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19年的鄞县人朱绣山,是台湾省东南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名誉理事长。他8岁时即随父外出经商,奔走于上海与宁波之间,从事绸缎布匹贸易。1947年举家迁居到台湾地区,同年创办台湾台新染织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纺织染织业。10年后于1957年创办东南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球牌小苏打、铵粉与纯碱等化工产品;以后该公司一跃发展成为台湾省上市公司。随即他又创办了信诚航业股份有限公司、嘉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振兴公司等,由纺织、化工拓展到航运、制衣、贸易等领域,历尽千辛万苦,凭其坚韧的毅力与过人的智慧,加之诚信待人、经营有方,终于取得斐然成绩,成为一代“化工巨子”。朱绣山虽身居异乡,却心系故土,时思报效桑梓。数年之中,就已先后给向家乡捐资达1800余万元人民币。1998年冬,宁波市授予朱绣山“宁波市荣誉市民”光荣称号。
台湾省“水泥大王”张敏钰虽然低调,却掩不住鼎鼎大名。一部张敏钰回忆录,正如它的书名——《平凡中创新机》,记载着他看似平凡实质非凡的商战谋略、经营业绩和经商才干。而“新机”两字也道尽了他的成功秘诀。张敏钰1913年出生于今宁波北仑霞浦街道霞南村。14岁辍学去上海,从学徒、跑街做起,20年间创办起悦新纺织厂等多家纺织染企业。1949年去台湾省后相继创办中国悦新纺织厂、嘉和面粉厂、嘉新水泥公司、益新纺织公司,担任董事长。同时还任中华开发信徒投资公司、国产实业建设公司、启业化工公司常务董事,并兼任台湾工商协进会、台湾区水泥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区棉纺工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余姚人陆章铨,1948年随姻亲朱长春前往台湾地区谋生,初到台湾时,人地生疏。章铨开始在台北国际照相馆做学徒,数年后,他自立门户,到高雄去开照相馆。虽然日夜奔忙,俭朴自奉,可最后还是逃脱不了关店停业的厄运。这样的艰难岁月,年轻的陆章铨经历了十载。
1957年,陆章铨经过一番抉择,毅然到台中去创业。他先是操旧业,开照相店,盈了利;接着另辟蹊径,开礼品店,在激烈的竞争中生意很好;继之再扩大经营,开西餐厅、咖啡馆、冷冻公司,也都获得成功,而获利最丰的则是“小夜曲娱乐公司”。数年之间,生财有道,被人们戏称为“财神菩萨”,一跃而成为台湾省中部地区商业界闻人。
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省房地产业勃兴。陆章铨凭借多年积聚的财力,决定开设“大业”、“雷虎”等土地建设开发公司投资房地产及建筑业。他一开始就以大手笔买地300亩、500亩,成片开发,生意非常好。如“雷虎新村”1300幢房子,造好了就卖光。接着他看中东海大学旁边高低错落的坡地,兴建了欧美风格的“东海花园别墅”,购买者趋之若鹜。直至20世纪70年代,他总共建造花园洋房达3000多栋,以及台中新城、国家公园城、亚洲商业大厦等大批建筑,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台中房地产及建筑业翘楚,同业者皆以他马首是瞻。
陆章铨担任台湾省建筑投资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台湾省中邑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还积极返乡投资,合资兴建了余姚太平洋大酒店,同时引荐并联合台湾省玩具工业同业公会业者开发建设玩具城——浙江远东工业城和宁波世界贸易中心开发有限公司、宁波太平洋土地建设有限公司等,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爱乡楷模”称号。
宁波人胡慰承,1949年随中国植物油料厂迁台。1952年与钱孝舫、杨翊中共同创立威利行公司,专营香茅油出口业务,外销香茅油占台湾地区1/3以上。1966年成立了由108家香茅油企业联合组建、专营出口的台湾香茅油联营公司,任董事长。该公司为台湾联营公司中经营最成功的企业之一。1965年创立和祥企业公司。翌年设立龙顺海洋企业公司,建造新型远洋鲔钓渔船外销。曾任远洋鲔钓渔业公会负责人。
奉化人王未之,早年投身国民党军界,历任陆军总部经理署、联勤总部财务署中将署长等职,1969年转任“财政部国有财产局”局长及“中央银行”发行局局长。1974年担任景德制药公司董事长,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与“国防医学院”开展技术合作,开发新产品,拓展内外销市场。后出任裕台企业公司董事长,并任“中华贸易开发公司”监察人。定海人贝友添,1947年经人介绍进入董浩云的航运公司。1961年独立组成台湾省安利轮船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所属员工数百人,达10万吨运输量。1971年因世界性海运业萧条,造成亏损,为顾及员工未来生计,不惜变卖财产,资遣员工而停业。旋即组建台湾华泰农业机械股份公司,自任董事长。1979年改为华镛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仍任董事长,专门生产齿轮,供应台湾省三阳、光阳机车厂。鄞县梅墟人王传麟,1948年滞留台湾地区后,相继独资或与人合资创办正源行、大东纺织、国荣纺织、日南建设、永欣租赁等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省赫赫有名的“棉花大王”。
