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百年浙商
2958700000021

第21章 五湖四海——百年浙商谱系(6)

除了以上列举的以外,在香港商界中还有很多实力雄厚、声望颇著的宁波籍商人。如已逾百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是香港商界的一个传奇人物。这位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曾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见证了香港大半个世纪的影视风云,为此他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拍摄了中国最早的有声电影《白金龙》;拍摄影片1000余部,为中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之冠;拥有最多的影院,最高时期达200多家,为中国私人拥有量之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而他成为电影公司史上最年长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直到102岁才卸任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慈溪人邵炎忠,父亲是上海纺织界闻人,1948年迁居香港。邵炎忠曾赴英国学纺织技术,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1958年返港任香港工业专门学校纺织技术系讲师。1964年创办美科电子有限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1969年创办益电半导体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香港著名企业家。有“香港毛纺大王”之称的曹光彪出生于上海,上世纪50年代只身赴香港和澳门发展,开创了当地的毛纺工业。他创办的永新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毛衣生产厂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上海籍商人邱德根是香港娱乐业巨子,1950年到香港荃湾经营戏院。1962年买入荔园游乐场。1982年收购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任主席,并先后兼任远乐酒店实业有限公司、远乐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远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还是远东银行创办人及董事长。邱德根以远东银行为主体,广为投资,形成涉及电影、电视、旅游、服装、地产、仓储、面粉等行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远东集团。他先后推出了《霍元甲》《陈真》《霍东阁》《武则天》《秦始皇》《西施》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影视剧,都获得成功,收视率极高。

宁波籍商人的实力和影响,可以用“星光璀璨”一词来形容——为表彰宁波商人的重大成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曾先后将四颗小行星分别命名为“李达三星”、“邵逸夫星”、“王宽诚星”、“曹光彪星”,这是与国际名人牛顿、华盛顿、张衡、爱因斯坦、林肯等共同享有的崇高荣誉。

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门,也有一批宁波帮商人。1996年,旅居澳门的江苏、浙江、上海籍人士创立澳门苏浙沪同乡会,会长为曹其真。

曹其真是宁波人,香港“毛纺大王”曹光彪之女。她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后在法国巴黎完成法国语言及文学课程。1968年定居澳门,为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澳门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澳门殷理基洋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世界贸易中心董事局主席。曹其真1976年参加澳门第一届立法会直接选举,成功当选。1984年至1999年历任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届立法会议员,1999年10月12日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主席。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担任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基本法协进会副理事长、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获授大莲花荣誉勋章。

奔向海外

一百多年来,浙江商人先后经历过三次海外迁移的高潮,前两次以宁波帮为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前后,一批宁波人为生活所迫去海外谋生,地点以日本和南洋为主。所谓“三把刀子闯天下”,这批人大多是手持理发刀、厨刀、裁缝刀的下层劳动者。他们含辛茹苦,依靠宁波人的勤劳和灵活的经营手段,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其杰出代表是20世纪初在日本有“关西财阀”之称的华侨巨商吴锦堂,“鱼翅大王”张尊三和三四十年代在南洋一带曾与陈嘉庚、胡文虎齐名的新加坡巨商胡嘉烈。

第二次是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鉴于国内动荡不安的社会经济环境,大批在大陆有相当基础的宁波商人纷纷从上海等地移居港台地区,或以港台为跳板,转向日本、东南亚和南北美洲等地发展,其中港台地区占迁移人数的80%左右。他们抓住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港台独特的历史机遇,凭借其在内地长期从事工商业的丰富经验和资本积累,艰苦创业,奋力开拓,迅速在竞争激烈的海外社会站稳脚跟并取得成功和发展,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颇受海外瞩目的宁波帮的中坚力量。

第三次外出高潮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出国热。上世纪80年代后出国出境热在上海、宁波开始升温,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宁波海外移民更呈直线上升态势,主要分布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也有不少,人数约有万余人。新移民成为当前海外宁波帮的重要来源,他们和第一代宁波帮人士的子女一起构成了新一代海外宁波帮。当然,这一阶段也包括不少来自浙江其他地区的移民。

除港台地区外,浙江商人包括宁波帮远走海外的主要目的地有东亚、东南亚、南太平洋以及欧美地区主要国家。

日本是海外浙江商人早期活动地域之一。1623年,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在日本长崎创立兴福寺,也称南京寺。这批浙江商人以宁波商帮为主。清朝末年,老一辈宁波帮商人张尊三、吴锦堂等相继东渡日本经商,在当地商界打拼出了一席之地。

1902年,宁波侨日巨商张尊三发起并资助创办了由浙江、江苏、江西三省侨胞组成的三江公所。1911年改组为中华会馆,张尊三担任理事长。日本神户也设有中华会馆,另一宁波帮巨子吴锦堂自1912年始一直担任神户中华会馆的理事长。除此以外,吴锦堂还是日本中华商业会议所会长、华侨商务总会协理。如按时间顺序,旅日宁波商人等创建的相关社团组织还有:1922年陈锦徐、何秉发在东京神田神保町发起的宁波旅日同乡会;1922年以在东京的宁波、绍兴侨胞为主创立的中华旅日宁绍同乡会;1968年张珑堂、张珑庭等在东京创办的浙江同乡会;1989年在兵库县设立的日本兵库县浙江同乡会等。

