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时期,从事与烟台贸易的宁波民船有80艘到90艘,载重量是1000石到3000石。在烟台有宁波商人经营的航运业,比如,1889年叶澄衷参与创办的鸿安轮船公司开辟了上海到烟台的航线。虞洽卿、虞顺恩父子的三北轮埠公司就行驶在上海至烟台等口岸。陈志寅的永安商轮局在烟台设有分公司。烟台的水产业较为兴盛,不少鱼行由宁波商人经营。鱼行收购附近地区的水产腌制加工,“待价而沽”。宁波商人在烟台设有商号,叶澄衷的老顺记、新顺记在烟台有分支机构,经营五金器材。周宗良的谦和靛油号在烟台有支号,销售化工厂原料、机械设备及药品等。1941年鄞县人鲍国昌为总经理的信谊药厂在烟台设立办事处,销售“消治龙”等西药。乐氏家族也在烟台开设永仁堂,销售中成药。另外,1939年烟台全市服装及与服装相关的产业有44家,如帽庄鞋业、针织业、布业、织布业、成衣业、洗染业、估衣业、绸业、花边业、洋服业等,不少由宁波人经营。1945年全市共有36家洋服店,其中宁波人开的有11家,1948年增至22家。“正昌号”的毛锦芳时任洋服业分会会长,“生活号”的李恒国、“裕兴号”的陈宝珍、“茂兴号”的刘凤修为分会委员。
青岛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近代宁波本地及上海的宁波商人,与青岛的贸易也是相当频繁的,来青岛创业的甬商自然不在少数。蛋品是青岛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为适应大量出口的需要,在青岛主要产区设立蛋品加工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上海茂昌公司创办的青岛分厂。它是奉化人郑源兴于1919年在青岛商河路63号开设的,资本200万元。上海青岛两地每年可制冰蛋2万吨,有一半出口,营业额约占全国冰蛋出口总额的1/5。陈庆泉在青岛开设三阳楼。徐咏春、庄宝康在青岛开设华德泰百货店和万康杂货店。1920年以后,泰康食品公司在青岛也建立罐头厂和分公司。1933年,张伯集资30万元,在青岛的风景区汇泉湾建造旅馆“东海大饭店”。内部设备豪华,设计独特,有露天影院和健身房,并专辟海水浴场,附近设游艇俱乐部。由于“九·一八”后时局不靖,以致亏损累累,而张本人资力不足,疲于支撑。在1934年全国工商业不景气的浪潮冲击之下无奈倒闭。
此外,宁波巨商周宗良除了在其他地方广设谦和靛油分号外,也在青岛设有支号。青岛支号下面,又设了德州、临沂、兖州等店,形成了广泛的销售网络,经营谦和产品。乐达仁在青岛设宏仁堂,资金7000元,到1949年员工21人,资本5万元,营业额9.96万元。鲍国昌的信谊药厂在青岛设立办事处。在青岛也有宁波人经营的金融业。张伯于1923年经同乡李思浩的推荐,去青岛筹设明华商业储蓄银行分行,建成后任经理。由于他善于经营,业务发展迅速,吸收存款最多时达百余万元,居当地私营银行的首位。青岛早年曾被德国强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取而代之,不久英美资本逐渐渗入。1931年11月沈鸿烈出任青岛市长,为抵制外商在青岛的经济势力,组织青岛繁荣促进会,委任张伯为主任。
济南近代工业的主体是食品和棉纺等轻工业,济南的著名食品企业泰康食品公司就由宁波商人创办。镇海人庄宝康、徐咏春在青岛开设南北分号,在积累资金和经营经验后于1914年向济南发展,他们合伙投资5000元银洋,创办“泰康”食品厂,委托同乡人乐汝成当经理。1914年6月,泰康食品厂在济南商埠经二路纬三路交叉路口西侧开张,以经营南北货为主,兼营自己作坊生产的糕点、糖果,为打开产品销路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业务迅速发展。1916年开始生产罐头食品,1917年增资1万元,分为200股,庄宝康与徐咏春各控9股。1921年资本增加为15万元,改名“济南泰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在上海设批发部。生产的饼干和水果罐头,销售本市及青岛、徐州等地,年营业额达10万元。1924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设办事处,推销济南产品。1929年改名为“中国泰康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管理处也从济南迁到上海,由乐汝成任总经理,在济南设立分公司。1931年出产了第一批饼干和福字牌罐头,远销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及南洋群岛,同时增加冷饮、食品、洋烟,年获利2万元。宁波商人在济南还有不少代理店,如项松茂的五洲药房、黄楚九的中法药房及孙梅堂的大西洋、亨得利等店在济南都有代理机构。奉化人邬挺生、邬彬生兄弟为主要股东的协和贸易公司,在济南也设有4家烟草代理店。
相比于浙商祖辈在山东几大城市的活跃,新一代浙商也并不落后。今天越来越多的浙商开始青睐山东,视山东为浙商的又一个投资高地。
在2005年6月5日的“浙商论坛”上,山东的济南被浙商评为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之一,临沂则被评为十大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之一。这是浙商首次对投资城市进行评选。
与这个评选结果一样让山东人高兴的还有,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2004年7月的调查显示,已有30多万浙商在山东淘金。仅两年时间里,流入山东的浙江资金就有近400亿元,山东已成为除上海、江苏之外,浙商投资最多的省份。这无疑是以国有经济著称的山东最期望的结果。从“民企大省”浙江引入的大量民间资本,正好为“国企大省”山东改革中小国有企业带来令人惊喜的“活水”。
