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3197000000059

第59章 经营大师谈谋略与智慧(11)

所以,我觉得,理性的态度应该是最适宜的。我们先不要说这种文化好还是不好,我们应该理性的承认这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随着WTO、随着全球化而有本质的改变。如果把一个民族比做一个人,这个人的本性的本质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他可以被调整,但不可被改变,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文化的现实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承认这种现实,在承认的基础上调整,总比闭着眼睛装做他不存在要好。所以,我是个坚决的反传统者,但同时,我的言行经常表现出对传统的维护和认可,我认为这是一种智慧,我们不可能完全颠覆传统,我们只能在传统给予的现实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调整,我们可以左右传统而不是被他左右,我们可以用它而不是被它所用,当我们主动的改造它时,我们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中国的企业家最容易成为现代的专制者。

正是从这个基点出发,我经常鼓励企业家向中国的政治家学习。因为,企业这个实体组织经济上的特殊性,他的独立王国性质更鲜明,他就是那个大家长、大族长,企业主的独断专行更为容易,权利更不容易被制约或者根本不可能有制约,所以中国的企业家最容易成为现代的专制者。你抬眼看一下目前企业的现实,就知道我说的一点不假,我们的企业家有那一个不是这样打下江山的,很多企业就是企业家一人打天下才成就了今天。这是不是现实?当然我们也有现代民主性企业,但说句实在话,很多这样的企业其实不过是徒有虚表而已。

那么,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政体,它以集权为特征,它的权利的制约性、它的官员的内敛和宽容远远超过现在的中国企业,表现得相当成熟。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企业在组织上很幼稚、很不成型,我们的企业家很跋扈、很张扬,这就是我们说中国企业应该去学习政治的原因。

中国企业还应该学习专制者制约自己权利的的技术模式。我们知道,过去名士有门客,皇帝有谋士,他们很知道怎样让自己做到君明,作到神明,对自己制约的结果当然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用别人的智慧来制约自己的独断和专横。

所以,我说中国的皇帝也有不昏庸的,有很智慧的。我常讲这个问题。我们随便找几个看看。曹操就很厉害。曹操手下有多少谋士?我随便找了一下找到70多个。曹操遇到大事的时候,都会找智囊团开会。我们的企业家们有做吗?这就是古人的智慧。用别人的智慧来制约自己的独断和专横。

刘备有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大事小事替他谋划,诸葛亮不做具体事,只做谋划,他就是策略家,他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谋士和一个不成功的执行者,他把刘备这个不那么君明的人调教得很不错,帮他成就了霸业。

还有刘邦,我们看到限制专横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会低位、会用人。镇守江山我有箫何,打下来让箫何管;打仗派韩信,因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后面有张良这个谋士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我们知道,张良的智囊作用和谨慎成就了一个被称为无赖的人物,以至于他的敌人项羽临死为输给这样一个人物也耿耿于怀。

当然,现在市场经济发达,是所谓专业化时代,真正送到面前的很会炒做的的人物可能不一定是合适的,太商业的环境使很多人静不下心,市侩式人物和蒋干似的人物也不少,真正智囊式人物、有大智慧的人物在现在仍然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现在的企业家生长的环境往往使他们妄自尊大,觉得有钱就了不起,钱成了他们判断自己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很多有智慧的人恰恰就看不上没有什么品位的爆发户,这其实造成了在智慧对接上的困难,所以,在许多时候,我们还是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另一种状态,一些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包括很多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还是游历于经济的大潮流之外,就象过去的士阶层永远依附于统治阶层一样,当皇帝的永远是刘邦、朱元璋似的草莽英雄,而士阶层因为清高、因为甘居非主流的地位,往往退居幕后,甚至与整个发展的时代脱节,但奇怪的是,这些隐藏在表面喧嚣背后的人物往往是极富智慧和值得尊重的,而那些熙熙攘攘的逐利市侩之徒往往让人反感,而他们策略的失败反而让一些企业家们更为自大。

让董事会成为智囊式组织构架。

在这种局面下,我觉得,企业家不用智囊的替代办法,是建立和学会使用董事会的力量,董事会或者是股东会是制约权利的有效手段,也是智囊式的组织构成形式,尤其是独立董事的设置,运用好了就相当于组成了自己的参谋机关,带兵打仗都知道参谋机关的重要,做企业很多人却忘记了自己其实也需要一个智囊机构。在西方企业,董事会的角色是负责组织执行机构和制定策略和下达指令,是所有权机构,而执行则是总裁及职业经理人的事。这种企业结构对中国很多企业未必合适,因为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结构、尤其是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结构往往是一个人的董事会,多股东的企业容易因为股东多而死掉是国内企业的现实,所以,一个虚拟的董事会对很多企业来说是必要的,也是企业家建立自己企业智囊结构的和运用的技术手段,对企业家来说,能够做出这一步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意味着权利的可分享,这里,独立董事的选择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我们还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企业高层、外围顾问、企业股东组成的战略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定期召开战略研讨会议,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智囊组织形式,它可以避免完全依赖外部智囊犯不了解情况的决策错误,又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高层团队,它的弊端也是存在的,如果君不明,它的制约作用很有限,如果做成它的动机仅仅是一个门面,最后它的作用也不过是企业家多了一个附和者而已。

