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已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别人留有余地并不难,大家都是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留有余地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要记得给别人留有余地。
狮子看见一只小鹿,便凶狠地向它扑去。小鹿见状,撒腿就跑,不料慌忙之中,掉入了一口井里。井口离地面很高。小鹿在井水里拼命扑腾着,想跳到地面上来。
狮子跑了过来,见状便捡起一根木棍,趴在井边,使劲地捣井中的小鹿。小鹿逃生不得,情急之中紧紧地抱住了木棍,想抓住木棍爬上来。狮子大为恼火,它拼命往回抽木棍,想摆脱小鹿,哪知小鹿却死死抓住木棍不放。狮子急了,为了抽回木棍,它便把身子往前倾了倾,却没想到身体失重,自己也一下子掉进了水井里。
凡事都不能把别人往死里逼,而应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果做事太过分,没有分寸,只想着把对手往悬崖下逼,那么,先掉下悬崖的往往是你自己。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难的。平时要求自己做到3条:对待父母,要做到孝敬,并且尽心尽力;对待上级,要做到恭敬,并且要尽智尽忠;对待朋友,要做到亲近,并且要坚守信义,始终不渝。只要你对大家以礼相待,就会化仇为友,还为自己留有余地。
有的人总是埋怨别人对自己缺乏友谊,有的人总是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够礼貌,有的人甚至认为别人妨碍了自己的发展。实际上,只要你对大家以礼相待,就会化仇为友。
不计前嫌同时制造了自己的有力靠山,便是给自己留“生”路。
尊重差异
要有分歧才有收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所以对事物就有不同的看法。要学着理解别人的想法,接受别人的想法。这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在有的情况下,不同意见间的直接冲撞也是难以避免的。
一定不可以压制不同的声音。如果你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有信心的话,为什么还会惧怕不同的声音呢?你还没有听到人家说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怎么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观点的对错呢?如果不同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就是失去了接近真理的机会,可怜的你还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谬论;如果这个观点有一部分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使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完善的机会;如果这个观点根本就是错误的,那么你就失去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机会,而使一个谬误依然存在于这个世上。所以一定不可以压制不同的声音,因为无论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你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
那么,怎样对待不同的声音呢?这时我们需要冷静的判断力,分别地客观地审视我们自己的观点和不同的声音。一定不要以直觉和印象等等含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东西来做出你的判断。比如说,不能凭借你对一个人的印象而直接对他的观点做出判断。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标准。
中庸之道很重要。很多人都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依旧坚持我的想法”。如果在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各方都拿出这样的态度,没有人妥协让步,那么这个决策怎么能做下去呢?其实每一种观点都应该有它可取的地方,每一个正确的观点也绝不是完美的。所以能够吸取各家的长处,总结各个观点的优势,才是正确的态度。
换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观点一点儿价值都没有。所以,对待意见相左时,也要考虑每个人的感情和情绪因素。
一个真正把握真理的人是可以让人心悦诚服的人。他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的观点,拿出共同探讨的态度,不因为自己的正确而歧视别人。
致广大而尽精微
《中庸》中说:
“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
越是为自己的人越难以成就自己,而那种忘我无我的高尚精神,却能产生绝对有我、绝对伟大、绝对无限的光芒。因为这样的人既能涵盖一切,又能承载一切;既能超越现实,又能成就现实;既能忘却自己,又能成就自己。使自我的精神与天地万物相融合,进而贯通古今与后世。
庄子说:
“道的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没有自己,达到神仙境界的人没有功劳,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没有名声。”
有我就有限,有功就有限。只有“无”的人才能无可称道,无可测度,无可比拟。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争又有什么用?有又有什么益?抛弃现实中的小有,就能成就一个无限的大有。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以有限去同无限抗争,必然不能成功而往往处于危险境地。我们不能将伟大放在小我上,应该把伟大放在大我上。
保尔·柯察金说:
