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子的管理智慧
3289700000036

第36章 老子多与少和老板发展观(2)

这些死脑袋瓜子是萨奇兄弟开展教育运动的主要目标。那时,投资者们还相信那一套关于广告公司的财产每晚都会下跌并且只出不进的老话,因而不想买广告公司的股票。于是,莫里斯?萨奇决心让投资者们明白,广告公司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稳定的机构,而决非是一帮靠不住的、不懂经商的自私自利之徒或几个野心勃勃的青年所建立起来的怪物。有鉴于此,兄弟两人退居幕后进行操纵,他们公开场合不以公司领导的身份而是以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出头露面。萨奇公司从前的合伙人李嘉士说:“莫里斯单枪匹马闯出一条新路,使那些寻找投资机会的人们从此对广告业刮目相看。”

继兼并康普顿的英国分公司后,萨奇兄弟又毫不留情地一口吃掉了英国好几家广告公司。1979年,公司以56O万英镑的价格购买加洛特控股公司,此举使公司在伦敦站稳了脚跟,成为英国最大的广告业集团。

萨奇公司之所以迅速发迹,就是由于兄弟俩敢于打破地区差别,不畏强手,同心协作的结果。

1982年,在广告史上最大的一次合并中,萨奇公司出资5500万美元将纽约康普顿公司(当时该公司是世界第十大广告公司)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取得了该公司在30多个国家的经营权。萨奇公司此举不仅首次打进美国广告界,而且为在全球扩张业务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家已有75年历史、资金雄厚、但发展迟缓的康普顿广告公司,萨奇公司从伦敦派了一个新的总经理,期望恢复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在两年内,这家公司的利润率从7%提高到10%。为了稳固在美国扎下的基础,萨奇公司又于次年以1750万美元买下了两家中等规模的广告公司。获得了一大批善于创新的广告专业人才及设备。同年12月,萨奇公司出售了3100万美元新发行的美国储备股票。1986年,萨奇公司的股票上涨了18倍。

之后,萨奇公司又花了几个亿的投资兼并了几家各行业的公司,获得了大量的管理咨询调研人才、公关人才以及销售人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

从小到大 从易到难

老子曰: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哥德对初学写诗的青年诗人就忠告说:“你得当心,不要写大部头作品。”“如果你目前只写一些小题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给你的材料,趁热打铁,你总会写出一点好作品来。”“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都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第一家美国肯德基快餐店创办于1952年,现在它早已成为遍布全球的快餐业超级“大腕”,据说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的肯德基快餐店开张。1996年肯德基集团的销售额在全球达到90亿美元。第一家麦当劳餐厅于1955年在美国开业,据说现在正以平均每3小时开设一家新餐厅的速度发展着。1997年麦当劳集团在全球的营业总额达350亿美元。80年代以来,肯德基、麦当劳瞄准了中国餐饮市场,千方百计打进中国,并立刻站住了脚。1987年,肯德基首先在北京前门开出了中国第一家快餐店。1990年在深圳开出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当今中国的大、中城市,肯德基、麦当劳几乎无人不晓。——他们在中国以至在全世界生成了“合抱之木”、筑成了“九层之台”、作出了“千里之行”,而这一切又无不“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一句话即‘伟大于其细”。试看麦当劳服务的标志是快捷、友善、准确,每一个员工都以达到“100%顾客满意”为最基本的原则。肯德基提出的目标是101%的顾客满意,即顾客在肯德基所得的服务要多于他原来希望得到的服务。

麦当劳与肯德基在遍布全球的连锁店里,不仅食品品质一致,而且连店堂布置、装潢格局、服务要求也都始终严格统一,从而使顾客无论走进世界任何一家“麦”、肯”快餐店,始终都能吃到同样新鲜美味的食品,享受到同样快捷殷勤的服务。

美国肯德基炸鸡店在决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老板曾先后派过两位执行董事到北京考察。

第一位考察者下了飞机后,来到了北京街头,他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就回去报告说中国市场大有潜力,结果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之由降职并调动了工作。