所以,很多时候,我跟身边的企业家讲,他们需要的是朋友、是圈子。为什么?因为只有朋友和没有相关利益的人才能给予真正的忠言和教益,所以做企业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避免孤独和陷入孤独。我们来看看,企业家很多同行是冤家很少来往;而发达之后,苟富贵勿相忘的心智模式,使很多人其实是失去了朋友;还有,他们被告戒不能和下属交朋友,很多负面的因素让他们止步;另一方面,他们很多没有时间去做与企业无关的事情,去接触与企业无关的人,所以,孤独是常态,对孤独的企业家们来说,孤军奋战是危险的,君不明很多时侯都是因为孤军奋战,自大和孤傲也是如此。所以,我常感叹作企业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文化系统好象与做企业家是矛盾的,企业运做本来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但因为我们文化的随意性,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的不开放性,所以就特别需要有智慧,所以,也特别需要企业家建立自己的智慧性结构,只有这样,一个企业家才可能真正走得很远。

苦其心志是治心病的药方。

专制、膨胀是常态,是现实,是文化,如前所述遏止它需要智慧。这种智慧中国的官场上运用得很好,他们会中庸、会协调,中国的政治家都很温和、很内敛,会建自己的智囊结构。中国的政治家比中国的企业家成熟得多。中国的企业家起来,只要有一定规模、轰轰烈烈之后,便认为我就是英雄、我就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我就是丰碑,当他认为自己是丰碑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倒掉了,所以,我一直说君不明、神不清,不专业,是中国企业的硬伤、是企业家的硬伤。

中国企业的生态环境先天不足,我们看到,这种先天不足是很致命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企业家的君明,君明,是成为企业家的首要条件。君明并不容易,尤其是企业发展各个不同的阶段都做到君明不容易。建立自己的智慧性智囊结构是君明的的基础,是目前我看到的唯一可以用来制约头脑发昏的技术手段。

我们经常说:企业家要外圆内方,要学会借脑。前者是行为合于道,后者则是讲要学会在身边建立一个为自己所用的智囊系统。其实这两者是联系着的,因为借脑不是借钱,也不是你有钱就有人愿意帮你,你笼络了人会不会用、别人会不会真的给你出力,这都是要考究的。这里边,你是不是有道,你是不是明君,你有没有建立自己智慧结构的开放心态就很重要。你要成为明君,才会有人帮你,有人帮你,你才可能成为明君,这是什么?这是命,这是相,这是福。

你是喜马拉雅山,借的是全世界的风。

根基很重要。根基在这里象个台阶,如果你已经成为喜马拉雅山了,你借的是全世界的风。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借是什么概念?借是来拿来用的,先不付钱的,凭什么你借得来?你没有这种底蕴和基础你怎么借得来?借来你用得了吗?用不了。

我们平常说的借势借脑,是种深层次的理念。其实做企业家本身是一个大舍的概念,你只有舍时你才能够借,你的企业越大,你自己所用的越少,你所能拿走的越少,你所支配的就越大,这就是老子说的大巧若拙。第一个一百万、一千万是挣给自己的,后边的其实就是一种事业了。你越为社会作的多,你做的越大,到最后就是一个给社会做事的概念了。我们很多老板到最后也不会这么想、不会这么做,所以他永远就是一个小老板。

我们讲学的企业家都是很会借的人,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很会给的人。其实,君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舍、就是控制欲望。心要想不得病,就是恬淡虚无,真气内守,就是会苦自己,心属火,火味苦,苦走筋。如果你老想吃甜的,那就会得糖尿病,你要总吃咸的就得肾病,很多人并不知道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其实是治心病的药方。我们的概念中,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愿意鲜花、掌声、金钱、富贵。但你扪心自问,你自己每时每刻都是完全自私吗?你做一个一般的人可以,你要做企业家实际上到一定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会给予、给予、给予,给予的快乐、舍得的快乐大于得到的快乐,对企业家来说,哪怕你不快乐或者是痛并快乐你也必须给予。

你心志上是个大舍之人,才会在俗世上有大的成功。

这观点乍一看好象跟别人说的是反着来的,好象不怎么对味。有一次,一位企业家朋友听了我的理论,特意送了本美国石油大王诺克菲勒写的书给我,书中充满了惨烈的竞争和拼博的欲望,他的意思是做企业应该向这位石油大王一样充满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其实,除去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外,石油大王更多的讲的是手段,是竞争的心态,他同时是一位大慈善家,象巴菲特、比尔盖茨一样,他们的财富最终是回馈给了社会,我对西方的企业家研究较少,但我以为,这种最后的社会回馈方式,毫无疑问是他们以一贯之作风的延续,也就是说,从道的意义上中西企业家是相通的。你得在心志上是一个大舍之人,你才会在俗世上有大的成功。

所以,如果我要界定我的这个理论的话,我告诉大家,原来你们听到那些都是术,我给你们讲的都是道,是大道,在心志上你要舍,在手段上你要勇,手段、技巧是术,如果你不明白道,术就一定会造成伤害。所以,道是本,道解决的是根本问题,道要做的使让你君明,道会让你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以带你走的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