人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碌而羞愧;他临死时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利己是小我,利他是大我。利他(或利他主义)就是为了他人,为了集体,为了社会,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考虑个人得失,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以他人利益为重。利他就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利己主义是“个人至上”、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事事为自己着想。互利或互利主义是“互惠互利”。
历史上大部分伟大人物,都是在他们死后才显示出伟大,并不是在生前显示出伟大。
生前的伟大是有限的,只有死后显示出来的伟大才是无限的。
所以我们不必去争生前的是非得失、毁誉成败、功名富贵,这些仅仅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成为“自己人”
成为“自己人”的诀窍,是使自己和别人在生活细节、习惯上融合在一起。
在双休日的制度尚未普及之前,某公司每到星期6时,很多年轻人上班都不打领带。因为星期6只上半天班,他们准备下班后出游。这种表现会给一些做事勤恳的中年管理职员们留下不好的印象。然而当时这个公司的部长,在某个星期6突然脱下西装,也穿着令年轻人都感到惊讶的服装上班。从这一天以后,原本对他敬而远之的年轻人,都愿意亲近他了。
据他说以往和这些年轻职员们很难打成一片,彼此不太能沟通。于是他就想先从服装上配合年轻人,所以下定决心星期6改变成另一种形象。借着此次的改变,年轻人对部长也都产生一种亲近感,慢慢地对他敞开了心扉。
如果能够利用服装所产生的心理影响,穿着与对方同样的服装,就会让觉得你和他是属于同一步调。同样的,每当季节更换时,许多年轻人都穿着同样流行的服装在街上穿梭,到公司去拜访的大学生们,他们的打扮是一样。也许在他们本身感觉不好,但是借着服装,就会强调一种和薪水阶级社会的适应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术。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几乎一年到头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
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人的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温森特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找了峡谷的最下头的一所挺大的房子,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了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温森特登上讲坛,他的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竟使得这些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民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作为上帝的牧师,现在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灰的人们的充分认可。
温森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沽着万千石山上的黑煤灰。
“当然!”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他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其他人没有两样。
没有不能相处的人
苏家有兄弟5人,有4人已经娶妻,各自听信自己奴婢谣传的闲话,每天都有争吵,甚至操刀打斗。
少娣刚嫁过去的时候,亲戚们都替她担忧,少娣说:“木头,石头,飞禽,走兽,我不知道它们会是什么样的,但世上哪里有不能相处的人呢?”进了苏家门后,侍奉4位嫂嫂,谦恭有礼。嫂嫂缺少什么东西,少娣说:“我有。”马上给了嫂嫂。婆婆有事叫嫂嫂做,4个嫂嫂互相看着,不听从婆婆的命令,少娣说:“我是最后进门的,应当多劳动,我来做吧。”娘家有果肉食品送来,少娣就召集众位侄儿一起来分享。嫂嫂没有吃之前自己从不先吃。嫂嫂们都各自把自己不满意的话告诉少娣,她笑而不答。如果少娣自己的奴婢将妯娌间的闲话来告诉她,少娣就责打她们,然后找到嫂嫂谢罪。少娣曾经穿着华丽的衣服抱嫂嫂的小儿子,正好小孩子屙尿,嫂嫂急忙来抱孩子,少娣说:“不要着急,怕会吓着小孩子的。”丝毫没有怜惜衣服的意思。
过了一年多,4个嫂嫂互相对着说:“弟妹真是贤惠,我们几个简直不是人啊。为什么活了这么大年纪,反被她笑话。”于是妯娌间和睦相处,终身再也没有怨言。
在职场中,同事间的吵架或隔膜经常发生。
假如你们的争辩十分滑稽可笑的话,它很可能自然而然地过去。例如,你同事的牙齿咯咯声使你浑身不舒服,或是你们在某个观点上意见不统一,其实这些问题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最严重的争吵是在某个人对同事的所作所为真正感到伤心、失望,受到伤害时发生的,比如在你泄露同事的秘密、讲同事坏话的时候。
如果你们言归于好,你们就都是胜利者。不要等待对方解决问题,你自己应负起责任。时间不等人,你越快越好。
主动去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唤起彼此的信心。“嗨,还生气呢?”“喂,有空咱们聊聊。”假如你面对面地向他提问,不妨带着真诚的微笑。
假如你们双方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话,就很难听进对方的倾诉。那么你如何弄清同事的感受呢?你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告诉我你是如何想的好吗?”当与对方谈话时,不要打断他或是与他争辩,让他感到你尊重他,也许矛盾好解决一些。
假如你想言归于好,那么道歉与修复关系完全取决于你。假如你生气是因为你的同事在你陷入困境时忽视了你,对待你如同“出气筒”,那么他应该改变他的这种做法。但是通常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多的时候,不是任何人的错,或是两个人都有错,或是没人能真正搞清是谁的错。这就是如何言归于好的奥妙所在。有时候,把错揽到自己身上是一种很大度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