当然,在聪明的浙商眼中,山东的资源优势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到山东投资建厂几年的徐春根曾经算了这样一笔账:他加工杏脯,在山东收购杏每斤0.15元,如果加上运费,到了杭州每斤杏就变成了0.4元,如果他在山东投资建厂,不仅运费可以省掉,山东的劳动力成本也比杭州低,这又可以节省大笔支出。
但另一个事实我们亦无法否认,在全国,拥有资源优势的省份并非山东一家。山东能够成为浙资云集的高地,靠的显然不仅仅是资源优势。山东浙江投资企业商会会长章鹏飞被视为在鲁浙商的娘家人。从2000年至今,他在山东投资了11个项目。为给更多的浙商提供信息服务,搭建起浙企与政府沟通的桥梁,2003年9月,他发起成立了山东浙江投资企业商会,商会有130多家浙籍会员单位。现在,商会以及章鹏飞已成为浙企投资山东最可靠的咨询服务平台。
杭州娃哈哈潍坊分公司总经理王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山东的政府部门为浙商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不仅为企业创立阶段提供服务,而且在企业发展起来后还帮助他们打假,上门听取服务意见,这在全国的政府系统中是少见的。山东省工商局领导还亲自上门,推销到浙商家门口来,让浙企看到了山东省各级政府对浙资的态度,并由此“抢走”了大批浙资。
进入到2010年,浙商在山东的一个大新闻是,青岛市年度重点项目——青岛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已在青岛市城阳区正式启动。该项目总占地1300亩,由源自浙江义乌的金田阳光集团投资分三期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有望突破30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1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小商品单体交易平台。
金田集团目前在国内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小商品市场项目多达7处,涉及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等区域。金田集团董事长金位海曾被评选为“2009年度十大风云浙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曾前往其投资兴建的山东东营(广饶)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视察。
金位海的金田集团与山东颇有缘分,先是2002年在山东威海投资5亿元开发文登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2004年在山东东营投资6亿元开发广饶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2006年又在山东济南投资8亿元建设开发了济南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金位海说,金田集团举百亿资金在这里兴建小商品市场,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以及优良的地方商贸传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形成的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贸易传统优势。市场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小商品单体交易市场。他还透露,仅仅市场的一期工程建成后,就将形成至少70万平方米的市场区域,面积有1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至少能解决6万以上人口就业,保守计算能为国家新增3个亿的税源。中国青岛义乌小商品市场落成后,青岛及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网络将因此而打破格局重新洗牌。如此大手笔也许只有敢想敢闯的浙江商人才能尝试。
江苏也是近代浙江商人趋往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目前在江苏投资创业的浙商已达40多万人,遍布江苏省内各个区(县),涉足房地产、金融投资、文化教育、工业制造、建筑建材、IT产业、电子电器、汽车、餐饮娱乐、医疗保健、商贸物流、纺织服装、咨询服务、农业开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为了更好地全方位服务于浙籍企业,2006年成立的江苏省浙江商会同多个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同澳门科技大学达成长期合作培训计划,与中国联通签订服务协议,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江苏交广网等媒体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等。
作为浙江在苏民企的领军人物,商会会长徐群积极配合江苏省“发展苏北经济”的战略决策,多次组织和带领会员企业到苏北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和项目考察洽谈,并为苏北各市、县政府到浙江省有关市、县进行商贸洽谈牵线搭桥,充分发挥了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江苏省浙江商会副会长以上企业投资苏北五市的项目就有30余个,总投资额超过了90亿元。
布局台湾
历史上的浙江商人主要是宁波商帮,很早就有“航海梯山,视若户廷”的外出经商史,但他们大规模弃走大陆,迁徙外地的时间是在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40年代末期。境外宁波商帮也就是这个时候崛起的。那个时候,旅居台湾地区的商人逐年增多。