接着公司又派出了第二位考察者。这位先生用几天的时间,在北京几个不同的街道上用秒表测出行人流量,然后又向500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询问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以及对炸鸡店店堂设计等方面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同时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及鸡饲料进行了调查,并将样品、数据带回美国,逐一作了科学分析,打出报告表,从而得出肯德基打入北京市场有巨大的竞争力的结论。

果然,北京肯德基炸鸡店开张不到300天,赢利就高达250万美元,原计划5年收回的成本,不到两年就收回了。虽然肯德基的两位考察者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因为第一位考察者只凭印象说话,而第二位考察者则让数字说话。

数字虽枯燥,但最有说服力,也最科学,;有助于公司做出果断的决策。

一件难事之所以显得很难,是因为你没有做好那些看来是容易的事情。那些容易做好的事情你没有做好,很多容易的事积累起来就变得很难了。若是不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就会处处难得无从下手。

化少为多 俭故能广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啬”,就是节省、节俭之义。老子曰:“俭故能广。”这里的“广”是富裕的意思。只有节俭,才是老板长保富裕之道;舍弃节俭之道而还要长保富有,是不可能的。

老子所讲的老板的形象是“被褐怀玉”,意义是相当深远的,老板虽然怀中拥有宝玉一样的稀世珍宝,但仍然穿着粗布衣服,似乎像平常人。他不是故意表现得像平常人,而是有一颗平常心,并不是时刻都想炫耀自己的富有。天道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运行,“天道酬勤”,老板应当像天道一样勤奋劳作,珍惜万物,而不暴珍万物,这样才能长久立着脚跟。

老子讲道,无论是管理人,还是对待自然,节俭是再好不过的品德了。节俭既有利于己,又不伤害人,符合自然道理。这样做就可以积蓄力量和美德,从而无往而不胜。老子的“啬”的原则运用于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成本观,可以归结为一个“省”字。

一次,一个乞丐偶然遇到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向洛克菲勒要1毛钱,但却被洛克菲勒拒绝了。那个乞丐很生气,带着挖苦的口气说:“吝啬的洛克菲勒,我要是亿万富翁,一定会给你1美元。”洛克菲勒却不以为然,面带微笑地说:“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不可能成为亿万富翁。”从此,洛克菲勒就落了个“吝啬”的美名。

洛克菲勒在生活中确实是个节俭的人,某一年他在郊外购置了一个占85万坪的别墅庄园,作为夏季避暑之用,并雇佣黑人照顾管理。其实,他最初的想法是投资而买的,原想把它开发成一个收费的医疗休养区。

一个居住在克利夫兰的女子描述说,她的祖父和洛克菲勒是好朋友,回忆起有一次洛克菲勒邀请他们到别墅去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临走时他们不断地向洛克菲勒道谢,没想到洛克菲勒竟然向他们索要10美元的住宿费!

还有一次,洛克菲勒打公用电话,向秘书借了5分钱。不久归还时,秘书说: “5分钱小事一桩,不必还了!”

洛克菲勒突然变了脸色:

“5分钱是1块钱的年利呢!”

他还不准别墅的佣人在劳动节休息。 “仆人本来薪水微薄,放假后到处乱花钱,那会一点积蓄也没有。”

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洛克菲勒同样严格要求,对金钱的处置十分严谨。小洛克菲勒为了缴纳学提琴的学费,和他的姐妹们一样,必须去打工。因此,小洛克菲勒也添了一个外号“躲在尤克里得街豪华住宅蜘蛛网中的小蜘蛛”。但这只小蜘蛛并不在意邻居的冷嘲热讽,他似乎打定了主意要从他的巢中吸尽同业者的鲜血!