除张尊三、吴锦堂两位巨贾外,在日本经商较为成功、取得较大影响的宁波人还有不少。

镇海人张和祥,家庭贫困,30岁左右与妻子流落到上海当小摊贩,生活相当艰难。1945年,刚从日本返回上海的张和祥妹夫周祥赓,在上海火车站偶尔碰到张和祥,言谈之下,知道张和祥在上海无法立足,于是决定把他带到日本去谋生。张和祥把妻子和一个女儿都暂留在上海,只身跟了妹夫东渡日本,由其妹夫周祥赓帮助,在东京开小吃店,后小吃店逐渐发展成为颇有实力的“山王大饭店”,并涉足金融业,开办四明商业合作社,成为当时东京十大华侨财团之一。张和祥曾长期担任宁波旅日同乡会理事长,并任东京中华学校理事长、《自由新闻社》社长、龙冈亲义会日本分会理事长、日本中华总会常务代表、东京华侨总会理事等职。

张和祥妹夫周祥赓,也是宁波镇海人,19岁时由其在日本的舅亲带往日本念书,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毕业后,他在日本东京开办了一家中国式的面食店,由于经营得法,生意兴隆,逐步扩展为后来东京颇有名气的高级上海料理交通大饭店。饭店业务的发展,使周祥赓成了在日本有一定政治影响和经济实力的华侨企业家。1985年,他缴纳日本政府的个人所得税在日本曾经排第16位。鉴于周祥赓所作出的贡献,还曾获得日本首相颁发的奖章。

周祥赓曾任日本华侨金融协会顾问、日本永顺贸易株式会社社长、日本华侨观光事业公会副理事长、日本三江公所常务理事、日本华商总会副理事长、日本宁波同乡会常务理事、东京华侨联合总会会长等职,并被推举为世界华商总会副会长。

象山人王家福,是日本东京港区滨园饭店老板,他经营的滨园饭店装饰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店内工作人员全部聘用华人,规模宏大,是东京有名的饭店。王家福还曾担任旅日华侨浙江同乡会会长。

浙江商人在海外的另一集中地是东南亚,尤以新加坡为盛。新加坡三江会馆是一个华人地缘性质很强的社团。“三江”是指浙江、江苏和江西三省。1906年,浙江宁波人傅竺贤等人发起创立新加坡三江公所。1927年,将三江公所改名为三江会馆,同时扩大“三江”的定义,凡属长江、黄河及黑龙江三大流域各省南来的同乡,都属“三江”,都可入会。到1986年,三江会馆不仅联合另外六大会馆发起成立了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也是中华总商会的活跃会员,三江帮最多时有4位同时在总商会任董事。目前会员近600人。

宁波人胡嘉烈、水铭漳相继担任了会长,现任会长李秉萱是温州人。

1934年,胡嘉烈又发起创立新加坡宁波同乡会,并任首届会长,此后,水国章、朱承民、顾宝庆、崔钰琛、水铭漳、朱先勇等相继担任会长。

胡嘉烈是与陈嘉庚、胡文虎齐名的新加坡华侨巨商。1928年去新加坡,供职万兴百货公司。1935年在新加坡自办立兴企业公司,经销汽油灯,又于上海开办立兴申庄,以后逐渐扩大到销售上海各家汽灯厂产品。后于新加坡开设五金制造厂,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香港都设有分公司,执新加坡国际贸易之牛耳。

水铭漳父亲水阿聚,曾在新加坡创办建筑营造厂,是新加坡有名的建筑商。水铭漳在新加坡出生和长大,天赋极高,精力旺盛,胆识过人,思维敏锐。早年当过学徒,开过染坊,后从事建筑和房地产开发,其父去世后继任新加坡聚建筑(私人)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同时创办并任新加坡标准房屋公司董事长、新加坡进步投资私人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曾兼任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发起人及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同济医院副主席、新加坡三江会馆会长、新加坡宁波同乡会主席、新加坡德惠中学咨询委员会主席、南洋艺术学院董事部副主席、华侨中学董事会董事(监督)、新加坡上海公会常务会务顾问、新加坡天府同乡会名誉会长等职务,还被聘为宁波市经济顾问。

新加坡宁波同乡会其他几位会长,如朱承民、顾宝庆、崔钰琛,也都是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宁波帮商人。奉化人朱承民,1965年在新加坡创办木器厂,后又相继创办承民木器私人有限公司、承民私人有限公司、承民投资私人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是奉化人的顾宝庆,1938年去新加坡投靠表哥胡绍伟,在新加坡电灯公司做工。1974年胡绍伟病故后,接管其公司,后自己创办立兴企业私人有限公司、立兴企业五金制造厂私人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瑾县人崔琛钰,早年在大明眼镜公司当磨镜片职员,1935年去香港与人合资开设眼镜店,1941年转往新加坡创办宁广眼镜有限公司。崔琛钰不断改进眼镜制作工艺,眼镜式样美观大方,该店成为新加坡名店。

祖籍温州、现任新加坡三江会馆会长的李秉萱,毕业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近20年来,李秉萱应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新加坡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华侨大学、泰国实兰大学等著名高校的邀请,作了关于中华文化、企业策略、营销管理等专题的系列报告,受到各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堪称是新加坡商界的文化人、文化界的商人代表。他活跃于许多社会团体,担任的职务还包括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社会事务委员会主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顾问、新加坡新闻与艺术部出版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国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亚太国际大专辩论会裁判、新加坡同济医院董事、新加坡宗乡联合总会副秘书长、Toastmaster国际讲演会高级领导人、北京大学MBA客座讲师、赫尔辛基大学MBA客座讲师、新加坡华社自助理事会董事、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两家跨国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董事、思强贸易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茶渊董事主席等多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