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2981500000011

第11章 多给老实人一些机会(1)

1、把就业的机会优先给老实人

老实人说得都是老实话,他们不会撒谎,也不会弄虚作假。在“诚信危机”越来越严重的今日,老实人能信守承诺、说到做到。所以,老实人信得过,靠得住。聪明的领导者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会先考虑品格正直诚实的老实人,将就业机会优先给老实人。这既是对老实人的一种激赏,也是对全社会诚信危机的一种挽救,更是一种有利于组织事业长久发展的明智之举。

马布里年轻的时候,为了谋生四处求职。恰巧美国加州的克帕尔饮料开发有限公司正在招聘员工,马布里前去面试。

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人走了进来。马布里礼貌地站了起来。

那位老人眼睛一眨也不眨,盯着马布里看了半天。正在马布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位老人突然一把抓住马布里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

马布里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可老人却肯定地说:“上次,在中央公园里,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

马布里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原来老人错把自己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马布里连忙说:“先生,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的您女儿!”

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马布里:“难道我认错人了?”

马布里安慰到:“先生,别着急,慢慢来,一定可以找到救您女儿的恩人!”

没多久,马布里得到到这家公司上班的通知。上班的第一天,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那位老人就是公司的总裁,那天的谈话就是招聘过程。那位总裁认为,只有诚实的人才可以成为克帕尔公司的合格职员。

马布里无疑是一位老实人,靠自己的诚实,赢得了就业机会,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总裁先生果然没看错人:马布里被录用后,工作很扎实努力,不久就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一年就为公司赢得了3500万美元的利润。当总裁退休的时候,马布里继承了总裁的位置,成为美国的一位财富巨人。

诚实是衡量人品的一把尺子,每个明智的领导者都先用这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前来应聘的人,从而把工作机会优先给拥有诚实美德的老实人。

在一些组织机构中,保守机密被视为员工基本的职业操守之一,尤其是知识型员工及高层管理者,他们了解关于组织的大量的核心机密,这是组织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所以很多组织对主要技术人员和中高级管理人员都要签订保密协议。一旦签订保密协议,就表明他对这个组织有了一份庄严的承诺。而对这种承诺,只有老实人才会守口如瓶,保守秘密。

斯特在一家不大的电子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当时,这家电子公司正面临赫赫有名的比利孚公司的挤压,处境非常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请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经理对斯特说:“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就会给你一个出乎意料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被激怒了:“请你不要再这样说!我的公司虽然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决不会出卖我的人格,做这种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对不起。”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说,“这事当我没说过。来,干杯!”

过了段时间,他所在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斯特失业了,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公司总裁的电话,让他去一趟总裁办公室。

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聘书——聘请斯特去公司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微笑着说:“原来的技术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了你。年轻人,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对工作的忠诚更让我佩服。像你这样的人,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欢迎你的,我们当然要先把你抢到手!”

斯特一下子醒悟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成为一名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这样好的机遇之所以降临到斯特的头上,因为比利孚公司总裁认为他是一个靠得住的老实人。

老实人的诚实品质,有时也能感天动地,获得上天的眷顾。

有一天,一位憨厚老实的樵夫打柴时,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

樵夫哭了,他默默向上帝祈祷。这时上帝果然出现了,问道:“你为什么哭?”

樵夫告诉上帝,我的斧头掉进河里了。上帝潜入水中捞出了一把金斧头。

“这是你的斧头吗?”上帝问。樵夫摇摇头:“不是。”

上帝再次下水捞出了一把银斧头。

“这是你的斧头吗?”樵夫仍旧摇摇头:“也不是。”

上帝又下水捞出了一把铁斧头。

“这是你的斧头吗?”上帝问。樵夫点点头:“是的。”

上帝为樵夫的诚实所感动,于是,把三把斧头都送给了他。一脸憨相的樵夫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可见,老实人终究不会吃亏。

相信每一位睿智的领导者会像上帝一样,把“金职位”和“银职位”给予老实人,而绝不会让投机钻营者窃居“大位”,使老实人吃亏!

2、让老实人做其最擅长的事

在辽阔的草原上,鸭、鱼、老鹰、猫头鹰、松鼠以及兔子,经过协商决定要办一所学校,好让大家都能更聪明,就像人类一样。

凭借一些年事较长的动物们的协助,它们设计出一套课程,相信可以训练出全能的动物。这些课程包括:跑步、游泳、爬树、跳跃和飞行。

开学的第一天,一只憨头憨脑的小兔子在班上简直就是一颗明星。它憋足全力尽快地奔上小丘又奔回来,实在感觉棒极了。它高兴地跟自己说:“简直不敢相信!我居然是最优秀的。”

老师严肃地说道:“小兔子,你确实拥有跑步的天分。你的后腿肌肉强劲,再多加训练,你能跳得更高些。”

下一堂课是游泳课。兔子一看到水就头晕,连忙说:“等等!兔子是从来不游泳的。”