一些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巨大的开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是危险的,企业应时时密切关注成本状况。除非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否则它就有螺旋上升的惯性,因而我们必须在开销发生以前,就严加控制。

成本过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两个方面,一是不爱护和不珍惜工具设备和材料,二是未充分利用时间导致利润损失,“无所事事”的成本常常隐蔽在其他数字后面,因而浪费的开销常常是难于找出来的。“无所事事”使机器设备闲置着,或者虽在运转,但不生产东西,生产率下降了。

要记住不只是会计人员控制开销,会计报告不能控制开销,因为开销已经发生了。只有您确立了控制开销的观念,在您实际开支以前,通过严格把关才能控制住开销。

不论我们担任什么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帮助降低成本。也就是说,降低成本不只是老板的责任,应当人人从我做起。现实生活中的小小的节省——这里几元,那里几元,加在一起可以成为很大的数目。

大刀阔斧地把一项活动整个地砍掉。有时降低成本的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把一个工厂整个地关掉,如果这个工厂规模不合适、地方不合适、设备太陈旧等等。对于不能产生效益的一些活动干脆取消,是明智之举。

力量要用在最在效的地方,注意力应放在对开销大的项目进行成本控制上。各个方面都可以节约,但精力应该花在能省钱最多的地方。对于10万元的一个项目,要把它的成本降低5%所花的精力,与对于500万元的一个项目降低成本5%是差不多的。

用花钱的办法省钱。这听起来可笑,是吗?但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最便宜的往往是花费最大的。成本观点并不是要求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削减开销。以计算机为例,它的价格很高,在使用它的最初一段时间是回收不了成本的,但往后通过良好的服务、更好的协调和方便快捷等途径,不费力地就能把钱回收起来。

通过制订预算和标准来控制成本。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做出预算。如果没有计划或预算,就一定有浪费。所有的开销都必须加以计划或做出预算,而实际开销必须定期和预算做出对比。定期对数字的讨论和检查自然而然地驱使人们去实现节约和减少浪费。

精兵简政。事实上大多数员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简化,从而减少一些人手。你用的员工越多,你感到你需要的员工会更多,像滚雪球的效果那样。增加不必要的人手只会添更多的麻烦。解决之道是,用少量工资高的人比用大量工作不多但工资也不高的人要好得多。要尽最大努力降低内耗的成本。

给员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不离开公司,这样就可节省许多钱。因为员工的不断变换,意味着丧失大量珍贵的熟练人手,要花很多钱来搞培训。

老板的作用如同助产士。老板“催化”、“助生”成功的人。老板帮助员工们取得成功,而自己到头来就收获成功。

以稀为贵 积累点滴

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庄子的《南华真经》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没有一,则无万事,这个一何等重要。

在从零到万的数目中,最宝贵的只有两个数:一为“零”,一为“一”。万物由“零”引起,万物由“一”积起。各行各业的老板都莫轻视这个“零”和这个“一”。

并非什么都是多多益善,相反是物以稀为贵。

一位画家总是不得志,作品卖不出去,生活穷困潦倒。于是,这位画家的朋友为他出了个大胆的主意,公开宣称该画家死去,同时邀请一帮评论家对他的作品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传媒上大肆赞扬。于是,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来卖不出去的画被抢购,一下子涨成了天价,他这下子可发了大财。但是,已成名的画家却不能以原来的身份生活并作画了,那些画成了他的绝笔之作。

人死画才值钱,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屡见不鲜。印象派大师凡?高的画作生前无人问津,价格低廉,可死后画价不断飚升,是现在世界上最值钱的画。

画家的死亡游戏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因为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求,要想控制价格,必须控制供求。在这场游戏中控制供求的关键是策划让画家“死”。供求关系随着画家之“死”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一个小孩第一次尝到了甜甜的巧克力的美妙滋味时,他感到巧克力十分可口,他十分喜爱,因而,他想得到更多的巧克力。如果他得到了很多的巧克力,他的感觉里就留下了这一段愉快的经历。尽管他的胃会警告他:现在巧克力已经足够了!但是他不会在乎这个警告,只有当肚子痛才迫使他停下来。成人们贪恋的不是巧克力,而是追求更多的金钱、权力、威望、自由、美酒佳肴、性爱或者其他东西。小孩与成人都拜倒在多多益善的原则下。历史上出现了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阿道夫?希特勒和许多其他人物,都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多的权力、财富、声望、土地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