还有1931年出生于宁波的“芯片大王”张忠谋,早年在美国求学时,与半导体开山鼻祖、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摩尔同时踏入半导体业,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科比同时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1972年,张忠谋先后就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是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争做世界第一。1985年,辞去在美国的高薪职位返回中国台湾省,受台湾方面邀请出任台湾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台湾地区半导体业的崛起和产业升级贡献卓著。1986年,创建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省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并迅速发展为台湾省半导体产业的领头羊。
崛起港澳
相比宁波帮商人在台湾地区的成就,他们在港澳地区的表现似乎表现得更加“抢眼”。
宁波人大举抢滩香江的时间要更早,以至于经过多年的经营,香港成为境外宁波商帮的主要活动基地。有不少宁波籍巨商在香港定居;也有一些宁波商人在香港立稳足跟后再转往其他地方发展;更多的是在香港设立总公司,在世界各地广设分公司。
20世纪30年代,香港已有宁绍同乡会。慈溪人阮维扬,1930年移居香港后任香港显利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经营各种机器,产品以销欧洲为主。抗战期间,曾任香港商会副会长、宁绍同乡会主席。1947年他创组苏浙同乡会,被推举为会长。1987年又担任宁波旅港同乡会监事长。
宁波旅港同乡会于1967年4月9日在香港大会堂正式成立,当时,出席的会员虽然只有53人,但当年在港的宁波籍著名人士如王统元、王宽诚、包玉刚、包从兴、包玉书、安子介、邵逸夫、陈廷骅、马临、曹光彪、董浩云、顾宗瑞、童双扬等都欣然参加,不久会员就超过了1000人。创会会长为瑾县人包达三,他曾任香港乐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是“香港百人亿万富豪”之一。此后,王统元、曹伯中、包从兴、王惟翰、金如新、周亦卿等也都担任过会长,包玉刚为该会顾问。
1980年,两地合作成立了甬港联谊会,香港方面有2000多位宁波籍知名人士参加。奉化人王剑伟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陈廷骅、包玉刚都是该会名誉会长。王剑伟还于1977年发起创办了上海联谊会,不久更名为香港上海总会,成员都是从上海来的香港知名工商业者,其中宁波籍和湖州籍商人几乎占到一半。包玉刚、邵逸夫、陈廷骅、董建华等先后担任了名誉会长。现任会长李和声也是宁波人。1998年,在宁波旅港同乡会、香港甬港同乡会、香港湖州同乡会等多个在港的浙江籍社团的基础上,联合组成了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首届会长为李达三先生,2003年他改任永远名誉会长后,会长一职由镇海人顾国华接任,现任会长是湖州人陆增镛先生。经联合会串联起来的在港浙籍社团达到50多个。在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成立10周年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都曾发去了贺信,省委副书记率团专程赴港庆贺。
在香港的宁波巨商,一般是原来在内地有一定实业基础,后来移居过去的,他们的事业在香港达到了顶峰。
董浩云、包玉刚是名震遐迩的世界级船王,也是浙商尤其是宁波商人的成功代表。
被誉为“现代郑和”的董浩云,22岁就在上海创立航运公司,后将基地移往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看准机遇,立即于1948年创办复兴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组成庞大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印度洋,环航太平洋,往来于美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一时生意兴盛。他是“世界八大船王”之一,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鼎盛时期曾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近两倍,虽不及“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环球集团多,但其船舶的种类之多、单船吨位之大、机械设备之新,均超过环球集团。其长子董建华曾在董氏集团负责亚洲及欧洲航运业务,41岁出任东方海外上市公司主席,1997年始担任了两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镇海人包玉刚1918年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其父包兆龙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后在上海设钱庄,之后又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家眷迁往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经营航运业。