可是老师说非游不可,不游的话就只能退出。

老实的小兔子只好跳下水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兔子沮丧极了。

后来智者猫头鹰对小兔子说:“不要再无精打采了,实在不必如此。我们应该专心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在跑步上,小兔子是遥遥领先的“宝贝”,但是让它去游泳,它明显成了一个“无能儿”,成了一块老师和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废物”。

然而在现实中,有多少老实人像可怜的小兔子一样,为了挣钱糊口,在他们的上司的强硬命令下,干着自己并不擅长、自己本不愿做的事情。老实人的一个特征就是心里感觉不舒服,不愿意向别人说,所以他们坚决服从上司的命令,硬着头皮干着自己本来不情愿干的事。

一项调查表明,有28%的老实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而进了成功者之列。相反,有72%的老实人正是因为不敢坚决地要求从事自己最拿手的活儿,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因此,虽然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但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创造出大的业绩来。

被誉为“帝王必读之书”的《长短经》中说:“昔伊尹之兴土工也,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推,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伊尹是商朝的名相,他在大兴土木的时候,让脊梁强健的人背土,让独眼的人推车,让驼背的人去涂粉刷。他的高明之处是能短中见长,变废为宝,使各种人各尽其性能,各得其所。他在兴建土木上如此用人,那么在治国理政上肯定是如此用人,所以他成为千古推崇的名相。

《北史》中有一句话:“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帝王这功,非一士之略。长短殊用,大小异宜。”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开创中国历史上赫赫盛世的一代雄略英主,就在于他能够用人所长,使臣下“长短殊用,大小异宜”。

李世民在与房玄龄研究如何安邦治国时,发现房玄龄能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来,房玄龄处理国事总是孜孜不倦,知道了就没有不办的。于是李世民就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中书令的职责是:掌握国家的军令、政令,阐明帝事,调和天人,入宫禀告皇帝,出宫侍奉皇帝,管理万邦,处理百事,辅佐天子而执大政,这正适合房玄龄“孜孜不倦”的特性。但是,房玄龄却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善于整理,他有许多精辟见解,很难决定颁布哪一条,有就是说?他虽“多谋”,但有“寡断”的不足。

杜如晦虽不善于想事,但却善于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做周密的分析,精于决断,什么事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送到唐太宗面前,也就是说杜如晦虽有“明断”之长,却有“少谋”之短。于是唐太宗就重用了他二人,把他们俩搭配起来,密切合作,组成合力,辅佐自己,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房(玄龄)谋杜(中晦)断”的人才格局。

李世民启用熟知历史之兴衰、通古博今、敢犯颜力谏的魏征为谏议大夫。由于魏征常把谏诤之事放在心中,耻于国君赶不上尧舜,时常向李世民直谏。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其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其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是听还是不听,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靖文才武略兼备,出去能带兵,入朝能为相,太宗就任用李靖为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刑部尚书的职责是:掌管全国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的政令,这些都正适合李靖才能的发挥。

由于李世民有着历代帝王少有的襟怀,为臣下提供平台,使其尽显所长,让房、杜、魏、李四人共同主持朝政,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起大唐王朝的上层组织,李世民在各个贤臣的辅佐下,把唐朝推向中国历史的巅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实人们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他们的长项。给老实人安排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去选择最能使他们全力以赴的、最能使他们的优势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岗位。因为唯有利用他们的优势,才能给他们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他们的短处会使他们的人生贬值。正如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拿破仑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每个老实人都是宝贝,但只有英明的领导者将他们放对了位置才能发光!给老实人最能发挥其长项的机会和岗位,是对老实人最好的关心和支持!

3、给犯错误的老实人以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谁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在工作中,任是多么高明的人都会犯错误。在很多“会来事儿”者的眼里,老实人总显得不那么“高明”,所以更免不了要犯错误了。

对于犯了错误的老实人,是抓住“小辫子”不放,将他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还是给他们以宽容、鼓励,使他们汲取经验教训,给他们以“戴罪立功”的机会呢?显然,一个有胸怀的领导者都会选择后者。

毛泽东对待犯错误的人,有时很严厉,有时很宽大。这不单取决于错误的性质和大小,更重要的是看犯错误的人是否认识到自己错了。对于犯了错误而不承认错误的人,毛泽东会严厉批评,甚至抓住不放。相反,对已经知错,特别是主动认了错的老实人,他不但不批评,不追究其错误,反而从正面来给予鼓励、安慰和肯定。

毛泽东多次赞扬徐向前元帅是一位“老实人”。1937年夏天,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一路艰辛回到延安。当时有些人埋怨徐向前把几万人马都搞光了,一个光杆司令还回来干什么?

毛泽东在接见徐向前时却一点也不责怪他。他为徐向前减轻责任,他分析西路军的失败是由多方面的复杂原因造成的,不能怪徐向前。他还鼓励徐向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愁没有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