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3197000000058

第58章 经营大师谈谋略与智慧(10)

我们很多企业从一开始做,做到现在,有人愿意高价买你,你再上市,二级上市,你这个企业就从一个亿变成了几千个亿。我现在做什么,买卖企业,如果你的企业是好的,管理的资本达到300亿的规模,不用担心你的企业,如果做的好愿意给你投,预计再过五年,中国这种市场,现在我们老百姓散户的资金大概有五万亿,国外产业基金和证券基金,中国的产业基金,是当今中国最赚钱的时候。

企业家意识与内省系统--社科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靖鉴强。

谈中国经营大师智慧论坛。

作为经营大师论坛坛主,独特的优势是能够近距离的解剖很多优秀的企业,我是从媒体人转换为研究企业、研究经济的,我的角色很像是个旁观者和总结者,当然,很多时候,我也是个学习者和问题的探讨者,在我跟许多讲课的企业家沟通他们讲课的内容时,我是务实的,我力争让他们讲课的内容切合听课的中小企业家的实际,同时,我也希望能激发他们对企业经营问题的思考,让他们在总结后站得更高,更具智慧。我试图把这些企业家的素质归结到道上,因为,道是最高深的谋略。

企业系统的统帅和君主是什么?是企业家。

为什么做企业?我们已经讲了是成名成家。怎样做企业?就是要研究如何健康的活着,你要学习中医用无形经络统帅身体的道理,你要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你要建立合理的企业系统。你的大脑要明白、清醒,要当好统帅。

我们前边讲过,企业这个系统的统帅和君主是什么?是企业家。

作为一个系统,我们可以与中医的人体系统对应一下,这种对应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发现,它对应的人体之君是什么呢?是心。皇帝内经讲,心为神明之君,是整个身体系统的统帅,是君主之官。中国的中医,把整体观念落在了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和谐对应这个系统中,人体的各个部分,中医一一把它与社会及自然的因素相对应。肝属木为将军之官、肺属金为、脾属土为仓、肾属水为之官,金木水火土都有了。

那么,心是神明之君,你说他重要不重要?你作为企业家是你的企业系统的神明之君,你说成为家重要不重要?

在人体上,君不明会出现什么情形?君不工作了、效率低下了会怎么样?膨胀发烧了又怎样?很麻烦。轻一点是发昏,把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搅乱了,本来肝、肺、脾都有分工,君一发昏,亚健康就来了,到处都是疲倦的感觉。企业有没有亚健康?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企业。其实亚健康对企业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狂躁症和精神错乱,宏大的理想和效率低下的企业系统,一个向上走一个向下移,越离越远,在中医上这叫心肾不交,心肾不交是精神病的本质起因。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来倒掉的企业是企业问题还是企业家问题?答案是很肯定的,有多少个头脑发昏的企业家就有多少家倒掉的企业,企业家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做大的瓶颈。中医上说:诸般痒疮,皆属于心。我们借用这句话,是否可以说,企业的诸多问题皆属于企业家的问题。

企业的诸多问题皆属于企业家的问题。

我们看到,不是说你想不想成家,而是在这个位置上你必须成为家,不管你是大家还是小家,如果你不是家,就一定会出问题,所以,企业的问题首要的往往是企业家的问题,往往是君的问题,君明不明,是一个企业高下优劣的首要判断标准。

君明,做事就会尊重规律,就能避免犯随意性的错误。

中国文化在形而上角度是逻辑性很强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在俗世中讲体悟,是一个随意性的悟道系统,它以道为大原则,规则、条理、结构的东西不缺乏但很多,除了我们知道的儒释道体系,还有中国人特有的良心体系、人情世故体系、政治上的专制传统体系等等,多的直接后果就是混乱。因为可借鉴的体系多,好象都有道理,就是我们养成了一种很随意的思维模式,现实生活中做什么都是大至、差不多,叫跟着感觉走,而且,我们这方面思维很发达,很多事情往往也能作对。于是,很多人就把习惯当成了真理,小企业时随意,中企业时也随意,到了运营大企业时一样随意,所以,中国的大企业、恐龙级的企业不多。因为,随意最终会带来失败和挫折,随意是决策的大敌。

艾力生的总裁吴国迪讲课时讲了很多企业的例子,说要见了棺材验了尸还要等一等看是不是装死,千万不要轻易落泪,我就总结说,怎样遵守规则?就是不要随意!一个企业要长大,不随意、不犯错误很重要。减少犯错误和犯错误的几率,一样可以让企业长大。艾力生年销售额500多亿,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是主要的经验。但怎样不犯错误,有没有什么方法让你少犯错误?得有规则和经验,经验从哪儿来?一定要自己悟吗?当企业家,要跳出随意的直觉,要学会运用规则,还要学会去借鉴已经成型的经验系统。

我们讲的是一个本质的问题,要成为家,君要明。君明很重要,君明就会尊重规律,就能借鉴经验,就能克服随意直觉的惯性思维,科学慎重对待每件事情、科学慎重的去整合资源。

尊重企业发展的自然率和阶段性。

君明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要尊重企业发展的自然率和阶段性。企业象人一样要长大而不是做大,刚刚蹒跚学步就不能快跑,不能拔苗助长。这些年倒掉的很多大企业大部分是超越了阶段性。当然,自然率还有另一个方面,年龄很大了但企业总也长不大。我们把总也长不大的企业叫做“小老树”企业。我觉得,我们总是关注轰然死掉的企业,而不去关注无数的“小老树”企业,这也是一种错误,因为“小老树”也在浪费社会资源。你说,至少我没有死掉,但我们可以断定,你是个小老板而不是企业家。