在这一环境下成长的包玉刚,13岁那年就扎进吴淞船舶学校学起了船舶。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作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1938年,包玉刚来到上海,在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到1949年与父亲一起转战香港时,他已在商海闯荡了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艰苦努力,包玉刚成为了自董浩云之后的又一华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当时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是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他还是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1976年,他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和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勋章或奖章。
声宝——乐声(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卡尔顿酒店集团董事会主席李达三也出身于商人世家。父亲李洪黻早年在上海开设东华电料商,李达三年轻时就协助父亲打理电器材料批发生意,赚取了第一桶金。1949年他只身南下香港拓展业务,由于携带的资金不多,他抵港后先开了一家乐声贸易公司,经营电器材料批发,伺机发展。1955年,他在九龙区旺角开设门市部经销家用电器,生意蒸蒸日上,在业内声名鹊起,两年后取得声宝牌电器产品香港地区总代理权,此后,又相继成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声宝牌电器总代理。不久,李达三和日本声宝公司合资的声宝——乐声(香港)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庞大的生产基地,生产电视机、音响器材、录像机、数码摄像机、高科技组合件等电器产品,其中彩色电视机年销售250万台,大部分供出口。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达三在海外开辟第二战场,向酒店业进军。不到10年时间,卡尔顿酒店集团在世界各地新建、收购了7家高水平的酒店。其中卡尔顿酒店位于新加坡,属于五星级,共有470间客房。布里斯班卡尔顿大酒店则由两翼组成,一翼四星级,一翼五星级。四星级的墨尔本卡尔顿大酒店坐落于风景优美的ALBERT公园湖畔。拥有456间一流客房的奥克兰卡尔顿成为新西兰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当年该酒店扩建时,新西兰政府总理还曾亲自参加了扩建计划的新闻发布会。四星级悉尼卡尔顿大酒店糅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于1996年8月6日开业,为2000年悉尼顺利举办第27届奥运会作出了贡献。李达三一直希望在中国大陆扩展他的酒店业务。1994年,他想收购宁波华侨饭店,在家乡兴建一所五星级的卡尔顿大酒店,为此,他花去了很多的财力、物力,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香港“棉纱大王”陈廷骅20多岁时已成为上海及宁波三家商业机构总经理,1949年移居香港,1954年创办南丰纺织有限公司,1969年南丰改组,成立南丰纺织联合有限公司,并于1970年正式上市。同年成立陈廷骅基金会,在本港和内地捐助医疗、教育和福利事业。陈廷骅笃信佛教净土宗,尤其乐捐巨资大力支持佛学的传布。1976年陈廷骅进一步开拓业务,不但在海外如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投资,同时亦在本港斥资数千万元向太古洋行购入鲗鱼涌地盘,兴建南丰新村,自此在地产界奠立稳固基础。陈廷骅是苏浙、宁波、甬江、上海四所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多种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或理事,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长官推选委员会成员和明天会更好基金信托委员会成员,并担任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副主席。
鄞县人王宽诚生于1907年,早年在宁波经营国内口岸贸易、金融及轻工业。1932年任宁波太丰面粉厂采购主任。1935年在江东泥堰头与人合营维大鼎记面粉号,任经理。未及两年,扩设分号6家。1937年到上海开设维大洋行,经营面粉、罐头食品、呢绒、木材等内外贸易,与人合营通合地产公司、祥泰轮船公司、中国钟厂。抗战爆发后,认购公债法币22万元,并投资开张中国国货公司。日军占领租界后,转移100余万元资产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返沪,改维大洋行为维大华行,设分公司于香港、伦敦、纽约等地。1947年迁居香港,设立维大洋行(香港)有限公司,随后设立幸福企业有限公司及数十家有限公司,经营金融、地产建筑、船务、国内外贸易、百货、食品、木材加工等业务。1949年应邀参加开国大典。后认购人民政府胜利折实公债21万份。王宽诚曾历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会长、当然永远荣誉会长,兼香港、澳门10余家公司、机构名誉会长、董事、主席以及内地等多种职务,是公认的在港宁波商帮中的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