1947年8月,宁波籍人士应昌期、叶启发等人发起成立台北市宁波旅台同乡会,1949年改称为台北市宁波同乡会,有会员近4000人,这是大陆各地旅台同乡会中规模最大、影响最著的社团之一。镇海人周梦怀担任了从第二届至第十一届的同乡会理事长。他早年在日本经商,开设钱庄和经营海味生意,抗战爆发后回国,1946年才去的台湾,相继创办了万国贸易公司、中国联合汽车公司、中国交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并担任了台湾省进出口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台北市汽车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等职务。斳县人范鹤年,曾连续两届担任台北市宁波同乡会理事长,他早年曾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去台后从事报业,任《经济时报》发行人兼社长,后担任台湾正泰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镇海人王雄夫也曾担任同乡会理事长一职,他在国民党败退时一同去的台湾,后来任台北雪龙眼镜有限公司、雪龙银楼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此外,台湾省还有台北市浙江同乡会、台中浙江同乡会、高雄浙江同乡会等多个会所,会员中也有不少宁波籍商人。
战后的台湾地区经济一片凋零,旅台宁波人利用特有的人文优势,积极参与台湾地区经济重建工作,成为五六十年代台港地区炙手可热的上海帮的核心成员,为台湾地区经济的恢复与起飞作出了重大贡献,从中产生了一批名闻岛内外的工商巨子。这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应昌期和朱绣山。
台湾地区金融界、实业界著名人士应昌期是慈溪人,1936年,随台湾财政处长兼台湾银行董事长严家淦去台,任台湾银行业务部主任,后升为副经理、副总裁。这期间,台湾银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时有更换,唯有他一人砥柱中流,长期主持全行业务,独当一面。他可以说是台湾银行真正的当家人。任职期间,他运筹擘画,建树良多,在台湾地区币制改革中,措施得当,顺利发行新台币,稳定台岛金融。他还极力倡议台湾银行发放政策性和功能性贷款,有力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
1963年初,应昌期正式离开台湾银行,投身实业。在朋友的诚邀下,他出任国华海洋企业公司董事长,同时开始筹建他真正独立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利华羊毛工业公司。之后数十年间,他先后又接办了益华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化工公司,创办了国际票券公司,并将它们一一推上了股市。
应昌期运用其独特的理财智慧和魄力,以快刀斩乱麻的果敢明确手段,先后帮助民营的中华毛纺厂、台湾毛绒厂、通发油脂厂等多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改革体制、进行重组,走上新生和发展之路。原先月产量只有20吨左右的国泰化工在应昌期的经营下,月产量从60、100、200、600余吨的数量级逐次攀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达到月产量1500吨,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且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纯度从原先的70%提高到90%以上,其品质已超过国际标准,成品半数以上销售到国外。同时,应昌期还筹组国际票券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作为台湾地区首创的第一家票券金融公司,国际票券公司在其成功运行的10年里,不仅公司本身赚了钱,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对稳定台湾省金融秩序、推动台湾省经济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台湾地区商界站稳脚跟的同时,应昌期还积极向海外拓展业务,创办了利华澳洲公司。它是当时澳洲第一家中国人开的公司,颇受澳洲政府及羊毛供应商的重视。后来他又收购了一家澳洲的老公司,取名为“吉期”,专门从事对外采购。利华澳洲公司和吉期公司很快成了唱响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角。现在看来,利华澳洲公司是当时台湾地区贸易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大公司之一,也是台商早期介入澳洲贸易的主要桥梁。1983年,INKO公司(印科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市以南的硅谷成立,公司主要由应昌期的儿子应明皓打理,生产一种名为“PELLICLE”的高科技产品,因技术含量高,收益不错,公司员工发展到170余人,客户遍布全球。此外,应昌期还在美国注册了两家房地产投资公司,且都有不错的业绩。
应昌期“年近半百学吹打”,紧紧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在台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而世事又变幻莫测的30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这一瞩目成就。