场。这样既可以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能凭借垄断地位向其他企业收取高价而大赚其钱。可见,洛克菲勒是一个善于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的人。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知本创业例子是美国阿塔里公司的创立。阿塔里公司曾经是美国硅谷中最大的制作电子游戏的企业。

阿塔里公司的创办人诺兰·布什奈尔是一个生长在犹他州的摩门教徒,但后来抛弃了宗教信仰。60年代,布什奈尔在盐湖撼泊勺犹他大学读工程系,他上学时常常在计算机房开夜车,疲倦了就玩一种叫“星球大战”的电子游戏。布什奈尔意识到,这种游戏具有能使人上瘾的功效。如果有人能在玩电子游戏的计算机上附加一个投币口,他就一定能很快成为百万富翁。可是这种设想对于一台价值4000万美元的大型计算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他始终念念不忘带投币口的计算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