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不同环境做不同的事,不同级别的人做不同的事,这才是事物的常态。很多人说,这谁不明白?你明白?很多50岁的人象20岁的人似的去恋爱疯狂,你觉得这行为可笑吗?当然可笑。我们笑话蹒跚学步跑百米,但你已经是公司总裁,还要象个业务员似的什么都要过问,一分钱都要你去审批,你觉得这行为正常吗?不正常。人像季节似的,年轻人像春天,中年人象秋天,人活着要入道,要合自然率。哪企业呐,要不要讲自然率?要不要讲阶段性。

君明的另一层意思是,企业发展起来了,不能天天暴利也不能天天透支自己。天天暴利而不节度会得肥胖症,叫攉取资源,肥胖症的结果往往是暴死;而透支资源,天天搏命、天天熬夜结果会怎样?免疫力低下!企业免疫力低下是什么表现?抗风险能力差,到处都有毛病,天天都在救火。

君明、心明,中医讲规则,中国文化讲规则,而且都还是大规则、辨证的规则,所以,成为企业家也要明白原则,也要悟道。要有一个家的概念。怎样做企业家是有路径的,规则就是路径,君明则是总纲。

心合于道智慧生。

我们知道心是神明之君,从做企业引申开来,我们就知道中国文化为什么强调要修心,我们总说中国文化虚,但虚归虚,修心的道理与中医的神明之君,它的联系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就做事的角度,修心是个根本,是总纲。

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他创立的儒学,以修心为核心构建了自己的俗世哲学体系,但中国的哲学不是归结到孔子那儿,孔子俗世的哲学变成了处世为人的行为规范,看起来很实用,但用起来问题很多。比如,修心怎么修?标准是什么?修心应该在哪个方向上?这些,孔子都没有解决,绕来绕去就是一个仁,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就是一个良心或良知,是没有定论同时也没有标准的。

所以,我一直偏颇的认为,中国的文化本纲在道、在道德经,修心不是修仁而是修道。什么是道,老子讲了很多,比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如功成身退、上善若水等等,老子主张退,主张无欲,但退、无欲的目的合于道,反而前进的更快更合理。所以,不懂老子的人认为老子是阴谋家,不知道这是大智慧。我们不少企业,经过努力有了现在的规模,当然想着要更大更强,想要做大很正常。每个人都想做大,都想到纳斯达克、都想到香港的股市、国内的股市去上市,前一段中国互联网站上市,又造就了一大批千万富翁。大家都想这样,但是你怎么样入手?你怎么样把最根基的东西解决好。圣经里面有一句话,如果你的根基没有解决好,就象你建房子建在沙子上。我们很多做企业的人,做老板的人,你有没有把自己的根基建在非常正确的台阶上,建立在合乎道的台阶上,不要只看眼前的成功和闪亮,闪电很亮,一瞬既过,流星也很美丽,但不长久。激情、创造欲、职业操守,前瞻性的眼光、爱心等等还只是表层的,真正的成功、长久的成功一定是合于道的。

人性深处的欲望你能控制了吗?

中国的文化是集权制的文化,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家长式的结构。中国的企业我估计最后比较厉害的也是家长制的,至少在精神上是家长制的。最上面的是惟我独尊。现在成功的企业,柳传志现在退下来了,但是联想真正的操盘人还是柳传志。王石天天去爬山,万科的掌舵人不是王石吗?所以严介和讲课很直白,你们不要听西方的理念。这是实情。西方是民主,是平等、自由、博爱。这是它的基石。中国文化的基石是家长制,家庭,连带的家庭组成村落,然后组成社区,然后累计起来构成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是这样,中国的企业结构会变成西方的结构吗?我不太相信。我们看到太多的中国的企业开始大家几个人一起创业,到最后成功了,打得头破血流,企业辉煌之后,跟着销声匿迹。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例子?

这就是规则,这就是文化。你说你能突破文化、突破不了。文化突破不了,还有一点你能突破吗?人性深处的欲望你能控制了吗?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权利的欲望,你也突破不了,这种潜意识的欲望往往能够导致你的失败。其实赵新先在他最辉煌的时候真的能做到激流永退。就完全可以像柳传志成为国企的教父级人物。有时候,人对欲望的遏制往往能代表你这个人能走多远。

我们做企业的人一定要明白形而上的东西、道的东西。既然人的欲望没法控制,既然中国是家长制的社会,我们做企业一定要像皇帝一样烂掉吗?一定要像皇帝一样昏庸吗?一定要走这条路吗?

建立自己的智慧系统。

我们讲了中国是一个有着集权、专制历史的民族,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弊病无疑是很多的,也严重制约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我以前也没少骂这种文化,经常面对这种文化感到愤怒和郁闷,但作为一个浸染于传统的人,愤怒漫骂有时仅仅是一种表象。文化就是这种文化,当自己也做了企业,自己也成了说一不二的暴君,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当环境合适时,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专制倾向,所以,我的观点是,以中国人的这种特性,骂皇帝最凶的人如果做了皇帝,那肯定是比皇帝更残暴的暴君。这不知道应不应该算做是文化的力量,也许应该是文化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